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循环背景下我国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发展策略研究——基于模糊定性比较的分析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a’s Export-Oriented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al Circulation—Analysis Based on fsQCA
摘要: 三年的疫情加速了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的经济动力由消费、投资、出口三大马车开始逐渐转变为消费与投资双轮驱动的形式,而制造型企业又是出口导向型企业中的重要组成成分。本文主要探究疫情下将影响国内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发展能力的要素,以目前大环境内30家国内的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为样本,采用fsQCA方法,探讨盈利能力、增长能力、营运能力、创新资本、创新人才、创新产出、市场表现、品牌表现、开放发展、环境管理这十个前因条件构成的不同组态对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发展的影响,然后根据研究结果给予相关企业发展对策。
Abstract: Three years of the epidemic accelerated the changes of the economic situation, China’s economic power from consumption, investment, exports of the three carriages began to gradually change into the form of consumption and investment two-wheel drive, and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ar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export-oriented enterprises. This paper mainly explores the factors that will affect the development ability of domestic export-oriented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under the epidemic. Taking 30 domestic export-oriented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 the current environment as samples, fsQCA method is adopte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of profitability, growth ability, operation ability, innovation capital, innovation talent, innovation output, market performance, brand performance, open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on the development of export-oriented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and then gives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for related enterprises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文章引用:张竞泽. 内循环背景下我国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发展策略研究——基于模糊定性比较的分析[J]. 电子商务评论, 2024, 13(3): 7790-7806. https://doi.org/10.12677/ecl.2024.133957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根据IMF测算,2020年全球经济萎缩幅度约为4.4%,大约跌掉一整个德国的GDP,这次疫情,将全球经济带入了衰退期,衰退程度将远超过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而在全球GDP下降的同时,中国的经济却一枝独秀,增速从当年的第二季度开始由负转正,得益于疫情防控的显著成效。一边是全球经济的下行,一边是中国经济的逆势增长,这种格局也意味着国家必须对经济政策做出调整来应对[1]

1.1.1. 增速上,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出现减缓趋势

而在国家经济逆势增长的同时,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却遭到了一定的冲击,中国2022年的货物出口额相比于2019年增速明显放缓(如表1),货物进口额甚至开始下降,这显然表明疫情新形势对国家的进出口贸易产生冲击,也对以进出口贸易为主的相关行业产生一定的冲击。

Table 1. China’s imports and exports of goods in recent years

1. 近年中国货物进出口额

出口总额(亿元)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进口总额(亿元)

138419.2927

153309.43

164127.81

172373.6312

179278.8345

进出口差额(亿元)

104967.1697

124789.81

140880.32

143253.6863

142936.4022

出口总额(亿元)

33452.123

28519.62

23247.49

29119.945

36342.4323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

与之同时,2020年全球制造业PMI指数从19年12月的50%下降至2020年4月的39.5%,而中国所在的亚洲制造业却下降相对较少,这也体现了我国制造业强大的发展活力。因此,我国的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虽然在大环境趋势下出现一定的减缓趋势,但是依然相比于其他国家,拥有强大的发展活力。

1.1.2. 政策上,国家出台一系列出口扶持政策

为了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助力出口企业缓解出口困难并促进其平稳发展。2020年以来,有关部门也相应出台了一系列的出口扶持政策。国家税务总局进一步发布了加大出口退税支持力度的政策,同时对一些特定行业实行减免出口税收的政策,另外也有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制定经济特区,以促进本国商品出口。

而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战略性产业,是国家具有长久发展动力的来源,2015年李克强总理就曾指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制造业要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在最近好几次的中央经济工作大会上,制造业也被摆在了主要位置,体现制造业对于国家经济的重要性与战略意义。

1.2. 研究意义

1.2.1. 现实意义

国内学者沈国兵(2020) [2]指出,一直以来中国的进口是出口的函数,出口的下滑会更加拖累进口的下滑,19年第一季度中国的进出口呈现一种下降的趋势,表明中国对全球的贸易市场处于边际递减状态。由此可见出口导向型企业在外贸发展中的重要性,并且在新的形式下将面临很多的不确定性,而制造型企业又是出口导向型企业中的重要占比企业,得出影响制造型出口导向型企业的发展能力的要素,能够给大多数的出口导向型企业提供参照[3]。文章通过fsQCA定性分析出国内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在新的双循环发展格局下发展能力的影响因素,为我国的出口导向型制造型企业提供参照依据,以便于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格局下的市场需求,展现出更好的发展活力。

1.2.2. 理论意义

目前,有关疫情新形势下互联网行业等其他行业发展的研究比较多,但是关于新的形势下出口导向型制造型企业发展的研究比较少,而新的格局出现必然会对出口导向型相关的企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尝试利用有关部门最新发布的《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作为参考得出研究变量,来探讨影响我国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的最优路径:利用fsQCA软件,对30个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样本进行分析研究,从理论上剖析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的发展要素,为其他的研究提供依据。

1.3. 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法,先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在各大学术期刊、百度学术、中国知网等学术系统检索本文相关的文献。然后选择与自己研究领域相同或者研究方法相同的文献进行阅读,了解其研究方式、研究内容与研究结果,最终整理并运用到自身的研究中来。

数据收集法,按文章中设定的一些自变量与挑选出的30家不同类型的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为案例,通过其网页、新浪财经网、东方财富网等途径查询相关数据,并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分,然后加以分析。

fsQCA定性比较分析法,操作流程为: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校准;再构建真值表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最后做实证结果评价。

