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创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S幼儿园为例
Research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ntegrating Red Culture into the Wall Environment of Kindergarten Class—Taking S Kindergarten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ass.2024.138688, PDF, HTML, XML,   
作者: 邹佳欣: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关键词: 红色文化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创设Red Culture Kindergarten Classroom Wall Environment Creation
摘要: 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作为幼儿教育资源中的一种,在有效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进行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创设中,将红色文化适当融入其中,既可以帮助幼儿提高认知能力,也可以帮助幼儿树立文化自信。作为新时代幼儿,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对他们的人生成长大有裨益。将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创设和红色文化资源结合,针对当前幼儿园红色文化运用情况,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探究红色文化渗透策略,是在幼儿教育中植入爱国情怀的一种有效途径。
Abstract: Kindergarten wall design is one of the educational resources for young children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young children. In the design of the kindergarten wall environment, the appropriate integration of red culture can help children enhance their cultural awareness. The integration of red culture will be beneficial to their development in life. Combining the design of kindergarten wall environment with red culture resources, analyzing related problems, and exploring red culture penetration strategies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pplying red culture in kindergartens is an effective form of instilling patriotic feelings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文章引用:邹佳欣. 红色文化融入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创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S幼儿园为例[J]. 社会科学前沿, 2024, 13(8): 168-173.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4.138688

1. 引言

在当今社会,红色文化教育在培养幼儿爱国主义情感、传承革命精神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幼儿园作为儿童接受早期教育的重要场所,其教育环境的创设对于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尝试将红色文化融入班级墙面环境创设中,以期通过直观、生动的教育方式,激发幼儿对红色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然而,在红色文化融入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创设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以S幼儿园为例,存在着红色文化融入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的展示形式单一、内容缺乏有序性和层次性、使用材料缺乏灵活性、红色文化资源应用不足的问题。因此,本文旨在以S幼儿园为例,探讨红色文化融入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创设的问题及对策。通过对S幼儿园红色文化教育现状的深入分析,本文将揭示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策略和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对S幼儿园或其他幼儿园进行红色文化班级墙面环创提供一些帮助。

2. 红色文化融入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创设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1]红色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爱国主义内涵和文化教育价值,多形式地把红色文化融合到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去,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红色文化系列讲话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幼儿园中,班级墙面环境被视为一项至关重要的教育资源,其质量的优劣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和个体发展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教育意义。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创设内容直接影响着教育活动的质量,幼儿认知水平发展和社会性的培养。

2.1.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通过精心设计的墙面环境,幼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深入体验和认识红色文化,同时也能感受到革命先烈们的英勇行为和高尚精神。墙面环境具有直观性、真实性和趣味性,能让幼儿身临其境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从而培养幼儿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墙壁上展示的红色故事和英雄人物等元素,能够唤起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加强他们对历史的使命感。

2.2. 营造良好氛围,促进情感发展

通过红色文化墙面的设计,可以为幼儿创造一个充满活力、健康向上的环境,这样的环境不仅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视觉体验,更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着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对于培育他们的正面情感具有深远的影响。在这种环境下,幼儿能够直观感受到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爱国情怀、革命精神以及集体主义思想。这种情感的熏陶和培育,将伴随着他们成长的每一个阶段,成为他们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2.3. 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当幼儿参与到墙面环境的创设活动中,他们的动手和实践技能得到了锻炼,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比如通过手工制作如国旗和彩泥贴画等艺术品,幼儿能够充分激发自己的创意和想象,从而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鉴赏力。

3. 红色文化融入班级墙面环境创设的问题分析

3.1. 存在的问题

S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创设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其真正作用,存在以下问题。

3.1.1. 红色文化融入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的展示形式单一

在S园,墙面环境呈现的内容主要是关于红色文化的相关图片,较少呈现幼儿的参与探究过程。墙面环境展示造型分为平面、半立体、立体,平面造型主要是把图片直接贴在墙上;立体造型是重点凸显墙面的布置,比如用纸盒制成的炸药包置于墙面上。通过在幼儿园的实地观察发现,幼儿园中平面造型较多,几乎没有垂直空间布局,不利于幼儿空间感建立。

3.1.2. 红色文化融入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创设的内容缺乏有序性和层次性

班级墙面环境创设中有关红色文化的作品内容零散,而且有重复,缺乏有序性[2]。这致使幼儿在感受红色文化缺乏系统性。特别是在墙面环境创设中多以图片形式展现,涉及红色建筑、物品、故事等各方面,导致幼儿对红色文化的经验储存还是碎片化状态。对于内容类型的选取方面和更换,幼儿园和教师并没有制定相应方案。在运用红色文化进行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创设时,缺少红色文化的体验感,静态的观赏占据大部分墙面环境。

