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持股计划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s on Audit Quality
摘要: 员工持股计划已被各行业广泛采纳,为深入探究其对企业的影响,本文以2018~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系统考察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与其审计质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未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企业,实施该计划的企业在审计质量方面展现出明显的提升。此外,本研究进一步引入委托代理成本作为中介变量,进行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员工持股计划之所以能够对企业审计质量产生积极影响,主要是通过降低高管机会主义行为的方式实现的。进一步的深入分析表明,员工持股计划对非国有企业的审计质量具有尤为显著的积极影响。
Abstract: The 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s (ESOP) have been widely adopted across various industries. To further explore its impact on enterprises, this paper takes the data of A-share listed companies in Shanghai and Shenzhen from 2018 to 2022 as the research sample to systematically examine the intrins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mplementation of ESOP and audit quality. The empirical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to companies that have not implemented the ESOP, those that have implemented it have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audit quality. Furthermore, this study introduces agency costs as an intermediary variable for mechanism testing.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ositive impact of ESOP on audit quality is primarily achieved through reducing opportunistic behavior of executives. Further in-depth analysis reveals that ESOP has a particularly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audit quality in non-state-owned enterprises.
文章引用:齐山丽. 员工持股计划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J]. 国际会计前沿, 2024, 13(4): 548-558. https://doi.org/10.12677/fia.2024.134070

1. 引言

2019年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修订草案)》对审计行业影响颇深,其中“备案制”这一举措实施后,审计市场竞争加剧,上市公司的审计质量有明显的提升[1]。审计活动,作为企业外部监管机制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于被审计单位而言,具有显著的监管价值。该过程通过识别并纠正潜在的不规范行为与风险隐患,确保了财务报告的透明度与真实性,从而增强了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对于审计活动的实施者来说,审计质量的优劣,不仅反映了会计事务所的职业声誉,而且对资本市场的稳健运行和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3]

自2014年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之后,我国上市公司就不断推行员工持股计划。相对于一些西方国家来说,其在我国的实践中呈现出独特的实施特征。《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员工在参与员工持股计划时,享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可根据个人意愿决定是否加入该计划。同时,我国税务部门目前尚未出台针对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上市公司及其员工的税收优惠政策。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长期激励制度,目前众多学者聚焦于其实施后的经济后果,员工持股计划能提高公司的收益水平[4]、有效抑制企业违规行为[5]和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6]

不乏有学者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但是,他们大多将关注点放在了实施审计活动的主体上——会计师事务所。研究发现,具有数字化审计专长的审计师能够为数字化客户提供更高质量的审计服务[7],签字注册会计师在单位担任管理职位的,会更加在意自己的审计质量,对应的审计质量越高[3]。显而易见,目前关于员工持股计划与审计质量之间关系的学术研究比较匮乏,鲜有深入探讨两者间相互作用的实证研究。基于此,本文利用2018~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尝试以委托代理成本为切入点,探究员工持股计划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2. 文献综述

2.1. 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动机

早在20世纪中叶,国外学者便开始了对员工持股计划的深入探究。当时,员工持股计划被视为协调员工与股东利益、激发员工积极性的关键策略[8]。员工持股计划的核心目标在于激励经理人创造更多股东财富,并调和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而且被视为缓解所有者与管理者利益分歧的有效举措之一[9]。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主要是为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而且,那些曾经股权激励计划失败的上市公司,对于实施员工持股的积极性显得尤为强烈[10]。然而,也有早期文献指出,除了其作为激励机制的本职功能之外,员工持股计划亦被赋予了防御性策略,如抵御敌意收购等非激励性质的目标,而且已经有实证研究表明,员工持股计划在实施中确实展现出了明显的抗收购效力[8] [11]-[13]

在中国,无论是从员工持股计划的设计初衷,还是我国监管层在上市公司中推行该计划的意图来看,员工激励都是其核心目标[14]。但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分散加剧,大股东为防“野蛮人”入侵并巩固控股地位,迫切推行防御型员工持股计划,其背后的防御意图日益显著[15]。尤其是拥有较高潜在成长性且其股价在市场中被低估的公司,他们倾向于通过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来向外界投资者传达其股票的市场价格与公司内在价值之间存在差异的信号[16]

2.2. 员工持股计划实施的经济后果

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效果既取决于该项机制本身的特点,也与不同国家的制度背景相关[17]。美国的员工持股计划作为一种退休金计划具有福利性质,广泛的员工持股提高了企业绩效和员工的财务安全性[18]。还有人发现少数衡量企业财务绩效的指标确实显著改善,但这似乎在很大程度上是短期效应[19]

