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研究——以温岭市B幼儿园为例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Taking B Kindergarten in Wenling City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ae.2024.1481397, PDF, HTML, XML,   
作者: 蔡高艺, 徐佳鑫:温岭市城西街道幼儿园,浙江 温岭
关键词: 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Kindergarten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tatus
摘要: 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是影响幼儿园教育质量和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要素,本研究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温岭市B幼儿园进行了调査研究。通过调查发现,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主要存在专业精神不足、专业知识匮乏、专业能力发展不均衡及专业发展意识弱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幼儿园应该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创设发展平台,强化教师培训,推动教育研究。
Abstract: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level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is a key factor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kindergarten education and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young children. Based on existing research, this study conducted a survey of B Kindergarten in Wenling City using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 review,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terview. Through investigation, it was found that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mainly faces problems such as insufficient professional spirit, lack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uneven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abilities, and weak awarenes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s, kindergartens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create development platforms, strengthen teacher training, and promote educational research.
文章引用:蔡高艺, 徐佳鑫. 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研究——以温岭市B幼儿园为例[J]. 教育进展, 2024, 14(8): 227-235.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81397

1. 问题提出

幼儿教育是教育的第一环节,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基石,良好的幼儿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为孩子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还有助于培养出具备优秀素质的新一代,从而推动民族的进步和社会的繁荣。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对于幼儿全面发展,教育质量的提升等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1]。只有幼儿园教师自身专业水平较高,具有坚定的职业的理想,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热爱每一个孩子,用饱满的热忱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才能够促进幼儿教育事业与教师自身共同发展。幼儿教师专业技术能力的提升,对于其教育理念,教学难题的处理等都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关注幼儿教师专业技术能力的发展显得尤为关键,这不仅是规避潜在问题的有效途径,更是确保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保障。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的

在本研究中,对于温岭市B幼儿园开展了调查的工作,了解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在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学习的基础上,从教师专业精神、知识、能力和发展意识的角度上分析问题,提出提升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措施,以此来提升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实现幼儿园教学质量发展的目标。

2.2.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温岭市B幼儿园的全体幼儿教师为调查对象。对该幼儿园的45名幼儿园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以获取研究数据,并且对其中的10名教师进行访谈。

2.3. 研究工具

2.3.1.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制定《关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问卷》,问卷的第一部分是教师个人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情况,分成了教师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发展意识四个维度,其中第1~2题属于专业精神,第3题属于专业知识,第4~31题属于专业能力,第32~50题属于专业发展意识。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旨在了解温岭市B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现状与影响因素。问卷一共发放了47份,最后回收45份,样本回收率为95.74%。

2.3.2. 访谈法

为了全面真实的掌握温岭市B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研究理论,验证调查问卷数据的可靠性,编制了访谈提纲,以此来掌握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问题。主要的访谈内容包含的是:首先是受访者的基本信息,比如年龄、性别等,其次是教师专业精神、知识、能力和发展意识等情况。最后是受访者在专业发展层面上面临的困难。

2.3.3. 文献法

文献法在本研究中发挥了全程的指导作用。在研究起步阶段,本研究运用文献法系统梳理了前人在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领域的既有研究成果及研究历程,确立本研究的理论根基,并通过文献分析法为后续研究探寻适宜的研究路径,同时在辨析前人研究空白点的基础上,初步构架本研究的独特视角与思路。研究进程中,本研究通过搜索文献来扩充研究素材,并运用相关文献对部分论点提供证据支持,确保论点论证严谨且有坚实的理论依据。

3. 研究结果

3.1. 受调查教师的基本情况

3.1.1. 教师性别比例严重失调

从受访者的性别上分析,女教师和男教师的比重分别是95.56%和4.44%。上述数据充分的说明了该幼儿园教师的性别具有不均衡性的特点,男教师的人数是2人,男性参与幼儿教育工作的积极性比较低。

3.1.2. 教师普遍较年轻,教龄短

在调查中发现,教师的年龄最小为22岁,最大为49岁。其中25岁以下的教师共27人,占总人数的60%;而31~40岁以上的教师仅7人,占总人数的15.56%;41岁以上的教师仅2名,占总人数4.44%,并且没有50岁以上的教师,可以看出该幼儿园教师结构整体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教师普遍较年轻,同时教龄也短。

