1. 引言
语法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语法使词在规则的制约下组成语言社团所接受的句子 [1] 。在二语习得中,学好语法是提高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前提,学界对于英语语法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持不同的观点。就语言本质而言,语言和语法的发展是同步的,没有语法,单凭词汇很难表达复杂的主客观世界 [2] 。语法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法的学习效率和准确度,语法教学是以教授语法为基础,培养学生获得英语内部结构的一般规则的教学活动 [3] 。尽管新的语言教学趋势认为语言教学的重心应该是语言的交际性,但是语法是二语学习者系统有效地掌握所学语言的基础 [4] 。对于教师而言,语法教学在教学任务中显得举足轻重,语法教学与语言教学几乎是一对近义词 [5] 。语法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语法词素习得的熟练程度和准确性,并促进其语法系统的内化 [6] ,直接提高系统语感知能力,间接而有限地促进语言能力 [7] 。
Krashen的监控理论中,自然顺序假说与语法具有紧密的联系,语法的习得是通过自然顺序循序渐进,这对于目前中小学英语学科教材的编排和教学设计具有指导性的意义。但是,针对目前中小学英语的教学,更多的教师的侧重点在于培养听说读写技能,语法教学常常被忽略,且教师倾向于在听说读写中进行语法教学,没有把语法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系统进行教学。本文首先阐述了自然顺序假说的定义和合理性,并结合该理论与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英语语法教材进行分析,根据目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现状,总结该理论对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启示。
2. 自然顺序假说
2.1. 自然顺序假说的定义
自然顺序假说的提出以中介语理论(Interlanguage Theory)和自然路径(Natural route)为基础,是这两个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中介语是Selinker (1972)创造的一个术语,指独立于学生第一语言和学生试图习得的第二语言的语言系统知识。它是一个独特的语言系统,因为它既不是第一语言,也不是第二语言,但同时又与两者有相似之处。语言的习得是过渡性的,只要学习还在继续,它就会发生变化。语言习得是系统的,但又是独特的和过渡性的,这种说法是假设性的;这就是为什么它通常被称为中介语 [8] 。鉴于中介语理论,语言学家Corlder在进行二语习得研究时,提出了“自然路径”理论,认为学生在二语习得中,获得目标语时的顺序具有过渡性,且次序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是相同的 [9] 。外语学生遵循一个基本固定的习得顺序,即按顺序逐渐习得语法规则,而具体语法规则的习得顺序可能与它们对学生的困难程度有关 [10] 。
20世纪70年代初,Krashen在二语习得研究中提出“监控理论”,其中包括自然顺序假说。“自然顺序”指儿童在习得母语规则和语言项目时遵循一种相似的习得顺序,对于一种特定的语言,一些语法词素往往较早获得,而另一些则较晚。这种顺序似乎与学生的年龄、第一语言背景、接触条件无关,尽管在研究中个体习得者之间的一致性并不总是百分之百,但在统计学上有显著的相似性,加强了语言习得的自然顺序的存在。研究表明,学生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遵循着一个固定的顺序,而这个顺序是可以预测的,通常这种固定的习得顺序不受语言教学顺序的影响,也与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的语法知识无关 [11] 。由此得出,语法规律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是可以被预测的,学生首先会习得简单的语法规则,之后再习得更深层次的语法规则。
2.2. 自然顺序假说的合理性
对于语法词素习得的规则,最早的语言学家Brown在做研究时,在美国选取了三个来自不同城市且互不相识的儿童,发现他们对于14项语法词素获得的顺序大体上相同。早在1977年就有Clark总结出学习者在学习第一语言时,语法词素的习得有着大致普遍的次序(表1第一列),对于第一语言习得者来说,语法词素的习得过程是一种可预见的顺序。
而对于第二语言语法词素的习得,语言学家Dulay和Burt在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根据不同学者研究结果,总结了第二语言语法词素习得存在一个共同的自然顺序(表1第一列),认为学生在进行第二语言语法词素习得时,其顺序是按固定的顺序层层递进的,且交际环境的自然度与第二语言语法词素学习效果成正比。
Krashen在研究不同母语背景的二语习得者时发现,研究对象的第二语言语法词素习得与Dulay和Burt总结的第二语言语法词素习得顺序的相关性大致相同。Krashen认为即使学习者的第一语言不同,但是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所采用的策略是相同,一些语言规则在习得初期就能被轻易掌握,而一些语言语法规则要到后来才能被掌握 [12] 。

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order of acquisition of grammatical lexemes in first language, second language and Krashen’s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表1. 第一语言、第二语言和Krashen的自然顺序假说语法词素习得顺序比较
