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专升本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研究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Party Members among Students Upgrading from Junior College to University in Private Universities
摘要: 规范民办高校专升本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能极大激发民办高校的党组织活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落实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当下,民办高校专升本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成效低下,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不强,极大弱化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文章以民办高校专升本学生为研究对象,进一步研究此类型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以期不断创新学生党员和教育管理工作模式,为更多民办高校的党建工作提供新动力。
Abstract: Standardizing the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Party members among private college students upgrading from junior colleges to universities can greatly stimulate the vitality of party organizations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nsolidate the party’s ruling foundation, and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in schools. Currently, the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of Party members among these students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low, and the role of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is not strong, which greatly weakens the vanguard and exemplary role of party members. This paper takes the among students upgrading from junior colleges to universities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for the research object to further study the problems of the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is type of student Party member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path, in order to continuously innovate the student party members and provide new impetus for the Party building work in more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文章引用:唐兰兰, 陈金碟, 李翠柳. 民办高校专升本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研究[J]. 创新教育研究, 2024, 12(8): 30-35.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4.128503

1. 引言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纵深推进,民办高校蓬勃兴起。民办高校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学生结构复杂,包含本科、专科以及专升本等不同知识水平层次的学生。相别于公办高校,民办高校不可避免地存在“小党委、大行政”的特点,其特殊性体现在党建工作的领导机制及运行机制上[1]

《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明确提出,做好学生党建工作的关键在于做好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这项基础性常规性工作[2]。随着民办学校的教育扩招,专升本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其中学生党员群体也愈发庞大。专升本学生党员作为民办高校学生中的重要群体,其区别于本科、专科学生,他们有过一定的大学学习经历或社会经验,见多识广、思维活跃,但自我意识较强,自觉与自控意识较弱,导致在开展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时成效不佳,出现一系列弊端和问题[3]

因此,针对当前出现的问题,着力规范民办高校专升本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提高学生党员队伍建设质量,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夯实党的执政能力[4],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民办高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2. 民办高校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2.1. 加强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根本要求

民办高校的党建部门是落实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关键,是高校落实党中央部署和学校政策的“第一棒”[5]。民办高校“自愿办学、自筹资金”,资金来源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这决定了其党组织在政治上发挥领导权,在整体工作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其党建工作的管理体制与责任体系的特殊性使得民办高校的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难度系数加大[6]。民办高校虽作为独立发展的教育体系,但其仍属于社会主义大学性质,同样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因此着力做好民办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提高民办高校党建工作质量,发挥民办高校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方面的作用,把民办高校打造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2.2. 推动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实现内涵式发展

近年来,高校党建质量作为评价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民办高校的党建工作越发受到关注和重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到:“对大学生党员要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党性修养,充分发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7]。民办高校的党建工作,尤其是对于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是展现学校形象和育人宗旨的良好窗口。就整体而言,与公办本科学生相比,民办高校专升本学生党员的政治站位不够高,政治大局意识不够强,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民办高校的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强不强,学生党员的作风硬不硬,将直接影响党的决策部署能否真正落地压实,因此要切实做好专升本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成效,推动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实现内涵式发展。

综上,坚持党的领导,规范做好民办高校专升本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8],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专升本学生党员的党性培养,为社会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是推动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向纵深发展的根本之策。

3. 民办高校专升本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3.1. 专升本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模式的三个“重与轻”

一是“重理论,轻实践”。民办高校中,专升本学生的培养多采取“1 + 1”产教融合模式,学生党员在校时间只有1年,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主要通过“三会一课”制度、主题党日活动、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会等会议形式开展,主要流程基本为支部书记讲理论,学生党员被动听。在日常的教育管理过程中,专升本学生党员第一年课程任务紧凑,空余时间被压缩,因而实际锻炼机会极少,党员的日常思想政治考察一般仅通过党员参与校内志愿服务情况来判断,评价指标单一。此举虽重视了政治理论教育,但忽视了学生党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造成学生党员服务群众的实践参与度低,教育成效微弱。

二是“重发展,轻教育”。在专升本学生党员的发展过程中,从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到预备党员的阶段,教育和管理主要通过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发展对象培训班、群调、政审等层层考察入党候选人的情况。在专升本学生发展成为预备党员后,学生思想开始懈怠,加上专升本学生大四学年不在校情况,容易导致党支部忽视了从预备党员期开始的入党再教育,以及对正式党员的日常表现进行监督与培养反馈,对专升本学生党员的教育和考察比较片面,难以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9]