3.1.3. 教师学历偏低,专业对口率高

在对幼儿园教师的学历进行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本科学历所占的比重是77.8%,但是大部分教师属于非全日制本科学历。大专学历和中等师范学校学历的教师比重是20%和2.22%,整体上分析,幼儿园教师的学历比较低,对于幼儿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在调研B幼儿园的过程中,观察到一个显著的现象:高达93.33%的教师均出身于学前教育专业。这意味着这些教师都经历过系统而专业的学前教育学习,因此该园教师的专业对口率极高。

3.1.4. 教师资格证持证率高,职称评定率较低

由调查数据显示,教师资格证持证率高达100%,这也是幼儿园教师入职的最低门槛,但有57.78%的教师没有评定职称,一级教师有8人,二级教师有10人,高级教师仅1人,还有26名教师未定级,占半数以上,说明该园的职称评定率较低。

3.1.5. 工资待遇一般,工资差距大

在被调查的45名教师中,每月工资在3000元以下的占26.67%,工资范围在3001~4000元的占28.89%,工资在4001~5000元的占26.67%,而月工资5000元以上的教师仅占17.78%,有8人。在与教师的访谈中发现,多数年轻教师的薪资水平较低,集中在3001~4000元左右.

3.2. 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调查结果

3.2.1. 幼儿园教师专业精神现状

在职业认同方面,回答“我热爱幼儿教师职业和学前教育事业”时,没有人选择“很不符合”和“不符合”。有14人选择“一般”,占总数的31.11%;选择“符合”的有22人,占总数的48.89%;选择“很符合”的有9人,占总数的20%。由此可见,大约70%的教师都比较热爱幼儿教师这一职业和学前教育事业,愿意成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并在幼儿教育工作中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剩下的幼儿教师则认为一般,说明该幼儿园存在小部分教师缺乏较高的专业精神,教师在学前教育事业上的热情不足,缺乏深厚的职业热爱与投入。

通过对幼儿园老师进行的访谈发现,尽管一些老师起初对幼儿教育并不是很熟悉,但是在学习和工作中,有的教师觉得与儿童相处非常愉快,有的教师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有教师意识到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他们对幼教这个职业的选择更为坚决。从这一点来看,B幼儿园的教师们对这个职业有着比较充足的角色意识和职业价值观,并且有很强的职业归属感。但还是有小部分老师只是把它当成一份能维持生计的工作来看待,缺乏较高的专业精神及认可度。

当选择“如果有机会重新选择职业,我很愿意选择其他职业”时,44.45%的人都觉得符合,而48.89%的人选择“一般”,只有6.66%的人觉得不符合;由此可见,如果有选择其他职业的机会,接近一半的幼儿园教师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其他职业。另有22人则不能确定是否还会选择当幼儿园教师。而只有3名幼儿园教师在有选择其他职业机会的时候还会选择当幼儿园教师。这表明当前B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较低,对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不利于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2]

3.2.2. 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现状

1) 幼儿园教师专业认知分析

在对“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对幼儿教师非常重要”这个问题的选择上,有46.67%的人选择“很符合”,42.22%的人选择“符合”。因此,有88.89%的幼儿园教师认为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对幼儿教师非常重要。说明该幼儿园教师对学前教育理论知识有相当高的认可度。对学前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能为幼儿园教师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能为他们在处理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并为他们的一些想法、做法提供理论依据。

2) 幼儿园教师教学能力分析

在调查B幼儿园的45名教师中,“我通常按照教材来组织活动”一题中,选择“符合”和“很符合”的教师有33人,占总数的73.33%;还有12人选择“一般”,占总数的26.67%;“不符合”和“很不符合”为0人。据调查得出,有73.33%的幼儿园教师通常会按照教材来组织幼儿活动。也就是说,B幼儿园教师在组织幼儿的活动时多数会选择按照教材的内容、形式来商议如何开展活动,同时也体现了B幼儿园教师教学能力较低。教材可以为教师提供活动设计的思路和题材,但有经验的教师一定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活动内容,既定的教材内容不一定符合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因此,幼儿园教师应该根据本班幼儿实际兴趣、身心发展水平、已有学习经验等实际情况,积极创新设计富有个性和特色的本班活动方案,而非拘泥于教材,刻板地组织幼儿活动[3]。从长远来看,这种行为将对幼儿园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构成障碍,并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3) 幼儿园教师组织策略分析