1.4. 研究内容

第一章绪论。首先,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义,分别阐述出口型导向型企业所处的疫情形势下的新背景和分析此研究对于目前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的意义;然后分别讲述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及内容。

第二章文献综述。主要描述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对企业发展能力指标的研究的发展与成果进行文献综述,并且对其进行述评。

第三章研究方法与指标设计。采用fsQCA模糊定性比较分析法,首先对该方法做出解释,然后根据自定义的研究变量;最后介绍所选取的30家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样本,为下文的实证性分析做准备。

第四章实证分析及结果研究。采用最新的fsQCA3.1软件,对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在疫情下的发展能力做出分析;其次根据真值表的结果,进行核心–辅助条件分析,探讨几种构型的优劣。

第五章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以上文的研究结果为基础,对本次研究所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然后对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提出合理性建议。最后对本文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的研究展望进行阐述。

本文整体的研究思路如图1所示:

Figure 1. Research idea

1. 研究思路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早在上个世纪,美国学者Alexander Wole (1928) [4]在其出版的《信用晴雨表研究》和《财务报表比率分析》最早提出了评价企业财务效益状况的指标,将他提出的7个财务指标与比重进行计算评分就能够得出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指数,这就是著名的沃尔评分法。

1992年,哈佛大学著名教授Robert S. Kaplan和Davidp Norton (1992) [5]提出的平衡计分卡,是同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之一,美国的《哈佛商业评论》将其评价为75年来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学说,他们最主要的贡献是第一次将企业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企业绩效的重要内容,将审视企业绩效方法一共分为四个方面:客户、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财务,在理论的成熟阶段,卡普兰还把绩效考核与组织战略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套前后照应的企业绩效考核体系。

Fredrik Weissenrieder (2002) [6]又随后提出了现金增加值CVA理论,把NPV的计算进行周期化,使EVA对会计体系调整达164项。同时期,John Hanlon和Ken Peasnell (2008) [7]对EVA的项目调整进行了研究,详细阐述了EVA作为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存在的重要性以及自身的优劣。Ruan B和Wu H (2015) [8]通过研究熵和距离函数来分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西方学者Stepanova A(2020) [9]等人基于平衡计分卡用不同方法对企业绩效指标进行复杂评估,以此来确定其发展战略。Marta Nosková (2021) [10]综合了前人的企业绩效指标,以财务指标为基础,综合了企业的创业能力、人力资源、创新性与可持续性等方面对当地的公司进行评估,从而得出与当地公司绩效相关的指标。

这些研究为本文的企业发展能力分析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支持。Alexander Wole (1928) [4]的沃尔评分法奠定了财务效益分析的基础,而Kaplan和Norton(1992) [5]的平衡计分卡拓展了企业绩效评价的维度,特别是对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视,与本文对创新资本和创新人才的关注点相契合。Weissenrieder (2002) [6]的CVA理论和Hanlon与Peasnell (2008) [7]对EVA的研究,提供了具体的财务绩效评价工具,这与本文研究中的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指标相呼应。Ruan B和Wu H (2015) [8]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研究,虽然侧重于宏观层面,但其方法论对企业层面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也具有启发意义。Stepanova A (2020) [9]和Nosková (2021) [10]的研究进一步综合了多维度的绩效评价指标,这与本文综合使用多项指标来分析企业发展能力的思路一致。

2.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企业发展能力指标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其对应的成熟研究也比较少,在很长的时间内我国对企业的绩效评价都是依靠国家和企业的有关部门所制定的指标,而且形式也很单一,大都是以财务状况,以企业的偿债能力来评价企业的绩效情况,很少有对其全面的评价。建国之后也主要以经济指标来考量企业的完成计划水平,很少能够考虑到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

进入90年代之后,我国企业开始逐渐重视企业绩效评价,众多的学者以及专家开始逐渐探索企业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杜胜利(1999) [11]对企业发展能力研究提出了企业绩效评价的框架以及指标计量等,在借鉴平衡计分卡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形与无形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财务与非财务相结合,股东权益与顾客权益相结合的企业评价指标体系。

21世纪初,我国的有关部门与很多学者对企业业绩评价有了很多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孟建民(2002) [12]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出发,即出资人的角度,将企业发展绩效理论深化研究,构建了以财务效益为基础,以所有者评价为主体的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他将财务效益状况、营运状况、发展能力以及偿债能力作为四个基本点,构建了企业评价的体系,再以这四个基本点展开,使其评价指标更加全面,更加具有代表性。黄永红(2002) [13]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把200多家公司形成一个大样本,计算了20个行业的可持续增长率,还统计了他们的时间序列。刘斌与刘星(2002) [14]在黄永红的基础上研究了这些指标的均值,对其进行比较与重新评估,得出实现可持续增长的行业情况。

杜胜利(1999) [11]的研究奠定了我国企业绩效评价的基础,其提出的综合指标体系与本文中对盈利能力、增长能力和营运能力等多维度的评价方法一致。孟建民(2002) [12]的研究从出资人的角度构建了评价体系,这与本文从多方位探讨企业发展能力的思路相契合。黄永红和刘斌与刘星(2002) [14]的研究,通过大样本分析和行业对比,提供了关于企业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数据和见解,这与本文在疫情背景下分析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研究目的高度相关。特别是他们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能够为本文提供方法论上的参考。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本文的理论背景,也为本文的实证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数据和方法支持。

