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新中式家具设计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Research Hotspot and Trend Analysis of Neo-Chinese Style Furniture Design Based on CiteSpace
摘要: CiteSpace是一款基于引文分析理论的学习可视化软件,近年来在研究热点、前沿和趋势等方面使用十分广泛。本文以2013~2023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新中式家具设计”相关学术期刊和学位论文为主要数据来源,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科学知识图谱,通过对机构合作分析、关键词的共现、聚类以及突现结果的分析可知,近10年新中式家具设计研究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但依旧存在一些发展困境亟须解决。基于此提出建议,我国新中式家具设计研究应该朝向加强跨学科和产学研合作、深化文化内涵的融合与创新、明确并强化中式主体性、完善科学的设计方法的方向迈进。
Abstract: CiteSpace is a learning visualization software based on citation analysis theory, which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recent years to explore research hotspots, frontiers, and trends. This article uses academic journals and dissertations related to “New Chinese-style Furniture Design” included in the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 database from 2013 to 2023 as the main data source. By using CiteSpace software to create a scientific knowledge map and analyzing institutional collaboration, keyword co-occurrence, clustering, and burst results, it is evident that New Chinese-style Furniture Design research has shown a good development momentum in the past 10 years,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development difficulties that urgently need to be solved. Based on this, it is suggested that research on New Chinese-style Furniture Design in China should move towards strengthening interdisciplinary and industry-academia-research cooperation, deepening the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 of cultural connotations, clarifying and strengthening the subjectivity of Chinese style, and improving scientific design methods.
文章引用:怀宇晨, 赵丽娟, 邹媛媛, 方露. 基于CiteSpace的新中式家具设计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J]. 设计, 2024, 9(3): 704-712. https://doi.org/10.12677/design.2024.93373

1. 引言

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十多年来,国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持续提升,也推动新中式风格在国内家具市场重新掀起了一股热潮。当前,新中式家具在我国家具市场已占据了重要一席,许多设计师和研究者对“新中式家具设计”这一主题进行了研究,产出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对已有文献进行系统分析,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新中式家具设计的研究现状和热点主题,还可以对新中式家具设计的研究趋势进行科学预测,这将有助于促进新中式家具设计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CiteSpace是一款通过可视化手段来呈现科学知识的结构、规律和分布情况的引文可视化分析软件,通过对文献的共引的科学分析,挖掘引文空间的知识聚类和分布[1]。本研究基于CiteSpace软件对2013至2023年的相关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和科学图谱绘制,以期对我国新中式家具设计研究提供一定帮助。

2. 数据来源及软件设置

2.1. 数据来源

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进行高级检索,数据采集时间为2024年2月11日。检索条件为:主题为“新中式家具”且“家具设计”,检索时限设定为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共得到文献642篇,经过人工手动删除以及CiteSpace软件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会议摘要、新闻报告、简讯、人物访谈、报告等非学术性、非原创性文献以及研究主题与新中式家具的设计研究无关的文献),确定有效文献480篇,以此构成本研究的样本。

2.2. 软件设置

本次文献计量分析使用CiteSpace软件对新中式家具设计近10年来的关键词进行共现、聚类和突现分析并绘制科学知识图谱。通过CNKI平台导出为Refworks文本格式的文献数据后,再导入CiteSpace建立项目,在功能界面设定时区跨度为Time Slicing = from 2013 to 2023,YearsPer Slice = 1 (时区设定2013至2023年,时间切片设置为1);网络节点类型选择Node Types = Institution or Keyword,简化网格设置为Pruning = Pathfinder and Pruning sliced networks (Pathfinder能够简化网络,突出重要的结构特征,使分析结果的完备性更强)。

3. 新中式家具设计研究图谱分析

3.1. 机构合作分析

新中式家具设计的核心研究机构,其研究成果通常具有一定权威性,并且代表了该领域的热点话题,因此也是学者的重点关注对象[2]。如图1所示,2013年至2023年新中式家具设计研究机构的合作网络节点数207,合作关系数39,网络密度仅为0.0018,根据网络密度可知各机构之间合作程度不高。图谱中彩虹色节点的大小直接反映该机构的发文量,节点间的连线表示机构间的合作关系,且机构之间的合作产出越高则连线越粗[3]。在新中式家具设计领域产出研究论文排名前10的机构包括南京林业大学家居与工业设计学院(23篇)、南京林业大学(9篇)、五邑大学(9篇)、东莞职业技术学院(8篇)、华南农业大学(7篇)、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家具与艺术设计学院(6篇)、中南林业科技大学(6篇)、北京林业大学(6篇)、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工艺设计分会(5篇)、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5篇),可知在新中式家具设计研究领域较为活跃的机构以农林类高校为主,又以南京林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四所高校最为突出。