由调查发现,42.22%的幼儿教师在活动实施过程中,一般不会调整原有的活动计划,而只有22.22%的幼儿教师会根据活动实施的情况调整原有的活动计划。在与教师的访谈中,A1教师表示“我不会调整原有的活动计划,因为我还缺乏深厚的经验,随时调整计划对我来说太难了。按部就班的把每一个活动、每一个环节落实好对我来说就已经很不错了。如果突然调整了原有的活动计划我就会非常慌乱,心里没有数了。”

4) 幼儿园教师与幼儿的交往能力分析

调查B幼儿园的45名教师时,提到“我经常和幼儿交谈”这一问题,93.34%的教师选择“符合”和“很符合”,说明该幼儿园教师对于与幼儿经常交谈这一问题认可度极高,会经常性的与幼儿沟通交流。而提到“我不允许幼儿打断谈话”一题时,有8人选择“符合”,1人选择“很符合”,而有14人选择“不符合”和“很不符合”,说明有小部分教师不允许幼儿打断谈话。在与教师访谈中发现:教师为了考虑到幼儿的纪律性所以教师不允许幼儿打断谈话,比如在上集体活动的时候,教师在和全班小朋友谈话的时候,个别小朋友就会忍不住插嘴,这时教师会为了班级的纪律或是活动的完整性而不允许他发言。同时A4教师表示:“很多幼儿打断谈话都是说一些毫无关系的事,比如告状的最多。”还有48.89%人选择“一般”,说明这一部分教师并不清楚自己是否会允许幼儿打断谈话。

5) 幼儿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能力分析

由调查可知,24.44%的教师觉得和家长沟通很困难,这11名教师都是B幼儿园的新手教师,教龄普遍较短,只有33.33%的教师觉得和家长沟通不困难,说明该幼儿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能力还需提高。

由访谈还发现,温岭市B幼儿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方式主要有: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时候与家长交流、开家长会、打电话、家访等形式,随着科技进步,线上的交流方式也增加了起来,如QQ、微信、美篇、钉钉等。沟通方式虽然很多样,但教师实际与家长沟通的频率不高,且沟通的有效性不强,沟通的内容仍停留在孩子在园的生活表现,如“吃饭怎么样,睡觉怎么样,户外活动情况如何”。

3.3. 幼儿园教师专业知识现状

通过访谈资料的梳理,可以发现,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幼儿园教师在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部分教师学习的专业知识相对浅显,缺乏系统深入的学习,也未能将这些知识有效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而另一些教师则对专业知识进行了细致的学习,热衷于深入探究相关理论,并能将理论知识与日常的保育教育工作紧密结合,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这种差异的存在,既反映了教师个体在学习态度和能力上的差异,也提示我们在教师培养和培训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4]

3.4. 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意识现状

3.4.1. 幼儿园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分析

由调查可知,82.22%的人都希望有更多学习进修的机会,说明温岭市B幼儿园教师有较高的自我发展意识,多数教师都希望能够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仅有1名教师选择“不符合”,不希望有更多的学习机会,说明该教师缺乏自我提升和自我完善的意识,内在的发展动力不足,缺乏主动追求个人成长和进步的积极性。

3.4.2. 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分析

在提到“我有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时可知,有30名教师认为自己有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选择“一般”和“不符合”的占33.33%,说明他们职业发展目标比较模糊或干脆没有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温岭市B幼儿园一半以上的教师都有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确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是制定个性化专业发展计划的前提,只有目标清晰,才能精准发力,有效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因此,明确职业发展方向是提升专业素养的首要任务。总体来看,B幼儿园的部分教师尚未充分认识到专业发展规划的重要性,缺乏主动制定和追求个人职业发展目标的意识。一部分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表现出职业倦怠现象,倾向于遵循常规日程,缺乏对未来职业发展的前瞻性规划。然而,也存在部分教师对现状持不满意态度,她们对自身需求有着明晰的认知,并已制定了明确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正积极付诸行动,努力实现个人愿景。

3.4.3. 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方式与需求情况

B幼儿园教师一般是通过幼儿园组织的园内交流活动、上级教育机构组织的教师培训、不同园之间教师的相互观摩学习、师徒制结对互助、专家到园内指导教学等途径来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水平的。

在访谈中,我们会继续问到“如果让您再参加培训,你最希望提高哪些方面?”,大部分教师会认为“最希望提高的是组织教学活动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由此可见,大多数幼儿教师同样重视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期望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彰显教育智慧,然而,这一现象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该幼儿园的教师团队趋于年轻化,导致教师在教育教学、组织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实践经验相对有限,亟待进一步的教育学习与专业引导。

