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对延迟退休人群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基于CHARLS数据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Network Technology on the Life Satisfaction of People Delayed in Retirement —Based on CHARLS Data
DOI: 10.12677/ecl.2024.133766, PDF, HTML, XML,   
作者: 张苗苗: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关键词: 网络技术延迟退休生活满意度Network Technology Delayed Retirement Life Satisfaction
摘要: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2023年末,我国人口老龄化率从2022年的19.8%上升到了21.1%。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使得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和获得感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议题。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技术的使用在老年人中也越来越普遍,网络技术对老年人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本文以延迟退休人群的生活满意度为出发点,以2018年中国健康与追踪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STATA17软件,分析网络技术对延迟退休人群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data of th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by the end of 2023, the aging rate of China’s population had increased from 19.8% in 2022 to 21.1%. The increasing problem of aging has made how to improve the life satisfaction and sense of gain of the elderly an important social issu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use of network technolog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mmon among the elderly, and network technology has a huge impact on the lives of the elderly. This article takes the life satisfaction of delayed retirees as the starting point, based on the data of China’s health and tracking survey in 2018, and uses STATA17 software to analyze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life satisfaction of delayed retirees and put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文章引用:张苗苗. 网络技术对延迟退休人群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基于CHARLS数据[J]. 电子商务评论, 2024, 13(3): 6203-6209. https://doi.org/10.12677/ecl.2024.133766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相较于2022年,2023年的老龄化现象呈现了更深层次的变化。除了2023年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之外,其中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比更是达到了15.4%。这不仅表明了生育率的下降,也反映了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所以,延迟退休政策将成为一种必然的政策趋势,但延迟退休政策也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老年生活满意度。因此,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一定要以增进老年生活满意度为前提条件,不能以损害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为代价。

与人口老龄化共同发展的还有网络技术,尤其是以5G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网络技术正在快速改变着世界格局。新兴网络技术的崛起及其引发的创新风暴,为人口老龄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在我国,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网络更加广泛且深入地融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中,产生了深远影响。《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60岁以上老年网民规模为1.19亿。可见,当前我国网民也出现了老龄化趋势,网络渗透的重点逐渐向高龄群体转移。因此,在当前形势下,我们需要特别关注信息化时代我国老年群体的网络生活,深入探究他们的网络参与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具体影响。这不仅有助于老年人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享受信息化时代的红利,还能使他们更加从容地面对老年生活。

2. 相关研究进展

延迟退休是指国家基于人口结构变动和就业市场的实际安排,逐步增加退休年龄的一种退休制度安排。许多学者认为延迟退休与生活满意度之间是存在密切联系的。谢琳(2022)等学者在研究个体的生活满意度时指出,虽然退休制度的调整使得生活满意度呈现下滑趋势,但并不会产生显著的影响,这意味着延迟退休政策可能并不会明显降低老年人的主观满意度[1]。黄秋琪(2024)从健康角度探讨延迟退休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发现延迟退休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呈积极影响,因职业和性别等因素,对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影响存在个体差异化,但总体上不会有负面影响[2]。李翔和汤丹(2023)基于CGSS数据得出结论:不管是“延迟退休”还是“退而不休”均会降低老年生活满意度。但相比于“退而不休”对老年生活满意度的负向影响,“延迟退休”产生的负向效应会更大[3]。黄乾和于丹(2019)在研究中指出“退而不休”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升低龄老年人的健康水平,而对高龄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则无明显影响,他们进一步指出,这种现象会显著的影响老年人的日常活动能力,从而可能导致其健康水平的下降[4]。“退而不休”对老年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层面看,于丽(2016)等人认为退休后再就业往往以物质追求为主,取代了原本用于娱乐和休闲的时间,使得老年人在这种状态下难以释放疲惫和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老年人福利[5]

网络技术同样会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是多样化且广泛的。郭小弦(2023)等人认为总体上,互联网使用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相比于不使用互联网的老年人,使用互联网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更低。上网频率越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越低[6]。董明媛和张琳(2021)在研究中得出结论由于老年人是极易受到网络诈骗的群体,所以要不断地净化网络环境,提高网络安全技术,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安全的上网环境,提高其生活满意度[7]。杜鹏和汪斌(2020)认为在现阶段老年人互联网使用环境下,老年人对互联网技术的使用可能是一种积极选择性行为,这有助于增强老年群体的参与型资本和提升老年群体的生活满意度[8]。建议应树立起对老年群体网络使用的新观念,积极促进老年群体能动性的数字融入,提升信息社会中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

