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发展农村电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数字乡村建设则为农村电商发展注入了新动能。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数字乡村,助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目标,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提出要实施农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随着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与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得以迅速发展。目前,已有不少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广泛覆盖于农村电商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模式探析、电商物流、农村电商产业发展困境等多个领域。秦芳等(2022)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发现农村电商发展能够显著提升农户收入[1]。郭承龙(2015)基于对淘宝村的调研,对农村电商模式重新进行划分并分析了不同模式的运行机理[2]。武晓钊(2016)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重构了地级市域范围内的农村商贸流通体系,指出这是新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3]。庞爱玲(2019)阐述了乡村振兴与农村电商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深入剖析了在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运营主体培育困难、物流配送存在短板以及市场运营问题的困境并给出了对策建议[4]。对于数字乡村研究,沈费伟、叶温馨(2021)将数字乡村建设置于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探讨其建设何以实现乡村高质量振兴[5]。董志勇等(2022)研究数字乡村在赋能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未来的优化路径[6]。汪亚楠等(2021)实证检验了数字乡村建设对我国农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得出数字乡村建设对发展型消费的促进作用最强,其次为享受型农村消费,最后为生存型消费的结论[7]。
可以看出,数字乡村建设与农村电商发展对于促进乡村振兴,改善农村居民收入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推动力量,农村电商应抓住数字经济时代契机,更进一步加快农村电商数字化转型、智能化转型,更好更快促进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据《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22)》显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农村网络零售额分别占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的78.7%、13.0%、6.5%和1.8%,可见东部地区是我国农村电商的主体市场,西部地区电商发展态势虽然良好,但相较于发达地区仍有发展差距。农村电商作为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将数字技术与电子商务模式相结合,让农村商品得以更广泛的销售,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因此,本文对数字乡村建设与西部地区农村电商发展进行研究,探究数字乡村建设助力西部地区农村电商发展的路径。
2. 西部地区农村电商发展现状
2.1. 西部地区农村电商发展态势良好
我国农村电商的发展经历了探索期、快速发展期以及稳定发展期这三个阶段,经过这三个历程我国农村电商运营平稳并实现盈利,农村网络零售额逐年增加。就西部地区而言,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数量也在逐年增加,2021年西部地区网络零售额占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虽然只有6.5%,但其同比增速达到了9.4%,呈现出了可观的增长速度。资源集中在中东部地区的优势以及西部地区客观环境条件的限制导致农村电商的发展存在地域差异,如今随着政策支持,数字经济不断下沉到西部农村地区产生弥补“数字鸿沟”的正向效应,与乡村振兴相关的政策效应也在不断作用于西部农村地区,且呈现出作用力度更强、方式更加科学的特点,在此过程之中西部地区不断融入进电商发展。西部农村电商的发展成为中小商家实现持续增收的良好土壤,据《西部电商发展报告2021》显示,淘宝上40%的创业者来自乡镇地区,除传统服饰、百货等领域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西部地区年轻人创业的新方向。报告中显示,2020年进入淘宝创业的创业者同比增幅排名前十中有九席为西部地区省份,而且增幅全部超过200%。整体来看,西部地区农村电商发展越来越规模化与专业化,带动了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在未来西部地区农村电商规模将不断扩大,电商覆盖率将稳步上升。
2.2. 西部地区农村电商发展模式不断完善