表1为第一语言、第二语言和Krashen的自然顺序假说的语法词素习得顺序比较,可以发现,Krashen提出的自然顺序假说中的语法词素习得顺序,与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语法词素习得顺序从大体上来说是相同的,虽然有细微的差异,如名词复数(-s)的习得顺序不一致,但是整体顺序是相似的。也就是说,Krashen提出的自然顺序假说具有依据证明该理论的合理性,因此该假说对于语法教学具有指导性意义,无论是教研人员在语法教学教材设计时,又或是教师在课堂进行语法教学时,都可以参照Krashen的自然顺序假说中的语法词素习得顺序进行。
3. 人教版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教材分析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初中七年级上下册。人教版教材的编写理念主要以任务型教学为主,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学习,教材知识体系比较系统。每册书大致有10到12单元,每单元由六个部分组成:Topic-Function-Structure-Target Language-Vocabulary-Recycling,每个单元首先由Topic部分引出本节所要学习的主要知识,之后的Structure语法部分也主要围绕课文展开讲解并搭配少量练习,对于巩固学生语法知识具有很大帮助。从教材编排可以发现每个单元的语法点是从课文主题出发,使学生在学习Topic部分课文时能够初步了解本单元即将学习的语法点,到学习语法点时能够进一步理解课文,最后能够掌握语法点并运用到听说读写中。

Table 2. Knowledge points of grammar in the upper and lower books of grade 7 of the NPCE version
表2. 人教版七年级上下册语法知识点
表2为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英语语法知识的编排,通过表2与Krashen提出的自然顺序假说比较可以发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法词素的教学顺序基本与Krashen的第二语言语法词素习得顺序大致相同。表中带有下划线为两者的重合部分,表示教材中语法词素编排的合理性,但是在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英语教材编排中,也有几处差异,如冠词(a, the)和助动词这类相对较简单的语法词素在小学阶段习得过后,在初中七年级并未进行复习和进一步的习得。总的来说,人教版七年级英语这一版教材编排具有逻辑性和顺序性,是一版值得学习和研究的教材。
4.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现状分析
4.1. 灌输式为导的教学方式
高分数为指挥棒衍生出灌输式教学方式,无形中给教师和学生在语法习得上都造成了压力。针对目前的语法教学现状,初中阶段语法具有繁多、抽象、枯燥等特征,若教师采用单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就会逐步消磨学生学习语法的热情,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语法,甚至会使学生出现“考完就忘,用完就扔”的尴尬情况 [13] 。在灌输式教学方式下,死记硬背成为大多数初中学生的语法学习方法,如在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Unit 10的语法知识点教学上,大多数教师只让学生牢记supposed to和excepted to后面动词用原形,但对于语法点的运用却不要求掌握。
4.2. 教师实际教学截然不同
在观察众多初中教师的教学设计可以发现,有些教师为了自我教学的方便,会不按教材顺序或将几个单元的语法点融汇在同一节课堂进行教学,偏离了语法词素习得的顺序。其次就是初中英语教学大多缺乏自然语言环境,为了应对应试为主的教育,教师们都希望每一名学生能够理解和牢记语法词素,进而在考试中取得优秀的成绩,分数为论的教育过于强调语法作为规则的作用,忽视语言使用的具体环境和目的,使语法本身的表意功能失去意义 [14] 。部分教师在英语语法词素教学时,会使用母语进行第二语言语法词素的讲解,导致大多数学生都会使用母语思维进行英语语法词素的习得,最后对于语法词素的习得只牵涉到表面结构,一旦学生脱离课堂到日常环境中就会觉得语法词素的实际运用困难。
4.3. 教师教学素养参差不齐
英语作为如今大部分中国初中生的第二语言,也是许多英语教师的第二语言,许多教师的知识和教学水平一般,对英语语法词素的习得顺序知识了解比较少,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也较死板,布置的语法任务也大多数是机械性的替换练习,这些都不利于学生语法词素的习得。教师作为教育的引导者,教师可以在进行语法教学时,不断扩展自我知识和更新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素养和工作水平直接决定着语法教学本身的质量和效果 [15] 。
5. 自然顺序假说对初中语法教学的启示
5.1. 语法词素教学应遵循自然顺序
学习是一个从易到难、从浅到深、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特别是对于第二语言语法词素的学习,学生不可能一下子就能掌握语法词素的结构和用法。根据Krashen提出的自然顺序假说,虽然语法词素习得的顺序大致是固定不变的,但是课堂的语法教学可以促进或抑制语法词素习得的速度和效果。语法词素的教学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螺旋式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新的语法词素时能够复习到已经学习过的语法词素,加深对语法词素的理解和掌握。
