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环设专业技能教育培养研究
A Discussion on the Study of Professional Skil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at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DOI: 10.12677/ass.2024.137649, PDF, HTML, XML,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邹 妍:辽宁科技学院人文艺术学院/环境设计,辽宁 本溪;唐 羽:辽宁科技学院乡村振兴产业学院,辽宁 本溪
关键词: 应用型环设专业技能教育培养研究Application-Oriented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Majors Skills Education Training and Research
摘要: 应用型教育与研究型教育是相对应的两种教育模式。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应用型本科院校环艺专业的专业技能教育应加大力度对学生基本技能进行训练和培养,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应用能力、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创业创新能力。
Abstract: Application-oriented education and research-based education are two corresponding education models. The two are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education of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majors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should increase efforts to train and cultivate students’ basic skills, and on the basis of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oretical teaching, pay attention to cultivating students’ vocational application ability,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bility and entrepreneurial innovation ability.
文章引用:邹妍, 唐羽. 试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环设专业技能教育培养研究[J]. 社会科学前沿, 2024, 13(7): 693-698.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4.137649

1. 引言

2023年6月,国家颁布了《职业教育法修订法案》,该法案强调大力扶持职业教育。而应用型本科院校即属于职业教育的院校。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其文化内涵的构建应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应着眼于让培养者和被培养者真正成为“人”,这需要积极寻找改善或恢复人文精神的途径和方法,经过思考、探索和实践,笔者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大学文化建设的总目标的设计,要充分体现大学文化建设的导向性、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坚持以积极、健康、高雅的大学文化占领校园阵地,着力培养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和高素质技术的应用型本科人才。要努力营造追求知识、崇尚科学的氛围,注重知识与技术的应用,树立服务地方的思想,发挥师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不断创新文化育人机制,创新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丰富师生员工的文化生活,建设内容丰富、格调健康向上、充满生机与活力、积淀文化底蕴和鲜明特色的大学文化[1]

遵循坚持大学文化的普遍规律,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大学文化建设还应充分体现应用型特色,那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继承创新、因校制宜、因地域制宜、与时俱进,并以此构建内涵丰富、特色鲜明、适应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形成引领和促进地方文化建设的大学文化。

这个总目标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大学所共有的。就是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以提高整体办学实力、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重点;二是体现应用型的办学特色,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师生的凝聚力和使命感,以促进高等教育不断改革为目标,树立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科学发展的理念,在办学理念认同、管理制度建设、科研环境营造、文化活动品牌、校园环境优化、素质教育基地培育等方面形成新的特色性成果;三是引导地方与地域文化,形成充分体现应用性特色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的大学文化的定位与新体系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专业技能教育培养研究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 专业技能教育在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2.1. 专业技能地位

专业技能,就是从事专业活动时表现出来的技术和能力。这里必须说明的是,不管何种技能的掌握,都是人们长期从事社会生产、进行科学实践过程中劳动成果的积累结果。应用型本科院校较普通本科院校更应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其目的是使大学生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解决并针对大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差、投入社会需要的时间长等弊病所展开的研究,这对大学阶段的专业技能的提高大有裨益。应用型本科院校要重在培养专业技能水平高能把所学知识较好地应用于生产实践。否则,学生高分低能,专业技能水平低,所学知识难以在生产实践中加以利用,便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2.2. 专业技能的作用

环设专业技能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专业技能实际上说是学生应具备的职业技能,也是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它包含学识、修养、性格、品行等多方面,并是这诸多方面的外化表现。它本身是一种积累的过程和厚积薄发的过程。需要艰苦的努力与求索,没有捷径可走。

对学生进行专业职业技能教育,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人生观教育的重要课堂。进入应用型本科院校学习的学生,他们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报效国家,得到社会的承认,他们走向社会,有着相对明确的职业定位。因此,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道德感,让学生树立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负有责任的情感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具有了这种情感面对社会的需要,才有可能将此转化为个人的需要,进而愿意投身到实践和创造中去,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专业技能是实践的结果,基于此,专业技能教育也必需立足于实践、面向实践、应用并服务与社会实践。专业技能教育能有助于提高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素质和和能力,满足我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等领域的人才需求。环设专业技能教育为环境设计产业提供了人才和技术的支持,对推动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专业技能教育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强、自信和自尊,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而稳定的心理素质。应用型大学阶段进行专业技能教育,能够满足学生渴望拥有一技之长,在社会上表现自我的愿望。大学生强烈的自尊心,对社会平等和尊重的强烈要求,需要有相应的职业技能作为前提和保障。否则便没办法适应社会,满腹经纶却没办法应用于实践,时间长了就会丧失应有的自信和自尊。