在中国,学者们对于其实际执行所带来的经济影响持有不同的学术见解。曹玉珊和魏露露认为员工持股计划能够维持核心人才稳定性,降低员工的离职倾向[20]。张学志等(2022)从内部监督的视角出发,证明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的违规概率,尤其对于信息披露违规和经营违规等类型的行为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5]。另有学术研究表明,在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管理层与大股东之间代理问题较为严重、管理者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不足的情境下,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资本投资的不足情况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1]。然而,也有研究发现在市场压力下管理层加大盈余管理,会带来财务信息质量下降[22]

2.3. 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要调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力量,增强审计监督。这足以见审计质量对我全国企业的重要性。所以现多有文献从审计活动的主体研究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黄敬昌(2017)基于市场感知视角研究发现市场参与者普遍认为会计师事务所的转制对审计质量具有显著的积极效应[23]。吴倩(2021)将“相对年龄效应”引入审计领域,证实相对年龄较大的审计师,审计质量更低[24]。周泽将(2019)则通过对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的研究得出纪委参与董事会治理会对管理层产生震慑效应,进而改善企业审计质量的结论[25]

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1. 员工持股计划对审计质量的直接效应

员工持股计划的核心目的在于通过让员工持有公司股份,使其能够分享到企业的一部分利润。这不仅使公司与员工之间的目标保持一致,而且通过减轻公司保持信息不透明的需求,增加了公司对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披露[26]。在员工持股计划的作用下,员工开始更加深入地关注企业的运营状况、财务状况以及市场地位,因为这些因素直接关系到他们手中的股份价值[27]

在员工持股计划的激励下,员工的角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执行者,而是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与监督者,这使得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21]。员工们的参与和监督使得企业的各项制度得以更加有效地执行。同时,管理层操纵会计信息的行为也受到了有效的抑制[27]。因此,从理论意义上讲,员工持股计划必然会对企业的审计质量产生影响。基于上述理论,提出本文的第一个假设。

H1: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会提高企业的审计质量。

3.2. 员工持股计划对审计质量的间接效应

员工持股计划使得员工能够更直接地参与到企业的日常管理和重大决策过程中,随着员工参与度的提高,高管会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督环境,其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潜在收益将受到极大的削弱。同时,由于员工持股计划将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紧密绑定,高管的机会主义行为也会直接损害到员工的利益,进一步增加了其行为的风险成本。因此,员工持股计划通过强化员工参与和监督,有效地降低了高管进行机会主义行为的动机与可能性[5]。高管的机会主义倾向降低就会带来企业代理成本的下降,而降低代理成本和提高内部控制质量都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积极的作用、减少财务报表重述行为[28]。基于此,提出本文的第二个假设。

H2:员工持股计划可能通过减少高管的机会主义行为来提高企业的审计质量。

4. 研究设计

4.1.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自2014年《指导意见》的发布,员工持股计划在我国企业中得以广泛推行。本文聚焦于员工持股计划实施后,其对企业审计质量的影响。因此,本研究选取了2018~2022年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数据筛选过程中,为确保研究的准确性,采取了以下措施:(1) 剔除了ST和*ST类上市公司,以避免财务状况异常的企业对研究结果造成干扰;(2) 排除了金融行业企业,以消除行业特性对审计质量的影响;(3) 移除了样本期间内相关变量存在缺失值的样本,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本研究使用的所有数据均来源于万得(WIND)数据库,为防止极端值对研究结果产生偏差,本文对所有连续变量在1%至99%的范围内进行缩尾处理。数据处理工作均通过Excel2019和Stata17.0软件完成。

4.2. 模型设计和变量定义

本文构建模型(1)检验实施员工持股计划(ESOP)对企业审计质量(ABS_DA)的影响,并控制年度固定效应和行业固定效应的影响,构建模型(2)和模型(3)检验实施员工持股计划(ESOP)通过对高管机会主义行为的影响对审计质量(ABS_DA)产生的影响。具体模型如下:

ABS_DA i,t = α 1 + b 1 ESOP i,t + Control i,t + Year i,t + Ind i,t + ε i,t (1)

Mfee i,t = α 2 + b 2 ESOP i,t + Control i,t + Year i,t Ind i,t ε i,t (2)

ABS_DA i,t α 3 b 3 ESOP i,t + λ 1 Mfee i,t Control i,t + Year i,t Ind i,t ε i,t (3)

