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介
垃圾渗滤液是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堆放和处理过程中,由垃圾自身含水、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水、地表降水和覆土层中持水量、地下水涌入填埋场等而形成的一种污染物成分复杂、浓度高、危害大的废水。垃圾渗滤液具有不同于一般城市污水的特点,包括有机物浓度高、重金属含量较高、水质水量变化大、氨氮的含量高以及微生物营养元素比例失调等[1]。
针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需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既可以采取单独的处理设施,处理后达到排入城市下水道标准后,再排入市政污水管网[2],或者当垃圾渗滤液水量较少、浓度较低时,可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或者通过槽罐车运输至城镇污水处理厂,与城市生活污水合并处理[3] [4]。由于垃圾渗滤液成分较为复杂,存在多种对城市污水厂活性污泥的抑制物质,在考虑与生活污水合并处理时,需要考虑垃圾渗滤液对生活污水厂活性污泥的抑制情况,以及活性污泥对垃圾渗滤液的适应情况。从而避免垃圾渗滤液与生活污水合并处理时,对活性污泥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氧吸收速率(Oxygen Uptake Rate, OUR)是反映活性污泥混合液在单位时间内消耗溶解氧的量值,OUR可以反映活性污泥的活性,从而揭示活性污泥的正常生理活动是否被抑制[5]-[8]。当活性污泥受到有毒物质的抑制作用,会导致其呼吸速率下降,通过实验室装置或在线仪表测定OUR,可以间接地反映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受抑制的情况[9]。
在本文中,将对某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进行OUR测定,来界定其对活性污泥的抑制,以及活性污泥对垃圾渗滤液的适应情况。从而为选择垃圾渗滤液合适的处理方式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2. 方法和材料
取某市拟排入城镇污水厂运行的某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2.0 L作为试验用水。垃圾渗滤液水样取回后,存于4℃冰箱内,并且在4日内完成实验,遗弃超过4天的水样,重新取样后完成剩余实验。垃圾渗滤液实验的测试指标主要为pH值、氨氮、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COD)、挥发酚,重金属离子(铬、砷、镉、铅、汞)。pH值采用电极法,依靠SX725多功能水质参数仪,测试流程参考HJ 1147-2020水质pH值的测定;氨氮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试流程参考HJ 535-2009水质氨氮的测定;总氮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试流程参考HJ 636-2012水质总氮的测定;总磷采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试流程参考GB/T 11839-1989水质总磷的测定;氨氮、总氮、总磷的测定均依靠紫外分光光度计UV mini-1280进行测定;化学需氧量采用重铬酸盐法,依靠COD快速测定仪,型号为兰州连华5B-1B,测试流程参考GB 11914-89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挥发酚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依靠765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试流程参考HJ 503-2009水质挥发酚的测定;汞采用原子荧光法,依靠BAF-300原子荧光光度计,测试流程参考HJ 694-2014水质汞、砷、硒、铋和锑的测定,重金属离子(铬、砷、镉、铅)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依靠ICP-500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试流程参考HJ 776-2015水质32种元素的测定。该垃圾渗滤液主要水质监测指标见表1。
