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电子商务与乡村经济结合路径探究
Exploring the Integration Path of E-Commerce and Rural Econom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DOI: 10.12677/ecl.2024.133768, PDF, HTML, XML,   
作者: 尹艳阳: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关键词: 电子商务乡村经济路径E-Commerce Rural Economy Path
摘要: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进步与互联网的广泛普及,电子商务不仅拓宽了农产品的市场渠道和销售范围,还为乡村企业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然而,电子商务在推动乡村经济的过程中,也遭遇了包括发展不均衡和基础设施缺乏等挑战。因此,需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字技术普及,同时加强品牌建设和质量普及,以便进一步促进乡村电子商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progress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widespread popularity of the Internet, e-commerce not only broadens the market channels and sales scop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but also opens up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space for rural enterprises.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rural economy, e-commerce has also encountered challenges such as uneven development and lack of infrastructure. Therefore, we need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infrastructure, promote the populariz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 while strengthening brand building and quality popularization,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mmerce economy.
文章引用:尹艳阳. 乡村振兴背景下电子商务与乡村经济结合路径探究[J]. 电子商务评论, 2024, 13(3): 6216-6220. https://doi.org/10.12677/ecl.2024.133768

1. 引言

乡村振兴在国家战略发展中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农村电子商务作为一个强有力的工具,能够全面推动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显著提升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通过电子商务的实施,乡村地区能够更好地接入现代化发展的快车道,从而为乡村的全面振兴提供了强劲的数字化推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增进人民的幸福感不仅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目标,同时也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任务。在当前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农村电子商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策略。这些策略旨在有效推进我国农村电商的进一步发展,并为乡村振兴提供支持和助力。

2. 农村电子商务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

农村电子商务是一种运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技术在农村地区推动农产品及地方特产销售和流通的现代商业模式。该模式主要基于电商平台,以农产品为主要经营对象,通过线上与线下的结合方式,将农产品从种植、养殖到加工各个阶段与消费者直接连接,实现农产品的在线推广、销售以及线下配送等一系列功能。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持续进步,乡村居民越来越认识到电子商务在推动当地产品销售中的关键作用。为了扩大乡村产品的销售渠道与市场范围,乡村地区开始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平台。这些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提供了一个在线交易空间,使消费者能在线购买乡村产品,同时帮助农民将其生产的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电子商务平台通过直接将乡村产品与城市消费者连接,突破了传统销售的界限。在这些平台上,农民可展示和宣传自己的产品,并提供在线订购、支付和配送服务。消费者则可以通过查看产品详情和用户评价来选择并直接购买自己喜欢的乡村产品。这种模式不仅简化了交易流程,还提高了产品的透明度和信赖度,从而增强了消费者对乡村产品的购买意向。在农村电子商务的有效整合作用下,农产品供应链得到了优化,这不仅维护了农民的利益,也为消费者带来了便捷和高质量的购物体验。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的物流和配送服务,农产品更快速、更高效地送达到消费者手中,降低了农产品流通成本,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圈[1]

3.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劲头迅猛。随着基础设施的持续改善和完善,为农村电子商务的扩展提供了坚强的支持。现如今,互联网基础设施已经实现全面覆盖,每个县都通达5G网络,每个村庄都接入了宽带,有效地解决了农民上网难和通信难的问题,为农村电子商务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近年来,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的显著改革与完善,这为农村居民带来了更便捷、更高效的上网体验。同时,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丰富多样性和电商业态的多元化为农村经济的转型与升级提供了重要动力,加速了农村地区的现代化进程。截至2022年,我国有4000多个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平台包括淘宝、京东、拼多多等[2]。这些电子商务平台为农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提供了一个开放、安全且成本低廉的在线交易环境。这不仅促进了农产品销售的扩展,增加了销量和品牌知名度,还能有效监管和规范线上交易行为。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这些新兴的商业模式和业态让农产品销售更加精细化和高品质化,同时提高了市场效率。这种变革推动了新型消费需求的增长,为农村消费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3]当前农村电子商务正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并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然而,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这些困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发展速度。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持续健康发展,我们需要共同识别并解决这些主要困境和关键问题,以形成有效的解决方案和共识。

首先,农村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条件尚未完全健全。在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基础设施存在明显不足,很多家庭甚至无法使用电子计算机或其他信息设备,更不用说安装网络宽带了。与农业发展相关的信息资源往往是零散的,安全性和使用效率较低。此外,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尚未达到理想状态,尤其是在交通、通信、物流建设的投资还相对不足,与电子商务的发展需求相比,配套的物流产业发展落后。

其次,农村电子商务的产业链运作成本较高。在我国,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物流网络还不够便捷和高效,产品加工、包装储存以及运营管理系统也未完全健全。物流难题一直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的一个主要挑战和瓶颈。农村地区农产品种类繁多,性质和用途各异,大部分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对物流条件的要求相对更为严格,这客观上增加了物流的难度和成本,从而对培养更高水平的电子商务运营主体构成了重大障碍。实际情况显示,规模较大的物流企业在承接主要业务时往往优先考虑交通便利的城市地区,而对于拓展农村仓储物流市场的动力和效率相对有限。

