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红书平台隐性广告运营研究
Research on the Hidden Advertising Operation of Xiaohongshu Platform
摘要: 隐性广告通过将商品和品牌信息巧妙地融入到内容载体中,与载体共同构成受众所能感知的信息内容,从而实现广告信息的隐性传递。这种广告形式利用受众对内容的关注,以一种不易察觉的手段实现广告价值的最大化,从而在受众中建立起品牌意识和偏好。作为一个用户基数庞大的新兴社交媒体平台,小红书以“高互动性”和“高真实性”的优势开创了跨境电商的新模式,平台的内容管控和审查机制为隐性广告的实施提供了规范和指导,确保广告内容的质量和受众体验的优化。通过这种方式,平台能够在保证内容生态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同时,引导内容生产者创作更高质量、更具吸引力、更符合平台和受众需求的内容。本文主要对小红书平台隐性广告的运营逻辑进行分析,旨在探究社交媒体中隐性广告的发展方向。
Abstract: Implicit advertising cleverly integrates product and brand information into the content carrier, and together with the carrier, it constitutes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that the audience can perceive, so as to realize the implicit transmission of advertising information. This form of advertising takes advantage of the audience’s natural focus on content to maximize the value of the ad in an imperceptible way, thereby building brand awareness and preference among the audience. As an emerging social media platform with a large user base, Xiaohongshu has created a new model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with the advantages of “high interactivity” and “high authenticity”, and the platform’s content control and review mechanism provide norms and guidan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implicit advertising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advertising content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audience experience. In this way, platforms can guide content producers to create higher-quality, more engaging content that is more in line with the needs of the platform and the audience while ensuring the diversity and richness of the content ecosystem.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operation logic of implicit advertising on the Xiaohongshu platform, aiming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implicit advertising in social media.
文章引用:韩伊恋. 关于小红书平台隐性广告运营研究[J]. 电子商务评论, 2024, 13(3): 7588-7593. https://doi.org/10.12677/ecl.2024.133931

1. 引言

在当代数字营销领域,隐性广告作为一种具创新性的广告形式,正逐渐成为品牌传播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隐性广告,亦称软性广告或植入式广告,其核心在于通过非直接的方式将品牌信息融入内容之中,以降低受众对广告的抵触感,增强信息的接受度和影响力。小红书,作为中国新兴的社交电商平台,以其独特的用户群体和内容生态,为隐性广告的运营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该平台的隐性广告运营策略,已成为广告学和市场营销领域关注的焦点。本文旨在探讨小红书平台隐性广告的运营逻辑,从平台的内容策略与创意表达、用户互动与社区参与、品牌合作与技术应用三个角度分析该平台如何在不引起用户反感的前提下,有效地传递品牌信息。同时本文还从平台的内容创作与优化建议、关键意见领袖与关键意见消费者合作、用户互动与社区建设、标签与话题营销四个方面对小红书平台的隐性广告运营策略提出建议,以期为平台的广告运营和品牌传播提供参考。通过对小红书隐性广告的运营系统的研究,本文不仅能够丰富隐性广告的理论体系,也能够为电子商务的营销实践提供指导和启示。

2. 小红书平台概述

2.1. 平台定位与用户群体

随小红书构建了一个集社交互动、内容分享与电子商务于一体的多维生态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交流购物体验和生活感悟的平台。平台以用户生成内容(UGC)为核心,通过高质量的笔记、视频等形式,实现内容与商品的有机结合,推动用户的消费决策。小红书致力于成为引领现代生活方式的平台,涵盖美妆、时尚、旅行、美食等多个领域,满足用户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同时,小红书平台为品牌提供与消费者直接互动的机会,通过隐性广告和口碑营销,增强品牌影响力。

关于小红书的用户群体。从年龄、收入、性别上看,小红书的用户群体大体是年轻都市女性,这部分用户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和消费能力,对时尚、美妆等领域有浓厚兴趣。小红书平台的用户群体普遍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方式,注重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消费体验。同时,用户在平台上表现出高度的社交活跃性,通过点赞、评论和分享等形式参与社区互动。平台上的意见领袖(Key Opinion Leader,简称KOL)和关键意见消费者(Key Opinion Leader,简称KOC)通过分享个人见解和体验,对其他用户产生影响。此外,部分用户对海外商品有较高的需求,小红书的跨境电商服务为这部分用户提供了便捷的购物渠道。