Figure 1. Neo-Chinese style furni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appearance atlas

1. 新中式家具设计研究机构共现图谱

从合作网络看,高校间合作关系较为明显,例如以南京林业大学家居与工业设计学院为中心的合作网络、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中心的合作网络、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为中心的合作网络、以五邑大学和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中心的合作网络。此外,虽然图谱中企业和高校间的合作较少,但也有如2021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和中山四海家具制造有限公司的合作网络分布,表明行业和学校及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也是新中式家具设计研究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3.2. 关键词共现分析

图2所示,将480篇新中式家具设计研究文献生成关键词共现可视化图谱。根据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和中心性大小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新中式家具设计领域内的研究热点。

通过筛选出频次大于6的17个关键词,得到关键词共现情况见表1,根据频次观察,除去与文献检索词相似或一致的4个关键词(“新中式家具设计”“家具设计”“家具”“设计”) [4];从中心性角度分析,“创新”对于关键词共现图谱的“媒介”作用最大,其中心性高达0.69。一些关键词表虽然频次不高,但是表现出中心性高的情况,例如文化(n = 7,中心性为0.36且顺位第2)、结构(n = 4,中心性为0.15且顺位第6)、审美(n = 4,中心性为0.12且顺位第8),说明有很多关于新中式家具的设计研究围绕文化、审美和结构展开。

Figure 2. Neo-Chinese style furniture design keywords co-occurrence atlas

2. 新中式家具设计关键词共现图谱

Table 1. Keyword co-occurrence frequency table

1. 关键词共现频次表

序号

关键词

频次

中心性

首现年份

1

新中式家具设计

305

0.39

2013

2

家具设计

71

0.75

2013

3

中式家具

37

0.27

2013

4

家具

32

0.37

2013

5

创新

28

0.69

2013

6

设计

27

0.21

2014

7

传统文化

22

0.28

2013

8

创新设计

20

0.12

2013

9

明式家具

15

0.39

2016

10

室内设计

12

0.75

2013

11

应用

11

0.27

2013

12

传统家具

9

0.37

2013

13

文化

7

0.69

2013

14

传承

7

0.21

2014

15

作品赏析

7

0.28

2016

16

传统

6

0.12

2013

17

现代家具

6

0.39

2013

3.3. 关键词聚类分析

通过CiteSpace的LLR算法进一步生成关键词聚类可视化图谱(图3)。分析发现,图谱的网络密度为0.006 (N = 376, E = 424),聚类模块值Q = 0.8784 > 0.3,平均轮廓值S = 0.524 > 0.5,表示聚类结果是显著且合理的。本文在376个节点的混合网络中,筛选出10个主要集群(图3),具体为#0新中式家具设计、#1家具设计、#2分析、#3流派、#4传统美学、#5应用、#6古典家具、#7工艺、#8中国当代传统家具、#9创新设计10个关键词聚类群。按照标签顺序每一聚类S值分别为1、0.999、0.98、0.933、0.998、0.986、0.948、0.993、0.856、0.935,S值(轮廓值)均大于0.5,因此聚类结果较为可信。

聚类“#0 新中式家具设计”中有多个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式美学”涵义相近的关键词,结合该聚类中心性较大的关键词“设计创新”,能够推出近十年来新中式家具设计的研究多着眼于其文化内涵上的传承与创新,这也符合目前国人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特征。聚类“#1家具设计”中的高频关键词为“形态设计”“产品语义”“意象”,这些关键词反映了感性工学等设计方法在新中式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结合关键词“文化属性”“审美特征”,推测如何利用新中式家具的文化属性来满足用户感觉层面上的突破创新是近年来设计者的目标之一[5]。聚类“#3流派”中的高频关键词有“北欧风格”“后现代主义”“原创设计”,可见新中式风格在设计创新上汲取融合了多种优秀设计风格。聚类“#4传统美学”中的关键词“再设计”“以人为本”“低碳工艺”,体现出传统美学思想与现代设计理论相结合的新中式家具设计理念,也表明未来新中式家具的设计前景是在现代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文化传承[6]。聚类“#5应用”中的“东方人文精神”“中国元素”“传统雕刻图案”“书法”等关键词体现了新中式家具设计在传统继承与现代起居空间融合过程中的思考。聚类“#6古典家具”中的高频关键词却是“新材料”“传统文化融合”“创新平台”“人体工学应用”等带有创新感的词汇,符合新中式家具在设计上使传统与时尚融为一体的理念。聚类“#7工艺”的“图案化”“传统元素”主要体现了新中式家具在造型上的设计手法。聚类“#8中国当代传统家具”的高频关键词为“创新”,在结构上出现了“榫卯结构”,风格上“仿古”。聚类“#9创新设计”的关键词“内涵”“元素”以及“用户体验”“可成长设计”分别展现了新中式家具在形态和功能上的创新方向。