专业技能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兴趣是一所学校”,“兴趣是做好的老师”,兴趣也是一个人重要的情感之一。按照皮亚杰的观点,兴趣是“需要的延伸”、“是能量的调节者”、“兴趣可以发动,储存内心的力量”,使工作“看起来容易做而且能减轻疲劳”。皮亚杰还提出:“所有智力的工作都建立在一种兴趣之上”[2]

专业技能教育便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一个“价值系统”的兴趣,如能与行动目标相联系还将促使学生对自己从事的专业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这些对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3. 应用型本科院校环艺专业技能教育培养研究的重点

应用型本科教育实为一种职业教育。在此类学校的大学生其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就业前的学习投资活动,它属于职业技能的学习,就业前的培训,这个阶段的学习,具有明显的专业性、职业性,与此相关的是在所学知识的构成中,实践知识的掌握、动手能力的培养即专业技能的培养上十分重要。进行专业技能教育是国家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大学生个人就业的需要。

3.1. 环艺专业技能教育,应为技能与艺术的结合

环艺专业技能就是“将艺术的形式、美感结合社会、文化、市场等诸多因素,再现于和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设计当中,使之不但具有审美功能,还具有使用功能等”。环艺设计专业是一门边缘学科。本专业涉及面广。学生需要具备环境设计专业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领域理论知识,需要具备创新设计理念和专业应用能力外,还需具有在艺术环境设计领域从事居室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和景观设计,并具备项目的策划、制作、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这决定了我们必须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定位,根据人才培养定位、目标和规格,合理设置课程,还必须采用以多种方法进行立体研究[3]

3.2. 环艺专业技能教育应是专业方向与就业方向的结合

细化专业培养方向,分析职业岗位与专业关系,将专业方向与岗位相结合,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目前,产学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业已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发展方向。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机制创新,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的合作共赢的重要举措,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学生将来步入社会的必要条件。把专业培养方向与学生就业挂钩,将专业方向与学生就业联系起来,采取产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专业课程都在工作室授课,并采用企业的实际项目或虚拟项目相结合,将教学环境与企业环境相对接,使专业课程的设置更加符合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要求。

3.3. 环艺专业技能教育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突出强调学生掌握专业软件的能力,强化并提高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体现了专业课程的特色与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使学生通过艺术设计理论、思维能力、造型艺术基础及设计原理与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了解艺术设计的历史、现状和进行理论研究的基本素质。

在专业建设方面加大力度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并将企业实训引入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理念以及创意的形成,同时加强计算机艺术设计软件的应用能力。

3.4. 课程设置上,应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

加强基础课教学,明确专业主干课的深入,加大应用型的专业技能课的培养,并将实验从专业课中独立出来组成独立的实验实训课程。这样做既减少了重复的实验内容,也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对实验实训教学的重视。课程设置上,如何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去,从环艺设计能力到环艺应用能力转化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如何使我们所培养的学生跟上时代的发展,如何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较强的室内外环境设计、景观设计能力的应用型高级设计人才,并使学生把所学应用到生产实践中,环艺设计课程应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获取新知识能力上进行探索与实践。

3.5. 培养动手设计能力尤为重要

环艺设计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如果学生只是掌握了相关的专业的理论,而不会亲自操刀设计,那么再好的理论也形同虚设,也无法实现。学生本人的设计操作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因此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设计能力尤为关键和主要重要。为此,环艺设计的学生常做设计课稿,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亲自参加各级各类大赛。譬如:广告大赛、计算机大赛、大创等赛事。

当然,专业设计技能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学生心理因素,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必须加以考量,加以培养和锤炼。目前,专业技能教育在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体制中还是一个薄弱环节。环艺专业技能教育,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设计者即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如表现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提高。室内外设计是建筑设计和环境艺术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可“称为艺术构想方案的综合计划。包括环境与设施计划、空间与装饰计划、造型与构造计划、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计划等。”“环境艺术,是一个新兴的、边缘的、综合的艺术系统工程,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涉及美术、雕塑、装饰文化、建筑基础知识、园林艺术、人体工程学、设计流派、材料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需要确保相关学科门类的完整性,明确环境艺术构成要素,需要对环境艺术所涵盖的各门类艺术的基本内容和原则进行掌握[4]。因此,无论在专业理论的广度,还是在专业技能的多样化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4. 环设专业技能教育的理论依据及其培养效果