电子商务作为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新渠道。政策、产业等因素均是农村电商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将地方优势结合产业发展再将其转化为经济效益离不开完整的电商发展体系。陕西省武功县是农村电商发展的典型案例,其先进发展模式值得西部其它地区借鉴学习。其中,政府发挥主导作用自上而下发展是武功县农村电商发展的主要模式,政府积极创造环境,建设电商产业园区,吸引电商企业入驻。此外,武功县通过建设人才培养中心定期提供相关培训为当地电商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打造一系列电商公共服务体系,为武功县的农村电商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武功县通过电商发展,促进了当地传统服务业的转型升级,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显著提高了当地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除武功县外,甘肃省农村电商发展的陇南模式也值得借鉴学习。各地资源禀赋不同与区位条件差异使西部地区涌现出了不同的发展模式且日益完善。
3. 西部农村电商发展面临的困境
尽管现目前西部地区农村电商发展态势良好并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但是在电商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与挑战。
3.1.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短板
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西部地区基础差,发力晚,相较于中东部发达地区仍然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洼地。我国城市化水平虽不断提高,但城乡发展差距较大问题依旧存在,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与信息化水平建设不足,信息网络技术不能全部覆盖农村地区[8]。虽然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扶持力度,但是由于自身经济基础较弱以及客观环境制约导致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程缓慢,一些偏远农村地区难以实现信息网络全覆盖。充足的宽带网络与高速互联网接入是西部地区农村电商发展的核心资源,在数字经济时代下5G、物联网、大数据等工具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网络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将限制农村电商线上交易的顺利进行,进一步阻碍西部地区农村电商发展进程。
3.2. 西部地区缺乏农村电商专业人才
农村电商往专业化方向发展,人才是缺一不可的要素,它是西部农村电商发展的关键推动力。当前许多农户已经进入电商市场创业,但是由于缺乏专业引导,难以应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变化,教育水平差异使得农户获取新知识、学习新技能的能力较弱。因此,西部地区农村电商发展需要专业人才助力,人才不足将导致西部地区电商发展的创新能力不足,不利于农村电商可持续健康发展。农村地区就业机会有限造成农村劳动力流失的现实情况进一步限制了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当前农户在农村电商发展中从事的工作岗位多为基础性工作,缺乏对电商销售数据进行分析整合等专业能力,长此以往限制了西部地区农村电商的进一步发展。
3.3. 农村电商物流网络体系有待加强
农村电商经营需要利用强大的物流网络体系将商品配送至消费者手中,自建物流、物流联盟以及第三方物流是当前我国最为成熟的物流配送体系。西部农村地区地形复杂,电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大、难度高,且物流运输多数时间在公路上进行,公路也经常出现破损的状况,物流效率也因此变低,加重了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腐烂和损耗。农产品具有季节性与时效性的特点要求配备较为完善的物流供应链保障体系,但是西部地区缺少完备的仓储设施保障,农产品冷链发展也较为滞后,在供应链的各环节上缺乏统一的数据监管平台。西部地区农村电商在配送时由于快递网点较为分散,配送只能到达乡镇一级的快递网点,因此还存在收发快递不便的状况。现代信息技术与物流管理的结合度较低与物流企业信息化程度较弱的状况,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投入较为有限,无法完全满足农村电商市场对物流信息化的需求[9]。
3.4. 西部地区农村电商发展融资不畅
西部地区农村电商发展需要大量资金,银行贷款作为电商创业主体获取资金的主要方式受到对个人征信、偿还能力以及个人固定资产等方面的限制,“条件门槛”将多数中小型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排斥在外,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电商发展。农村电商市场风险较大以及农业产品受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较大,外部投资者对电商项目进行投资存在较大的风险忧虑从而不愿意投资也限制了西部地区农村电商的发展。农村电商有效抵押资产不足、担保能力弱,当前的金融产品创新远不能满足发展的融资需求。如何解决金融服务到村,对于西部农村电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 数字乡村建设助力西部农村电商发展的着力点
数字乡村是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数字经济、数字技术下沉到农村地区助推了乡村经济增长,为农村电商发展注入发展活力。数字乡村建设从数字化接入与数字化应用赋能农村电商发展。