4.2.1. 审计质量

参考唐清泉的研究,选用修正的琼斯模型来计算可操纵性应计利润,取绝对值后作为衡量企业审计质量的指标[29]。可操纵性应计利润能反映企业盈余操纵行为与真实财务状况之间的偏差,取绝对值后用ABS_DA来表示,该数值越大,说明企业的审计质量越低。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首先,对式(4)进行OLS回归,得到式(4)中β1β2β3的估计值。

TA i,t A i,t1 = β 1 1 A i,t1 + β 2 Δ REV i,t A i,t1 + β 3 PPE i,t A i,t1 (4)

式中: TA i,t i公司t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与公司当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之差; A i,t1 i公司 t1 年末的总资产; Δ REV i,t i公司t年与 t1 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之差; PPE i,t i公司t年末固定资产原值。在依据模型(4)估计出β1β2β3的值之后,再依据式(5),即可得出企业的操控性应计水平(DAit)。

DA i,t = TA i,t A i,t1 [ β 1 1 A i,t1 + β 2 ( ΔREVi i,t A i,t1 ΔREC i,t A i,t1 )+ β 3 PPE i,t A i,t1 ] (5)

4.2.2. 员工持股计划

在本文中,采用员工持股计划的虚拟变量(ESOP)来量化企业是否实施了员工持股计划。具体而言,若企业在某一特定年度内实施了员工持股计划,则ESOP的取值为1;相反,若企业在该年度并未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则ESOP的取值为0。

4.2.3. 高管机会主义行为

由于高管机会主义行为难以直接观测,借助张学志等(2022)的研究,用委托代理成本衡量,参照刘圻(2022)的做法,使用管理费用率(Mfee)即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衡量管理层代理成本。其他变量的具体定义见表1

Table 1. Definition of variables

1. 变量定义

变量类型

变量名称

变量定义

被解释变量

ABS_DA

可操纵性应计利润(取绝对值)

解释变量

ESOP

虚拟变量,企业若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取1,否则取0

机制变量

Mfee

管理费用率,管理费用/销售收入

控制变量

Age

公司的成立年限

Shareholdings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Institutional

机构持股比例

Growth

企业成长性,(本年营业收入/上一年营业收入) − 1

Pid

独立董事比例

Advise

审计意见类型,若为标准无保留意见取1,否则取0

Lev

资产负债率

Big4

是否由“四大”进行年审,若是取1,否则取0

其他

控制变量

Year

控制年份固定效应

Ind

控制行业固定效应

5. 实证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

表2报告了本文所用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企业审计质量(ABS_DA)的平均数为0.0651034,标准差为0.1055949,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7.313795和0.000603,说明样本公司之间的审计质量存在显著差异;员工持股计划(ESOP)的平均数为0.169855,说明在样本企业中有17%的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数目还是相对较少。

Table 2. Result data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s

2. 描述性统计结果

变量名称

观测值

均值

方差

中位数

最小值

最大值

ABS_DA

19446

0.0651034

0.1055949

0.0438739

6.03e−06

7.313795

ESOP

19446

0.169855

0.375515

0

0

1

Mfee

19446

0.0754669

0.0638822

0.0590902

0.0054957

0.4160102

Age

19446

22.66255

6.146174

23

4

67

续表

Shareholdings

19446

0.333073

0.1477724

0.3074

0.0848

0.7482

Institutional

19446

0.3674373

0.2382772

0.3669865

0.000469

0.877807

Growth

19446

0.129974

0.3250952

0.092532

−0.579278

1.687828

Pid

19446

0.3778201

0.0528412

0.3636364

0.3333333

0.5714286

Advise

19446

0.9698138

0.1711036

1

0

1

LEV

19446

0.4081196

0.2000759

0.4001465

0.055859

0.89128

Big4

19446

0.0636635

0.2441588

0

0

1

5.2. 基准回归分析

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进一步探究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列(1)是仅控制年份和行业的固定效应,未加入任何控制变量时的回归结果,员工持股计划(ESOP)的回归系数为−0.00684,且在1%水平下显著。列(2)是在纳入控制变量后的结果,员工持股计划(ESOP)的回归系数变为−0.00835,且通过了1%的统计显著性检验,说明企业取绝对值后的可操纵性利润(ABS_DA)与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ESOP)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能显著提升企业的审计质量,假设1得到验证。

Table 3. Fundamental regression and mediation tests

3. 基本回归与中介检验


(1)

(2)

(3)

(4)