与之同时,陈淑贤(2003) [15]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单一财务评价指标法,即企业可持续增长率。可持续增长率跟企业的内部架构、营运能力以及财务指标都有很大的关联,所以采用可持续发展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评价企业的发展,同时也证明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的资金分配有很大关系。苏冬蔚、吴仰儒(2005) [16]在前人研究的各项财务指标基础上,选择了营运、偿债、成长、可持续发展等能力,对我国的上市公司进行评估并构建计量模型,研究出我国上市公司的绩效指标机制。刘建和李家森(2009) [17]在杜胜利与孟建民的基础上更加完善了指标理论体系,他将企业经济实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经济效益、财务结构作为一级指标,将实有净资产、流动比率、营业利润、资产负债率、毛利率、净利润作为评价体系的二级指标。从资源分配、营运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来确定企业的发展评价指标。

韩晓舟、孔杰(2012) [18]提出了企业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从中小型企业入手,客观分析了影响企业发展能力的各项指标,从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角度,综合剖析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影响要素,做出了相对较为全面的企业发展能力指标体系。刘敏(2013) [19]提出了企业发展能力指标的循环分析,她将企业发展能力的五个财务指标:所有者权益增长率、资产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进行循环分析,五种指标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形成一条循环链。侯光文、郝添磊(2015) [20]试图克服传统绩效考核法的不足,以20家农企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为研究对象,以熵权法从财务收益能力、资产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等角度分析企业发展能力评价指标,结果证明指标可行。

游小聪(2019) [21]将平衡计分卡应用于评价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此构建其公司对应的绩效评价体系。2020年,王灵芝等人(2020) [22]运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问卷调查,共得出49个指标与贵州中药民族企业发展有关,可见影响企业发展能力指标的多样性。李亚(2021) [23]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构建了中小型企业的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分为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也包含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发展效益、市场表现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在2021年中旬,国家通过了《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它不仅考虑到企业的效益发展,还有企业的市场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等,综合分析企业的发展能力状况,结合现在的大环境,这种评价方法综合了国内企业的现实状况以及前人的研究,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企业的发展能力。

2.3. 文献述评

通过对企业发展能力评价指标的国内外文献综述,我们可以看到,自上个世纪以来,学者们对企业绩效评价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众多具有代表性的评价方法与指标。这些研究不仅涉及财务指标,还包括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在当前全球疫情和新的经济格局下,影响出口导向型企业的发展能力的因素也在发生着变化。综合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结论,我们发现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发布的《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因此,本文将运用fsQCA模糊定性分析法,并结合该评价指标,对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的发展能力进行深入研究。

结合这些文献综述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绩效评价已经从单一的财务指标发展到多维度的评价体系,这与当今新的经济格局和疫情形势下企业的发展需求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将以宏观层面分析疫情格局下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所处的新环境,运用fsQCA模糊定性分析法,并结合《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结合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的特点选择研究变量(如图2),来分析新格局下国内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的发展能力影响因素。这一综合性方法既充分考虑了前人研究的成果,也将其与本文的研究内容紧密联系起来,为构建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Figure 2. Evaluation index model of development ability of export-oriented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2. 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发展能力评价指标模型

3. 研究方法与指标设计

3.1. fsQCA模糊定性比较分析法

3.1.1. 定性比较分析法

QCA方法诞生于20个世纪80时期末,由查尔斯·拉金(Charles C. Ragin)在其著作《比较方法》中提出,它是一种以案例研究为向导的基础理论结合研究新思路。它注重根据论证材料及其有关基础理论的持续会话,自小样本数据信息中建构出研究话题的因果性关系。这也是根据集合论与布尔代数的剖析,即从集合而不是有关的视角调查标准与結果的关系,并旨在融合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的优势[24]

3.1.2. fsQCA模糊定性比较分析法

Ragin (2008)提出将模糊集引入定性比较分析,形成fsQCA模糊定性分析法,这是QCA研究新的拓展,模糊集合不同于先前的“二分归属”(非0是1)原则,而是取0~1之间的小数来表示它们的隶属度,相比之前的QCA研究更具准确性。通常情况下,构建模糊集有以下方法:三值模糊集(0, 0.5, 1);四值模糊集(0, 0.33, 0.67, 1);六值模糊集(0, 0.2, 0.4, 0.6, 0.8, 1)。在进行模糊定性比较分析时,首先要对前因要素的必要性和充分性进行检验,得出这些指标的一致性和覆盖率。其中,一致性是指前因条件对案例的解释程度;覆盖率是指前因条件能够解释的案例比率。

之后构建真值表对这些变量进行组态分析,一共得出三种解:简单解、中间解、复杂解。一般中间解要优于简单解和复杂解,可以选取中间解与简单解的交叉项获得其路径组合[25]

本次研究将采用模糊定性比较分析法,具体的分析流程见图3

3.2. 指标设计

为便于使用fsQCA法对双循环下出口型企业发展能力进行分析,参考了衡量企业发展能力指标的各种角度,根据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发布的《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选取能够衡量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发展指标的自变量与子要素。其中,效益发展可以分为盈利能力、增长能力和营运能力;创新发展可以分为创新资本、创新人才和创新产出;市场发展选取市场表现、品牌表现和开放发展;绿色发展为环境管理。结果变量选取企业的出口贸易增长水平。

表2反应了此次研究的自变量与结果变量设计的情况:

Figure 3. fsQCA analysis flow chart

3. fsQCA分析流程图

Table 2. Index design table

2. 指标设计表

变量

分类

自变量

效益发展

盈利能力(x1)

增长能力(x2)

营运能力(x3)

创新发展

创新资本(x4)

创新人才(x5)

创新产出(x6)