3. 实证分析

3.1. 数据说明

本文数据主要依托于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urvey, CHARLS),该调查是一项大规模、跨学科调查项目,内容广泛、代表性强,目前已经开展过多次调查。至2018年全国追访完成时,其样本已覆盖总计1.24万户家庭中的1.9万名受访者。CHARLS问卷内容丰富详尽,涵盖了个人基本信息、家庭结构、健康状况、工作、退休以及养老金等基本情况。本文主要采用了CHARLS 2018年的截面数据(本文简称CHARLS 2018),根据研究主题,对延迟退休人群样本进行筛选,通过STATA17数据统计软件分析各因素的影响效果,得出研究结论。

3.2. 变量选取

3.2.1. 因变量

本文研究的因变量是延迟退休人群的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根据问卷调查中的问题描述“总的来看,您对自己的生活是否感到满意?”选项依次为“非常满意”“很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依次赋值为1~5。

3.2.2. 自变量

将自变量分为个人基本情况、网络使用情况。个人基本情况的变量主要包括:年龄、性别、教育水平、自评健康状况。网络使用情况的变量包括:使用哪些工具上网、上网一般做什么、是否会使用手机支付、发不发朋友圈。其中低龄高龄老人是指年龄在60~69岁还在工作的人群,中龄老人是指年龄在70~79岁在工作的人群,高龄老人指80岁以上还在工作的人群。

3.3. 分析结果

3.3.1. 情况说明

本研究在CHARLS数据库中共筛选出5430个延迟退休的工作者(本文的延迟退休年龄标准为60岁以上还在工作的人群)。其中男性有2979人(54.8%),女性有2451人(45.1%)。文盲有1758人、能识字有1205人、私塾有14人、小学水平1274人、中学水平799人、高中水平277人、职中水平76人、大专水平19人、本科水平7人、研究生水平1人(硕博)。由此可见,延迟退休人群是具有相当水平的文化的。在健康状况中,有577人自评健康为“非常好”、642人为“好”、2639人为“一般”、1101人为“不好”、245人“非常不好”。说明绝大部分延迟退休人群自认为健康状况还是比较好的,是有能力进行工作的。在网络工具使用上,有972人选择台式电脑、1472人选择笔记本电脑、974人选择平板电脑、1642人选择手机。在上网一般做什么问题上,有983人聊天、1743人看新闻、1221人看视频、542人玩游戏、783人理财。在是否会使用手机支付问题上,有3095人会手机支付,2335人不会手机支付。还有2986人发朋友圈,2444人不发朋友圈。

3.3.2. 延迟退休人群生活满意度基本情况

在被调查的5430个延迟退休工作者中,“非常满意”有249人、“很满意”1691人、“比较满意”2712人、“不太满意”371人、“很不满意”154人,具体描述统计见表1

Table 1. Basic factors affecting the life satisfaction of delayed retirees by network technology