最后,农村电子商务缺乏复合型人才。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大量与电子商务相关的人才,但面临培养、吸引和留住这些人才的困难。根据相关数据分析,未来几年内,电子商务人才将面临大约百万的需求缺口,特别是缺少既了解信息技术又精通经营管理的专业人才。这种情况在城乡间形成了新的“数字鸿沟”,严重制约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加速,大量农村青年纷纷外出务工,涌向城市寻求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留在农村的人口通常年纪较大,健康状况不佳,思想相对保守和落后,对电子商务有一定的抵触感。这种情况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地区在电子商务领域人才的短缺。发展电子商务不仅要有“三农”情怀,而且要对推广策划、资源整合、网站设计、数据分析、管理运营等情况比较内行,而这些岗位都缺乏专业的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4]

4. 乡村振兴背景下电子商务发展的实践路径

4.1. 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针对农村地区网络覆盖不足的问题,应当增加对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这可以通过扩展农村光纤网络、增设无线基站等措施来实现。此外,提升农村地区的网络连接速度和宽带稳定性也很关键,这需要采用各种技术手段,比如提高传输速率和优化网络架构等。同时,为了便于农民和乡村企业参与电子商务,推广移动支付方式也显得尤为重要。这些措施将有助于加强农村地区的电商活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农村地区推广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工具,并提供相关培训和支持[5]。其次,加强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建设,包括提升配送能力、完善仓储设施、优化物流路线等。构建一个高效且可靠的农村电商物流体系至关重要,这将确保农产品能及时安全地送达消费者。同时,为农村电商平台和企业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也非常关键,这包括网站构建、应用程序开发和数据分析等服务。通过培训、咨询和提供资金支持等方式,可以帮助乡村企业提升技术能力,促进电商的进一步发展。此外,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升农村电商平台及其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也是必要的。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并加强对农村电商平台的信息安全监管和保护,是确保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关键措施。最后,还应积极引入新技术,如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应用于农村电商领域。通过物联网技术,我们可以实现农产品的追溯和质量监控,而人工智能技术则能增强农村电商平台的个性化推荐和营销效果。此外,加强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提升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和连接质量,从而改善农村电商的整体环境。这些技术和基础设施的提升将有助于农村电子商务的繁荣发展,并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4.2. 促进数字技术普及

首先,要为乡村地区的农民和企业人员提供数字技术培训,包括基本的电脑操作技能、网络使用方法、电商平台注册与使用规范等内容。可以通过农村学校、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行业协会等机构,为农民和乡村企业提供实用的技能培训,帮助其熟悉和掌握数字技术,并为其提供可负担的数字设备,如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政府可以通过购机补贴、优惠购买渠道等方式降低数字设备的购买成本,鼓励乡村人员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其次,加强互联网应用的推广,如推广农村电商平台、农产品电商App等。通过宣传推广,提高农民和乡村企业的互联网应用意识,使他们了解电商的好处和便利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农村电商活动[6]。还可以建立农村电商示范点,借助示范点展示农村电商平台的使用方法,提供咨询和指导服务,帮助农民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数字技术进行电商活动。再次,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乡村居民对网络安全的认知和防范能力,让他们了解网络诈骗、个人信息保护等问题,并掌握相应的自我防护技巧。最后,要鼓励乡村居民积极参与数字技术创新和应用,引导他们发掘并解决农村电商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政府部门可以提供相关的支持和奖励,激发乡村居创新热情和创业动力。

4.3. 加强品牌建设和质量控制

首先,建立农产品品牌认证机制,成立专门机构,对农产品进行品牌认证,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认证后的产品可以在电商平台上销售,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信誉度。同时,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障消费者权益。建立健全检验检测机制,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等环节的监控和管理。其次,提升电商平台的服务质量,电商平台要加大对农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提供准确、详细的产品信息,提高消费者的购买信任度。加强售后服务,解决消费者的投诉和纠纷,提高用户满意度。此外,建立追溯体系,通过技术手段,建立农产品的追溯体系,实现从种植、养殖到销售的全过程可追溯,增加产品的透明度和可信度。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产品上的二维码或查询追溯码,了解产品的生产、加工、质量等信息。最后,加强农产品包装和标识,优化农产品的包装和标识设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合理选择包装材料,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通过加强品牌建设和质量控制,能够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力和信誉度,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同时,这也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振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5. 结语

在数字经济时代,发展农村电商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途径之一。各地应紧紧把握住这个机遇,通过打造农产品品牌、构建完善的农村电商综合服务体系、培养农村电商专业人才等措施,不断解决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邹江. 优化中小企业农产品电子商务供应链体系研究[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0(12): 116-118.
[2] 郭超.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商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 中国商论, 2023(7): 163-168.
[3]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 2022-10-26(005).
[4] 陈娟.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创新途径[J]. 产业创新研究, 2021(16): 29-30, 33.
[5] 都洪敏. 乡村振兴背景下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23(19): 11-13.
[6] 张浩.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策略研究[J]. 商展经济, 2023(18): 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