Table 1. Main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indexes of a landfill leachate
表1. 某垃圾渗滤液主要水质监测指标
检测指标 |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
检测结果 |
pH值 |
6.5~9.5 |
7.1 |
NH4 (mg/L) |
25 |
263 |
总氮(mg/L) |
40 |
304 |
COD (mg/L) |
100 |
247 |
总磷(mg/L) |
3 |
1.85 |
挥发酚(mg/L) |
1 |
0.003 |
重金属离子 (mg/L) |
总铬 |
0.1 |
0.014 |
总砷 |
0.1 |
0.011 |
总镉 |
0.01 |
0.1 |
总铅 |
0.1 |
0.362 |
总汞 |
0.001 |
0.04 μg/L |
从当地城镇污水处理厂取曝气池活性污泥10 L作为OUR曲线测定所需活性污泥。该污水厂主要处理生活污水,日处理量约为20万吨/天,生化处理工艺采用CASS工艺。将污水厂取回的污泥在实验室持续曝气24小时以上,使其进入内源呼吸状态,再取2.0 L污泥置入OUR测定装置。
OUR测定装置为实验室自制,其主要构造见下图1,主要由计算机、数据采集控制模块、溶解氧探头、曝气泵、曝气扩散头、反应容器和搅拌装置组成。
溶解氧探头为哈希LDO II 9020000荧光溶解氧在线传感器。溶解氧探头测定的溶解氧读数经数据采集控制模块(美国NI USB-6009)被计算机读取。通过计算机设定反应器内溶解氧浓度的高值和低值。当反应器内溶解氧浓度低于设定低值时,由计算机发出指令,经过数据采集控制模块,控制曝气泵的开启,对反应器内混合液进行充氧,当反应器内溶解氧浓度到达设定高值时,自动关闭曝气泵。OUR测定过程中,搅拌器一直处于开启状态。
1. 计算机;2. 数据采集、控制模块;3. 曝气泵;4. 搅拌装置;5. 溶解氧探头;6. 曝气扩散头;7. 反应容器
Figure 1. Laboratory oxygen uptake rate (OUR) measuring device
图1. 实验室氧吸收速率(OUR)测定装置
图2为OUR的计算过程,在曝气停止的条件下,测定溶解氧下降的过程,对溶解氧测定时间和数据值点进行线性曲线拟合,所得的斜率即为OUR,图2示例的OUR计算值为33.174 mg O2/(L∙h)。在测定OUR的同时,也对OUR反应器内的COD、氨氮、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浓度进行测定。
Figure 2. Calculation of oxygen uptake rate OUR
图2. 氧吸收速率OUR的计算过程
3. 结果与讨论
3.1. 利用氧吸收速率测定垃圾渗滤液对活性污泥的抑制
为测定垃圾渗滤液对活性污泥的抑制,先测定正常运行条件下活性污泥的OUR。首先向体积为2.0 L的OUR反应器中加入1.8 L进入内源呼吸状态的活性污泥,同时加入醋酸钠(易生物降解COD)溶液200 ml,使反应器内的液体体积为2.0 L,COD浓度约为300~400 mg/L。OUR测定时,DO的变化设定在3~4 mg/L范围内,开始测定OUR。由图3所示,加入醋酸钠后[10] [11],反应器内的OUR稳定在33~40 mg O2/(L∙h),装置运行约两个小时后,反应器内醋酸钠被降解完毕,污泥进入内源呼吸阶段,此时OUR值迅速降低至2~5 mg O2/(L∙h)。这与Dold等人在活性污泥中添加易降解有机物(葡萄糖)后,OUR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恒定后,下降到活性污泥内源呼吸阶段的OUR值的结果相似[12],由图3可以得到在无抑制条件、易生物降解COD存在的条件下,活性污泥的OUR值在32.5~40 mg O2/(L∙h),活性污泥进入内源呼吸阶段的OUR值为2~5 mg O2/(L∙h)。
Figure 3. OUR curve of activated sludge under normal operation without landfill leachate inhibition
图3. 正常运行无垃圾渗滤液抑制条件下活性污泥的OUR测定曲线
Figure 4. OUR activated sludge measured under landfill leachate inhibition conditions
图4. 垃圾渗滤液抑制条件下活性污泥的OUR测定
图4为加入少量垃圾渗滤液条件下活性污泥的OUR测试结果。在OUR测试的起始阶段,加入醋酸钠,此时反应器内的OUR值稳定在40~45 mg O2/(L∙h)之间。反应运行两个小时左右,停止搅拌,沉淀20分钟,将200 mL上清液换成垃圾渗滤液。如图4所示,在加入200 mL垃圾渗滤液后,OUR值迅速从40~45 mg O2/(L∙h)降低到22~27 mg O2/(L∙h),OUR值变为未投加垃圾渗滤液时的约50%,污泥活性受到明显抑制[13]。