市场发展

市场表现(x7)

品牌表现(x8)

开放发展(x9)

绿色发展

环境管理(x10)

结果变量

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出口贸易增长水平(y)

4. 实证分析与结果研究

本次研究以30家出口导向型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案例样本,根据第三部分确定的变量,在东方财富网、爱企查、国泰安、爱企查、天眼查、公司官网等各平台查询并整理原始数据,fsQCA操作的步骤是先把原始数据进行校准,然后将校准之后的数据导入软件构建真值表,最后分析校准后的结果并得出结论。

4.1. 样本选取

本文根据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地区分布,以及根据制造业的定义,一共筛选出了30家出口为导向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为了能够尽量好地反映自变量与结果变量的关系,此30家公司规模大小不一,员工数量少至200人,多达35,000人,所在的行业都各不相同,包括医疗、纺织、烟酒、能源等,但相同的是他们都是出口占较大比重的企业,其中有市场占有率为行业之首的,也有中间水平的,也有占比比较低的。表3包含了各家公司的名称、代号与简介:

Table 3. Sample introduction table of export-oriented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3. 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样本介绍表

样本名称

简介

飞亚达(Fyd)

成立于1987年,是国内唯一一家表业上市公司,集手表研发、设计、制造为一体的出口导向企业。

金利华电(Jlhd)

成立于2003年,主要从事玻璃绝缘子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出口也占公司一定的比重。

永太科技(Ytkj)

成立于1999年,是全球产品链完善、产能规模较大的氟苯精细化学品制造商。

广济药业(Gjyy)

始建于1969年,是一家以维生素为特色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企业,是维生素B2的主要供应商。

创维数字(Cwsz)

成立于2002年,是专注于为全球用户提供全面系统的数字家庭解决方案与服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杰瑞股份(Jrgf)

是一家全球化运营的上市公司,主要从事油田专用设备生产、制造、销售等。

大理药业(Dlyy)

成立于1996年,公司致力于研发和生产中、西药注射剂产品。

协鑫能科(Xxnk)

成立于1992年,是国内领先的移动能源服务商,聚焦换电站一体化解决方案、换电站运营及能源服务、电池梯次利用三大业务。

华特气体(Htqt)

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致力于特种气体国产化的民族气体厂商,主营业务以特种气体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博腾股份(Btgf)

成立于2005年,公司主要为新药研发机构等提供从临床早期研究直至药品上市全生命周期所需的化学药和制剂定制研发和生产服务。

海南海药(Hnhy)

成立于1992年,主要产品有精细化工产品、化学原料药、中药材、中药成药、西药成药等。

宏发股份(Hfgf)

始创于1984年,布局继电器、中低压电器、连接器、电容器、精密零件及自动化设备等多个产业板块。

嘉化能源(Jhny)

成立于1998年,主要从事化工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金发科技(Jfkj)

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聚焦高性能新材料的科研、生产、销售和服务,为创造更加安全、舒适、便捷的人类生活提供全新的材料解决方案的企业。

南纺股份(Nfgf)

成立于1978年,是以纺织业进出口业务为主的企业。

瑞贝卡(Rbk)

成立于1999年,主要从事发制品的生产与销售,出口业务占公司经营的重要比重。

红豆股份(Hdgf)

成立于1995年,是红豆集团的子公司,主要以男装的全域零售与定制业务为主。

上海三毛(Shsm)

成立于1993年,主要从事进出口贸易、实业投资、现代服务业、网络信息技术服务等业务。

申达股份(Sdgf)

成立于1986年,核心产业涵盖了汽车纺织内饰、纺织新材料和进出口贸易等。

本钢板材(Bgbc)

成立于1997年,主要从事金属(含有色金属)加工、购销,钢铁冶炼、压延加工、产品销售。

ST德豪(Stdh)

成立于1996年,主营小家电、LED系列产品研发、制造与销售与进出口业务。

新华制药(Xhzy)

成立于1943年,是全球重要的解热镇痛药生产和出口基地,国内重要的心脑血管类、抗感染类生产企业。

雅本化学(Ybhx)

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国内领先的医药及农药精细化学品定制生产商。

跃岭股份(Ylgf)

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专注于铝合金车轮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企业。

纳尔股份(Negf)

成立于2002年,是国内领先的精密涂布材料供应商,主要从事货物与技术的进出口业务。

通达股份(Tdgf)

成立于2002年,主要从事电线电缆的设计、生产与销售,包括进出口业务。

梅花生物(Mhsw)

成立于1995年,是全球领先的氨基酸营养健康解决方案提供商,进出口业务占公司较大比重。

力源信息(Lyxx)

成立于2001年,是中国本土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电子元件等研发、生产与进出口销售等业务。

鼎捷软件(Djrj)

成立于1982年,公司聚焦制造、流通两大产业领域,以ERP产品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为核心,积极推进云领域与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创新应用研发。

雷柏科技(Lbkj)

成立于2002年,持续拓展无线生活应用场景,业务涵盖鼠标、键盘、音箱、耳机、手柄等外设产品。

4.2. 实证分析

4.2.1. 数据校准

本文采用三值模糊集的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校准,fsQCA软件在校准数据前,需要确定三个锚点:完全隶属阙值、交叉点和完全不隶属阙值;他们的隶属分数为0.95,0.5和0.05 [26],确定完之后用fsQCA软件进行操作,将原始数据全部校准到0到1之间,校准完结果如表4所示:

