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加剧,老年人口的数量和比例不断攀升,老年人生活满意度问题逐渐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不仅关乎老年人自身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也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人文关怀水平。因此,深入研究我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热点问题与趋势,对于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当前,我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方面,现有研究多从单一学科或视角出发,缺乏跨学科、多角度的综合分析;另一方面,对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热点问题与趋势的梳理和分析还不够系统和深入。因此,本文旨在通过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可视化计量分析,对我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研究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分析,以揭示其热点问题与趋势。
CiteSpace知识图谱作为一种可视化分析工具,能够通过挖掘和分析大量文献数据,展现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演化路径和发展趋势。本文将运用CiteSpace软件,对近年来关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和时间线视图等方法,揭示我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研究的主要热点和前沿动态。
具体而言,本文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通过文献计量分析,了解我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研究的总体情况和研究现状;其次,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揭示研究的热点问题和主要研究领域;再次,通过聚类分析,探索不同研究领域之间的关联和交叉点;最后,通过时间线视图,分析我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通过本研究,期望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我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研究的热点问题与趋势,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本研究,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制定更加精准、有效的老年人福利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我国老年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可视化计量分析,对我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研究的热点问题与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将通过全面的文献梳理和系统的分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2. 研究设计
2.1. 数据来源
通过利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的高级检索功能,我们剔除了非研究型文献,如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报纸文章、图书和特色期刊等。我们将检索条件设定为“主题 = ‘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学术期刊,并将检索的时间范围限制在1994年至2024年之间。为了确保文献的质量和权威性,仅选择了来自北大核心期刊、CSSCI和SCI等来源期刊的文献。经过这一系列的筛选和检索,共获得了383篇文献。然而,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究的精确性和相关性,进行手动筛选,剔除了不相关的文献,最终得到了356篇关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国内样本文献。
2.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旨在深入剖析我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领域的学术研究现状。为此,利用CiteSpace软件对1994年至2024年间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356篇相关文献进行了科学图谱绘制和计量分析。
首先,在中国知网中筛选出来了这356篇文献,确保它们均聚焦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这一核心议题。之后采用“Refworks”这一标准化的文件格式将这些文献导出,并顺利导入到CiteSpace6.3.R1软件中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与分析。通过CiteSpace软件的功能对这些文献进行了深入的可视化分析,包括了关键词共现分析、聚类分析,还涵盖了时间线视图和突现词检测等多种分析方法。有助于我们全面、系统地了解老年人生活满意度领域的研究热点、前沿动态以及发展趋势。
通过分析关键词的共现频率和关联强度,识别出了该领域的主要研究主题和热点问题。同时,通过聚类分析,进一步揭示了不同研究主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此外,时间线视图和突现词检测则是把握了研究主题的演变轨迹以及新兴研究趋势。
3. 老年人生活满意度问题的文献可视化分析
3.1. 文献年发文量分析
在1994年至2024年的三十年间,国内关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研究文献数量展现出一个鲜明的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学术界对该领域的关注程度,也折射出社会老龄化背景下研究重心的转移。从1994年到2009年,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这一时期,每年平均发表约5篇相关文章,虽然数量不多,但为后续研究的积累与深化奠定了基础。
随后,从2010年开始,该领域的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在2010年至2017年间,发文数量急剧增加。这一现象可能与社会老龄化趋势加剧、政策关注度提升以及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其中,2017年达到了研究的高峰,当年发表的文章数量最多,共有39篇。这显示了该领域在当时的社会和学术背景下受到了极高的关注。2017年起,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研究文献数量开始进入起伏式下降阶段。尽管在2018年发文数量急剧减少后,2020年有所回升,但随后再次呈现下降趋势。这可能是由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已经趋于成熟,新的研究热点和视角尚未形成,或者是由于其他社会问题的涌现分散了研究者的注意力。图1清晰地展示了这一趋势的变化。通过对比不同年份的发文数量,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研究在国内的兴衰变化。这一趋势不仅揭示了学术界的研究热点转移,也为我们未来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Figure 1. Trends in the output of domestic life satisfaction of the elderly research literature from 1994 to 2024
图1. 1994~2024年国内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研究文献产量变化趋势
3.2. 作者合作网络及研究机构分析
为了绘制科学网络图谱以展示发文作者之间的相关性和合作关系,在CiteSpace软件中选择了“作者(Author)”作为节点类型。通过这个图谱,我们可以看到节点的数量代表老年人生活满意度领域发文作者的频次,节点的大小则表示频次的高低。同时,线条的数量和粗细表示了发文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以及合作的强度。
根据图2和图3所展示的国内研究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作者和机构合作网络图谱,我们可以深入剖析该领域的研究合作情况。在1994年至2024年期间,图谱中呈现出239个节点和195条连接线,网络密度为0.0069,这表明研究者之间的合作相对紧密,但仍有较大的合作空间。陈习琼、陆杰华、唐丹、林登凯、陈成文等作者在老年人生活满意度领域的发文次数均为3次,显示出他们在该领域的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此外,向运华、张义祯、向德平等共有30位作者的发文次数为2次,如表1所展示,这些作者也对该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合作网络和合作强度的分析,我们可以观察到老年人生活满意度领域已经形成了一个较大的研究团队,其核心成员包括刘东磊、杨柏林、申继亮、伍小兰等。这些核心成员在领域内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学术地位,他们的研究不仅深化了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理解,也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同时,图谱中还呈现出以Poulin, John和陈习琼为核心的小团队。这些团队在特定研究方向或议题上形成了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了相关研究的进展。这种小团队的存在,不仅有助于提升研究的专业性和深度,也为整个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思路。
然而,尽管老年人生活满意度领域的研究合作呈现出一定的集中性,但整体上仍呈现出“小集中、大分散”的特点。