4.1. 数字乡村建设促进农村电商数字接入能力提升
数字接入能力的核心是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数字化工具普及率,以数字乡村建设为契机可以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提升,包括电力、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基础设施的提升将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数字接入环境,为农村电商的发展奠定基础。数字接入能力的提升可以推动农村电商产业的转型升级,有利于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数字乡村建设支持农村电商平台提质升级,同时也可以促进电商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提升电商从业居民的数字技能和电商运营能力,从而更好地推动农村电商发展。《中国西部发展报告(2023)》从数字化驱动西部高质量发展角度整理得出了各地区数字化接入指数情况,见表1。从数据显示可以发现,西部地区通过多年的基础设施建设与中东部地区的差距逐渐缩小,但是数字化接入水平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因此,在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能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电商发展。
Table 1.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the digital-driven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dex in each region in 2016~2021
表1. 2016~2021年各地区数字化驱动高质量发展指数总体情况
2016~2021年各地区数字化接入指数情况 |
地区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内蒙古 |
0.2027 |
0.1816 |
0.1773 |
0.1813 |
0.1897 |
0.2011 |
宁夏 |
0.1971 |
0.1796 |
0.2059 |
0.1878 |
0.1784 |
0.1801 |
青海 |
0.2569 |
0.1870 |
0.1910 |
0.1989 |
0.2060 |
0.2020 |
甘肃 |
0.1657 |
0.1526 |
0.1440 |
0.1298 |
0.1375 |
0.1459 |
广西 |
0.1510 |
0.1275 |
0.1378 |
0.1562 |
0.1844 |
0.1919 |
陕西 |
0.2486 |
0.2053 |
0.2016 |
0.2082 |
0.2071 |
0.2186 |
贵州 |
0.1969 |
0.1604 |
0.1537 |
0.1603 |
0.1327 |
0.1428 |
四川 |
0.3240 |
0.2608 |
0.2545 |
0.2729 |
0.2800 |
0.2839 |
西藏 |
0.1915 |
0.1955 |
0.2005 |
0.2094 |
0.1835 |
0.1816 |
新疆 |
0.2889 |
0.2060 |
0.2296 |
0.1873 |
0.1853 |
0.1937 |
云南 |
0.1911 |
0.1487 |
0.1574 |
0.1741 |
0.1834 |
0.1885 |
重庆 |
0.2264 |
0.1890 |
0.2026 |
0.2030 |
0.1913 |
0.1960 |
西部地区均值 |
0.2284 |
0.1912 |
0.1963 |
0.1974 |
0.1966 |
0.2022 |
东部地区均值 |
0.3876 |
0.3288 |
0.3311 |
0.3359 |
0.3309 |
0.3330 |
中部地区均值 |
0.2100 |
0.1733 |
0.1600 |
0.1613 |
0.1792 |
0.1823 |
4.2. 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农村电商数字化应用水平提升
数字化应用在农村电商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作用涉及拓展产品销售渠道、提升产品质量、促进农产品品牌化、推动电商发展提质升级、促进农村信息化和数字化进程等方面。具体体现为:数字化应用水平的提升使电商平台运营更为完善进而提高销售效率和产品覆盖范围,提供更加便捷的沟通和信息交流渠道,电商商家能及时了解市场需求与消费者反馈,根据需求调整生产,提升产品质量。以数字乡村建设为机遇,促进农村电商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农村电商要以数字化手段增强自身的发展能力,东部地区数字化应用水平高于西部地区,数字化应用水平的差异也是造成区域间差异的重要原因。农村电商发展现以进入“数商兴农”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数字乡村建设以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赋能农村电商发展,找到两者之间的最佳契合点,促进农村电商数字化转型。
5. 数字乡村建设助力西部地区农村电商发展的路径