Table 4. Calibrated data sheet

4. 校准后的数据表

ID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x9

x10

y

Fyd

0.51

0.49

0.95

0.12

0.12

0.83

0.58

0.63

0.69

0.95

0.95

Jlhd

0.02

0.12

0.04

0.74

0.54

0.05

0.06

0.47

0.04

0.05

0.11

Ytkj

0.44

0.44

0.4

0.51

0.9

0.32

0.58

0.38

0.69

0.499

0.27

Gjyy

0.66

0.96

0.17

0.87

0.43

0.08

0.06

0.51

0.11

1

0.93

Cwsz

0.44

0.6

0.83

0.9

0.75

0.79

0.23

0.44

0.84

0.95

0.9

Jrgf

0.99

0.66

0.4

0.57

0.86

0.53

0.97

0.95

0.74

0.82

0.43

Dlyy

0.4

0.39

0.17

0.13

0.96

0.07

0.07

0.499

0.05

0.12

0.22

Xxnk

0.61

0.66

0.19

0.05

0.45

0.05

0.41

0.44

0.05

0.27

0.3

Htqt

0.72

0.52

0.72

0.43

0.2

0.27

0.91

0.54

0.07

0.82

0.61

Btgf

0.84

0.61

0.81

0.97

0.93

0.51

0.72

0.6

0.64

0.95

0.77

Hnhy

0.04

0.14

0.03

0.88

0.15

0.05

0.14

0.09

0.05

0.05

0.01

Hfgf

0.8

0.64

0.77

0.79

0.67

0.52

0.73

0.9

0.81

0.95

0.88

Jhny

0.98

0.62

0.61

0.6

0.68

0.14

0.51

0.95

0.06

0.27

0.26

Jfkj

0.77

0.96

0.96

0.65

0.44

0.98

1

1

0.96

0.499

0.69

Nfgf

0.43

0.16

0.21

0.07

0.1

0.09

0.38

0.47

0.07

0.05

0.04

Rbk

0.43

0.31

0.06

0.44

0.13

0.61

0.53

0.41

0.51

0.12

0.05

Hdgf

0.53

0.2

0.4

0.06

0.11

1

0.57

0.5

0.08

0.05

0.05

Shsm

0.32

0.19

0.13

0.04

0.05

0.41

0.08

0.48

0.18

0.05

0.07

Sdgf

0.22

0.05

0.43

0.15

0.12

0.03

0.33

0.1

0.99

0.05

0.2

Bgbc

0.39

0.54

0.4

0.05

0.18

0.89

0.6

0.01

0.94

0.27

0.35

Stdh

0.06

0.05

0.4

0.47

0.04

0.57

0.04

0.14

0.59

0.05

0.18

Xhzy

0.52

0.57

0.88

0.8

0.78

0.78

0.15

0.56

0.73

0.82

0.99

Ybhx

0.64

0.46

0.53

0.9

0.8

0.11

0.9

0.52

0.54

0.501

0.7

Ylgf

0.35

0.49

0.59

0.45

0.21

0.73

0.11

0.47

0.21

0.501

0.64

Negf

0.58

0.6

0.95

0.77

0.58

0.52

0.59

0.56

0.15

0.501

0.8

Tdgf

0.47

0.94

0.89

0.49

0.67

0.16

0.08

0.49

0.17

0.82

0.88

Mhsw

0.49

0.39

0.88

0.1

0.04

0.21

0.53

0.67

0.86

0.82

0.59

Lyxx

0.13

0.02

0.21

0.06

0.57

0.05

0.65

0.03

0.93

0.05

0.07

Djrj

0.55

0.56

0.91

1

1

0.55

0.39

0.55

0.47

0.82

0.91

Lbkj

0.66

0.51

0.93

0.54

0.83

0.74

0.04

0.51

0.06

0.95

0.95

4.2.2. 必要性分析

校准完数据之后,对样本的前因条件的必要性进行检验,可以得到与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发展能力有关的前因条件必要性的覆盖率与一致性。表5是自变量的必要性检验结果:

Table 5. Necessity analysis results table

5. 必要性分析结果表

自变量

一致性

覆盖率

效益发展

盈利能力(x1)

0.7527

0.7432

增长能力(x2)

0.7581

0.8101

营运能力(x3)

0.8953

0.8360

创新发展

创新资本(x4)

0.7547

0.7651

创新人才(x5)

0.6959

0.7208

创新产出(x6)

0.6243

0.7310

市场发展

市场表现(x7)

0.5730

0.6553

品牌表现(x8)

0.7182

0.7149

开放发展(x9)

0.5872

0.6544

绿色发展

环境管理(x10)

0.8826

0.8934

由表可知,任何变量都不可能完美地解释结果变量,他们的一致性都是小于1的。Ragin (2004)认为变量存在的依据是一致性要大于0.75,以此来划分,对于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发展来说,盈利能力(x1)、增长能力(x2)、营运能力(x3)、创新资本(x4)、环境管理(x10)这五个方面的一致性分别为0.7527、0.7581、0.8953、0.7547、0.8826,它们是影响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发展能力的重要必要条件。其中,有74.32%的样本解释盈利能力是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发展的重要必要条件;有81.01%的案例解释增长能力是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发展的重要必要条件;有83.6%的案例能够解释营运能力是影响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发展的重要必要条件;有76.51%的案例能够解释创新资本是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发展的重要必要条件;有89.34%的案例能够解释环境管理是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发展的重要必要条件。而创新人才、创新产出、市场表现、品牌管理、开放发展的一致性低于0.75,不构成出口型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但考虑到实际情况以及企业发展能力指标等因素,仍将他们作为研究变量。