2.2. 平台功能与服务

作为一个多功能的社交电商平台,小红书拥有丰富的功能与服务。首先,小红书允许用户生成和分享多种形式的内容,包括文本、图片、视频等,以促进知识共享和信息交流。其次,平台通过点赞、评论和分享等社交功能,构建了一个以内容为核心的社交网络。再次,利用先进的算法技术,小红书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推荐,以提高用户体验和内容的发现率。同时,平台整合了电子商务功能,允许用户在浏览内容的同时,直接购买推荐的商品和服务。此外,小红书还为品牌提供了一系列的营销工具,包括品牌合作、广告投放和数据分析等,以增强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小红书的服务模式以社区为基础,强调用户参与和社区建设,以增强用户粘性和平台活跃度。平台对用户生成的内容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维护用户信任和平台声誉。小红书提供了品牌与用户直接互动的渠道,使品牌能够收集用户反馈,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在创新与技术应用方面,小红书不断探索和应用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以提升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

2.3. 平台运营模式

小红书作为一个社交电商平台,其运营模式是一种融合了社交网络、内容生产、电子商务和品牌营销的复合型模式。该模式以用户生成内容(UGC)为核心,通过构建社区互动、个性化推荐、品牌合作和跨境电商等多维度服务,实现平台的商业价值和用户价值的双重增长。小红书通过鼓励用户分享购物体验、生活方式等内容,构建了一个高度参与性的社区环境。用户不仅是内容的消费者,也是生产者和传播者。平台利用高质量的UGC吸引用户注意力,通过内容的自然传播实现品牌和产品的隐性推广[1]。小红书运用机器学习等技术,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提供个性化的内容和商品推荐,以提升用户体验和转化率。同时平台通过收集和分析用户数据,对运营策略进行持续优化,以适应市场变化和用户需求。平台也与品牌进行合作,通过关键意见领袖(KOL)和关键意见消费者(KOC)的影响力,进行产品推广和品牌建设[2]

小红书平台运营模式具有以下六个显著特点。第一,小红书的运营模式强调用户之间的互动,通过社交功能增强用户粘性和社区活跃度[3]。第二,高质量的内容是吸引和留住用户的关键,小红书通过内容审核和推荐机制确保内容的质量和多样性。第三,平台通过个性化推荐系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升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第四,小红书为品牌提供了一个整合营销的平台,通过内容营销、社交互动和数据分析等手段,增强品牌影响力。第五,平台不断引入和应用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以提高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第六,小红书注重可持续发展,通过优化供应链、推广环保理念等方式,实现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平衡。

3. 小红书平台隐性广告的运营逻辑分析

隐性广告是一种营销传播策略,其通过在媒体内容中嵌入不易被明确感知的广告元素,旨在利用消费者的潜意识心理过程,影响其情感、态度或购买行为。这种广告形式最重要的特征是隐蔽性,信息通过潜意识层面对消费者产生影响,而非通过直接的理性说服,且隐性广告往往利用情感化的内容或情境,与消费者的情感体验产生共鸣,从而增强广告效果[4]。隐性广告的存在使得广告与内容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与传统的显性广告相比,隐性广告不打断消费者的体验流程,减少了消费者的抵触感。但由于隐性广告的隐蔽性和对潜意识的影响,其在伦理上存在争议,需要在合法性和道德性上进行审慎考量。

3.1. 内容策略与创意表达

在内容策略方面,小红书平台的隐性广告通过精准定位用户兴趣和需求,选择与用户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主题,以提高广告内容的吸引力和相关性。隐性广告内容常采用情感化设计,通过故事叙述、情境模拟等方式,与用户建立情感联系,提高广告的感染力[1]。平台鼓励内容创作者进行多样化和创新性的内容创作,以丰富广告的表现形式,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偏好。此外,平台设计互动性内容,如问答、投票、挑战等,鼓励用户参与和反馈,以增强内容的参与度和用户的粘性。

在创意表达方面,隐性广告通过创意叙事手法,将品牌信息融入引人入胜的故事中,使用户在享受故事的同时,自然接受广告信息,同时采用多媒体融合策略,结合文字、图像、声音和动画等多种媒介形式,创造丰富的感官体验。隐性广告的创意表达强调个性化和定制化,根据用户的行为数据和偏好,提供定制化的广告内容和体验[5]。在创意表达中,小红书平台注重视觉美学的创新,通过高质量的图片、视频等视觉元素,提升广告内容的吸引力。平台的隐性广告创意表达常常融入文化元素,如节日主题、流行文化等,以增强广告内容的文化共鸣和时代感。

3.2. 用户互动与社区参与

小红书平台的隐性广告通过设计互动性元素,如问答、投票、用户挑战等,激发用户的参与意愿,从而提高广告内容的互动性和用户的参与度。平台利用社交反馈机制,如点赞、评论和分享,作为用户互动的量化指标,这些反馈不仅反映了用户对广告内容的态度,也为广告效果的评估提供了数据支持。隐性广告鼓励用户生成与广告主题相关的内容,如笔记、视频等,这些用户生成内容成为社区互动的重要媒介,增强了广告的传播力。平台通过收集和分析用户互动数据,对隐性广告内容进行优化,形成用户反馈与内容优化的良性循环。小红书平台还会利用用户数据,为不同用户群体提供个性化的互动体验,如定制化的挑战任务、个性化的内容推荐等。