语法词素的教学是初中阶段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此阶段应注意到语法词素习得的客观性,每一阶段有其独自的特点,不同的语法点在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应该有所不同,要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英语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语法教学的最新理论和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材整合能力,灵活运用教材 [16] 。当前有部分教师在进行语法教学时常常会略过或者为了自己的教学便利,把几个语法知识点集中在同一个课堂里讲授,不考虑学生语法习得的顺序,使学生在语法词素习得的过程中产生困难。为此,教师应结合教材编排中的语法教学顺序与Krashen提出的自然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能顺利地从一个语法词素阶段进入到下一语法词素阶段。
5.2. 语法词素教学的教材编排应遵循自然顺序
根据笔者在本文第三部分总结的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英语教材的语法编排发现,教材中的语法词素习得遵循自然顺序是具有必要性的,因此无论是哪个版本的教材,都应该要充分考虑语法词素习得的顺序性。教材中的语法词素部分编排中,除了需要遵循语法词素的自然顺序,也需要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各个语法词素连贯起来。
在教材编写中,语法词素这一部分通常由知识点呈现和操练两个部分组成,参考本文分析的人教版教材,语法词素的编排首先以归纳法呈现本单元的语法词素,之后是机械模仿练习,最后由学生运用新的语法词素。也就是说,对于语法词素的习得,教材的编排需要按照自然顺序假说编排,且在学习某个语法词素时也要遵循自然顺序,首先要习得语法词素规则,再继续进行操练,最后鼓励学生将语法词素运用起来。教材是教师教案编写和上课的参考资料,语法词素教学的教材应该由具有充足的教学经验和博学多识的教研人员和教师进行编排,以确保教材的合理性和真实性。
5.3. 营造适合语法词素习得的自然环境
目前,英语作为大多数中国学生的第二语言,我们周围并没有形成习惯性地把英语作为沟通语言的自然语言环境。只有当所教授的语言结构最接近学习者在自然语言环境中所能习得的语言结构时,学习者对所学的语言结构做好充分的心理和语言准备时,语法教学才能促进语言的自然习得 [17] 。因此,教师必须营造适合学生学习英语的自然环境,依此来提高学生习得英语语法词素的效果。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坚持全英教学,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所采用的语言也应该是英语,营造一个沉浸式的自然环境,避免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出现母语的使用。
对于语法教学,Krashen认为只有在足够真实的自然环境下,学生才能更好地习得语法词素。如果学生能够在相对完整和真实的语境中接触、体验、理解和学习语言,他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含义和用法,并更好地掌握语言的形式 [18] 。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在课堂中设置描述将来的具体交际情景,使学生在情境中描述将来要发生的事情,在操练中主动运用一般将来时,从而能内化语法知识点。教师可以创设贴合学生现实生活的学习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利用自然语言环境进行语法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学生更多的机会操练语法。
5.4. 语法词素教学时应尊重个人差异
由于遗传和环境等因素的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的学习吸收速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都不同,因此每个个体的语法词素习得速度与程度也会不同。根据Ellis构建的个人框架结构图发现,个人差异、学习者策略和语言学习成果是相互联系且相互作用的 [19] 。对于同一语法词素的习得,有的个体习得速度快、掌握程度深和运用灵活度高,有的个体习得速度相对较慢、掌握程度可能只在表层或只会刻板运用该语法词素。除此之外,对于同一词素的习得,有的个体在较小的年龄就能习得该语法词素,但是有些个体则需要在较大的年龄时才能习得。
针对不同的个体,教师必须意识到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的基础上,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做到灵活多样,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益 [20] 。教师在教案设计时,应考虑到大多数个体的特点,教学任务可以按等级分类,使语法词素习得快的个体能够挑战自己的同时又不会因教学的简单枯燥而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语法词素习得慢的个体能够巩固语法词素基础的同时又不会因教学的复杂刻板而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
6. 结束语
笔者在进行Krashen自然顺序与其他学者提出的语言语法词素习得顺序比较后发现,“自然顺序假说”存在其合理性,对于二语习得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而且对不同教材的语法词素编排顺序的语法教学具有参考价值,笔者还通过对人教版七年级英语语法词素编排的剖析,肯定了其编排符合学生对第二语言语法词素习得的顺序。但鉴于目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的不足,还需要结合自然顺序假说理论,运用到实际语法词素教学上。总的来说,语法作为英语的基础,只有学习好语法,才能确保在第二语言输出时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无论是英语教材编排的教研人员还是语法课堂教学的教师,都要在遵循语法词素习得顺序的前提下,以最大限度促进学生语法词素的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