变量名称

ABS_DA

ABS_DA

Mfee

ABS_DA

ESOP

−0.00684***

−0.00835***

−0.00217*

−0.00825***


(−3.38)

(−4.11)

(−1.80)

(−4.06)

Mfee




0.0447***





(3.70)

shareholdings


−0.00404

−0.0439***

−0.00208



(−0.73)

(−13.32)

(−0.37)

institutional


−0.0259***

−0.00472**

−0.0257***



(−7.35)

(−2.25)

(−7.29)

LEV


0.0398***

−0.0393***

0.0415***



(9.65)

(−16.05)

(10.02)

Growth


0.0302***

0.0170***

0.0295***



(12.62)

(11.93)

(12.26)

Pid


0.0280**

0.0145*

0.0274*



(1.96)

(1.71)

(1.92)

Age


−0.000315**

0.000313***

−0.000329**



(−2.44)

(4.07)

(−2.55)

Advise


−0.0418***

−0.0370***

−0.0401***



(−9.36)

(−13.95)

(−8.95)

续表

Big4


−0.00483

−0.00794***

−0.00448



(−1.53)

(−4.22)

(−1.41)

Constant

0.0663***

0.0946***

0.130***

0.0888***


(79.79)

(12.00)

(27.73)

(11.05)

Year

Yes

Yes

Yes

Yes

Ind

Yes

Yes

Yes

Yes

Observations

19,446

19,446

19,446

19,446

R-squared

0.003

0.025

0.061

0.025

注:括号内为t检验值,******分别代表在1%,5%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下同。

5.3. 中介机制检验

本文首先用因果逐步回归进行检验,在表3列(2)中,ESOP与ABS_DA呈现出显著负相关关系;列(3)中ESOP与委托代理成本(Mfee)亦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这表明员工持股计划有助于减少高管机会主义行为,降低委托代理成本;列(4)中ESOP和ABS_DA依然显著负相关,Mfee与ABS_DA却显著正相关,值得注意的是,b1与b2 × λ1的系数符号相同,由此说明高管机会主义行为在员工持股计划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作用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假设2得到验证。

为确保研究结果的稳健性,本文进一步执行了Bootstrap检验,并对所得结果进行了偏差调整。如表4所示,经偏差调整后的间接效应(_bs_1)的置信区间为[−0.003578, −0.0000115],鉴于该区间不包含零点,可以确认高管机会主义行为的中介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一发现强有力地支持了假设2。经偏差调整后的直接效应(_bs_2)的置信区间也不包括零点,说明高管机会主义行为在员工持股计划与审计质量两个变量中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的作用,这也与因果逐步回归法的结果相符。

Table 4. Bootstrap test results

4. Bootstrap检验结果


Observed

coefficient

Bias

Bootstrap

Std. err.

[95%conf. interval]


Controls

Year Ind

N

_bs_1

−0.00010128

2.69e−06

0.00007576

−0.003045

4.71e−06

(P)

Yes

19,446





−0.003587

−0.0000115

(BC)

_bs_2

−0.00801625

0.0000117

0.00147969

−0.0111128

−0.0050865

(P)

Yes

19,446





−0.0110571

−0.004974

(BC)

6. 稳健性检验

6.1. 滞后效应检验

鉴于新时期的员工持股计划自2014年起才开始广泛推行,当年采纳该计划的企业可能因实施时间较短而未能充分展现其长远影响效果。因此,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员工持股计划对滞后一期审计质量的影响效果,以更全面地评估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的长期影响。在表5中,把员工持股计划实施后第一年的审计质量作为新的被解释变量,ESOP的系数依然在1%的情况下显著为负,所得结论与上文基准回归一致。

Table 5. Lag regression results

5. 滞后回归结果

变量名称

F.ABS_DA

ESOP

−0.0066*** (−3.3168)

shareholdings

−0.0256*** (−4.7152)

institutional

−0.0071** (−2.0620)

LEV

0.0142*** (3.5009)

Growth

0.0106*** (4.4880)

Pid

0.0525*** (3.7711)

Age

−0.0001 (−0.4727)

Advise

−0.0367*** (−8.5351)

Big4

−0.0076** (−2.4241)

Constant

0.0924*** (11.6574)