小红书平台通过隐性广告策略,参与社区文化的塑造,如推广特定的生活态度、价值观等,以增强用户的社区归属感。平台通过隐性广告内容,引导用户遵守社区规范,如诚信分享、尊重他人等,以维护社区的健康发展[6]。同时平台利用社区领袖,如KOL和KOC,作为隐性广告的传播者和社区参与的引导者,发挥其在社区中的影响力。但是,在促进社区参与的过程中,小红书平台需考虑伦理问题,确保隐性广告的真实性、透明度,以及尊重用户权益。

3.3. 品牌合作与技术应用

小红书平台通过与品牌的深度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共同开发符合用户需求和品牌定位的隐性广告内容。品牌合作强调故事化营销,通过将品牌理念和产品特性融入引人入胜的故事中,增强广告内容的情感共鸣和记忆点。小红书平台与关键意见领袖(KOL)和关键意见消费者(KOC)的合作,利用其社交影响力和内容创作能力,为品牌合作提供支持和传播[7]。平台为品牌提供定制化的内容创作和发布服务,确保隐性广告内容与品牌形象和营销目标高度一致。同时,小红书平台通过跨品牌合作,创造协同效应,如联合推广、品牌故事串联等,以扩大广告的影响力和覆盖范围。

在技术应用方面,小红书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深入洞察用户行为和偏好,为品牌合作提供精准的用户定位和个性化的广告推荐。平台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如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优化内容创作流程和提高内容推荐的准确性。

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小红书平台能够实时评估隐性广告的效果,及时调整广告策略和内容。平台利用图像和语音识别技术,提升用户互动体验,如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实现商品的快速搜索和推荐。小红书平台探索AR和VR技术在隐性广告中的应用,如虚拟试妆、虚拟场景体验等,增强用户的沉浸感和参与度。

小红书通过与品牌的紧密合作和先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隐性广告的创意性和互动性,也为品牌提供了精准的营销服务和高效的广告效果评估。

4. 小红书隐性广告运营策略建议

4.1. 内容创作与优化建议

内容创作者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工具深入了解用户的兴趣、行为模式和内容偏好,为内容创作提供指导。同时可以采用故事化手法,将品牌信息融入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中,提高内容的吸引力和情感共鸣[8]。内容创作者也需创新内容形式,如短视频、直播、图文结合等,以适应不同用户群体的消费习惯。同时,创作内容时要注重视觉美学,使用高质量的图像和视频,提升广告内容的观赏性和记忆点。此外,内容创作者应设计互动性元素,如问答、投票、用户挑战等,鼓励用户参与和反馈,提高内容的参与度,如洁柔日用品牌在小红书平台结合“霸总”热点举办抽奖活动,引导用户互动。根据用户反馈和互动数据,不断优化和迭代内容,提高广告内容的质量和效果[9]。但是,内容创作者需确保内容的真实性、透明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用户权益。

品牌方可以与具有影响力的KOL和KOC合作,利用其社交网络和内容创作能力,提升广告的可信度和传播力,同时要保持品牌信息在不同内容和广告中的一致性,强化品牌形象和识别度。

平台可以利用机器学习算法,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推荐,提高广告的精准度和转化率。平台也需不断探索和应用新技术,如AR、VR、AI等,为用户创造新颖的互动体验。此外,平台应建立有效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分析广告效果,及时调整策略。

4.2. KOL与KOC合作策略

小红书平台可以帮助品牌更有效地利用KOL和KOC的影响力,提升隐性广告的传播效果和用户接受度。这也有助于维护平台的健康发展和用户的良好体验。

品牌方可以基于品牌目标和用户画像,精准选择与品牌定位相符的KOL和KOC,确保合作对象的粉丝基础和影响力与广告目标一致。然后与品牌定位相符的KOL和KOC合作,共同创作与品牌相关的隐性广告内容,利用他们的创意和对粉丝的理解,提高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10]。同时鼓励KOL和KOC根据自己的风格和粉丝偏好,个性化定制广告内容,使广告更加贴近目标用户群体。品牌方应与KOL和KOC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持续的内容合作,加深品牌与KOL、KOC及其粉丝之间的联系。品牌方可以通过激励和奖励机制,如销售提成、专属福利等,激发KOL和KOC的合作热情和创作动力。此外,品牌方可建立效果评估体系,对KOL和KOC的推广效果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反馈并优化合作策略,同时对KOL和KOC的合作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避免因个人形象或言论问题对品牌造成负面影响。