Figure 2. Domestic scholar cooperation network for life satisfaction of the elderly from 1994 to 2024
图2. 1994~2024年国内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学者合作网络

Table 1. Top 6 authors in the field of life satisfaction of the elderly in China from 1994 to 2024
表1. 1994~2024年我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领域发文量前5位的作者
图谱包含184个节点和39条连接线,网络密度为0.0023。最大子网络成员数为27个节点。在老年人生活满意度领域,国内研究机构共发表了184篇文章。根据表2展示,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是发表次数最多的机构,达到了7次。其次是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发表了6次。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以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各发表了4次论文。此外,吉林大学商学院、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以及曲靖师范学院城市学院的平均发表次数均超过了3次。通过合作网络和合作强度的分析可以看出,近年来国内老年人生活满意度领域的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有所加强。

Figure 3. Cooperative network map of institutions with life satisfaction of the elderly in China from 1994 to 2024
图3. 1994~2024年国内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机构的合作网络图谱

Table 2. Top 9 institutions in the field of life satisfaction of the elderly in China from 1994 to 2024
表2. 1994~2024年国内老年人生活满意度领域发文量前9位的机构
3.3. 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研究热点和前沿分析
3.3.1. 关键词共现分析
根据CiteSpace绘制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可以得到关键词的词频和中心性,从而了解研究者们对该领域共同关注的问题。
通过将356篇数据文献导入CiteSpace软件中,并设置相应的时间跨度和时间切片,我们得到了图4所示的关键词共现图谱。这一图谱为我们揭示了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研究的热点趋势,直观地展示了该领域的研究焦点和演变过程。通过对样本文献中的关键词进行筛选整理,我们得到了排名前15的关键词,具体见表3。这些关键词不仅代表了老年人生活满意度领域的研究热点,也反映了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问题。“生活满意度”、“老年人”等关键词的高频出现,表明这些问题是该领域研究的核心内容。根据关键词共现图谱,该图清晰地展示了聚类之间的时间关系和相关性。从左到右的排列代表了时间跨度的由远及近,粗线表示聚类的起止时间跨度,细线则展示了聚类间关键词的共被引记录和相关性。节点的大小反映了关键词的共被引频次,节点越大,表示该关键词在文献中的被引用次数越多,从而突显其在该领域的重要性。关于老年人的最大聚类中包含了“中老年残疾人”、“住宅小区”、“城市生活适应”等关键词。这一聚类不仅揭示了老年人在不同生活环境和条件下的生活满意度问题,也提示我们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关注这些特定群体和特定环境下的生活满意度状况。
由图表可知,“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等关键词的节点较大,出现的频次高,网络的中心性强。在关键词共现图谱中,节点“社会支持”是最大的节点,其出现频次最高,达到了133次,而中心性也最强,达到了1.26。这表明“社会支持”是该领域的核心研究问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和研究。根据图5所示,基于对关键词知识图谱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老年人生活满意度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1) 社会支持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
社会支持作为最大的节点,其出现频次和中心性均最高,显示出社会支持在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社会支持涵盖了家庭、朋友、社区和政府等多个层面对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帮助。社会支持在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孔泽宇、严新明(2023)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以及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1] 。社会支持可以包括来自家庭成员、朋友、邻居和社区的情感支持、实质支持和信息支持。
李鹏、张奇林(2022)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可以显著影响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例如,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相互支持被认为是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2] 。刘视湘、孙燕、杜晓鹏(2020)研究还发现,与朋友和社区的积极互动与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正相关 [3] 。