Figure 3. Clustering atlas of neo-Chinese style furniture design keywords

3. 新中式家具设计关键词聚类图谱

3.4. 关键词突现分析

关键词突现知识图谱能够表现某一时段文献数量爆发式增长所对应的关键词,以此推断相应研究热点和发展动向。关键词突现情况如表2所示,突现分析的对应年度中“▁”表示该关键词还未出现,“▃”代表该关键词已经出现但未突现,“▅”表示该关键词已经突现。通过对关键词突现时间和强度的分析,能够了解新中式家具在过去不同时间段的发展热点,同时有助于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合理预测。

根据突现增长起始和结束时间,2013至2023年有关新中式家具的研究可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13至2015年,这个阶段的新中式家具在行业内仍只是作为配角存在,市场还处在培育阶段[7],设计上主要借鉴古典(1.6127)及北欧家具(1.3023),以及在材料(1.6062)、造型(1.6062)上进行创新。

第二个阶段是2015至2017年,明式家具(2.2224)和结构(1.8853)的突现强度较高,反映出该时期具有将明式家具设计进行转译以适应现代生活的变化趋势。

第三个阶段是2017至2022年,关键词主要与文化相关,诸如传统文化(2.3735)、传统纹样(1.3398)等,创新设计(2.0136)也是该阶段突现强度较高的关键词,说明该时期新中式家具设计已明确思路: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生活习惯,以现代审美打造传统韵味十足的新中式家具[8]

虽然新中式已经成为国内家具市场上较为常见的风格,但是在家具设计方面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在造型上面体现在元素简单替换、元素运用过度夸张及元素运用赘余而不到位等,这都亟须通过对文化(2.3735)的解构重塑,使新中式家具在国内家居空间得到更好地应用(1.8603)。

Table 2. Keyword burst graph of neo-Chinese furniture design

2. 新中式家具设计的关键词突现图

关键词

突现强度

起始

终止

2013~2023

古典家具

1.6127

2013

2015

▅▅▅▃▃▃▃▃▃▃▃▃

家具

2.6577

2014

2015

▃▅▅▃▃▃▃▃▃▃▃▃

北欧家具

1.3023

2014

2016

▃▅▅▅▃▃▃▃▃▃▃▃

材料

1.6062

2015

2017

▃▃▅▅▅▃▃▃▃▃▃▃

造型

1.6062

2015

2017

▃▃▅▅▅▃▃▃▃▃▃▃

作品赏析

2.4946

2016

2018

▃▃▃▅▅▅▃▃▃▃▃▃

明式家具

2.2224

2016

2017

▃▃▃▅▅▃▃▃▃▃▃▃

结构

1.8853

2016

2017

▃▃▃▅▅▃▃▃▃▃▃▃

毕业设计

1.7774

2016

2018

▃▃▃▅▅▅▃▃▃▃▃▃

设计

1.6188

2016

2017

▃▃▃▅▅▃▃▃▃▃▃▃

中国家具

1.5948

2017

2018

▃▃▃▃▅▅▃▃▃▃▃▃

中国传统文化

1.2592

2017

2019

▃▃▃▃▅▅▅▃▃▃▃▃

文化

2.3735

2018

2019

▃▃▃▃▃▅▅▃▃▃▃▃

设计方法

1.3236

2018

2020

▃▃▃▃▃▅▅▅▃▃▃▃

创新设计

2.0136

2019

2020

▃▃▃▃▃▃▅▅▃▃▃▃

应用

1.8603

2019

2022

▃▃▃▃▃▃▅▅▅▅▃▃

传统文化

1.5069

2019

2020

▃▃▃▃▃▃▅▅▃▃▃▃

传统纹样

1.3398

2019

2020

▃▃▃▃▃▃▅▅▃▃▃▃

4. 研究结论

本研究借助CiteSpace可视化软件绘制的图谱,基于上述关键词共现、聚类及突现的分析结果,总结出新中式家具设计领域的未来研究热点和建议如下。

4.1. 加强跨学科和产学研合作

对新中式家具设计研究的相关机构进行分析发现:一方面,高校间的合作及发文量较多,农林类高校是研究的中坚力量,同时高校间学术合作呈“内部聚集、整体分散”的状态。因此,应加强不同学科领域间高校间的合作,纵向和横向深入对新中式家具设计的研究,不断向多元化、大范围方向发展,有利于该研究的创新和突破。另一方面,虽然新中式家具设计研究呈现出了一些校企合作先例,但总数较少,应该加大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培养出掌握知识理论、具备美学、工程学、懂得生产环节的六边形人才[8]。归根结底,人才是创造价值和推动文化内涵延伸最关键的环节,顺应产学研合作趋势才能更好地促进新中式家具设计的成果转化和优质发展。