4.2.3. 真值表构建

检验完必要性之后,根据fsQCA的操作步骤需要对校准后的数据进行检验并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案例,构建出的真值表如下。表6均是较为符合要求的变量组合。

4.3. 结果研究

4.3.1. 核心–辅助条件构型

构建完真值表之后,根据Ragin (2006) [27]、Fiss (2011) [28]等学者的建议,将一致性阈值和案例阙值设置为0.8和1,PRI阈值设定为0.75,筛选出符合要求的组合,然后进行标准分析,一共得到三种解:复杂解、中间解和简单解。将这三类解进行核心–辅助条件分析,核心条件为中间解和简单解的共有条件,辅助条件是仅在中间解里存在的条件。本次研究中,参考了Ragin (2008) [29]的做法,用大圈表示核心条件,小圈表示辅助条件,实心表示条件存在,叉表示条件不存在(Ragin & Fiss, 2008) [30],以此方法一共构建出10个符合要求的构型,如表7所示:

Table 6. Truth value table

6. 真值表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x9

x10

number

raw consist

1

1

1

1

1

1

0

1

0

1

2

0.980392

0

0

1

0

0

1

0

0

0

1

1

0.985407

1

1

1

1

1

1

0

1

1

1

1

0.976501

1

0

1

0

0

1

1

1

1

1

1

0.984496

1

1

1

1

1

1

1

1

1

1

2

0.978823

0

1

1

1

1

1

0

0

1

1

1

0.974719

1

1

1

1

1

1

1

1

0

1

1

0.978442

0

1

1

0

1

0

0

0

0

1

1

0.974441

0

0

1

0

0

0

1

1

1

1

1

0.982833

1

1

1

0

0

0

1

1

0

1

1

0.983165

1

0

1

1

1

0

1

1

1

1

1

0.96115

1

1

0

1

0

0

0

1

0

1

1

0.956204

1

1

1

1

0

1

1

1

1

0

1

0.969312

注:number表示对应的案例数,raw consist表示一致性。

Table 7. Core-auxiliary condition configuration table

7. 核心–辅助条件构型表

变量

构型1

构型2

构型3

构型4

构型5

构型6

构型7

构型8

构型9

构型10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x9

x10

CS

0.986

0.985

0.974

0.956

0.983

0.983

0.975

0.985

0.969

0.961

RCV

0.416

0.183

0.206

0.177

0.155

0.197

0.234

0.172

0.149

0.251

SCV

0.6368

SCS

0.9732

注:表格中, = 核心条件存在; = 核心条件不存在; = 辅助条件存在; = 辅助条件不存在;CS:一致性;SCV:总覆盖度;SCS:总一致性;RCV:原始覆盖度。

4.3.2. 核心–辅助条件构型分析

由上表可知,在双循环格局下,构成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发展能力高低的因素一共有10种构型,并且所有的构型一致性都大于0.9,总一致性水平达到了0.9732,总覆盖度也达到了0.6368,根据fsQCA软件的性质,总一致性大于0.8,且覆盖度大于0.5,这些结果构型总体就是比较可靠的。因为一致性水平都要大于0.9,所以在分析影响出口型发展水平要素时,可以直接考虑他们的覆盖度。下面对四种覆盖度超过0.2,覆盖度相比比较高的构型1、构型10、构型7、构型3进行阐述:

(1) 构型1:x1 * x2 * x3 * x4 * x5 * x6 * x8 * x10

构型1表明,对于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来说,无论市场表现和开放管理情况如何,企业都应该充分关心他们的盈利能力、增长能力、营运能力、创新资本、创新人才、创新产出、品牌表现、环境管理,这些因素都将是影响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只有这些因素获得提升,才能对出口导向型制造型企业的发展能力产生积极作用。

(2) 构型10:x1 * ~x2 * x3 * x4 * x5 * ~x6 * x7 * x8 * x9 * x10

根据赵彩荣(2017)提出的企业发展能力指标四大方面以及百度百科给出的分析企业发展能力八大指标,基本能够得到企业的发展能力影响主要在于经营、财务与创新三个方面,而作为制造型企业,环境保护指标也必不可少。而构型10除了增长能力与创新产出,经营、财务、环境和创新四个方面正好都被涵盖到,他的覆盖率为0.251,能够解释25%的案例样本,显然这个构型解释度是要低于构型1的。

(3) 构型7:~x1 * x2 * x3 * x4 * x5 * x6 * ~x7 * ~x8 * x9 * x10

构型7显示从市场方面来讲,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更多的只需要关注自身的开放发展,自身的市场表现与品牌表现因为涉及到国内与国外,并不容易把控,所以不必过多考虑。并且还要着重关心自己的效益发展、创新发展与绿色发展,这些才是影响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4) 构型3:~x1 * x2 * x3 * ~x4 * x5 * ~x6 * ~x7 * ~x8 * ~x9 * x10

构型3表明,在某些情况下,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要能够更好地发展,更要关注的地方是自身的效益、创新与环境方面,只要能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效益发展、创新能力以及环境管理,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就能够获得很好的发展能力。它显示出增长能力、营运能力、创新人才、环境管理是衡量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但是此构型的覆盖度只有0.206,说明只有20.6%的出口型企业能够解释此关系。

