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环境下残疾人就业问题研究
Research on the Employment of the Disabled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Electronic Commerce
DOI: 10.12677/ecl.2024.133721, PDF, HTML, XML,   
作者: 陈建强: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关键词: 残疾人就业电子商务Disabled Persons Employment Electronic Commerce
摘要: 残疾人作为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就业问题始终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核心要务。在当前网络时代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电子商务已逐渐成为社会商业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本文深入剖析了电子商务环境下残疾人就业的意义与现状,并针对残疾人在此环境下所面临的实际困难,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措施,旨在助力残疾人更好地把握电子商务领域内的就业机会,进一步促进残疾人事业的全面发展。
Abstract: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vulnerable groups in our society, and their employment issue has always been the core task of the disabled cause.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booming network era, e-commerce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important force in the social business field. This paper analyzes in depth the significance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employment for the disabled in the context of e-commerce,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in response to the actual difficulties faced by the disabled in this environment. The aim is to help the disabled seize better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in the e-commerce field and further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the disabled cause.
文章引用:陈建强. 电子商务环境下残疾人就业问题研究[J]. 电子商务评论, 2024, 13(3): 5852-5857. https://doi.org/10.12677/ecl.2024.133721

1. 引言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现代化商业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并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在这一迅猛发展的领域中,我们亦应关注到一些特殊群体的需求,特别是残疾人群体。残疾人的就业帮扶工作,不仅是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更是彰显社会关怀与温暖的重要体现。电子商务技术的运用,为残疾人群体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实质支持,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改善生活质量,并且实现自我价值。

2. 电子商务在促进残疾人就业中的重要意义

2.1. 促进就业机会的平等化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以其独特的优势,为残疾人群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就业机遇。特别是在就业机会的平等化方面,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无疑为残疾人群体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让他们能够更加自如地参与到社会就业的大潮中[1]。电子商务的兴起,有效消除了传统工作环境中普遍存在的身体及交通方面的障碍。在传统的工作场所中,残疾人往往会因为身体条件或交通不便等原因而受到种种限制,难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然而在电子商务平台上,这些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残疾人可以通过互联网,在家中轻松参与多样化的工作活动,从而打破了地域和身体的限制,为他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就业空间。

电子商务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残疾人的就业选择,同时也为其实现职业抱负、追求经济自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残疾人可以更加灵活地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从而更好地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此外,电子商务平台还为残疾人提供了更加公平的就业机会,让他们能够与其他群体一样,享受到社会发展的红利。

2.2. 实现收入的增长与生活品质的提升

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为残疾人群体开辟了新的就业途径,不仅让他们能够在社会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还极大地促进了他们收入的增加,为其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通过在线销售平台,残疾人得以充分展示并销售自己的产品或提供专业服务,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他们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提升了生活质量。

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为残疾人群体带来了经济上的收益,更为他们提供了改善生活水平、迈向更好未来的可能性。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残疾人可以结识更多的朋友和合作伙伴,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子,增强社会归属感。同时,他们还可以通过参与各种线上活动,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提升个人素质。

此外,电子商务还为残疾人群体提供了更多的创业机会。许多残疾人通过开设网店、提供线上服务等方式,成功实现了自主创业,成为了电子商务领域的佼佼者。他们的成功故事不仅激励了更多的残疾人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也为社会树立了残疾人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良好形象。

2.3. 增强自尊与社会融入

电子商务活动的参与对于残疾群体而言,不仅是一种创新的生活方式,更是提升自尊水平、促进社会融入的有效途径。借助日益成熟的在线平台,残疾人能够开展各种工作、参与丰富的交流活动,进而构建起一个广泛的社交网络,实现与他人之间的有效沟通。在电子商务的浪潮中,残疾人群体不再受限于传统的物理环境,他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技艺,开展创业活动或提供专业服务。无论是设计独特的艺术作品、编写富有洞察力的文章,还是提供技术咨询和在线教育,残疾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这些工作机会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实现经济独立,还能够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和自我价值感。

同时,在线平台也为残疾人提供了便捷的社交互动渠道。通过参与各类社区讨论、线上聚会和兴趣小组,残疾人可以结识志同道合的伙伴,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故事。这种社交互动不仅能够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还能够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在交流中,他们可以倾诉内心的困惑和忧虑,获得他人的理解和支持;他们也可以分享自己的成就和进步,感受到自身的成长和变化。

2.4. 推动残疾人的创业和自主就业进程

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为残疾人群体提供了全新的创业与自主就业途径。残疾人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在虚拟市场中开设属于自己的在线店铺,展示并销售自己的产品或提供专业服务。这种自主就业的方式不仅有助于激发残疾人的创造潜能和创业热情,促使他们实现个人事业的飞跃发展,而且也能够为其他社会成员提供更为广泛的就业机会。因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并全力支持残疾人通过电子商务实现自主就业,这对于提升残疾人群体的自主性和经济独立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