4.2. 深化文化内涵的融合与创新

在2016年之前,设计师主要通过文化元素的“图案化”来设计出具有传统特色的现代家具,该阶段的新中式家具设计存在文化内涵不足的“困境”,体现为将传统元素生搬硬套,突兀地嫁接在设计中,使新中式家具缺乏平衡感和美感[9]。为了使新中式家具实现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进行深度融合的一目标,需要摒弃简单的元素搬运,注重对传统文化元素的优化与“创新”,通过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符号,在设计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符号进行“元素提取”后与现代设计元素进行重组,创造出符合现代审美并能体现出深厚文化底蕴的新中式家具。

4.3. 明确并强化中式主体性

本次图谱分析中“北欧家具”“后现代主义”“极简主义”等关键词说明了在新中式家具的发展前期,西方设计理念曾起到了主导作用。后期,随着文化自信的崛起,一些经典的传统思想和审美观念(如本次图谱中关键词“道家”“天人合一”“书法”“茶文化”等)也逐渐被家具界重视和吸收,新中式家具逐渐呈现出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双重特征。因此,在新中式家具设计中,明确并强化中式文化的主体性是至关重要的。新中式家具的设计师需要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广泛吸收各朝代传统家具设计的精华,从而进一步丰富新中式家具的东方美学与文化内涵,使新中式家具设计不仅能够彰显中式文化的独特魅力,还能满足现代人对美学与文化的追求

4.4. 完善科学的设计方法

由上述关键词分析结果可知,当前新中式家具设计的文化内涵经历了“符号化——去符号化”“形式——意向”“配角——主角”等多方面的转变,其文化内涵的愈发丰富归根结底是设计理念的日益科学完备[10]。因此,在新中式家具设计研究中,设计师需要充分结合设计学、艺术学、心理学等人文学科的相关理论,运用“人机工程学”“分形理论”“情感化设计”“产品语义学”等科学完备的研究方法,从而更深入地挖掘新中式家具文化内涵,更好地推动新中式家具设计的创新与应用。

5. 展望

近年来,新中式家具设计研究的热度始终保持较好的势头,随着当代消费者文化自信的觉醒,新中式家具已是未来家居空间和生活方式的主流趋势。然而,借助CiteSpace软件对国内文件进行可视化的对比分析后发现,当前国内的新中式家具设计存在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不足、设计创新不足、文化内涵不足等。本文根据这些局限性问题,结合当下研究热点,提出了我国新中式家具设计未来深入研究的四个方向,即加强校企合作研究、文化内涵从元素的搬运向美学的融合迈进、文化内涵的中式主体性越来越明确、文化内涵的设计方法越来越科学完备。这些建议旨在为我国新中式家具设计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思路,希望能为新中式家具设计的发展起到一些促进作用。

注 释

①图1~3来源:CiteSpace软件生成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李杰, 陈超美. 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M]. 第2版. 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7: 2.
[2] 刘思雨. 基于CiteSpace的《语言教学与研究》20年文献计量分析[D]: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3] 李瑞奇, 王相荣. 基于Cite Space V的国内核心稳定性研究态势分析[J]. 青少年体育, 2020(6): 121-122.
[4] 周橙旻, 赵晗肖, 张玉荣.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家具设计研究态势可视化分析[J]. 包装工程, 2021, 42(18): 232-238.
[5] 魏璐璐. 基于感性工学的丹麦家具造型设计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无锡: 江南大学, 2020.
[6] 程燕, 竺烨. 传统文化元素在新中式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建筑与装饰, 2021(17): 17, 20.
[7] 人民网. 新中式家具分类与发展趋势分析[EB/OL].
http://hongmu.people.com.cn/n1/2017/0824/c392126-29492877.html, 2022-11-10.
[8] 金晓姣. 新中式家具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 艺术科技, 2014, 27(3): 261.
[9] 王盼. 新中式包装设计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济南: 山东大学, 2013.
[10] 周雪冰, 苏艳炜, 郑绍江, 徐俊华, 强明礼. 中国当代传统家具的创新历程及创新趋势[J]. 包装工程, 2022, 43(8): 304-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