4.3.3. 最优构型与单个变量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知道覆盖率最大的是构型1,为0.416;其次是构型10,为0.251,而其他构型也在覆盖度与一致性水平上都要低于构型1,所以,综合考虑覆盖度与一致性水平,影响出口型发展能力因素的最优构型为构型1:x1 * x2 * x3 * x4 * x6 * x8 * x10。根据其最优构型,可以知道在疫情形式下,影响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效益发展、创新发展、市场发展与绿色发展;二级重要因素为增长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创新资本、创新人才、创新产出、品牌表现、环境管理。

以上面确定的最优构型(x1 * x2 * x3 * x4 * x6 * x8 * x10),同时结合核心条件(营运能力x3,创新产出x6,环境管理x10),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由于fsQCA软件的不成熟,无法做出构型一对应的关系图,所以只能从单因素的角度在fsQCA软件中构建关系图,其中横坐标表示前因条件的模糊分数,纵坐标表示发展能力的模糊分数,在图对角线上方表示支持该变量对出口型企业发展影响大,在下方则表示不支持,若两者模糊分数都超过0.5,说明该变量对该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发展影响很大。图4反映了x6与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发展的关系,核心变量结果分析如表8所示。

Figure 4. Relationship between single variable x6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capability

4. 单一变量x6与企业发展能力关系图

单个变量对结果变量的影响并不大,但是这也并不代表影响影响出口型企业发展因素中不考虑这一变量,而是要对这些变量进行综合考虑,根据fsQCA软件的特点推选出最优构型,即构型1,这些因素共同构成影响出口型企业发展的要素,这样比考虑单个因素要更加准确。

Table 8. Single variable and case relationship table

8. 单一变量与案例关系表

核心变量

支持其变量的出口型企业

x3

Gjyy、Fyd、Cwsz、Hfgf、Xhzy、Ybhx、Ylgf、Djrj、Lbkj

x6

Gjyy、Tdgf、Fyd、Cwsz、Btgf、Hfgf、Xhzz、Negf、Djrj、Lbkj

x10

Jfkj、Fyd、Xhzy、Ybhx、Ylgf、Negf、Tdgf、Djrj、Lbkj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此研究以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为依据,合理推测出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发展动力影响要素,利用fsQCA模糊定性比较分析法,研究出口型企业的发展动力影响因素,最终得到最适合企业发展的路径。根据上文的研究,总结出以下结论:

5.1.1. 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能够良性发展,遵循着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

根据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经过fsQCA模糊定性比较分析,得到最优构型1,该构型除了市场表现与开放发展,其他指标都涵盖到,从某种方面也说明目前出口型企业发展也遵循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

5.1.2. 不同的自变量的影响方面有差异,对于结果变量的影响大小也有所差异

营运能力和环境管理对于企业发展能力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盈利能力、增长能力和创新资本,而创新人才、创新产出和品牌管理,相对来说没有特别显著,但是依然对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有一定影响,且他们也在最优构型中体现,因此还是得将它们考虑进去。

5.1.3. 结合各构型的结果分析,构型1是影响出口型企业发展的最优影响组合

构型1 (x1 * x2 * x3 * x4 * x5 * x6 * x8 * x10)经过综合考虑,判断其为影响出口型企业发展的最优影响条件组合,它的一致性为0.986,覆盖率达到了41.6%,分析其中核心条件存在变量,发现飞亚达(Fyd)、鼎捷软件(Djrj)与雷柏科技(Lbkj)的营运能力、创新产出和环境管理指数很高,同时发展能力水平显示也很高,能够很好地解释这三个核心条件对发展的影响,而是这个变量在这个构型中没有其他的变量影响程度大,而在其他构型中还是能够产生很好的影响。因此,变量的作用在不同构型之中的效果也是不同的。

5.1.4. 双循环格局对出口型企业同时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中小型企业更应该重视发展

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同时也发现相较于大型企业,很多规模相对小的出口型企业受到疫情与新格局的冲击,他们各自的营业额相比疫情前是下降或者呈下降趋势的,他们的利润水平也直线下降甚至由盈利转为亏损。与之相比,很多的中大型出口企业就有一定的缓冲机会,不是说他们受到疫情与新格局的冲击小,而是他们的硬性条件充足,因此能够更好地应对新环境新格局。所以中小型出口企业在资本、市场和技术等条件落后的情况下更应该注重自身的发展,而中大型出口企业也需要进行一定地调整,保持自身的发展能力。

5.2. 建议

5.2.1. 出口型企业要重视资本的积累

资本积累就是把企业的剩余价值用资本化的方式进行积累,而企业的剩余价值,一般来源于获得的利润,然后一部分用于企业自身的支出,另一部分,就是用来扩大生产,增加生产投入,去购买扩大生产而所需的资本要素与劳动要素。因此,出口型企业为了提升自己的总资产与资本积累率,就必须要提高自身的生产投入。一种方式是减少自身不必要的消费支出,提高投入生产的比重,另一种方式是致力于增长自身价值,提高利润收入,这就需要其在经营方面做考虑。

5.2.2. 致力于开拓与发展适合自身产品的海外市场

对于出口型企业来说,开拓并获得海外市场的占有率是提升出口型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方式,而开拓海外市场并不是简单地进入适合自己产品的市场,需要的是企业对其进行综合衡量,再加上疫情对全球甚至是国外的影响,出口型企业必须要考虑成本和利润是否匹配,风险与收益是否匹配,不仅要从短期考量,更要观察他国市场的长期发展情况,也包括其进口政策。国内外专家曾经提出,疫情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所以出口型企业必须要考虑到这一点,开拓更多的市场是减少自身市场遭受波及程度的有效方法。