N

14635

adj. R2

0.015

6.2. PSM检验

由于员工持股计划可能与企业审计质量之间存在自选择问题,即实施持股计划的企业可能自身企业审计质量较高。为了解决自选择偏误带来回归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本研究采用了倾向得分匹配方法。从未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企业中,抽取了与已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企业相似的样本。具体来讲,本文选取了基准回归中的控制变量作为协变量,进行1:1最邻近匹配。匹配结果如表6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匹配之前处理组和控制组大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匹配之后,处理组和控制组的t值均不再显著,说明二者的差异性明显降低,缓解了样本自选择偏差。

Table 6. PSM equilibrium test results

6. PSM平衡性检验结果

变量名称

匹配前(U)

均值

标准偏差

(%)

标准偏差

减少幅度(%)

t值

匹配后(M)

处理组

控制组

t

P > t

shareholdings

U

0.286

0.343

−40.3

99.2

−20.17

0.000

M

0.286

0.286

0.3

0.14

0.890

institutional

U

0.365

0.368

−1.1

−73.2

−0.58

0.559

M

0.365

0.370

−2.0

−0.85

0.396

LEV

U

0.438

0.402

18.3

84.4

9.32

0.000

M

0.438

0.432

2.9

1.16

0.245

Growth

U

0.116

0.133

−5.2

62.9

−2.66

0.008

M

0.116

0.122

−1.9

−0.77

0.440

Pid

U

0.377

0.378

−1.7

96.8

−0.91

0.361

M

0.377

0.377

−0.1

−0.02

0.982

Age

U

23.470

22.497

16.7

98.6

8.30

0.000

M

23.470

23.483

−0.2

−0.10

0.924

7. 异质性分析

产权异质性分析

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在产权结构和监管环境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在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时必然会对企业审计质量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在探究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审计质量的关系时,我们必须充分考虑产权性质所带来的异质性作用。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这一现象,本文对样本公司进行了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分组,并对模型(1)进行了回归分析。在表7中,列(1)和列(2)分别是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回归结果。在国有企业中,ESOP回归系数为−0.0022,且并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这表明在国有企业中,员工持股计划对审计质量的提升效应并不明显。在非国有企业中,ESOP的回归系数为−0.00678,在1%的水平上显著。由此可见员工持股计划提高企业审计质量的效应会受到产权的显著影响,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

Table 7. A test based on property heterogeneity

7. 基于产权异质性的检验


(1)

(2)

变量名称

ABS_DA

ABS_DA

ESOP

−0.00220

−0.00678***


(−0.88)

(−4.82)

Controls

Yes

Yes

Year

Yes

Yes

Ind

Yes

Yes

Constant

0.0889***

0.0954***


(10.98)

(16.33)

Observations

5,824

13,622

R-squared

0.047

0.046

8. 研究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对2018~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经验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了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审计质量的影响,并以委托代理成本为切入点,探究高管机会主义行为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员工持股计划是提升企业审计质量的重要推动力量,员工持股计划可以抑制高管机会主义行为,进而提升企业审计质量。产权异质性研究结果显示,在非国有企业中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审计质量。在国有企业中,员工持股计划对审计质量的提升并未表现出显著效应。这可能是由于国有企业特殊的产权结构和治理机制所致。

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 企业应积极推广和实施员工持股计划。通过赋予员工股东身份,激发员工参与公司治理和内部监督的积极性,进而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有效控制审计风险。同时,企业还应加强与员工股东的沟通和合作,确保他们对审计工作的支持和配合,促进审计程序的顺利进行和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从而提升审计质量。