3.4.4. 幼儿园教师自我反思与评价分析

根据访谈可知,温岭市B幼儿园教师的反思行为多数是被动反思,大多是幼儿园以一种外在形式迫使教师去反思,而不是教师发自内心去反思自己哪里做的不好,下次该如何改进。另外,该幼儿园教师的反思行为还停留在意识层面,他们的一些想法并没有转化为实际行动,这对幼儿园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所以要想提升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就是要把意识层面的想法外显化。

由调查可知,有48.89%的幼儿教师知道如何评价教学活动,有15.56%的幼儿教师不知道如何评价教学活动,然而有将近一半的幼儿园教师面对教学活动时不知如何去评价教学活动的效果和有效性。这就进一步导致幼儿园教师很难发现自身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无法改进自己的教学活动,更不能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4. 温岭市B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1. 教学反思和教育研究意识弱

通过对问卷调查和访谈资料的分析,可以发现在幼儿园教育环境中,多数教师表现出对教学实践活动反思精神与教育科研自觉性的显著匮乏,并且对待教学研究的态度普遍消极,这一状况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幼儿园教师群体通过自身和同伴间的反思互动,协同解决教育实践内部的问题,进而延缓了教师专业化能力的发展进程[5]。在与教师的访谈中反映,一些幼儿园教师在讨论教学反思及其相关教育研究议题时,认为现有的教学反思并未显著促进其教学实践的实质性优化,且顾虑到所需投入的时间成本;另有教师指出,教学反思的实际操作期待得到专家的指引,并认为投身教育研究领域似乎显得较为遥远而不切实际。幼儿园教师反思意识的薄弱,直接导致了他们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较少主动进行反思性实践,无法及时捕捉并妥善解决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问题,进而影响到教学活动质量。

4.2. 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较低

当前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程度整体呈现出较低的状态,大多数教师对此尚未形成高度的认知与情感归属。仅有个别教师表现出了坚定的职业承诺和积极的意愿。多数教师对于继续留任持消极态度,他们更倾向于寻找其他职业发展机会。

4.3. 专业知识学习不充分

基于所进行的调查可以发现,尽管大部分本科学历的幼儿园教师已经接受过学前教育专业的系统学习,但在实际应用中,他们对于幼儿教育理论知识的掌握却显得相对薄弱。这不仅体现在他们对于教育理论的深度理解上,也反映在将理论知识有效应用于教学实践的能力上[6]。在部分教龄较长的幼儿园教师群体中,由于早期入职时对应聘者的专业标准相对宽松,他们中的许多人并未接触过学前教育的专业课程,因此对于幼儿教育的专业理论知识了解不多。为了弥补这一知识空白,他们主要依赖于后期的教师培训来接触和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然而,即使有了这样的学习机会,他们在入职后通过园内交流以及参与培训所能学习到的幼儿教育理论知识仍然相对有限。

4.4. 专业能力发展不均衡

根据调查结果总体来看,该幼儿园教师群体总体展现出良好的教育教学与组织管理才能。然而,其中部分教师在其他能力层面仍存有提升空间。

首先,在进行课程资源构建与教学活动策划的阶段,有一部分教师未能切实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性,来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方案。他们往往过于依赖教材,按照既定的内容安排设计课程,导致课程活动设计缺乏必要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这种教学模式虽然简单易行,但却无法充分满足幼儿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也无法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其次,在家园沟通方面,我们注意到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频率普遍不高。部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明显不足,未能及时分享教育理念与科学的教育方法。这种状况不仅造成了家长资源的闲置,更使得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之间难以形成协同效应,无法共同推动幼儿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另外,当前教师群体在教育研究与教学反思方面的表现急需增强。不少幼儿园教师尚未充分展现深度的教育反思与研究意识,认为这些工作并非自己的职责所在。温岭市B幼儿园的师资队伍整体呈现年轻化特征,以教龄5年及以下的新手教师为主体构成。这些新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往往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最为显著的是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由于教学经验不足,他们在面对教育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和复杂情景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缺乏有效的控制和应对能力。新手教师在专业性方面也存在明显的短板。他们往往对幼儿教育理论的理解不够深入,难以将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4.5. 专业发展意识弱

