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赋能电子商务
Blockchain Technology Enabling E-Commerce
摘要: 如今随着电子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早已深入了我们的生活,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尽管如此,电子商务同样有着亟待解决之难,而区块链技术因其独有的特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克服电子商务所遭遇的难题。本文深入探讨了区块链技术如何赋能电子商务领域,包括其应用现状、潜在价值、面临挑战及应对策略。通过对区块链技术原理、特点的分析,结合电子商务的实际需求,本文详细阐述了区块链在电子商务中的多个应用场景,如防伪溯源、跨境支付、数字版权保护等,并提出了区块链技术在电子商务应用场景中所引发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
Abstract: Nowadays,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e-commerce has long penetrated into our lives and brought great convenience to people’s lives. However, e-commerce also has difficulties that need to be solved, and blockchain technology, due to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can overcome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by e-commerce to a large ext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blockchain technology empowers e-commerce, including its application status quo, potential value, challenges and coping strategies. By analyzing the principl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 and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needs of e-commerce, this paper elaborates several application scenarios of blockchain in e-commerce, such as anti-counterfeiting and traceability, cross-border payment, digital copyright protection, etc., and puts forward the challenges triggered by the application scenarios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 in e-commerce as well as the coping strategies.
文章引用:田荣林. 区块链技术赋能电子商务[J]. 电子商务评论, 2024, 13(3): 7864-7872. https://doi.org/10.12677/ecl.2024.133964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今电子商务已成为全球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传统电子商务模式在交易安全、数据保护、信任机制等方面存在诸多挑战。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以其去中心化、安全性高、可追溯等特点,为电子商务遇到的挑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在深入探索区块链技术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时,我们发现其独特的优势正在逐步改变着传统电商的运作模式。首先,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能够有效打破传统电商中心化平台的垄断地位,使得交易更加公平、透明。通过区块链技术,买卖双方可以直接进行点对点的交易,降低了中间环节的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其次,区块链技术以其高安全性为电子商务提供了强大的数据保护。在区块链网络中,所有交易数据都被加密并分散存储在多个节点上,这使得数据难以被篡改或窃取。同时,通过智能合约的自动执行,可以有效避免欺诈行为和违约风险,增强了交易双方的信任度。

此外,区块链技术的可追溯性也为电子商务提供了更加完善的供应链管理。通过将商品从生产到流通的每一个环节都记录在区块链上,消费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商品的来源、质量等信息,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购买决策。同时,企业也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优化库存管理和物流配送,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但尽管区块链技术在电子商务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我们也应该看到其面临的挑战和限制。例如,区块链技术的可扩展性、性能优化等方面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此外,如何在保障隐私的前提下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互通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区块链在电子商务应用中所遇到的难题,才能够让区块链技术与电子商务完美融合,让区块链技术更好的赋能电子商务。

2. 区块链技术概述

2.1. 区块链技术的定义

区块链技术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其基于分布式账本的概念,记录数字资产的来源[1]。在更深层次上,区块链技术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信任机制的创新。它通过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和公开透明的特性,重新定义了数字世界中的信任关系。在区块链网络中,每个参与者都拥有完整的账本副本,这使得任何试图篡改数据的行为都会立即被网络中的其他节点察觉。这种机制极大地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各种应用场景提供了强有力的信任保障。除此之外,区块链技术还具有高度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通过智能合约等技术的引入,区块链可以支持各种复杂的业务逻辑和交易模式,从而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例如,在金融领域,区块链可以用于实现跨境支付、数字货币发行等功能;在供应链领域,区块链可以确保产品的溯源和防伪;在公共服务领域,区块链可以提高政府服务的透明度和效率。

2.2. 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核心原理

自区块链技术诞生以来,其发展历程可谓波澜壮阔,不断推动着数字经济的革新与发展。从最初的比特币底层技术,到如今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区块链已经逐渐渗透到金融、供应链、物联网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其巨大的潜力和价值。回顾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其始终围绕着去中心化、安全性和不可篡改性这三个核心特性进行演进。而去中心化、不可篡改、透明性和公开性、安全性和保密性现在已经成为了区块链技术的主要特点[2]。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区块链已经从单一的数字货币应用逐渐发展为一种通用的分布式账本技术。