3. 残疾人电商创就业的现状

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科技的飞速进步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重塑世界,深刻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变革方向。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残疾人就业情况同样受到了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为我们揭示了这一趋势的显著特征。

据权威统计,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攀升至10.11亿,相较于2020年12月,短短数月内新增网民数量高达2175万。互联网普及率更是跃升至71.6%,这一数据无疑标志着我国已全面迈入全民上网的新纪元。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不仅广泛应用于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为民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更在农业、工业的转型升级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信息技术的力量远不止于此。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传统商业模式遭受了巨大冲击,而新兴商业模式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今,电子商务已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淘宝、京东等网络购物平台的崛起更是引领了全民购物方式的革新。在这一数字化、网络化的社会形态中,信息技术及其相关行业变成解决残疾人就业重要突破口[3]

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不仅开拓了广阔的电商市场,更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其中,残疾人群体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开设网店、从事客服等工作,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提升和就业的稳定。据阿里巴巴平台(旗下涵盖淘宝、天猫等知名品牌)联合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布的《阿里巴巴公益助残报告》(2019版)显示,在淘宝、天猫注册网店的残疾人数已超过17.4万家。仅在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的一年间,这些网店的销售额就近120亿元,为残疾人群体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收益。

为了进一步推动残疾人的就业工作,阿里巴巴等平台在河南中牟、山东日照等地区设立了电商平台的客服就业培训基地。这些基地不仅为残疾人提供了专业的技能培训,还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就业机会。据统计,已有超过6000名残疾人通过这些基地获得了上岗机会,平均月收入接近2000元,优秀人员更是实现了月入过万的佳绩。这无疑为残疾人群体开辟了一条稳定的就业道路,也让他们深切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与温暖。

然而,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残疾人就业面临的挑战。目前,我国大多数政策扶持仍主要聚焦于实体经济领域,对于在互联网企业就业的残疾人则缺乏相应的优惠政策支持。此外,残疾人的就业、创业培训与地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一些发达省份或一线城市,残疾人可以获得政策、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但在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无论是岗位培训还是政策支持都显得捉襟见肘。因此,我们需要在未来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大对残疾人就业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在互联网等新兴产业领域,以推动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全面发展[4]

4. 电子商务环境下残疾人就业面对的实际困难

4.1. 电子商务环境下残疾人就业形式单一

在严谨的表述中,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残疾人就业形式,主要是指残疾人借助电子商务平台从事网络销售活动。然而,实际上,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就业形态更为丰富,包括但不限于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电子商务技术支持以及电子商务外包服务等多种形式。京东商城首席执行官刘强东先生,在2012年的公开言论中曾指出,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成本高昂,对技术、人才以及人脉资源的要求均十分严格,因此并不推崇电子商务从业者选择平台建设作为其主要就业方向。

至于电子商务技术支持,则包括售前与售后两个层面的技术支持,要求从业者熟悉各类操作系统、网络技术、硬件设备、打印机设备以及磁盘阵列等专业技术。而对于一个合格的电子商务外包服务商而言,除了需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外,还需敏锐地掌握互联网电子商务市场的动态变化,精通电子商务平台的运营与推广策略,并能够组建高效的电子商务执行团队。由此可见,这些就业形式对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均相当高。因此相对而言,通过进入门槛较低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就业,更受到残疾人创业者的青睐,因此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残疾人的就业形式也主要集中在这一领域[5]

4.2. 残疾人自身条件限制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尽管残疾人的就业形式趋向于虚拟化,减少了与客户面对面的接触,但其商业经营活动并未真正脱离社会群体。一方面,众多商务活动对残疾人士而言仍显力不从心。比如,在市场信息的搜集、客户关系的维护、货物包装与投递等环节,所需具备的实地走访能力、对外联络沟通技巧以及身体劳作条件等,残疾人士因身体条件所限,难以全面胜任。另一方面,身体缺陷可能对残疾人的心理或生活态度稳定性造成负面影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妨碍其顺利就业和维持正常生活的节奏。此外,许多残疾人士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难以达到工作岗位所要求的技能标准。即便在自主性就业领域,大多数残疾人士也缺乏足够的资源整合能力,制约了其就业发展的空间。

4.3. 残疾人电商创就业得到的社会支持严重不足

残联,作为广大残疾人士的温馨家园,肩负着“代表、服务、管理”等多重职能,在残疾人电商创业的征途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当前,残联在推动残疾人电商创业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有诸多方面亟待改进。首先,残联在组织优势的运用上尚显不足,未能充分发挥其在宣传电商创业政策及相关信息方面的作用。其次,残联对于残疾人电商创业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和挑战,缺乏深入细致的调研与了解。最后,残联在定期开展电商技能培训、解决残疾人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缺失。