(2) 主观幸福感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
主观幸福感作为评价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重要指标,反映了老年人对自身生活的情感评价和满意程度。研究主要关注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构成要素、影响因素及其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探讨如何通过提升主观幸福感来增强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呈正相关。张山、何思源、吴瑛(2023)研究发现,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与他们对生活的整体满意度密切相关 [4] 。主观幸福感强的老年人更有可能体验到更高的生活满意度。
(3) 心理健康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
心理健康是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面临着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焦虑等。闫辰聿、和红(2023)研究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影响其生活满意度,以及如何通过改善心理健康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5] 。心理健康良好的老年人更有可能体验到更高的生活满意度。心理健康良好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受到积极的情绪,如快乐、满足和幸福,从而提高他们对生活的满意度。高丽、李树茁(2023)认为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和焦虑,可能会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产生负面影响 [6] 。
(4) 生活满意度的测量与影响因素
生活满意度的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是该领域的基础研究问题。研究者们不断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测量工具,以准确评估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同时,王琼、刘晨、侯晓春等(2023)关注各种可能影响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因素,如经济状况、健康状况、社会角色等,以期找到提升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有效途径 [7] 。
通过对关键词知识图谱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以及生活满意度的测量与影响因素等方面。这些热点问题不仅反映了当前研究的热点和趋势,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Figure 4. Keyword co-occurrence map of life satisfaction of the elderly from 1994 to 2024
图4. 1994~2024年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关键词共现图谱

Table 3. List of high-frequency keywords for life satisfaction of the elderly research from 1994 to 2024
表3. 1994~2024年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研究高频关键词列表

Figure 5. Timeline view of domestic life satisfaction of the elderly research keywords, 1994~2024
图5. 1994~2024年国内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研究关键词时间线视图
3.3.2. 关键词聚类分析
CiteSpace的关键词共现网络聚类可以反映网络中节点的相似性,这有助于识别和探测研究领域内的热点主题。聚类分析可以将相似的节点分组,形成一个个子网络,每个子网络代表一个研究主题或研究领域。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研究领域内的热点和研究趋势,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指导和参考。
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关键词聚类分析,我们得到了图6所示的结果,图中清晰地展示了老年人生活满意度领域的10个主要聚类。#0“老年人生活”是规模最大的聚类,这反映了该领域研究的核心关注点在于老年人的整体生活状况。#1聚类“主观幸福感”和#5聚类“生活满意度”紧密相关,它们共同揭示了老年人对生活的主观评价和感受。#2聚类“健康自评”和#3聚类“心理健康”则强调了健康在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中的重要性。#4聚类“影响因素”则涵盖了影响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各种因素,包括社会支持、家庭关系、经济状况等。#6聚类“留守儿童”、#7聚类“生活质量”、#8聚类“社会网络”和#9聚类“社会学意义”等也为我们提供了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研究的多元视角和深入思考。关键词聚类图谱中的模块度值Q = 0.5498 (大于0.3)和加权平均轮廓系数S = 0.9142 (大于0.7)表明我们的聚类结果具有高度可信性。