环境设计专业技能教育,就是针对环境设计领域及其设计方面的专业人才的一种培养方式。这种教育方式的理论依据及其培养效果如下。

4.1. 环设专业技能教育的理论依据

其一,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环境设计专业教育的核心。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核就是人类针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锐减等一系列威胁人类生存和延续的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环设专业教育则必须考虑的问题就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要考虑到不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和需求。亦是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生态环保绿色等因素。

其二,环境美学理论为环设专业揭示了审美事实的理论描述。

环境美学本身是研究审美现象的学科,特别强调的是,环境设计应该注重的是人们审美价值的提升,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当下,研究人居环境的理论、设计的方法论等对环设专业也都有重要的理论影响。

4.2. 培养效果

通过专业技能的教育和培养,效果会在这几方面得到显现:

环设学生的环设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提升;环设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创新水平得到提高;环设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提高;环设学生在团队合作、沟通协调、项目管理等综合素质,社会适应能力、塑造职业素养等诸多方面都会得到显著提高,并取得显著的培养效果。

5. 加强环设专业技能教育应采取的措施

培养学生适应于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成为社会需要之人,就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提高。

5.1. 提高对加强专业技能教育重要性、迫切性的认识

重视和加强专业技能的教育和培养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技能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5.2. 实施专业技能教育的规范性框架,做到有章可依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教育培养模式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注重整体教育,不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注重知识的传授,不注重能力的培养;注重继承,不注重创新等。高校教育中往往将技能教育归置于实践教学名下,不被重视。因此专业技能教育缺乏明确的目标、标准和规范。应建立一个科学、系统、高效、稳定的专业技能教育体系,使技能教育有章可依。

5.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并加强专业技能教育基地的建设

专业技能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专业技能教育离不开优秀的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基地建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科课程仍以课堂授课的形式来传授基础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的传授,主要是为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作为铺垫基础。理论教学要分层次,主要讲授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而实践教学则以项目和实际案例为主导,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着重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及实际动手能力训练,教学以“应用”或“实干”为中心,“在用中学习”由具有丰富项目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为培养学生创业意识的任务和要求,可开设活动类课程。这类课程可采取多种形式,诸如创业项目活动、专题讲座等。注意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打造出具有自身特点的创新创业教学团队,根据理论知识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5]

5.4. 建立创业教育“大课堂”

通过建立创业教育“大课堂”旨在以此打通学生就业渠道,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大课堂”如何建立?一是,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聘请企业、行业专家担任实践基地的顾问,以扩大与企业合作的力度和深度,并让有创业管理经验的企业导师参与课堂教学与校外实践,企业到时可直接参与学生的实践及其创业规划书的指导,并使其创业结业的计划能够贴近市场、贴近企业的实际运行,为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提供创业实践机会。二是,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师主持的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相关科研项目,帮助学生了解企业、行业和地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此提升学生在调查分析、归纳推理、知识创新等方面的专业技能。三是,让学生走出校园,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机会。可以选择学生的优秀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资助,以提供学生团队真正进行实际运作获得实践体验,并通过走出校园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触、感悟,体验社会,提高对生活、对社会的观察、发现、体验和认知能力。

6. 结语

专业技能教育作为应用型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诸多素质十分重要且必要。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以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其人才培养的功能更应重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格的塑造、综合能力的培养上。环艺专业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更应引起高度的重视。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增加,环境设计领域必将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机会。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24年度辽宁科技学院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乡村振兴视域下辽宁乡村美育教育的价值、逻辑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LKJY202432)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辽宁省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基于“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地方高校新文科多元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辽教办【2021】133号065)研究成果之一;教育部2023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三全育人”的创新路径与教育评估研究》(项目编号:230804602294902)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孔繁敏. 建设应用型大学之路[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465-467.
[2] 皮亚杰. 皮亚杰教育论著选[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5: 112-115.
[3] 郝卫国.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78-80.
[4] 杨珺.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 2013(2): 120-121.
[5] 周建.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建构[J]. 长江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 34(12): 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