社区作为残疾人及其家庭的重要支持组织,同时也是电商创就业的重要依托力量,在扶持方面仍有诸多不足之处亟待改进。首先,社区在发挥地缘优势方面尚显不足,未能充分宣传国家帮扶政策,导致残疾人群体对相关政策缺乏深入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残疾人利用政策优势发展电商创就业的机会。其次,社区对残疾人电商创就业情况的了解程度有限,缺乏深入统计和反馈需求的有效机制。这使得社区难以准确把握残疾人在电商创就业方面的实际需求和困难,进而难以提供有针对性的扶持措施。最后,社区在发挥纽带作用方面也存在不足。社区未能有效组织电商平台与残疾人进行就业信息交流,导致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影响了残疾人电商创就业的发展[6]

5. 关于推动电子商务环境下残疾人就业的相关建议

5.1. 开发多样化的电子商务环境下残疾人就业形式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残疾人就业除了直接参与网络销售活动以及从事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技术支持和外包服务等高级形式的职业外,还存在一些他们较易掌握的职业技能领域。例如,电商平台美术设计便是一个显著的例子,残疾人通过深入学习掌握Photoshop等设计软件,能够有效处理电商平台的平面设计、色彩搭配、基调设定及创意构思等工作。

同时,残疾人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自主就业的实践中所积累的丰富经验,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管理和运营自己的网店,也使他们具备了在网店运营领域从事相关工作的能力。

鉴于我国服务业已成为就业增长的重要支柱,我们应结合残疾人的独特优势,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发展机遇,依托不断完善的电商产业链和充满活力的民营经济及小微企业,积极探索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的新途径。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应努力打造一批具有一定规模且具备广泛影响力的残疾人服务业品牌,以促进残疾人就业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5.2. 做好电子商务环境下残疾人就业线下服务工作

在推进残疾人电商就业服务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积极鼓励、动员并联系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及相关电子商务企业,将其打造成为残疾人电子商务就业实践基地,并主动为残疾人电子商务就业提供联络单位。其次,应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环境下成功实现自主就业的残疾人的示范带头作用,通过实施“一带一学”的方式,有效提升残疾人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就业技能和水平,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和掌握电子商务知识及电子商务平台操作技巧。此外,我们还应着力提升残疾人就业服务的精准化水平,加强多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实现残疾人就业数据的共享。依托残疾人就业大数据,对残疾人就业工作进行深入分析预判,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创新服务措施,并合理规划服务项目[7]。通过确保残疾人就业实名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将其作为反映残疾人需求、制定残疾人就业政策以及为残疾人提供精准化就业服务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5.3. 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为残疾人电商创就业提供更多便利条件

为了进一步加强残联在残疾人电商创就业方面的帮扶力度,残联应当积极发挥组织优势,深入宣传电商创就业政策,并普及电商知识,以便让残疾人全面了解电商行业的优势与机遇。同时,针对不同类型残疾人在电商领域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残联应开发并推广适合他们的电商模式,如为视力残疾人设计适用的电商操作模式,以及为肢体残疾人提供便捷的语音操作模式等。此外,残联还应定期组织电商技能培训活动,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导师进行授课,为残疾人提供精准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在电商创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促进残疾人电商创就业工作的健康发展。

为确保残疾人群体在电商创就业领域得到充分的支持和帮助,社区应当积极上门走访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全面普及电商创就业政策,确保每一位残疾人都能了解并享受到相关政策带来的红利。同时,社区应建立健全实时跟踪机制,密切关注残疾人的电商创就业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确保残疾人的创就业过程顺利无阻。此外,为提升残疾人的电商创就业能力,社区应定期组织经验分享会,鼓励残疾人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心得,共同提升技能水平。同时,针对残疾人与企业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社区应积极发挥桥梁作用,组织电商平台和残疾人供需见面会,为企业和残疾人搭建起有效的沟通平台。

6. 总结

电子商务作为新时代的重要工具,为残疾人精准扶贫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机遇。通过深化培训机制、优化平台设计、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以及鼓励创业创新,我们能够有效助力残疾人群体充分挖掘并发挥自身潜力,进而实现自主就业和脱贫致富的目标。此举不仅对于提升残疾人群体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并增强社会的包容性增长。为此,我们应当凝聚共识、共同努力,将电子商务打造成为残疾人精准扶贫工作的坚实支撑与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 程文燕, 邵猷芬, 史慧芳. 谭广忠: 轮椅上的电商致富先锋[J]. 老区建设, 2021(9): 23-24.
[2] 伍燕华. 电子商务在残疾人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应用[J]. 活力, 2023, 41(18): 175-177.
[3] 陈仁兴. 新时代残疾人就业支持政策的困境及其改革路径[J]. 中国物价, 2020(5): 75-77.
[4] 袁伟英. 信息时代下残疾人就业模式和政策支持研究[J]. 就业与保障, 2022(1): 106-108.
[5] 王纳威, 余娟, 张云晖, 等. 电子商务环境下残疾人就业问题研究[J]. 智库时代, 2018(36): 41-42.
[6] 郭逸欣. 我国残疾人电商创就业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武汉科技大学, 2021.
[7] 王小彤. 残疾人就业影响因素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济南: 山东财经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