Figure 6. Keyword clustering map of domestic delayed retirement research from 1994 to 2024
图6. 1994~2024年国内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研究关键词聚类图谱
3.3.3. 关键词突现分析
通过运行CiteSpace软件的“Burstness (突现)”选项功能,并按照突现起始年份排序,我们得到了1994年至2024年国内外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研究领域的前10个突现词图谱,具体见图7。根据突现强度的排序,最突出的词是“弱势群体”和“影响因素”,其次是“新生代农民工”、“空巢老人”、“生活质量”、“中介效应”、“主观幸福感”、“社交媒体”、“互联网使用”和“积极老龄化”。其中,“社交媒体”、“互联网使用”和“积极老龄化”在2021年之后仍然突显。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预期寿命延长,老年人口的比重增加,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关注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提高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的研究变得非常重要。

Figure 7. Emerging map of domestic life satisfaction of the elderly research keywords from 1994 to 2024
图7. 1994~2024年国内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研究关键词突现图谱
4. 结论与启示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法和CiteSpace软件,对1994~2024年老年人生活满意度领域的CNKI收录的文献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研究结果如下:
第一,从发文量来看,1994年至2024年,国内关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文献数量呈现出一个明显的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2017年发文量达到峰值,这可能与当时社会老龄化问题开始凸显,引发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热潮有关。尽管随后的几年里发文量有所下降,但整体趋势仍然保持上升,这反映出老年人生活满意度问题持续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加剧和互联网的普及,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受到了更高的关注。互联网的使用不仅改变了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也为研究者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第二,从作者合作网络及研究机构来看,在老年人生活满意度领域的研究中,作者合作网络与研究机构呈现出“小集中,大分散”的特点。虽然近年来,随着学科交叉和融合的趋势加强,作者之间以及机构之间的合作有所增强,形成了一些稳定的研究团队和合作网络,但整体上仍然显得较为分散。这种分散的状态可能限制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使得一些重要问题难以得到全面深入的探讨。为了更有效地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提升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机构和作者之间的合作。通过搭建合作平台、共享研究资源、开展联合研究等方式,我们可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第三,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研究热点和前沿来看,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我们发现“社会支持”、“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等是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研究的主要关键词,这表明这些方面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重点。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包括社会支持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心理健康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生活满意度的测量与影响因素等。这些热点问题不仅反映了当前研究的关注点和趋势,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向和思路。同时,通过关键词突现分析,我们发现“社交媒体”、“互联网使用”和“积极老龄化”等是近年来老年人生活满意度领域的前沿问题。这些问题反映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也为研究者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挑战。
总的来说,通过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研究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老年人生活满意度问题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这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研究老年人的需求、困境和期望,以制定更为精准的政策和措施,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合作与交流在推动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研究领域的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当前,尽管已经有一些稳定的研究团队和合作网络,但整体上仍显得较为分散。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机构和作者之间的合作,通过搭建合作平台、共享研究资源、开展联合研究等方式,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此外,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研究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关注前沿问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发展,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交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我们需要关注“社交媒体”、“互联网使用”等前沿问题,探索它们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和支持。最后,积极老龄化的理念应贯穿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研究的始终。我们不仅要关注老年人的物质需求,更要关注他们的精神需求和心理健康。通过促进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提升他们的自我价值感等方式,实现老年人的积极老龄化,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生活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