5.1. 大力加快西部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在数字乡村建设关键时期,西部地区应抓住这一机遇,布局数据中心、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确保广泛的网络覆盖率和高效的信息传输。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由政府主导5G基站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涉及高新技术的设施则要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推动专业化发展。加大对西部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鼓励科研机构加大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重视西部地区农村电商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间的匹配度,确保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合理性、效益性与可持续性。发挥政府政策主导激励性,统筹规划,整合农村信息资源,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10]。
5.2. 提高农村居民数字意识与技能,引进农村电商人才
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农村居民是最直接的受益主体。西部地区农村电商发展除了吸引外部电商人才流入外,还应增强自身内生发展动力,积极培育电商发展的专业技能农民。发挥农村居民在数字乡村建设中的主观能动性,引进电商人才的同时也要培育本地居民的数字意识才能更好使其运用数字技术助力农村电商发展。政府应当积极推动县、镇级政务人员走进农村,向农村居民提供个性化的数字技术应用培训,特别是农村电商从业者对智能手机、智慧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以及平台软件等数字技术的实际运用,提升他们对电商运营的理解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充分利用农村社区资源,定期组织相关活动,引导农村居民逐步接受并适应数字化生活。邀请数字化领域的专家或志愿者到西部农村地区开展指导活动,为农村居民提供个性化的数字素养培训。以数字化建设为途径,普及数字技术与知识,使农村电商主体充分了解电商知识,弥补西部与中东部发达地区的电商人才鸿沟,解决电商人才内源不足难题。以数字乡村建设弥合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城乡融合,吸引电商专业人才进入农村管理电商发展,解决电商人才外源不入的难题,使西部地区农村电商更好应对市场供需变化。
5.3. 以数字乡村发展机遇健全西部农村电商物流服务体系
全面建成数字乡村的战略目标提出后,中央及各地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西部地区应抓住这一机遇,加快农村电商数字转型。以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农村电商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农村电商物流网点建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物流流通需求,应用数字技术协调西部地区农村电商物流资源空间配置。全面打通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体系,实现城乡之间资源的整合和共享,适应城乡之间的市场变化,扩大农村电商物流的覆盖范围以提升农村电商物流服务体系[11]。针对西部地区农产品冷链运输存在的问题,利用数字技术搭建产品、冷链设施、服务为一体的数字平台,实现智能监测以保障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易腐烂的问题。同时,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完善电商物流体系,对包装、加工、运输及配送等传统环节进行数字化改造,通过数字技术对物流体系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智能化管理。西部农村地区各地资源禀赋不同,出售产品、产量、运输条件以及仓储设备都不相同,因此需要政府统筹规划,充分利用数字资源实现西部地区农村电商物流的智能化。
5.4. 以数字乡村建设拓宽西部地区农村电商融资渠道
西部地区农村电商发展融资存在困境,数字乡村建设通过促进农村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为电商发展的生产、流通等各环节提供融资渠道。针对农村金融交易成本大难题,以数字技术融合金融服务,对需要贷款的农户实施远程监控,实时授信。大多数金融服务以传统方式评估融资者的信用和资格,而利用数字技术和数字平台,可以及时掌握农村电商企业、商户支付、销售和贷款偿还能力将其转化为数据体系并建立数据模型,简化评估程序实现智能化评估。数字化金融服务的发展为西部地区农村电商提供了更多融资渠道和工具,降低了融资成本、提高了融资效率。针对融资难问题,在数字技术赋能下,数字普惠金融得到广泛应用。除银行外,许多主体也参与进数字普惠金融中。数字普惠金融的普惠性恰好契合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较小规模的资金诉求,从而促进了农村电商的发展[12]。数字乡村建设可提升西部农村电商的可见性与吸引力,以数字技术为支撑通过数字平台的搭建和推广,农村电商主体可开展线上融资活动,更大范围地吸引潜在投资者进入农村电商市场,拓宽农村电商融资渠道。
6. 结语
数字乡村建设与农村电商发展两者相辅相成,数字乡村建设推动西部地区农村电商发展,而农村电商也能为数字经济、数字乡村建设注入新活力,真正实现“数商兴农”。面对当前的困境与挑战,西部地区农村电商发展要抓住时代机遇,大力加快西部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居民数字意识与技能,引进农村电商人才、以数字乡村发展为机遇健全西部农村电商物流服务体系及以数字乡村建设拓宽西部地区农村电商融资渠道。通过以上措施,不断提升西部地区农村电商的发展实力与发展潜力,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