在核心原理方面,区块链技术通过将数据分散存储在网络的每个节点上,并通过密码学技术保证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这种分布式账本的设计使得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的特点,没有单一的控制机构,每个参与者都可以验证和记录交易,从而确保网络的安全和公正。同时,区块链技术还采用了共识机制来解决网络参与者之间信任和一致性的问题。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算法和规则,使得网络中的节点能够达成共识,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靠。这种共识机制不仅提高了区块链的安全性,也为其在更多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可能。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区块链技术还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例如,智能合约的引入使得区块链能够自动执行合约条款,降低了交易成本和风险;而零知识证明等密码学技术的应用则进一步提高了区块链的隐私保护能力。

2.3. 区块链技术助力电子商务

在电子商务领域,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潜力巨大。首先,其不可篡改性的特点可以确保交易记录的真实性和可信度。通过区块链技术,交易数据被永久保存在链上,任何试图篡改的行为都会立即被网络内的其他节点发现并阻止。这可以使得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的欺诈行为大大减少,为消费者和商家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的交易环境。其次,区块链技术通过以下方式增强信任关系:① 提高交易和数据交换的安全性;② 促进善意的表达;③ 提高沟通的效率和质量;④ 提高贸易伙伴的可预测性[3]。在传统的电子商务模式中,消费者往往难以验证商家的信誉和商品的真伪。而区块链技术可以将商家的信用记录和商品溯源信息上链,消费者可以通过查看这些信息来评估商家的信誉和商品的质量,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购买决策。而解决了贸易中的信用度问题,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去除额外成本。所以借助区块链这一技术为中介,克服贸易信用度问题,自然大大提高贸易的成功率“交易双方的信任度水平较低,为了确保双方的交易可信度,需要支付高昂的额外成本,而实证分析表明,更高的信任水平会导致更多的贸易”[4]

此外,区块链技术的匿名性特点也为电子商务领域提供了更多的隐私保护。在区块链网络中,用户的身份和交易信息都是加密的,只有持有相应密钥的用户才能访问和修改这些信息。这有助于保护消费者的个人隐私和商家的商业机密,促进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除了以上特点外,区块链技术还具有去中心化、分布式等特点,使得电子商务领域的交易更加高效、便捷。去中心化的特点使得区块链网络不受单一实体的控制,避免了单点故障和中心化机构可能存在的风险。而分布式的特点则使得交易数据可以在网络内快速传播和验证,提高了交易的效率和可靠性。

3.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场景

3.1. 防伪溯源

区块链在电子商务的应用场景中,其防伪溯源系统不仅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也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没有哪个消费者希望自己买到假货,而且,防伪溯源系统技术的成熟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企业的权益,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给企业生产制定了一个监督系统,使其精益求精,难以弄虚作假。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化应用,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进一步拓展防伪溯源的应用场景和功能。我们可以将防伪溯源系统应用到更广泛的商品类别中,无论是食品、药品还是奢侈品,都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记录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到最终销售的每一个环节,确保每一件商品都能追溯到源头,让消费者在购买时更加放心,企业生产是更用心。比如陈琦、王冠楠、王华就以农产品为例,指明“农产品区块链溯源系统能够有效降低传统溯源系统中溯源信息失效风险,保障农产品安全”[5]。详细论证了区块链技术在电子商务中对产品的保护作用。与此同时,防伪溯源系统还可以结合物联网技术,实现商品的实时追踪和监控。通过在商品上安装传感器或标签,可以实时获取商品的位置、状态等信息,并将其记录在区块链上。这样一来,无论是运输过程中的破损、丢失,还是销售环节的调换、篡改,都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从而有效遏制假冒伪劣商品的出现。同时,防伪溯源系统还可以与大数据分析相结合,为企业提供更精准的市场分析和消费者行为洞察。通过对溯源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企业可以了解消费者的购买偏好、消费习惯等信息,从而优化产品设计和销售策略,提高市场竞争力。

3.2. 跨境支付

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特点,实现跨境支付的高效、低成本、安全可靠,打破传统跨境支付的壁垒。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度融合,跨境支付成为商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传统的跨境支付方式常常面临繁琐的手续、高昂的成本以及安全风险等问题,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了诸多不便。不稳定的运输成本、不充分的基础设施和复杂的物流流程增加了商品的运输时间和成本[6]。同时,获得贸易融资的难度,特别是对中小企业而言,限制了它们参与国际贸易的能力[7]。而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为跨境支付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区块链技术是全世界通用的,不会有因为国境问题进行额外的收费,方便统一支付系统在全球范围内的建立[8]。将区块链技术全面应用在跨境支付领域,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跨境支付安全系数[9]。跨境支付可以实现点对点的直接交易,无需经过繁琐的中间环节,从而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和时间成本。同时,区块链技术还能确保交易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有效防范欺诈和洗钱等风险。在跨境支付领域,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支付效率,还促进了金融服务的普惠化。通过区块链技术,企业和个人可以更加便捷地进行跨境汇款、跨境贸易结算等业务,进一步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互联互通。