5.2.3. 适当调整自身的国内外市场权重

作为出口贸易为主的企业,虽然国外市场占比较大,但是自身也拥有一定的国内市场,这也代表了出口型企业可以转变方向来提升自我的发展能力。由于疫情的全球化使得进出口贸易都受到了或大或小的波及,国外产品进口,国内产品进口,以及跨国进行人员调配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一定的困难。而党中央提出的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相互促进,无疑肯定了国内市场为主体的作用。所以,如果出口型企业在国外市场遭受较大冲击,或可以选择调整国内外市场投入权重,这也是一种获得生产动力的方式。

5.2.4. 利用国家的出口优惠政策

虽然疫情的出现对进出口贸易产生了较大的波及,但是2020年中国的出口贸易依然逆势增长1.5%,这一方面说明了国家对疫情的有效控制,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出口导向型企业巨大的发展潜力。最近,国家财政部出台了一系列出口优惠政策,包括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减并港口收费等,同时也致力于畅通企业进出口通道,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也要利用好这点优势,努力提升自己的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 沈建光. 中国经济的韧性[J]. 风流一代, 2021(36): 59.
[2] 沈国兵.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外贸和就业的冲击及纾困举措[J].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2020, 27(2): 16-25.
[3] 魏天池, 徐君. 出口导向型企业面对“双循环”的思考[J]. 经营与管理, 2022(1): 68-72.
[4] Wole, A. (1928) Financial Statement Ratio Analysis, Research on Credit Barometer. Prentice Hall.
[5] Norton, D. and Kaplan, R.S. (1992) The Balanced Scorecard—Measures That Drive Performanc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0, 71-79.
[6] Fredrik, W. (1999) Value Based Management: Economic Value Added or Cash Value Added? SSRN Electronic Journal.
https://doi.org/10.2139/ssrn.156288
[7] Hanlon, J. and Peasnell, K. (2008) Wall Street’s Contribution to Management Accounting: The Stem Stewart Eva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 9, 421-444.
[8] Ruan, B. and Wu, H. (2015)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pacity Evaluation Mode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Based on Entropy and Distance Functions. Proceedings of the 2015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puters & Informatics, Beijing, 17-18 January 2015, 157-164.
https://doi.org/10.2991/isci-15.2015.24
[9] Stepanova, A., Kyrylchuk, O., Horbas, I., et al. (2020) Forming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 Development Strategy Based on Balanced Scorecard.
http://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42611383_Forming_of_Industrial_Enterprise_Development_Strategy_Based_on_Balanced_Scorecard
[10] Nosková, M. (2021) Enterprise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nd Their Use for Strategic Management—Empirical Evidence in Globalized Word. SHS Web of Conferences, 92, Article 03020.
https://doi.org/10.1051/shsconf/20219203020
[11] 杜胜利.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 76-78.
[12] 孟建民. 中国企业绩效评[M]. 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53-54.
[13] 黄永红. 我国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的实证研究[J]. 统计与决策, 2002(12): 52.
[14] 刘斌, 刘星. 中国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的实证分析[J]. 重庆大学学报, 2002, 25(9): 150-154.
[15] 陈淑贤. 企业发展能力评价指标的补充——可持续增长率在企业中的应用[J]. 上海会计, 2003(9): 18-19.
[16] 苏冬蔚, 吴仰儒. 我国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计量模型与实证分析[J]. 经济研究, 2005(1): 106-116.
[17] 刘健, 李家森. 基于投影寻踪的企业发展能力评价模型[J].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9(3): 50-52.
[18] 韩晓舟, 孔杰. 企业发展能力评价指标[C]//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 中国会计学会. 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2012)论文集. 上海: 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 2012.
[19] 刘敏. 企业发展能力指标循环分析[J]. 财会通讯, 2013(11): 81-82.
[20] 侯光文, 郝添磊. 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建构与实证[J]. 统计与决策, 2015(16): 169-171.
[21] 游小聪. 可持续平衡计分卡在路桥公司绩效评价的应用研究[J]. 商业会计, 2019(23): 56-61.
[22] 王灵芝, 周戈耀, 雷雪. 贵州省中药民族药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中国药房, 2020, 31(6): 646-650.
[23] 李亚. 中小企业发展能力评价的实证研究[J]. 经济师, 2014(7): 266-268.
[24] 查尔斯∙拉金, 臧雷振.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定性比较分析法——近25年的发展及应用评估[J]. 国外社会科学, 2015(6): 105-112.
[25] 伯努瓦. 里豪克斯, 查尔斯C. 拉金. QCA设计原理与应用: 超越定性与定量研究的新方法[M]. 杜运周, 李永发, 译.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7: 95-96.
[26] 徐银娜. 社会价值观与创业者特质对创业活动的影响[D]: [硕士学位论文]. 太原: 山西财经大学, 2017.
[27] Ragin, C.C. (2006) Set Relations in Social Research: Evaluating Their Consistency and Coverage. Political Analysis, 14, 291-310.
https://doi.org/10.1093/pan/mpj019
[28] Fiss, P.C. (2011) Building Better Causal Theories: A Fuzzy Set Approach to Typologies in Organization Research.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54, 393-420.
https://doi.org/10.5465/amj.2011.60263120
[29] Ragin, C.C. (2008) Configurational. Comparative Methods/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QCA) and Related Techniques. India Safe Publications.
[30] Ragin, C.C. and Fiss, P.C. (2008) Net Effects Analysis versus Configurational Analysis: An Empirical Demonstration. In: Ragin, C.C., Ed., Redesigning Social Inquiry: Set Relations in Social Research,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