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沉浸体验提升高中议题式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Thinking on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Issue-Based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by Immersion Experience
摘要: 随着2020年修订版课程标准的颁布,议题式教学、情境创设成为了学界专家和一线思政课教师的研究重点,在高中思政课创设沉浸体验情境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思政课更好发挥其作用有很大的促进意义。然而,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还存在体验性不强等现实问题。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需要依据目标确立情景主题、立足学生精选情境素材、注重体验创设教学场景,以增强高中议题式教学的时效性。
Abstract: With the promulgation of the revised curriculum standards in 2020, issue-based teaching and context creation have become the research focus of academic experts and front-lin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ers. Creating immersive experience context in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has great significance in promoting students’ learning, teachers’ teaching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o better play its role. However, at presen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actical problems such as weak experience in issue-based teaching of senior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es. Therefore,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need to establish situational themes based on goals, select situational materials based on students, and focus on experiential creation of teaching scenes to enhance the timeliness of high school issue-based teaching.
文章引用:于亚宁. 以沉浸体验提升高中议题式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 教育进展, 2024, 14(5): 983-988.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5793

1. 引言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倡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运用议题式教学法,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 [1] 。“议题式教学是以议题为引线,以情境为载体,以活动为路径,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学科素养为培育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2] 。良好的沉浸教学情境是议题式教学的重要载体,为此提升教学场景的沉浸体验性,是议题内容入脑入心的关键。沉浸体验教学情境创生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接受特点,为学生打造身临其境般的教学场景,引导学生通过亲身感悟,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和解决问题的创造性,进而提高思想政治课堂的实效性。

2. 议题式教学沉浸体验情境创设的价值意蕴

议题情境是议题式教学的载体,承载着“议中学”活动的开展和学科知识的建构任务,并因其具有生动性和趣味性成为思想政治课堂的风景线 [3] 。议题沉浸情境的创设对议题式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高中思想政治课来说,更加需要通过沉浸式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所学专业知识,在情境学习中落实核心素养,坚定正确政治方向。

2.1.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过去以往的教学活动中,高中思政课往往因内容枯燥无味、某些概念抽象难懂等原因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效率也相对低下,难以真正发挥思政课的教育价值,而沉浸体验情境的创设能够有效的转变这一现象。首先,沉浸体验情境能够给学生创设一个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场景,使学生真正沉浸于现实的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态度,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其次,通过沉浸体验情境的创设,促使学生课内向课外迁移,让学生在沉浸情境中理解所学的知识,了解问题的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进一步理解知识的本质,引导学生在内化的基础上,灵活、主动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知识的外化,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使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2.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过于重视知识的单向灌输,这种“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难以理解较为抽象的专业知识,已经不能适应当下教育发展的需要。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师能够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来使教学内容活动化,而议题沉浸体验情境的创设是实现其活化的有效举措。首先,议题情境的创设需要高中思政课教师需要不断学习议题式教学及其情境创设的相关内容,同时吸收一线思政教师所提出的具有建设性的观点经验,以此来提高自己对学科理念的认识,从这一方面来说,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进步和创新;其次,教师在情境创设时还要进行情景素材的收集和整理等工作,通过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提高教师搜集素材的能力、选择议题的能力、情境创设的能力和组织教学的能力,使教师的各种教学能力得到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也得以发展。

2.3. 提高学科教学实效,促进学科素养落地

新课标重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新时代教育的新维度,逐渐成为新一轮思政课课程改革和教师教育发展所关注的焦点,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4] 。实际上,不论是开展议题式教学,还是创设沉浸体验情景,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在现实的思政课教学中,如果仅仅只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学生便无法面对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所以这就需要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创设沉浸体验情境。首先,在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过程中创设沉浸体验情景,能够使学生真真实实地沉浸于思政课堂中,真正理解教师所讲授的知识点,促使思政课发挥其该有的价值,提高思政学科教学的实效性;其次,通过沉浸情境的创设,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并掌握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际意义,以便把学生培养成为具备政治认同素养、科学精神素养、法治意识素养和公共参与素养的时代新人。

3. 议题式教学沉浸体验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在议题式教学过程中进行情境创设,能够有效地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但是随着议题式教学实践的不断推广,在议题情境设计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使得议题式教学无法发挥其应有的现实效果。