此外,区块链技术还为跨境支付领域带来了更多的创新可能。例如,通过智能合约技术,可以实现跨境支付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进一步提高支付效率和降低风险。此外,区块链技术还可以与其他金融科技手段相结合,为跨境支付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新应用。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区块链技术可以为跨境支付领域带来高效、低成本、安全可靠的新模式,打破传统跨境支付的壁垒。

3.3. 数字版权保护

通过区块链技术,对数字内容进行确权、授权和维权,保护创作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数字内容产业的健康发展。在数字版权保护的征程中,区块链技术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除了确权、授权和维权的基本功能外,该技术还在不断拓宽其应用领域,为数字内容产业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确权方面,区块链技术通过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特性,为数字内容提供了可靠且透明的所有权证明。所以通过区块链技术,电子商务企业可以实现数字版权的确权和授权管理,保护知识产权并防止盗版现象的出现[10]。创作者可以将自己的作品信息存储在区块链上,形成一个不可篡改的时间戳和所有权记录。这不仅可以防止盗版和侵权行为的发生,还为创作者提供了有效的维权证据。

而在授权方面,区块链技术为数字内容的分发和授权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方式。通过智能合约,创作者可以设定自己的授权条件和价格,并在区块链上实现自动执行。这大大简化了传统授权流程中的繁琐步骤,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授权效率。在维权方面,区块链技术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手段来打击侵权行为。一旦发现侵权行为,创作者可以利用区块链上的证据进行维权,通过法律途径追究侵权者的责任。同时,区块链技术还可以为创作者提供实时监测和预警服务,帮助他们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的侵权行为。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区块链在数字版权保护领域的应用还将进一步拓展。例如,通过结合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实现对数字内容的智能识别和分类,提高版权保护的精准度和效率。同时,区块链技术还可以与现有的版权保护体系进行融合,共同构建更加完善的数字版权保护生态。总之,区块链技术为数字版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随着其应用的不断深化和拓展,数字内容产业将迎来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

3.4. 智能合约应用

智能合约应用正逐渐改变着我们的商业生态和交易模式。在传统的电商模式中,需要由第三方平台来进行管理和搭建,但这样难免会有信息的不对称和出现信任问题。但区块链技术通过去中心化和分布式存储的方式,消除了单点故障和数据篡改的可能性,提高了信用信息的可靠性和可验证性[11]。这些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合约,无需第三方中介参与,即可实现自动化执行和验证,大大提高了交易的效率和安全性。在供应链领域,智能合约应用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传统的供应链中,由于参与方众多,信息难以有效共享,导致交易效率低下且风险较高。而智能合约的应用,可以实现供应链的透明化和可追溯性。各参与方可以将交易信息、物流信息等上链,通过智能合约自动执行交易,减少人为干预,降低出错率,并大大缩短交易周期。此外,智能合约在金融服务领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智能合约,可以实现自动化的贷款发放、保险理赔等金融服务,减少人工审核的时间和成本。同时,智能合约还可以实现跨境支付、数字货币交易等功能,为金融服务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创新。

4. 区块链技术应用在电子商务中面临的挑战

4.1. 区块链技术的性能瓶颈

首先,技术成熟度无疑是我们在探讨区块链技术时无法忽视的一个核心问题。其中一个显著的问题便是性能瓶颈。目前,区块链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处理速度和交易容量仍然相对有限,特别是在面对大规模、高并发的交易场景时,其性能表现往往不尽如人意。这主要源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所带来的共识机制和验证过程的复杂性,以及数据块大小和传输速度的限制。其次,扩展性不足也是区块链技术面临的一大难题。随着区块链网络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参与节点和交易数据的不断增加,其对系统的扩展性需求也变得越来越迫切。然而,传统的区块链结构在设计上并不具备良好的扩展性,难以有效应对网络规模和数据量的快速增长。