1. 网络技术对延迟退休人群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基本情况

变量

质量

变量名称

变量赋值

均值

标准差

因变量


生活满意度

非常满意 = 1;很满意 = 2;比较满意 = 3;不太满意 = 4;很不满意 = 5

2.580

0.790

自变量

个人基本情况

年龄

低龄老人 = 1;中龄老人 = 2;高龄老人 = 3

2.729

1.542

性别

男 = 1;女 = 2

1.451

0.784

教育水平

文盲 = 1;能识字 = 2;私塾 = 3;小学 = 4;中学 = 5;高中 = 6;职中 = 7;大专 = 8;本科 = 9;研究生(硕博) = 10

2.911

1.780

自评健康状况

非常好 = 1;好 = 2;一般 = 3,
不好 = 4;非常不好 = 5

2.837

1.000

网络使用情况

使用哪些工具上网

台式电脑 = 1;笔记本电脑 = 2;
平板电脑 = 3;手机 = 4

2.468

1.431

上网一般做什么

聊天 = 1;看新闻 = 2;看视频 = 3;
玩游戏 = 4;理财 = 5

2.617

1.573

是否会使用手机支付

会 = 1;不会 = 2

1.430

0.963

发不发朋友圈

发 = 1;不发 = 2

1.450

0.751

3.3.3. 网络技术对延迟退休人群生活满意度相关性分析

研究延迟退休人群生活满意度主要从延迟退休人群个人情况、家庭情况、社会情况等几个方面综合考量影响延迟退休人群的因素,根据STATA17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表2可知,延迟退休人群的教育水平与生活满意度存在正相关关系,并且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比较显著的。马文静等人认为受教育水平在初中及以上的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得分更高,良好的教育是老年人认知能力衰退的重要保护性因素[9]。教育能够提升人的认知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和面对生活挑战。相反,教育水平越低,对外界的了解也相对较少,面对困难也缺乏相对应的解决能力。但是这种关系并不是绝对的,因为生活满意度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延迟退休人群的健康状况与生活满意度也存在正相关关系。许多学者研究发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Table 2.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on life satisfaction of individuals with delayed retirement

2. 网络技术对延迟退休人群生活满意度相关性分析

生活满意度

Coef

年龄

−0.005

性别

−0.028

教育水平

0.220

自评健康

0.186

使用哪些工具上网

0.172

上网一般做什么

0.235

是否会使用手机支付

0.132

发不发朋友圈

0.141

与其生活满意度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身心越健康的老年人,其生活满意度也就越高。老年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状况都对其生活满意度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老年人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越好,生活满意度越高[10]。健康的人通常拥有更加积极的心态,从而能更好的应对生活的压力和挑战,同时拥有去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能力,减少负面情绪的产生,提升生活满意度。

然而总体来看,网络技术对延迟退休人群的生活满意度相关程度更大。

在上网工具使用上,更多的延迟退休人群偏好于笔记本电脑和手机。老年人群体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大多数老年人并不能像年轻人一样享受技术进步带来的便捷,相反,许多老年人面临网络技术进步的困境。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成了社会生活中的必备工具,各种APP (手机软件)的使用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尤其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智能手机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等优点也促进了老年群体的使用,极大的提升其生活质量。在上网做什么问题上,大多数老年人更倾向于看新闻和视频。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老年人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的提升,而网络技术恰好弥补了老年人精力不济而又想获取娱乐的需求。这是因为在数字生活时代,网络技术提供了便捷、及时的信息获取途径,使老年人能够随时随地了解社会动态和时事热点。有研究指出,很多老年人会在闲暇时间打开手机,聊微信、刷抖音快手、玩游戏成为老年新的媒介习惯[11]。在是否会使用手机支付方面,有相当大的老年人会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网络技术进行手机支付。对比现金而言,手机支付具有便捷性和安全性。此外,手机支付还能让老年人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财务,随时查看交易记录,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资金流动情况。可以说,网络技术给老年人的支付方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是否会发朋友圈方面,有一半以上的老年人会发朋友圈。有研究指出互联网可以扩大老年人的社交范围。互联网不仅能增加老年人和家人、朋友交流的机会,提升关系质量,还能为老年人认识新朋友提供便利,扩大其社会网络[12]。在当今社会,发朋友圈成为了老年人表达自我、沟通社交的新方式。朋友圈已经不仅仅是表达心情和情感的私人平台,更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方式,通过朋友圈,他们可以展示自己的生活状态、旅行见闻、美食体验等,与亲朋好友保持紧密联系、降低老年人的社会隔离感,提高其生活满意度。

4. 结论与对策

本文以延迟退休人群为研究对象,使用CHARLS 2018年的截面数据,筛选出5430个延迟退休工作者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发现,网络技术对延迟退休人群的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程度还是比较大的。此外,从个人基本情况以及网络活动两方面来衡量网络技术对延迟退休人群的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上,发现教育水平、自评健康状况以及使用网络技术进行学习、娱乐、支付、社交方面与延迟退休人群的生活满意度呈正相关。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