3.1. 与议题教学目标契合性有待提高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学目标也发生了改变,在议题式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然而,在现实的思政课教学过程中,部分高中思政课教师对议题沉浸情境创设这一目标认识不足,存在议题沉浸体验情境创设与教学目标契合性不高的情况。这种契合性不高主要体现在并没有做到以核心素养为引领,部分教师仍然过于重视对学生专业内容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学科基本素养的培养,仍然按原来的教学目标的设置方式来创设情境。比如,在讲解必修一第四课第一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时,有的教师只是将教材中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没有给学生讲解我们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来之不易以及在新时代,作为未来接班人的学生们应该怎样担负起这份责任,也并没有对他们进行学科核心素养及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3.2. 与学生的接受特点匹配欠精准

议题沉浸体验情境的创设应该结合学生,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匹配。高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课堂参与感进一步提升,这就需要教师基于学生认知特点,结合生动有趣、有感染力的情境创设,设计小组活动,展开本课教学,使抽象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把思政课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当前,高中学生接受知识和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包括在学校课堂学习中、在与同辈群体的交往中、在与家长的交流中和在与社会成员的相处中,获取的知识和信息相对繁多。同时,在高中时期的学生,他们接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较强,接受速度较快,与其他时期的学生相比更易接受所学的知识。然而在现实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有部分教师不考虑学生学习的接受特点,随心所欲地开展教学活动,比如有的教师一节课教授学生大量的知识内容,超出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难以完全吸收,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3.3. 与真实情景体验需求有偏差

良好的议题沉浸体验情境应该要具有真实性、体验性和感染性,能够为学生打造真实的、富有感染力的沉浸体验式课堂,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然而,在实际的高中思政课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情境创设过于单一,导致与学生的真实体验有偏差,思政课教学也难以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情境创设的渠道过于单一。在实际教学中,音视频资料仍是教师最常采用的教学形式,但这种教学形式并不是完全适应所有的课堂教学,有的课程可能采用其他的方式,比如小组合作可能更易使学生接受,但有的教师并不考虑这一实际,盲目适应音视频,导致所创情境与真实情境有偏差,学生感受不到真实的情感体验,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4. 议题式教学沉浸体验情境创设的实施策略

议题式沉浸体验情境的创设在当前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进一步提升思政学科实效性的重要推动力,需要我们不断优化,不断提升自己创设沉浸情境的能力。因此,针对沉浸情境创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从提高议题与情境适切性、强化学生主体性、情境创设多样性三个方面提出以下三点实施建议。

4.1. 以议题与情境创设适切性增强情景体验

1) 依据教学目标,巧设情景主题

教学目标对高中议题教学情境的创设具有价值引领性,因此在进行情境创设时,要加强对教学目标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为情境的创设选取恰当的主题,为情境的沉浸性体验打下基础。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主要是指核心素养目标,也就是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首先,教师要深入领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目标,同时要明确每节课的课时目标,将教学目标和课时目标结合起来,在创设情境时依据教学目标和课时目标的相关要求设计情境主题。其次,教师要深刻把握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明确各个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根据其具体要求,结合学生实际设置情境主题。比如,在讲必修一第四课第二框第一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课时,教学目标在公共参与素养方面主要是要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到学习和社会实践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一目标,围绕公共参与素养选取沉浸情境的主题,并在教学活动中注意考察学生是否有意识去主动的参与社会生活。

2) 深掘教材内容,优选情境素材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无论是教师的教学活动还是学生的学习活动,都都离不开教材,可见教材对教学活动的重要性。挖掘课程资源,创设多维情境议题式教学依托情境创设,恰当的情境能够激活课堂活力,实现融情于境的效果 [6] 。在议题情境创设时,也要与教材内容为依据,对教材进行深度挖掘和剖析,一方面,在创设议题情境过程中,可以依据某一节的课程内容,分析该课的教学重难点,并将教学重难点作为议题情境创设的主要依据;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根据教材中的“相关链接”“活动探究”等内容进行议题情境创设,比如,在讲解必修一第一课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时,就可以借助教材中的探究与分享进行情境导入,让学生在阅读之后描述远古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状态,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使学生初步了解过去人类的真实生活状态,从而使教师能更好地开展本节课的教学,也能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本节课的内容。