大部分幼儿园教师在入职后能够积极地对自己的未来发展进行明确的规划和设计。他们认识到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然而,仍有一部分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展现出明显的不足。他们缺乏终身学习的意识,对未来职业道路缺乏明确的规划与目标。幼儿园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存在的不足,主要原因在于其在入职前教育阶段的知识积累相对有限,在入职后面临的继续教育和学习提升机会的稀少以及个人学习动力的薄弱。由于理论知识储备的相对匮乏,教师们在实际教学中难以灵活应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先进的教育理念,这不仅限制了他们在教学活动中的创新性和灵活性,也使得他们难以进行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活动[7]。此外,理论知识的不足对幼儿园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实践操作方面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由于缺乏理论指导,教师们可能无法准确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学习需求,导致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不够精准和有效。此外,他们也可能难以应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挑战,无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幼儿的个性化需求。

5. 幼儿教师专业自主权提升策略及建议

5.1. 幼儿园提高入职标准

该幼儿园的教师在初始入职阶段,其专业能力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体现出专业知识和技能储备的明显匮乏。针对这些现象,幼儿园要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入职标准。提高招收标准,不仅意味着在选拔过程中更加注重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还意味着在源头上保证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在提高入职标准的同时,增强教师能力管理的人性化。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入职后考核机制。在入职后的两年内,对教师的专业能力进行定期考核,对于那些不符合要求的教师,应予以筛选淘汰[8]。这样的硬性规定,旨在加强对幼儿园教师的要求,从而确保每一位在岗的教师都能胜任其职责,为构筑起提升幼儿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稳固基石。

5.2. 幼儿园创设发展平台

幼儿园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场所,应当积极为教师提供更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同时,激发幼儿园教师提升自我的兴趣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幼儿园可以激发教师持续学习的热情,助力教师有效克服职业疲惫,增强其专业发展的主观能动性[9]。只有当教师具备了自我提升的动力和能力,才能够更好地推动幼儿园教育事业的发展。

5.3. 幼儿园强化教师培训、推动教育研究

在幼儿园的教育环境中,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专业可持续发展氛围至关重要。首先,要增强教师的专业发展管理意识,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专业成长的重要性,并主动参与到这一过程中来。幼儿园管理者应积极采纳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参与感[10]。其次,在编制针对幼儿教师的培训方案时,必须要充分顾及教师个体的真实发展需求。这意味着管理者需要深度探析园内教师在专业技能层面的短板所在,以及他们在日常教学实践中遭遇的难点和疑虑。只有基于这样的了解,才能设计出真正符合教师需求的培训活动,为他们提供切实的帮助。同时,要注重培训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设计一系列与教师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活动,如教学案例分析、课堂观摩、经验分享等,让教师在参与中感受到自己专业能力的有效提升。

推动幼儿园教育研究工作的进展,首要任务在于引入幼儿教育领域的专家进行专业指导,进而展开对园本课程体系的深度挖掘与创新[11]。在园本课程初创阶段,可凭借权威教材为支撑,并在具体教学活动实施中密切观察幼儿的行为反应与兴趣诉求,对课程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再创作,以确保课程设计紧贴幼儿园的实际情况。

本研究采取文献分析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总结专业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提升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措施。本文中提出的措施,促使幼儿园对自身的教育工作进行不断的总结和反思,幼儿园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理论,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来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实现幼儿园教师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的目标。另外,通过本研究,使得政策制定者和社会各界提升对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关注幼儿园教育中存在的难题,制定科学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提升幼儿园教育事业的活力,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胡海燕. 论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J]. 上海教育科研, 2004(10): 67.
[2] 高晓雅. 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鞍山: 鞍山师范学院, 2018: 17.
[3] 吴启清. 民族地区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 西南大学, 2012: 25-27.
[4] 贾亚丹.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17: 39-48.
[5] 刘幼玲. 近年来国内外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报, 2018, 34(8): 81-84.
[6] 马天洁. 皖北地区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淮北: 淮北师范大学, 2020: 20-50.
[7] 钱笑笑. 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合肥: 安徽农业大学, 2021: 20.
[8] 李欢, 黄平霞. 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调查研究——以江西省民办幼儿园为例[J].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 34(5): 56-60+78.
[9] 赖天利. 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其提升策略[J]. 学前教育研究, 2019(1): 89-92.
[10] 李宝艳.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提升对策[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2, 24(1): 70-74.
[11] 徐迪. 民办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郑州: 河南大学, 2019: 5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