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贵州省的气候温暖湿润,气温变化小,气候十分宜人。在自然气候优越适宜的情况下,贵州省还拥有类型多样的土壤条件和充沛的水热条件等,这些自然条件优势使得贵州省拥有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与此同时,贵州利用本土自然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形成了生态畜牧、蔬菜、精品水果等产业。也正是因为贵州省拥有空气清新、水无污染、土壤干净的自然优势,才为绿色、健康的农产品生产提供了绝佳的自然环境。在国际农产品贸易市场,品质优良的贵州农产品也愈发地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近年来,贵州省农产品出口额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农产品的贸易开放对于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贵州特色农产品也正在迎着开放的东风,依托出口贸易政策的支持,对国际农产品市场需求进行精准把握,不断提升自身国际市场竞争力,走向世界农产品贸易的舞台[2]。然而,在复杂的国际市场和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贵州农产品出口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出口产业结构不合理,物流基础薄弱等困境无一不制约着贵州农产品的出口,对此本文将对贵州农产品出口现状、优势以及当下面临的困境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当下困境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2. 贵州省农产品出口现状
1) 农产品出口额和出口结构情况
随着贵州省农产品出口市场的不断拓展、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以及多项外贸支持政策的出台,贵州农产品出口额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数据显示,2021年贵州省农产品出口额达49.6亿元(人民币,下同),2022年,贵州农产品出口额增长到55亿元,2023年,全省出口农产品61.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6%1。逐年增加的贵州省农产品出口额,不仅反映了农产品外贸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彰显出在促进农产品出口、提高国际农产品贸易市场竞争力等方面贵州省所做出的努力。
在贵州省出口的农产品类型当中,茶叶占据了主导地位,自2019年以来,茶叶已成为贵州省第一大出口农产品[3]。2021年,贵州省茶叶出口总量为5937.9吨,同比增长为81.24%,茶叶出口额达2.22亿美元2。《贵州省“十四五”茶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中也提出,未来贵州将持续把茶产业作为重要的地方特色优势产业,继续巩固茶叶在贵州的第一大农产品出口的地位。报告中也进一步提出,将不断努力把贵州建设成为世界高品质绿茶中心、全国最大茶产品出口基地。对此,贵州也出台一系列的促进茶产业发展的支持性政策。例如,提供中央外经贸专项资金促进茶叶产业发展、对发展基础较好的茶企进行重点扶持等。此外,除茶叶出口占比最大以外,在贵州省出口的其他农产品之中,烟酒产品、竹笋、蔬菜(含食用菌)、中药材以及生猪等也都是贵州省主要出口的农产品种类。此外,贵州省在农产品出口方面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新突破。例如,贵州首次实现蜂蜜远销澳大利亚、鲟鱼出口老挝。这些新突破不仅为贵州省农产品的出口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进一步扩大了贵州省农产品出口市场。
2) 政策支持助力农产品跨越山与海
为助力“黔货出山出海”、积极落实“乡村外贸”战略,贵州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政策用于鼓励农产品出口。2023年,贵州省农业农村厅、贵州省商务厅等有关部门印发了《促进贵州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中指出,将聚焦全省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条件、发展基础、出口潜力等,优化种植养殖结构,实现贵州省农产品品质的提升。同时鼓励贵州省龙头企业“内转外”,将对那些发展基础好、经营水平高、成长潜力大的出口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此外,政府还将会进一步对财政资金进行整合,用于完善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建设与农产品检验检疫等方面。这一系列的农产品出口支持政策的提出,不仅体现了贵州省对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优势提升的看重,也为未来贵州省农产品出口提供更多的机遇和优势,进一步促进贵州省农产品出口规模的持续性增长。
3) 跨境电商蓬勃发展助推农产品出口