三是“重业务,轻党务”。学校招生规模扩大,专升本学生党员人数的增多,必然伴随着党建工作量的增多。而在民办高校中,学生党支部书记一般由行政人员或负责学生工作的辅导员代任,身兼两职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投入党员教育和管理的时间和精力[10],使得专升本学生党员的日常教育和管理由完成基本业务工作的表象所代替,而缺乏专业且精细的党员培养教育等党务工作,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果事倍功半。

3.2. 专升本学生党员日常管理受限

据调查发现,目前民办高校中学生党员认为党员的日常教育和管理服务质量较高的仅占47.40%,大部分学生党员认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水平一般甚至较低[11]。此现象的原因一部分在于民办高校专升本学生支部党务经费管理不到位、经费使用不规范、经费申请流程烦琐等问题,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或组织生活会时,一些需要外出开展的活动或支部内部花费较大活动,如过党员政治生日,会因经费和场地等的条件限制而无法有效开展。

3.3. 专升本学生党员工作队伍薄弱

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专升本学生党支部的队伍结构一般为“1 + 2”,即支部成员一般是由一名教师或辅导员担任支部书记,两名支部党员分别担任宣传委员和组织委员,支部内不下设副书记,工作队伍薄弱,这使得在事务性较多的情况下,专升本学生党员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常常流于表面形式,出现“制度到位,执行缺位”的情况。此外,目前上党课的教师基本是本校或者本院的党务干部或者支部书记。更有,在民办高校中,大部分教师为非思政专业对口,在日常党课培训时,自身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理解不够深入,因而在对学生进行授课时,相关知识的转化输出性不佳,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党员的日常教育工作队伍,导致对于专升本学生党员的言传身教作用不明显。

4. 民办高校专升本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质量提升路径

针对当下专升本学生党员日常教育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民办高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党性的优秀人才的重任,更需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不断推陈出新,探索新的质量提升路径。

4.1. 专升本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应做到“三个丰富”

一是应丰富“红色实践形式”。专升本学生党员可发挥各支部党员的特色,通过开展“服务基层社会实践活动”、“红色影视交流会”、“红色基地参观学习”、“红色书籍读书交流会”“听红色英雄事迹报告会”等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组织活动,提高学生党员实践教育的效果和参与度。此外,在新媒体时代浪潮下,还可以引导专升本学生党员利用自身专业特色,在抖音、快手、视频号等媒体下,开展“微电影分享”、“时事图片展”、“党史知识问答”、“优秀党员面对面”等体现时代性的新颖形式,感染专升本学生党员积极向上争先创优,提升对支部活动的理解和体悟。还可以充分开发校内实践岗位。如“党员示范岗”“党员标杆宿舍”“党员爱心守护岗”等,让学生党员主动切实“负起责任”来,落实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利用党员同志不同的参与力度,在一定时间段内进行评比争优,对表现优秀的党员同志进行通报表扬,做好宣传,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对于不合格的党员同志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并取消当年度支部评优资格[12]。这个做法一方面可以促进党员同志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更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党员同志培养自身的责任感。

二是应丰富“红色教育内容”。专升本学生党员因为自身学习经历的特殊性,在参加支部理论学习时不积极甚至不想参加,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党员日常教育时,要“想学生之所想”,通过寻找喜闻乐见、切合时代且特色鲜明的理论主题,增加党员活动的参与度,增强实际教育成效。可以针对各年级专升本学生,做好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专升本学生党员第一年进行四史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进一步指引纠偏,从思想上端正党员入党动机,同时加强对预备党员的政治理论知识考察,通过学习强国每日积分打卡活动,时刻提醒党员同志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此外,还要对正式党员定期开展评议评价,对于不合格的党员同志进行谈话警示。

同时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搭建网络平台,加强网络阵地建设,把网络载体育人和网络手段不断融入高校管理中来[13]。在专升本学生党员的日常教育和管理中,可以结合支部实际,开设微博、微信、抖音网络专栏,及时更新支部党员故事,“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影响身边人”,用真实示例感染支部党员同志向先进看齐。

三是应丰富“党务工作知识”。学生支部日常工作繁杂且细碎,作为党务工作人员,应定期加强党务工作培训,不断丰富党务工作知识,减少因不熟练业务操作或忙于日常板块业务工作而疏于党务工作的情况出现。如对于日常的党员教育和管理,应做好“工作台账”册,清晰明了地完成支部工作。同时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科学调研等方式及时掌握支部的各项工作进展及回馈效果,拒绝照本宣科,照猫画虎式的敷衍工作法。