(2) 企业应进一步完善员工持股计划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通过设计合理的股权结构和持股比例,确保员工股东能够对公司高管产生有效的监督与约束效应。同时,企业还应建立健全内部治理机制,加强对高管行为的监督和约束,防止其出现机会主义行为,进而保障公司的内部控制和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引导。在非国有企业中,应大力推广员工持股计划,充分利用其激励和监督作用,提升企业的审计质量。而在国有企业中,则需要根据企业的特殊产权结构和治理机制,探索适合其特点的激励机制和治理措施。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国有企业的政策支持和引导,推动其内部治理结构的优化和审计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徐业坤, 郑秀峰. 审计市场竞争加剧能改善审计质量吗?——“备案制”实施的准自然实验[J]. 审计研究, 2024(1): 89-101.
[2] 蒋园园, 吴琰琰. 审计质量、企业声誉与企业高质量发展[J]. 科学决策, 2023(8): 98-112.
[3] 邱金平. 签字注册会计师个人特征对审计质量影响的研究[J].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23(10): 50-54.
[4] 黄运旭. 员工持股计划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J]. 财会通讯, 2018(7): 32-35.
[5] 张学志, 李灿权, 周梓洵. 员工持股计划、内部监督与企业违规[J]. 世界经济, 2022, 45(3): 185-211.
[6] 曹海敏, 赵亚斐. 数字化转型、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高质量发展[J]. 会计之友, 2022(21): 31-39.
[7] 付强, 张呈, 廖益兴. 直面挑战: 审计师数字化专长是否有助于提高审计质量? [J].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24, 39(2): 42-51.
[8] Conte, M.A., Blasi, J., Kruse, D. and Jampani, R. (1996) Financial Returns of Public ESOP Companies: Investor Effects Vs. Manager Effects.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 52, 51-61.
https://doi.org/10.2469/faj.v52.n4.2011
[9] Ismiyanti, F. and Anom Mahadwartha, P. (2017) Does 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 Matter? An Empirical Note. Investment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Innovations, 14, 381-388.
https://doi.org/10.21511/imfi.14(3-2).2017.08
[10] Tan, B. (2018). Research on Heterogeneity and 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 of Listed Companies. 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Judicial, Administrative and Humanitarian Problems of State Structures and Economic Subjects (JAHP 2018), Russia, 368-374.
https://doi.org/10.2991/jahp-18.2018.74
[11] Dann, L.Y. and DeAngelo, H. (1988) Corporate Financial Policy and Corporate Control.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 87-127.
https://doi.org/10.1016/0304-405x(88)90041-4
[12] Cocco, J.F. and Volpin, P.F. (2013) Corporate Pension Plans as Takeover Deterrents.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48, 1119-1144.
https://doi.org/10.1017/s0022109013000355
[13] Kim, E.H. and Ouimet, P. (2014) Broad‐based 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Motives and Outcomes. The Journal of Finance, 69, 1273-1319.
https://doi.org/10.1111/jofi.12150
[14] 陈运佳, 吕长江, 黄海杰, 等. 上市公司为什么选择员工持股计划?——基于市值管理的证据[J]. 会计研究, 2020(5): 91-103.
[15] 郑志刚, 雍红艳, 黄继承. 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动机: 激励还是防御[J]. 中国工业经济, 2021(3): 118-136.
[16] 陈文强, 周红, 周荣真. 员工持股计划: 研究述评与展望[J]. 财会月刊, 2023, 44(14): 32-39.
[17] 洪峰, 陈晓艳, 田园. 中国式员工持股计划与公司违规: 监督者抑或合谋者[J].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2024, 21(1): 56-66.
[18] Rosen, C. (2023) Employee Ownership in the USA: Lessons to Consider in Creating More Inclusive Capitalism. Journal of Participation and Employee Ownership, 6, 215-229.
https://doi.org/10.1108/jpeo-11-2022-0029
[19] Pugh, W.N., Oswald, S.L. and Jahera Jr., J.S. (2000) The Effect of ESOP Adoptions on Corporate Performance: Are There Really Performance Changes? 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 21, 167-180.
https://doi.org/10.1002/mde.971
[20] 曹玉珊, 魏露露. 员工持股、员工离职率与企业创新[J]. 财务研究, 2019(3): 64-74.
[21] 刘圻, 赵沪晓. 员工持股计划、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资本投资效率[J]. 统计与决策, 2022, 38(21): 179-183.
[22] 陈大鹏, 施新政, 陆瑶, 等. 员工持股计划与财务信息质量[J]. 南开管理评论, 2019, 22(1): 166-180.
[23] 黄敬昌, 林斌, 赵静. 会计师事务所转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市场感知的证据[J]. 审计研究, 2017(2): 73-79.
[24] 吴倩, 陈露丹, 吕文岱. 签字注册会计师相对年龄效应与审计质量[J]. 审计研究, 2021(1): 94-105.
[25] 周泽将, 汪帅. 董事会权威性、内部控制和审计质量——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的经验证据[J]. 审计研究, 2019(5): 95-102.
[26] Bova, F., Dou, Y. and Hope, O. (2014) Employee Ownership and Firm Disclosure.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32, 639-673.
https://doi.org/10.1111/1911-3846.12084
[27] 罗依琳, 陈庆杰. 员工持股计划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J]. 科技和产业, 2022, 22(2): 89-93.
[28] 王岚, 顾海荣.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能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吗?——基于内部控制和代理成本的视角[J]. 金融与经济, 2022(9): 41-51.
[29] 唐清泉, 曾诗韵, 蔡贵龙, 等. 审计师提供并购尽职调查会影响财务报表的审计质量吗? [J]. 审计研究, 2018(1): 9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