3.1.3. 红色文化融入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创设中使用材料缺乏灵活性

环创过程中很少利用到废旧材料,没有有效利用生活中有利资源。S园在应用红色文化进行环境创设中,对于物质资料的选择与投放,普遍以成品材料为主,缺少对低结构材料的使用。如在班级中直接张贴长征中草地和大渡河等照片,网上直接购买的有关长征的表演道具置放在班级中,直接使用成品材料,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了对材料的探究性和多元性,不利于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自由发挥和提高创造力。

3.1.4. 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创设中红色文化资源应用不足

教师对红色文化的了解浮于表面,主要集中在历史伟人和建筑上。幼儿园有展开相关教学活动,但都没有深入下去,在进行墙面环创时主要是简单展示与红色文化有关图片,很少挖掘红色文化。幼儿无法获得与墙面环境的进一步互动,而且红色文化环创墙与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联系不密切,部分墙面环境创设中对于红色文化的应用表现在用五角星的贴纸和红色画布装饰墙面,以此来营造氛围。

3.2. 原因分析

3.2.1. 教师方面的原因

教师对红色文化的教育意识认识不足,还不够重视,缺少红色文化知识。在进行环创时,教师往往重视墙面的美观,对红色文化的应用多局限于表面的物质资源,开发层次浅显,同时忽视了幼儿的主体地位作用,忽视了墙面对幼儿产生的潜移默化教化作用和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缺少对幼儿的支持和引导,深陷单纯装饰误区之中,不能从幼儿和环境的互动中发掘出墙面蕴涵的巨大教育价值[3]

教师仅有在物质环境创设中渗透红色文化,对于人文层面的文化资源熏陶有所忽视,缺乏因材施教的能力。

3.2.2. 幼儿园方面的原因

幼儿园管理者在红色文化教育观上缺乏认识,对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觉得需要靠教师自己摸索。即使园长支持开展此类的环创,也不会完全是为了关心孩子的角度出发,而是更多为了迎合家长或是上级检查,导致幼儿园并未形成真正红色文化氛围。

幼儿园缺少与社会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幼儿园有时会因为资金等问题限制红色文化资源的选择与准备,即使教师开展此类环创,却得不到红色文化研究者等专业人员的支持与指导。

此外,幼儿园对于家长资源的利用方式还有待发展,没有充分调动家长的参与,在家园合作的层面有待加强。

3.2.3. 家长方面的原因

对于家长来说,家长自身不关注红色文化,尤其没有充分把握国庆节或抗战胜利纪念日这些日子的重要性,没有值此之际,向幼儿讲授关于红色文化的故事和带领幼儿去实地感受。在家庭教育的环节中,幼儿缺乏相关经验,幼儿接触和理解红色文化的途径较少。

4. 红色文化融入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创设的对策

针对S幼儿园在开展红色文化班级墙面环境创设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了使活动能够更好开展下去,提高活动效果,从教师、幼儿园、家长三个层面提出对策。

4.1. 教师层面

4.1.1. 以幼儿为主体进行墙面环境创设,激发幼儿探索兴趣与责任感

幼儿对未接触过的事物有兴趣,喜欢以自己的方式探索。老师布置墙面的时候,应该让幼儿也来参与,表达各自的思想,如此而已,幼儿会更加富有责任感[4]。对自身所参与营造的墙面环境,幼儿就有自豪感,对劳动成果就比较珍惜。比如教师在平常给幼儿选择绘本图书时,教师应参考幼儿年龄和生活经验,比如可选取绘本《长征路上红小丫》和《闪闪的红星》,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的内容,然后在进行墙面环境创设时,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墙面怎样装饰/教师只需要给幼儿一些指导,让幼儿自己操作和探索,以此获得的经验和知识,比教师单纯讲解会收获的更多,幼儿印象会更深刻,积极性也悄然提高。

4.1.2. 提高对红色文化教育意义的认识,扩充红色文化知识

首先,教师必须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师德,对红色文化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看到其丰厚的教育价值,活动中尊重幼儿。其次,教师应当有丰富的红色文化专业知识,了解红色文化有关图书,扩充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最后,教师要善于搜集和积累红色文化素材,以便日后的选取。

4.1.3. 转变教育观念,提升班级墙面环境创设能力

首先,大部分老师简单认为墙面创设主要是美化的作用,忽视了教育功能。教师要转变该观念,让幼儿在“做中学”,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学知识。其次,教师要多鼓励幼儿参与到活动中,让幼儿亲身体验创设的乐趣。最后,利用红色文化进行班级墙面环境创设中,教师应尽可能提供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以激发幼儿的实践兴趣和参与热情,从而促进他们在墙面环创方面的自主发展。教师要运用多种方式,让墙面形成一个具有动态感的,充满活力的墙。这不仅体现在内容选取上,也表现在造型与材料的选择上[5]。在造型选择上,应巧妙利用半立体造型,在材料选择上,可选择幼儿易操作且较为安全的橡皮泥,充分利用废旧材料,比如卫生纸卷筒和线绳来制作红军作战工具,这类创设也有助于提高男性幼儿的参与兴趣。