4.2. 强化党务经费保障

专升本学生党支部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奖惩机制,根据党员年度考核分数、评价结果,能够直观地反映出专升本学生党员的缺点与不足,同时进一步制定改进措施[14]。对于考核优秀的党员,利用激励机制,将精神激励、物质激励相结合,给予党员同志积极反馈体验,充分发挥榜样的正向引导作用。同时,要真正将党务经费用在刀刃上,减弱经费使用壁垒,弱化经费申请流程,设定专人专管,完善经费支出管理制度,使得支部特色活动能够正常开展,提高学生党员对于支部服务的满意度。

4.3. 强化党务工作队伍

一支具备优秀政治素养和高超业务能力的党务工作队伍是保障民办高校高质量完成党建工作,提升党员党性修养的必要条件。结合民办高校实际情况,在教师选拔过程中,应注意从多方面渠道筛选,任命思想和能力相匹配的教师作为党务干部,着力打造“以专为主,专兼结合”的党务干部队伍。同时,民办高校要完善建立学校党委、二级党组织、党支部、党员“四位一体”的四级学习培训框架体系制度,为学校党建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引导各级党务干部及学生党员不断学习党的最新理论和时事热点,更新自身政治理论知识体系,不断发挥好党员队伍在民办高校专升本学生党员日常教育和管理中的作用[15]

4.4. 健全专升本学生党员管理规章制度

完善的规章制度,可以有效提升民办高校的党建质量水平。由于专升本学生的特殊性,部分学生在进校时已经是预备党员身份,前期入党考察标准不一致,导致后期无法有效考核专升本党员同志的内心思想和入党动机,这就导致在党员的日常教育和管理过程中规章制度落实不统一的现象出现。同时,在党员发展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规定每个发展程序所需要的相应材料,并引入指标合理的评价制度,择优入党,发展程序公开透明,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此外,在专升本学生党员的日常教育和管理过程中,应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对于正式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应建立完善的支部教育和培训机制,把入党后的理论继续教育,日常自我教育和实践规范教育纳入党员考核评价体系,引导专升本学生党员的发展遵循专业化、制度化。

5. 结语

“青年强则国强,青年进步则国进步”,做好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为党和国家培养政治素质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当下民办高校急需承担起的职责和使命。民办高校在关注自身业务发展的同时(专升本学生招生数量上升),要厘清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专升本学生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之间的联系。通过强化民办高校发展自主性较高的特点,着力打造集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信息化建设于一体的高质量党建格局,严格把关专升本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提高党员政治素质,优化发展路线,充分发挥出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实现民办高校的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时长, 江章清. 构建民办高校党员“争优”活动有效载体的创新实践[J]. 中国高教研究, 2004(2): 68-69.
[2] 孟昭丰. 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的现状和对策研究——以沈阳地区部分高校为例[D]: [硕士学位论文]. 沈阳: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
[3] 周桂楼. 高校民办二级学院学生党员继续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考试周刊, 2011(59): 178-179.
[4]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J]. 支部建设, 2019(17): 17-22.
[5] 丑远芳. “双一流”建设视域下加强高校机关党建工作的意义与实践进路[J]. 北京教育(高教), 2024(6): 46-48.
[6] 姚遥. 论民办高校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0(4): 66-71.
[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J]. 浙江医学教育, 2004, 3(4): 1-3.
[8] 王美春. 专升本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研究[J]. 传承, 2011(12): 24-25.
[9] 周桂妃. 加强民办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3): 48-50.
[10] 王旭琳.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青岛: 青岛理工大学, 2023.
[11] 杨爱美. 加强民办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研究[J]. 学理论, 2014(25): 153-155.
[12] 宋倩. 浅谈党员导师制在大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实施与应用[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2014, 30(3): 18-19.
[13] 姬刚, 应中正, 于春华, 等. 当前高校德育环境的透视与分析[J]. 思想教育研究, 2012(4): 62-65.
[14] 王斌, 瓦庆为, 肖蕾. 基于现代质量管理的高校党建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2(5): 5-8.
[15] 黄冰珩, 张晓. 江苏省民办高校学生党员培养与发展工作的现状、问题[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1, 43(S2): 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