4.1. 乘网络东风,发展老年教育

中国正全面加速迈入老龄社会。发展老年教育是老龄社会治理的必要手段。数字时代,老年教育发展面临新机遇。要进一步发展老年教育,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一是完善数字化老年教育制度。发展数字化老年教育服务新业态,探索建立“互联网 + 教育”的老年服务行业的建构和发展。二是利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建立网上老年大学,为那些想要提高学历和学习新知识的老年人提供一个可以发展和学习的网上平台。三是依托数字政府的建立和发展,促进老年教育相关部门间顺畅地进行数据联通与共享,从而优化老年教育的整体治理结构。如此多管齐下,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促进老年教育的发展,满足其学习需求。

4.2. 重视和保障延迟退休人群的健康问题

从实证分析中,我们可以得知健康状况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影响十分显著,因此,在健康老年化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我们要持续性的重视和保障延迟退休人群的健康问题。这里的健康问题不仅包括身体健康更应该关注心理健康。基于此,为了确保老年群体生活满意度的提高,我们应该大力推进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均等化,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同时加强健康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提升医疗服务的利用率。此外,我们还应该加速医养结合服务网络的构建,并推动医养结合体制的完善。同时,重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将加大对其心理健康的关注力度,积极回应他们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从而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提升他们的生活满意度。

4.3. 保障技术支持,提高老年人网络使用满意度

在科技迅猛发展和老龄化加速的今天,提高老年人的网络使用满意度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政府要保障网络的覆盖率,截至2022年12月,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已经高达75.6%。但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在城乡之间还在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提高网络覆盖率刻不容缓。其次,家庭要关注老年人的网络使用需求,及时为他们提供网络技术的使用,满足其网络需求。为了促进老年群体全面融入数字社会并提高其生活满意度,政府应当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除了需要克服老年人在使用智能技术时面临的“硬件障碍”。更为关键的是,政府需要引导老年人以理性的态度看待互联网中纷繁复杂的信息,并重视提升他们的“信息软实力”[13]。这种双重的努力,将有助于老年群体更深入地融入数字社会,并共同分享数字时代所带来的福祉,提高其对网络技术发展的生活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谢琳, 杨华磊, 姚怡丹, 等. 退休会使人变得更幸福吗[J]. 中国经济问题, 2022(1): 123-137.
[2] 黄秋琪. 关于延迟退休对老年人健康影响问题的思考[J]. 国际公关, 2024(1): 53-55.
[3] 李翔, 汤丹. 退休会提升老年生活满意度吗?——基于断点回归方法的分析[J]. 当代经济管理, 2023, 45(10): 55-66.
[4] 黄乾, 于丹. 延迟退休会损害健康吗?——基于对退而不休的研究[J]. 人口与发展, 2019, 25(2): 76-85.
[5] 于丽, 马丽媛, 尹训东, 等. 养老还是“啃老”?——基于中国城市老年人的再就业研究[J]. 劳动经济研究, 2016, 4(5): 24-54.
[6] 郭小弦, 申欣悦, 李晓光. 共享数字时代的福祉: 互联网使用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J]. 宁夏社会科学, 2023(5): 156-165.
[7] 董明媛, 张琳. 社会网络、经济地位与老年人的“数字鸿沟”——基于CGSS2017数据的实证分析[J]. 决策与信息, 2021(10): 47-55.
[8] 杜鹏, 汪斌. 互联网使用如何影响中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 [J]. 人口研究, 2020, 44(4): 3-17.
[9] 马文静, 郑晓冬, 方向明. 个体教育、社区教育环境与老年人认知能力——基于CLHLS数据的实证分析[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2(3): 95-106.
[10] 汪晶晶, 贾媛媛.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3, 41(6): 48-53.
[11] 蒋俏蕾, 刘入豪, 邱乾. 技术赋权下老年人媒介生活的新特征——以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为例[J]. 新闻与写作, 2021(3): 5-13.
[12] Aggarwal, B., Xiong, Q. and Schroeder-Butterfill, E. (2020) Impact of the Use of the Internet on Quality of Life in Older Adults: Review of Literature. Primary Health Care Research & Development, 21, e55.
https://doi.org/10.1017/s1463423620000584
[13] 尚子娟, 王书琪. 数字社会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 23(5): 2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