4.1.4. 遵循过程性原则进行创设,促进教育过程可视化

在进行环创的过程中,教师应为幼儿留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置身自己喜欢的空间进行环创。比如,在“我是小小红军”这个主题上,给幼儿预留“我能行”的空白板块,让幼儿了解相关知识后,自己为小小红军制作旗帜,通过绘画和手工等方式来填充空白板块,大胆进行补白。这既有助于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又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为了让幼儿学习看得见,还需要在墙面环创中留痕[6]。一方面可以利用视频和图片形式,将幼儿创设过程抓拍,另一方面可以用文字,将幼儿感想印刻下来。比如,在“我和国旗的故事”这个板块上,在班级墙面上有幼儿和国旗合影的照片和在数学区的墙面上,有幼儿数数小国旗的图片。这些体现幼儿参与活动过程的图片,由老师配以简单的注释,留痕的方式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7]

4.2. 幼儿园领导层面

4.2.1. 树立红色教育理念,加强红色文化教育的建设

首先幼儿园领导层要提高对红色文化教育的认识,加强对红色文化的宣传,在全园形成重视红色文化教育的氛围,其次要对全园红色文化教育进行整体系统的规划,有计划的进行必要的硬件建设,包括红色文化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建立红色文化资料库(室)。

4.2.2. 加强对教师的培养,提升教师环境创设能力

幼儿园需加强教师对红色文化教育意识的培养,并在幼儿园中营造积极向上的红色文化教育氛围。定期在幼儿园进行红色文化知识讲座并请专家进行交流活动。根据培训内容,老师们积极学习和反思,不断地丰富自身专业知识以及环境创设经验[8]。只有自身能力过硬才能对幼儿授之以渔。

4.2.3. 用“走出去,请进来”方式进行互动交流

幼儿园应利用节假日组织教师去博物馆和历史文化景点或是纪念馆等外出参观,与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对红色文化知识的积累。此外,幼儿园应组织各园所教师就红色文化资源应用进行交流研讨,互相提供帮助,优势互补,也组织教师去特色模范幼儿园参观学习,扩展教师红色文化的视野。将各园所收集的红色文化资源分享,从而提升教师文化修养与实践能力。

4.2.4. 构建系统化红色文化教育,引领幼儿教育新方向

建议教育部门针对幼儿教育的特点,组织编写关于幼儿红色文化教育的资料和材料,使红色文化教育成为整个幼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使红色文化教育有章可循,更具有计划性、针对性,减少盲目性、随意性。

4.3. 家长层面

家庭教育与园所教育双结合,拓展教育视野

家长对幼儿园创设红色文化班级墙面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家长要认识到自身对于激发幼儿了解红色文化兴趣的重要性。

首先,幼儿园可以邀请家长参加亲子活动,如亲子共运粮食,携手过草地。充分利用家长这一重要教育资源,很多家长有着不错的手艺,有的可能是制作彩旗和窗花的高手,家长把想法与教师沟通,让墙面创设更生动,不仅有助于增进亲子间感情联络,而且也有助于减轻教师负担。

其次,要扩展家长视野。家长的支持不仅表现在收集红色文化资源,同时,家长应多为幼儿提供感受红色文化的机会,如在节假日带幼儿去革命老区和红色文化旅游景点,带幼儿去拜访老战士和老八路军,了解他们的英雄事迹,收集创造素材。幼儿生活在如此的氛围中,耳濡目染,会将爱党爱国情怀深植心中。

5. 结语

红色文化融入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创设不仅能够帮助幼儿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还能够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教师要从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入手,将教学内容和墙面环境创设密切结合起来,激发幼儿的参与性与积极性,发挥幼儿园、家长等多层面的作用,创设出幼儿喜爱并愿意参与的班级墙面环境,真正发挥墙面创设的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用好红色资源, 传承好红色基因 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J]. 求是, 2021(10): 4-18.
[2] 卞红梅. 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问题与对策——基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主题环创模型作品的分析[J]. 教育观察, 2022, 11(33): 97-100.
[3] 曾莉, 古秀蓉, 康丹. 专家型幼儿教师成长路径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 2017(12): 87-92.
[4] 唐园园. 浅谈平面设计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应用[J]. 美术教育研究, 2013(16): 55.
[5] 刘永丽. 学前半融合形式下普通班与特殊班空间布置与材料投放的比较[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2(7): 57-66.
[6] 刘姝玲. 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中红色文化的渗透[J]. 大众文艺, 2022(5): 185-187.
[7] 曾彬, 杨文悦. 幼儿园室外互动墙面环境创设及使用情况研究——以南充市12所幼儿园为例[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2, 36(5): 53-64.
[8] 詹国芬. 可视化任务单: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载体设计与实践——以Y幼儿园为例[J]. 教育观察, 2022, 11(15): 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