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是培养幼儿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幼儿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扮演着桥梁与纽带的角色,既可以提高幼儿的劳动素养,又可以提高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还可以促进幼儿体质、智力的发展。文章从建立和执行的角度,对如何科学地建构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探讨,力求为构建劳动教育的园本课程提供现实支撑。
Abstract:
The importance of labor education is of no doubt, i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children’s comprehensive quality, in the process of children’s healthy growth of children play a role of a bridge and link, can not only improve children’s labor quality, but also improve children’s practical ability, but also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physique, intellig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stablishment and implementation, the paper discusses how to scientifically construct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kindergarten labor education, and strives to provide realistic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kindergarten-based curriculum of labor education.
1. 引言
幼儿阶段是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对幼儿的思想形成和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对幼儿进入义务教育阶段的成长、学习和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1]。关于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研究,学者们与众多幼儿园已普遍认识到劳动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陈鹤琴提出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幼儿爱劳动、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养成爱好劳动的良好习惯,最终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2]。劳动教育在塑造幼儿品德、提升智力、增强体质、培育审美情趣等方面发挥着多元价值,最终指向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目前,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许多幼儿园正积极投入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部分幼儿园已初步形成具有本园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并发表了相关实践研究成果,包括课程目标、内容、实施途径和评价方式等。劳动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幼儿的劳动认识和技能、劳动态度和观念以及劳动品质,其中劳动情感的培养尤为关键。
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丰富多样,包括服务性劳动、种植饲养、角色扮演、手工制作以及认识职业等方面,同时还融入了传统劳动工艺的学习,如编织、扎染、面塑等[3]。然而,在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目标设置不统一、内容选择不均衡、教学方法运用不当以及评价内容和方式不够完善等问题,课程设计也需进一步系统化和规范化。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深入分析,我们发现已有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首先,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当前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研究现状和趋势,提供了理论支撑。其次,借鉴幼儿园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相关研究,有助于我们明确劳动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研究维度。再次,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相关研究证实了其开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但如何构建具有园本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目前关于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因此,需要对幼儿教育更加重视,特别是要积极有效地开展幼儿劳动教育,提高幼儿的劳动认识。幼儿园课程设计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相一致,以幼儿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所以,在构建和实施劳动课程时,要树立“生活即课程”的观念,把地域作为“经”,时间作为“纬”,构建一个多维度、立体的劳动课程体系[4]。
2. 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的构建
2.1. 基于三位一体,构建劳动课程
2.1.1. 幼儿园劳动课程——铺垫
园内劳动课程是将幼儿园课程作为一个领域,在园中进行的一种活动。园内的劳动课程应该是多样化的,它可以以教室为基础,例如,在教室里组织孩子们进行剪纸、折花、拼图、泥塑及其它手工艺类活动。可以在幼儿园内的劳动实践基地中,组织孩子们去拥抱自然,去接近大地,去进行劳动实践。可以进行一些特殊的劳动活动,例如:整理书包和文具,系鞋带,叠被子等等。在实施园区劳动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其主导价值,让劳动内容变得更加丰富,让活动方式变得更加有趣。
2.1.2. 家庭劳动课程——应用
家庭教育处于教育金字塔的底部,它既是幼儿园教育的基石,也是社会教育的基石[5]。在家庭中开展劳动教育,是加强劳动与生活相结合、增强劳动体验的先决条件。家庭劳动教育主要是将每个幼儿的家庭作为劳动教育阵地,利用父母的组织引导,为幼儿提供一个可以进行劳动体验的平台,从而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劳动技能,夯实自己的劳动实践基础。在进行家庭劳动教育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领导作用,对家庭劳动课程进行科学的设计,对家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技术支持;做好家庭教育的引导者。