4.2. 监管难度大、法律政策不全

由于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分布式账本技术,不依赖于中央控制节点,交易信息在网络中进行加密传输和存储,所以很难被外部监管机构实时监控和追踪。此外,由于区块链网络中的参与者都是平等的,没有任何中心化的管理实体,因此传统意义上的监管措施,如行政命令、行政处罚等,可能无法直接适用于区块链技术领域。例如,在数字货币领域,由于交易过程的高度匿名性和跨境性,监管部门难以追踪和监管资金的流向,这给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等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除此之外,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功能也引发了一系列法规政策方面的问题。由于智能合约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自动化执行协议,当涉及到现实世界的法律和监管要求时,如何界定其合法性和合规性成为了焦点。同时,智能合约的匿名性和去中心化特性可能会与一些法律法规中关于透明度和责任追究的要求产生冲突。这是因为智能合约的匿名性使得参与者无需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而去中心化特性则意味着智能合约的执行过程中不存在中心化的管理机构,这两者都有可能使得一些法律法规难以得到有效执行。例如,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法律规定企业和个人在进行交易时必须向相关机构披露其身份信息,以便于进行监管和责任追究。然而,智能合约的匿名性使得这一要求难以得到满足,从而可能产生法律风险。此外,智能合约的去中心化特性也可能使得相关机构难以追踪和监管合约的执行过程,进一步增加了法律法规的执行难度。因此有学者指出,智能合约意思表示有瑕疵、合约债务不履行、格式条款效力不明、跨国交易智能合约准据法适用不清晰等现实问题出现时,应受到法律体系的规范[12]

4.3. 区块链技术特性与隐私保护的矛盾

除了上面所讨论的两个难题之外,区块链技术仍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那就是用户的信息安全存在隐患[13]。区块链技术所具有的透明性特征,使得交易数据在未经加密处理的情况下,有较高的风险遭受泄露或不当使用。这种透明性要求所有参与者都能够访问到整个区块链上的所有交易记录,这种特性在提高数据公开性和可追溯性的同时,也带来了数据保护的挑战。因为一旦交易信息被记录在区块链上,它就几乎不可能被篡改或删除,这意味着任何不慎或恶意的行为都可能永久地暴露敏感信息。尤其是在涉及个人隐私或商业机密的场合,这种透明性可能会导致数据被未经授权的第三方获取,从而引发隐私泄露或商业秘密被滥用的风险。

而区块链技术所面临的隐私泄露风险,并不仅仅局限于用户个人信息的泄露问题,其实它可能引发的后果要严重得多。因为一旦用户的个人信息被泄露,那么就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这些反应可能会对用户造成严重的损失。比如,用户的资产可能会因为隐私泄露而遭受损失,这是因为黑客可能会利用泄露的个人信息,进入用户的区块链账户,从而窃取用户的资产。另外,隐私泄露还可能会引发信任危机,这是因为用户可能会因为担心自己的信息被泄露,而不再信任区块链技术,这可能会导致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受到阻碍。此外,隐私泄露还可能会对用户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这是因为黑客可能会利用泄露的个人信息,对用户进行人身攻击。

5. 应对挑战的对策研究

5.1. 加快算法升级

在技术领域,为确保技术的成熟度和稳定性,学术界与技术团队已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实践。最初,为了改善区块链技术的性能瓶颈,如交易吞吐量和确认速度不足,以及拓展性受限等问题,PoS (权益证明)算法被引入,以替代传统的PoW (工作量证明)算法。PoS算法的核心机制在于,根据节点的币龄分配记账权,其中币龄随代币持有量和持有时间的增加而累积。一旦节点获得记账权,其币龄将归零,并需等待下一次记账机会。这一设计显著提升了区块链网络的安全性,因为任何潜在的攻击者需要购买并抵押大量的代币以获得足够的币龄,这将产生高昂的成本。同时,PoS算法支持高吞吐量和快速的交易确认速度,从而显著减少了通信开销。然而,PoS算法依然存在中心化的问题,即代币持有量较多的节点将获得更大的奖励和影响力。

为了进一步优化区块链技术,DPoS (委托权益证明)算法应运而生。DPoS算法引入了代理人的概念,允许节点通过投票选出代表进行验证和区块创建。获得最多票数的N个节点将组成委员会,按照既定规则验证交易并生成区块。这一机制有效降低了通信开销和延迟,进一步提高了交易吞吐量和确认速度,从而显著提升了系统效率和性能。此外,DPoS还支持分片和并行计算,有效增强了网络的可扩展性。由于节点拥有投票权,各节点可以根据自身意愿对网络进行调整和优化。最后,我们可借鉴数据库分片策略,将区块链网络有序地分割成若干个独立的分组(即分片)。每个分片的安全性对于整个区块链系统的稳健运行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区块链系统中,多个分片能够并行地处理、存储和计算大量的交易。通过适度增加分片的数量,我们能够有效地实现区块链系统交易吞吐量的线性增长。状态分片的好处是可以减少节点的存储和计算负担,提高网络的吞吐量和响应速度[14]