跨境电子商务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产品的出口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4]。贵州省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为农产品出口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推动,进一步提升了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为进一步发挥跨境电商对本土农产品出口的促进作用,贵州省政府也积极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如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对跨境电商企业提供税收优惠等。这些政策的实施为贵州省农产品出口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支持,促进了贵州省跨境电商和农产品出口的协同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5月底,贵州省已逐步培育出100%省内产品跨境电商出口企业达12家,累计交易额达2075万元3。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农产品可以打破传统贸易的地域限制,实现与全球消费者进行“面对面”交流,进而提高了农产品的知名度。而且跨境电商的出现,使得线上支付、线上贸易等方式成为现实,也进一步实现了农产品出口流程的简化以及贸易成本的降低。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贵州省的农产品可以向全球各地的消费者展示其独特的地区特色和文化,实现了农产品的品牌价值的提高和影响力的宣传。
3. 贵州省农产品出口困境
1) 贵州省农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
尽管贵州省自然条件优越,拥有十分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但在农产品出口市场上,贵州省出口的农产品种类和品种依旧相对较少,缺乏更多元化的发展。贵州省主要是出口一些具有当地产业特色农产品。比如茶叶、蔬菜(含食用菌)、辣椒、活猪、中药材等农产品。这些农产品在贵州省农产品出口市场上占据较大的份额,而相比于这些农产品,其他的农产品的出口量就相对较少。贵阳海关数据统计显示,贵州省以茶叶、食用菌、活猪以及鲟鱼等为代表的主要农产品的出口额,在2023年1月到2月期间达6.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5.1%4。也正是这种农产品出口相对集中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州省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的发展。除此之外,贵州省主要的农产品出口贸易国相对集中的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造成了影响。虽然近年来贵州省也在积极地开拓多样化的农产品国际贸易市场,但整体而言,贵州省的农产品出口仍旧对传统市场的依赖程度很高。而这种主要农产品出口贸易集中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贵州省出口农产品结构不合理的困境。
2) 物流基础薄弱制约农产品出口
贵州省薄弱的物流基础也制约着农产品的出口贸易。贵州省八山一水一分田,交通运输状况较差。而农产品物流技术要求较高[5]。如果交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农产品在物流运输过程中就会产生较大的损耗,不仅造成了物流时间的延长,还会给农产品出口企业带来成本的增加。此外,贵州省的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物流园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完善,也对农产品物流的发展产生制约。除此之外,生鲜农产品运输十分依赖冷链物流体系,冷链物流能够使生鲜农产品在出口过程中保持在应有的温度条件下,有效保障新鲜度和质量[6]。而贵州的冷链建设也尚不完善。以2021年数据为例,2021年贵州省人均冷库体积为0.1237立方米,而当年中国人均冷库体积为0.1388立方米5,这一数据对比,也显示出贵州省冷链基础设施的不完备。这也就有可能会使得贵州省生鲜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更容易出现腐败变质的情况,对农产品品质产生影响,也会进一步影响农产品在国际农产品贸易市场竞争力。
3) 产品技术水平低,质量参差不齐
农业商品的品质是决定我国农产品跨境贸易的一个重要因素,它直接关系到农产品贸易今后的发展[7]。由于相较于其他农产品出口大省,贵州省的农产品加工行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且先进的科技支持的缺乏,使得贵州的特色农产品出口多以原材料、简单加工品为主[8]。许多农产品在出口前没有经过精细加工或深加工,因此导致这些出口农产品的附加值较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贵州省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贸易竞争力。其次,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对统一的生产标准、生产规范、监管要求认识的不足和缺乏,很可能会导致部分农产品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如针对贵州省第一出口农产品茶叶来说,农残限量就是茶企走出国门最常遇到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严格统一的生产标准出口认知的匮乏,就可能会导致出口的农产品品质与质量检查标准要求不匹配,导致农产品出口贸易受到抑制[9],不能够满足国际市场对农产品的高品质、高标准要求。这也就会影响贵州省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认可度,进而影响贵州省农产品的出口信誉和国际市场竞争力。
4. 贵州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对策分析
1) 优化出口结构,打造品牌特色