4.2. 以强化学生主体性提高议题情境体验

1) 立足学生身心发展创设情景

高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他们具有极强的求知欲,思维能力也不断增强,逻辑抽象思维能力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步形成了许多具有明确道德意识的社会性情感,如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等,是高中生发展成为社会人的重要阶段。所以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阶段,为学生创造沉浸体验情境。首先,在情境创设时,思政课教师要深入实际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其次,教师要掌握关于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相关理论知识,比如在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原理进行提问,若学生的回答没有达到教师预想的结果,教师应该保持中立的态度,只要学生价值观正确,教师就应该肯定学生的回答,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沉浸在教师创造的情境中。最后,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真实情况,明确现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其规律,选择学生能够理解的知识作为情境的素材,使学生做到真理解、真沉浸、真体验。

2) 围绕学生需求特征创设情景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表面,一个人从出生到成人一共有七个层次的需要,对于高中时期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相成人发展的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的需求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即求知和探索的欲望,也就是马斯洛需求层次中的求知、审美需求。针对高中学生需求的特点,高中思政课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该做到:第一,教师要了解学生在此阶段最真实需求是什么,针对学生需求创设沉浸体验情境,创造的情境要能够引起学生积极思考,比如在讲解较抽象、晦涩难懂的概念上,可以先讲解一个相对简单的概念,然后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他们的求知欲一旦旺盛,便会改变对思政课枯燥无味的观念,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切不可只求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引导和启发;第二,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的能真实接受的知识的数量,掌握学生接受知识的“度”,切忌一股脑将知识交给学生,而全然不顾学生学的多少;第三,要注重议题情境教学的时长,合理恰当的分配情景教学的时间,如果教学时长过长,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学习,沉浸情境教学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4.3. 以议题情境创设多样性提升情景体验

1) 以多样媒介为载体创设情境

多样性媒介是指在进行高中沉浸式情境创设时,可以采用的用以传播思想政治学科知识的多种类工具,比如微信、微博、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都是可以用来提升沉浸情境创设效果的媒介。首先,可以利用短视频等多媒体技术来为学生打造沉浸情境,但应注意的是,所选的视频必须与传授的知识相匹配,必须有利于学生接受本节课的相关知识,不能随意选取所需的音视频素材,比如,思政教师可以在早读期间选择一段合适的时间为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最新的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新闻联播内容或者其他的时政新闻,拓宽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增加学生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其次,可以播放音乐来创设议题情境,使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慢慢收回自己分散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增加学生的沉浸体,加速自己对知识的吸收和转化。比如,在讲解必修三第一课第一框第三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播放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学生创设沉浸情境,引发学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学生便能更投入的学习本节课,理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之处。

2) 以多种方法为依托创设情境

在高中思政课以议题情境创设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比如角色扮演、设计游戏等。首先,教师可以利用角色扮演创设议题沉浸体验情境,角色扮演是在议题情境创设中学生感受比较深刻的一种教学方法,因为角色扮演涉及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受,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 [7] 。比如,在讲必修三第二单元《人民当家做主》时,教师可以在班级里,打造一个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情境,让学生角色扮演人民代表等角色,将自己带入到人大代表建言献策的情境中,体验民主决策的价值,感受人民当家作主的幸福感,为学生学习本节课奠定基础。其次,也可以利用游戏来创设议题情境,通过游戏使学生参与其中,能大大提升学生的沉浸体验感。但应注意的是,我们在创设游戏情境时,不能仅仅关注游戏本身,而应重点关注通过游戏学生学到了哪些的知识。比如,在讲解必修一第三课第一框《伟大的改革开放》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短视频,使学生了解改革开放后我们国家发生的变化,然后以“传水瓶”的游戏让学生说一下自己真实感受到的变化,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感受改革开放的伟大。

5. 结语

议题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能够顺应时代发展,有助于重构并拓展教学内容,改进教师教学方式,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而沉浸体验情境的创设作为议题式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能够切实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加强议题沉浸体验情境的创设是大势所趋,能有效推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 2, 42.
[2] 沈雪春. 议题式教学的四种“议”境——以“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权力机关”公开课教学为例[J].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8(7): 13-16.
[3] 沈雪春. 议题式教学简论[M].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2018: 51, 71.
[4] 黄平平, 刘玉萍. 立德树人理念与中学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发展[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3(43): 93-96.
[5] 鲁丹丹, 闫彦强. “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教学设计[J].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23(2): 62-65.
[6] 李仙鸿, 王禧瑶. 指向政治认同的议题式教学实施策略[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2(5): 31-33.
[7] 陈旭. 高中思想政治课开放性教学情境创设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