5.2. 明确权责、加大交易过程管控

对于区块链技术的法规政策问题,首先在于明确平台的法律权责。在平台的权利上,平台有权运用区块链技术提升运营效率,处理业务并保护用户权益,引进技术人才。但在其义务上,平台需遵守法规,告知用户风险,不得滥用权限,操作须经授权或批准,保护用户隐私,遵循相关法条,并在监管机构进行真实登记。平台合并与收购需经审核批准。

在明确平台的法律权责之后,监管机构亦需明确其法律义务,包括监督区块链平台的注册与审批、管理平台的法律与政策落实情况、审查并决定平台是否可进行区块链交易、监督平台信息披露及如实告知义务的履行、审核平台数据回滚操作并保障用户利益、依法进行数据回滚并在必要时给予用户补偿、监督用户隐私保护情况并对侵权行为进行处罚、限制或禁止非法操作平台。既然区块链去中心,在用户进入平台后,管理者不能独立控制平台和交易,因此,加强事前审核,在注册环节审核资质,有助于降低风险,也能找到对应的实体企业和个人[15]。此外,政府需为区块链平台建立用户管理系统,利用大数据或人工智能等技术识别违法交易人员,并要求平台在设立及运行过程中向监管部门备案登记、记录并反馈参与者信息及交易数据。这样一来,监管机构就能够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有效地实时监督交易状态,维持区块链技术中交易的正常进行。

当然只靠监管部门的监督显然是不够的,我们还需充分发挥交易参与者如交易双方、交易平台的积极能动作用,让他们在交易过程中相互监督与评估。而要想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得先完善《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明确平台的权利及监管部门和用户的义务,对于出现《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中尚未规定的行为,可援引现实生活中的法律规范。这样就可以,让大家清楚各自的义务,辨别违法犯罪行。随后建立交易违法犯罪行为的责任连带形式,在交易出现问题是,交易双方与平台共同承担责任[16]。当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时,大家必然会考虑自己行为的后果,从而减少区块链技术中的违法犯罪行为。

5.3. 引入前沿技术:同态加密、零知识证明加密用户信息

在用户的隐私保护方面,我们可以引入一系列前沿技术手段,如零知识证明与同态加密,以确保交易数据的安全性与隐私性得以充分维护。零知识证明技术以其独特的验证机制,能在不泄露任何有用信息的前提下,证实信息的真实性,对于用户隐私的保护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在用户数字身份初始化阶段利用零知识证明隐藏代表真实身份的公钥,并利用选择性披露技术对属性进行隐藏,在数字身份验证阶段实现属性的按需披露,解决了安全和隐私中的身份属性披露过度化问题[17]。同时,一些学者使用简洁非交互式零知识证明技术实现了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身份系统的隐私保护[18]。而同态加密技术则能够在加密状态下进行计算,从而保障数据在传输与处理过程中的绝对安全。利用同态加密算法完成区块链数据加密的全过程,加密后的数据隐私性更强,在存储过程中不容易泄露[19]

为便于理解,我们可将这两项技术比喻为锁与钥匙。零知识证明技术如同坚固的锁,仅拥有正确钥匙者方可开启,而他人即便窥视亦无法得知其内部内容。同态加密技术则犹如那把钥匙,能在不暴露锁内部构造的前提下,进行相应操作,确保数据安全无虞。通过采纳这些尖端技术,我们必能在享受区块链技术带来便捷的同时,亦能享受到更为周全的隐私保护。