为优化贵州省农产品出口结构,丰富出口农产品种类。贵州省可以通过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加强、积极开发新的农产品资源,拓展出口种类。特别是开发一些极具有地方特色和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而且,在继续巩固传统贸易市场的基础上,贵州省还应当积极开拓多样化的国际农产品贸易市场以及继续加强与欧美等地区农产品贸易合作。此外,树立农产品的品牌特色有助于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对此可以借助网络平台、积极参加国际农产品展览和交易会等方式,对贵州省出口的农产品品牌进行推广和宣传,多多打造像都匀毛尖、遵义朝天椒、兴仁薏仁米一样的地区特色品牌。通过树立贵州省出口农产品的品牌特色,进而提高贵州省农产品的在国际市场的曝光率、知名度、美誉度,吸引更多国际买家对贵州省本土出口农产品的关注。
2) 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农产品本身不适合长时间运输,运输时间越长,农产品出口企业承担的成本及风险就越大,企业出口的积极性就越小[10]。贵州本身又多山地,且多数农产品的生产往往分布在广大农村地区。农产品生产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的这种现实情况,以及贵州省本身存在的地区物流基础设施薄弱的困境,自然会对当地农产品的出口产生负面影响。对此,贵州省政府应当从交通、储藏设施、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方面入手,加大对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首先,贵州省应在铁路、航空等方面加大建设,构建立体交通网络,为贵州省农产品跨越山海进一步打造大通道。例如,奋力奔跑的中欧班列帮助贵州省拓展了向中亚、欧洲开放新空间,实现了贵州省农产品运输时间的缩短,运输成本的缩减。其次,针对农产品在储存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腐败变质,从而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的情况。贵州省应当对仓储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和改善,通过对贵州省仓储基地设施的提高,满足农产品在储存期间的要求。除此之外,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农产品是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冷链运输的效率对于保持农产品出口的品质至关重要。因此,贵州省应提高冷链物流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加快冷链物流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为农产品的出口运输建设现代化的冷链体系,确保合理调控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所需要的温度和湿度等。
3) 鼓励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
贵州农产品迈过“山与海”,顺利走向国际市场,最重要的是出口农产品质量要与国际要求的生产标准相符合,对此,鼓励技术创新,提升农产品出口质量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贵州省应当加大科技研发的投入,培养优质品种和改良生产技术[11]。对此可以鼓励科研机构和农业院校以及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合作,三方协力共同研发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农产品的生产。其次,还应当推广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对农产品生产加工者进行培训和指导。通过对出口企业提供专业的培训,不仅可以帮助企业了解目标市场的贸易规则和要求[12],还可以促进企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的培养。除此之外,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也是提升本土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对此可以积极开展国际农产品技术交流与合作,鼓励农产品出口企业积极参加国际农产品博览会,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和管理经验。国际之间的交流合作不仅可以拓宽本土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知名度,实现农产品出口市场的扩大,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出口农产品生产流程符合国际要求的生产标准,促进出口农产品质量的提升。
5. 总结
在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国际贸易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农产品出口成为推动农业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贵州省农产品跨越山海走向国际市场,却面临着出口农产品结构不合理、物流基础薄弱以及产品技术水平低等困境。对此本文针对贵州省当下面临的农产品出口困境进行分析,提出优化贵州省出口农产品产业结构、加强物流基础建设以及鼓励技术创新等建议。贵州省农产品应当借助自身优势,把握国际市场需求,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
NOTES
1数据来源:贵阳海关数据统计。
2数据来源:《2021中国茶叶进出口贸易分析报告》。
3数据来源:贵州省商务厅《省商务厅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1216号提案的答复》。
4数据来源:贵阳海关数据统计。
5数据来源:贵州省智慧物流研究院《关于提升贵州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效率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