3.2. 利用氧吸收速率界定活性污泥对垃圾渗滤液的适应特征
将体积为2.0 L的混合液通过24小时曝气,使其进入内源呼吸状态,沉淀20分钟后,剔除1400 ml上清液后,再补充1400 ml垃圾渗滤液,测定的OUR如图5所示。可以看到,受垃圾渗滤液的抑制作用,起始OUR值仅为9 mg O2/(L∙h)左右(图6所示),在经过150分钟的反应后,OUR从9逐渐提高到22 mg O2/(L∙h),并稳定在17~22 mg O2/(L∙h),表明活性污泥对垃圾渗滤液有一定程度的适应。与图3与没有抑制条件下的OUR值相比,OUR数值下降了约50%,说明添加垃圾渗滤液后,污泥活性明显受到影响。
Figure 5. OUR change after adding 1.4 L of landfill leachate
图5. 加入1.4 L垃圾渗滤液后的OUR变化
Spanjers和Vanrolleghem将70 ml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加到1500 ml的活性污泥中测试OUR,结果OUR在20分钟左右由0上升到0.6 mg O2/(L∙h),随后逐渐下降,直到污泥进入内源呼吸阶段[14] [15],Coen等人将五个不同的工业废水样本进行曲线模拟,得出OUR在短时间内由较低值上升到稳定数值后,逐渐下降[16],Ganesh等人认为与投加醋酸钠相对应的高OUR值相比,投加制革废水的OUR值较低,经过一段时间后,OUR上升,随后制革废水中的可降解有机物降解完毕,OUR降低,当再次投加底物时,OUR值再次上升[17],Dold等人投加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后,OUR从11上升到35 mg O2/(L∙h)并维持稳定[12],于本实验投加1.4 L垃圾渗滤液后,OUR变化趋势一致,表明活性污泥在受到抑制后,经过一段时间适应后均能进行生理活动。
3.3. 氧吸收速率与垃圾渗滤液中污染物浓度变化关系
在测定活性污泥对垃圾渗滤液适应情况的同时,对反应器内的污水浓度指标进行采样测定,每隔一小时取样一次,连续取九个小时,9个小时之后每隔3个小时取样一次。当OUR值出现明显下降时(45小时左右),取样一次。当活性污泥进入内源呼吸阶段后(55小时左右),取样一次。在实验结束时(62小时左右),取样一次。随后测定水样的COD、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浓度。
测试结果见图6。在0~9小时时间段,垃圾渗滤液中COD浓度迅速下降,由300 mg/L下降到100 mg/L左右,氨氮浓度由180 mg/L下降到110 mg/L,硝酸盐氮由37 mg/L上升到50 mg/L左右,亚硝酸盐氮浓度由10 mg/L下降为0 mg/L,总氮去除约为67 mg/L。说明此时段发生了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反硝化菌以垃圾渗滤液中的易生物降解COD为碳源,进行反硝化反应脱氮。
9~42小时内,此时垃圾渗滤液中COD浓度基本不变,维持在100 mg/L左右,氨氮浓度由110 mg/L下降到10 mg/L,硝酸盐氮基本不变,维持在40 mg/L,亚硝酸盐氮,由0 mg/L逐渐上升到了40 mg/L左右,出现了亚硝的积累,说明此时反应装置内发生的是短程硝化反应,推测可能是可利用碳源不足,反硝化菌活性受到抑制。装置运行42小时后,OUR值由16~18 mg O2/(L∙h)迅速下降到8 mg O2/(L∙h)左右,由图6知,此时氨氮含量基本为零,COD含量基本不变,硝化反应结束,使得OUR迅速降低。通过OUR的监测,可以反映装置内的氨氮、可生物降解COD含量变化[18]。
Figure 6. Changes in COD,
,
,
concentrations after adding 1.4 L of landfill leachate
图6. 加入1.4 L垃圾渗滤液后COD,
,
,
浓度变化
4. 结论与建议
1) 投加垃圾渗滤液后活性污泥的OUR值从40~45 mg O2/(L∙h)下降到25 mg O2/(L∙h)左右,减少约50%,表明垃圾渗滤液会对正常的生理活动产生抑制。
2) 活性污泥也对此垃圾渗滤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当投加1.4 L垃圾渗滤液后,OUR值在150分钟内,从9逐渐提高到22 mg O2/(L∙h);并稳定在18~22 mg O2/(L∙h),表明活性污泥可以适应垃圾渗滤液投加。
3) 本文提供了一种通过监测垃圾渗滤液投加后活性污泥OUR值的变化,来反映垃圾渗滤液对活性污泥的抑制和污泥微生物的适应情况,为指导垃圾渗滤液处理方式的选择,优化垃圾渗滤液添加垃圾渗滤液后城市污水厂的运行调试,提供了一种定量评价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