2.1.3. 社会劳动课程——拓展
在构建社会劳动课程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本地的优势,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园区建设中积极探索。教师可以带孩子出园,到社会上一些生态农场、科技农业园等劳动基地去参观和实践,通过社会劳动,孩子们可以对劳动者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可以感受到劳动者的艰辛,可以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巨大魅力,可以更好地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学会了尊重、崇尚、弘扬劳动精神。
2.2. 基于多维角度,充盈课程内容
2.2.1. 丰富一日劳动活动——基础课程建设
3~6岁的孩子,在培养自己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的过程中,必须要培养孩子们对劳动的热爱,让他们明白劳动的重要性,尊重劳动[6]。幼儿通过团体协商,自主选择、确定劳动范围及劳动内容,通过“我的劳动日”活动,孩子们在实际劳动中不断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比如,劳动日开始,孩子们准备“一展身手”。每个人都带着袜子、水桶和扫帚;拖把,开始忙碌起来。孩子们蹲在地上,擦着阅览室的垫子,孩子们在收拾玩具,大家都很投入。随着工作的进行,一个又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了。劳动完毕,孩子们急切地反映出他们所面临的问题:所有人都在活动室、卧室里劳动,太拥挤;每个人都去擦洗橱柜,橱柜被擦了几次;地面擦干净后,到处都是积水,一脚下去,就会变脏;没有足够的抹布,都是给孩子们用的,这就是劳动场地、劳动工具、劳动分工、次序等不明确。孩子们在投入劳动工作之后,会发现他们所面临的问题日益增多。劳动游戏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畅,反而给了孩子们一种从未有过的“挑战”。
2.2.2. 扩大种植区——实践课程建设
劳动是人的一种创造活动,它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人与物之间的互动[7]。除了班级内的生态角以外,我们可以把学校里的一些空闲地拿出来,给孩子们提供种植的地方,让他们去种蚕豆,黄瓜,玉米,花生等等。如“种花生”,可以安排学生在种植区种花生,当花生成熟时,学生就去挖、剥、尝,体会到劳动的乐趣和收获的喜悦。种植和养护课程,可以让孩子们与田野亲密接触,自己动手,让劳动教育成为现实。
2.2.3. 推动环保劳动——拓展课程建设
目前,很多幼儿园都十分注重园区的绿化和美观,努力提升园区的环境质量。但是,有些幼儿园在拥有良好的环境后,忽视了对其的维护,以及不良的卫生习惯,造成了园内环境的恶化。为此,应将“绿色”作为“环保”这一主题,创设“绿色”的“环保”课程,以“绿色”为主要内容,充实和发展儿童的劳动教育内容。比如,我们可以构建“我是环境守护者”课程,组织幼儿开展日常的清洁卫生活动,比如:摆放课桌凳、擦拭桌面、打扫教室卫生、主动捡拾垃圾、开展垃圾分类回收等活动。
3. 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
3.1. 家校共育促劳动
“家园共育”可以帮助孩子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父母和老师之间应该进行沟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从而为孩子们树立起一个正面的、良好的形象,能够为幼儿劳动意识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从而提高幼儿的责任感[8]。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贯穿在幼儿一日生活的每一个过程中,家庭与社区是幼儿一日生活的主要场所,家庭教育也在幼儿的成长与发展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在幼儿园开展生活化的劳动教育课程,应充分利用“家园共育”与“社区互动”的优势,实现“家庭–学校–社会”的资源共享;目标统一,形成一个良好的、最优的、高效的家庭;学校、社会的生活化劳动教育互动模式,从而更好地达到并巩固了教育的效果。
3.2. 园内课程要适宜
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的内容要坚持“大课程观”和“大劳动观”,即“每天生活都是教育,每项活动都是课程”,立足于“生活化”的培育教育,注重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劳动技能的培养,注重在社会性活动中的劳动感情的培育,在家庭和社区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重视生活、游戏、有趣的课程活动,并对其进行生成性和过程性的评估。除此之外,在进行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的内容选择时,还应该以幼儿园的自身环境条件和地域文化为基础,从而形成鲜明的地域、区域和园本特色。以活动对象的差异为依据,幼儿园生活化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可以划分为幼儿照顾(服务)自己的活动,比如幼儿自己穿、脱衣服,自己洗手帕等。幼儿照顾(服务)别人的活动,例如幼儿帮助同伴系扣子,大班幼儿照看小班的弟弟妹妹等。幼儿保育(服务)环境中的活动,例如幼儿参与保育工作,维护环境卫生。按照活动的性质,幼儿园生活劳动教育课程的内容可分为生活活动、职业体验活动、种植活动等。以活动组织形式的差异为依据,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可以被划分为:区域活动中的劳动教育、游戏活动中的劳动教育、一日生活环节中的劳动教育。在家庭和社区中进行劳动教育等主题活动。
3.3. 综合评价促成长
幼儿园的劳动教育课程是以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为基础而展开的,它的目标的设定、内容的选择、实施的方式和评估的标准,都是以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实际水平为基础的。在幼儿的知识经验及其生活环境现实的基础上,它遵循了适宜性、兴趣性、综合性和过程性的基本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与评估过程中必须紧紧抓住综合评价。在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幼儿的劳动情感、劳动意识、劳动知识技能发生了改变,这些都是通过他们的行为和语言发生的变化来体现出来的。注重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并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这对于观察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实施前后对幼儿发展所带来的显性行为有很大帮助。
4. 总结
劳动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园中要注重劳动教育的平衡,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教育措施,使劳动教育的平衡发展,提高教育的水平,同时,也能从根本上培养出全方位的人才,让幼儿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