4.3. 用户互动与社区建设

内容创作者可以在小红书平台的广告内容中加入互动元素,如问答、投票、评论互动等,鼓励用户参与讨论和反馈。品牌方可以鼓励用户分享与广告主题相关的个人体验和故事,通过用户生成内容(UGC)增加广告的可信度和吸引力,在社区建设和用户互动中传递品牌文化和价值观,增强用户的品牌认同感。品牌方还需识别并培养社区内的积极分子,如KOL和KOC,让他们成为品牌传播的助力和社区建设的引导者。此外,还需定期监测和评估用户互动和社区建设的效果,及时调整策略以适应用户需求和市场变化。在社区建设和用户互动中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如推广环保、公益等正面价值观[11]

小红书平台可以利用用户数据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推荐和互动体验,让用户感受到平台的关注和重视。平台应利用最新的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来分析用户行为,优化互动策略和社区建设。同时平台需建立有效的用户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响应用户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广告内容和社区环境,确保社区内的内容质量,对低质量或违规内容进行管理,维护社区的专业形象[12]

4.4. 标签与话题营销策略

内容创作者需精心设计主题标签,确保它们与广告内容高度相关,同时易于理解和记忆,以提高用户的搜索和参与度,且注重创造有趣、引人入胜的话题,激发用户的好奇心和参与欲望,从而引导用户深入探讨和分享相关内容[13]。内容创作者可通过图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使话题更加生动和直观,提高用户的感知度和参与度。设计话题时,还要注重互动性,如问答、投票、挑战等,以促进用户之间的互动和讨论。内容创作者可在话题设计中融入情感元素,与用户建立情感连接,提高话题的共鸣度和传播力。最重要的是,要确保话题与广告内容深度整合,让用户在参与话题讨论的同时,自然接触到广告信息。内容创作者还需紧跟社会热点和流行趋势,将隐性广告与当前热门话题结合,提高广告内容的时效性和吸引力[14]

平台应鼓励用户围绕广告内容创造自己的标签和话题,利用用户创意增加广告的多样性和覆盖面。平台可通过数据分析了解用户兴趣,确保话题与用户兴趣点相匹配,提高用户的参与度和互动质量。此外,平台需定期更新话题,保持话题的新鲜感和活跃度,同时维护一些长期话题,形成稳定的讨论社区。同时,平台可建立话题效果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分析话题的参与度、影响力和转化效果,并确保话题营销活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涉及敏感或违规内容。

参考文献

[1] 李珂. 与算法捉迷藏: 论小红书“软广”的运营逻辑与未来发展[J]. 新闻研究导刊北京, 2023, 14(16): 251-253.
[2] 杨瑞斌. 社交媒体平台意见领袖的影响力机制分析: 以知乎社区为例[J]. 视听, 2022(2): 129-131.
[3] 杨梦雪. 网络购物社区小红书的内容运营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合肥: 安徽大学, 2018.
[4] 王清, 田伊琳. 网红隐性广告透明化规制: 必要性、规制模式与标准[J]. 出版科学, 2020, 28(2): 74-81.
[5] 衣建西. 小红书APP信息流广告的场景建构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长春: 吉林大学, 2021.
[6] 赖青, 刘璇. 5G智媒时代内容生产与内容运营的新趋势[J]. 中国编辑, 2020(2): 21-26.
[7] 张瑞. 自媒体时代网红传播的特征、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 传媒, 2016(16): 87-89.
[8] 田琦. 自媒体内容创业的创新模式研究——以新一代网红为例[D]: [硕士学位论文]. 太原: 山西大学, 2019.
[9] Patroni, J., von Briel, F. and Recker, J. (2022) Unpacking the Social Media-Driven Innovation Capability: How Consumer Conversations Turn into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s.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59, Article ID: 103267.
https://doi.org/10.1016/j.im.2020.103267
[10] 邓莎. KOL“种草”对用户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烟台: 烟台大学, 2022.
[11] 刘乔丹. 自我建构、情绪类型与广告诉求对冲动性购买的影响[D]: [硕士学位论文]. 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 2017.
[12] 丹∙吉摩尔. 草根媒体[M]. 陈建勋, 方延明, 译.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13] Djafarova, E. and Rushworth, C. (2017) Exploring the Credibility of Online Celebrities’ Instagram Profiles in Influencing the Purchase Decisions of Young Female User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68, 1-7.
https://doi.org/10.1016/j.chb.2016.11.009
[14] 田军. 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小红书隐性广告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开封: 河南大学,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