6. 结论

区块链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为电子商务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区块链技术将在电子商务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电子商务的持续发展。区块链技术以其去中心化、安全性高、透明性强的特点,正逐步改变着电子商务的传统模式。尽管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电子商务的前景是如此的客观,但是其所带来的挑战也是不容我们忽视的。由于区块链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电子商务的各个领域,对其处理速度、交易容量以及扩展性等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其技术成熟度显然是难以满足这样的高要求的,因此我们得不断优化区块链的算法并借鉴数据库分片策略,以此提升其性能。除区块链技术的成熟度不足之外,对其法规政策的不完善、用户隐私的难以保障,也是区块链技术的应用给我们带来的挑战。在法规政策方面,我们首先得明确平台的法律权责与监管机构的法律义务,加强事前审核,在注册环节审核资质,事后备案。其次,政府建立用户管理系统,利用技术识别违法交易人员,并要求平台备案登记、记录并反馈参与者信息。最后,建立责任连带形式,充分发挥交易参与者积极能动作用,实现相互监督与评估。而在用户隐私方面,我们可以引入零知识证明和同态加密技术来确保用户的数据安全。唯有克服了区块链技术应用所带来的诸多挑战,才能使区块链技术更好地赋能电子商务。

参考文献

[1] Ganne, E. (2018) Can Blockchain Revolutionize International Trad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2] 张海丽.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商务运营架构优化基平台体系构建[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0(3): 15-21.
[3] Kowalski, M., Lee, Z.W.Y. and Chan, T.K.H. (2021) Blockchain Technology and Trust Relationships in Trade Finance.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166, Article 120641.
https://doi.org/10.1016/j.techfore.2021.120641
[4] den Butter, F.A.G. and Mosch, R.H.J. (2003) Trade, Trust and Transaction Costs. Tinbergen Institute Discussion Paper, No. 03-082/3, Tinbergen Institute, Amsterdam and Rotterdam.
https://www.semanticscholar.org/paper/Trade%2C-Trust-and-Transaction-Costs-Butter-Mosch/3a10732a4dc85086c62dd92c723d4cd1d23939de
[5] 陈琦, 王冠楠, 王华. 农产品区块链溯源系统基于关联规则的消费者信任研究[J/OL].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1-11.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sxrP1m9hSI-GbkSVJVqBgrdJqvQdgfdpeik1o38AK1yacXytmj57w5GB9RWNrVITstaDGB3htV1GX0m5unC_Kr4tJTvdunQNErb5NIPuFW7xrz826PXb4lXT9MJXU45RMgPR_3QsMx27AaoAG1cg0qc2O7gtIZq4AjK5kwh7WKwYALZT_TporYccwnWocnSO&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2024-06-01.
[6] 张夏恒, 马天山. 中国跨境电商物流困境及对策建议[J]. 当代经济管理, 2015, 37(5): 51-54.
[7] Auboin, M. (2012) Use of Currencie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Any Changes in the Picture?
https://www.semanticscholar.org/paper/Use-of-Currencies-in-International-Trade%3A-Any-in/878758c6e85542ac0ce37f0b371a0f12b2770c5c
[8] 程训勇.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在电子商务运维中的有效应用[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 14(13): 171-174.
[9] 祝莹莹. 区块链技术在我国跨境电商中的创新与应用[J]. 今日财富, 2024(17): 20-22.
[10] 陈娥祥. “区块链”背景下电子商务发展路径研究[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24(6): 137-139.
[11] 林薇.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 商展经济, 2024(4): 126-129.
[12] 游文亭. 《民法典》对智能合约的法律规制[J]. 理论月刊, 2023(12): 125-134.
[13] 谢崇亮, 茹洁芳.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商务信息安全领域的应用[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0(11): 259-260.
[14] 张猛. 基于分片机制的区块链性能优化方案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北方工业大学, 2023: 14-15.
[15] 杨慧琴, 孙磊, 赵西超.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互信共赢型供应链信息平台构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5): 21-31.
[16] 王文. 区块链发展亟待有效监管[N]. 经济日报, 2018-10-11(016).
[17] 闫恩华, 宋智明, 任志鑫, 等. 隐私保护及安全可控的区块链数字身份模型[J/OL].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1-15.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sxrP1m9hSI-skaCTWd0XpFtrl6s1Rd4scGMMfpbfkIN6V-2KYhKn4WEO-hlDSVt-66Ej5EvntU7kGR14PTlhUafHzDJw--F1o219jPYBwTX-lmeWHJSQSuFbSZ2V8XJeeIQ80fIz4wHxxtRtHGvhBoFlAA613ndIpG-EcK6Qc89KRHmz1hCT3XyAG9REW1yr&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2024-07-02.
[18] Ren, Z., Yan, E., Chen, T. and Yu, Y. (2024) Blockchain-Based CP-ABE Data Sharing and Privacy-Preserving Scheme Using Distributed KMS and Zero-Knowledge Proof. Journal of King Saud University-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36, Article 101969.
https://doi.org/10.1016/j.jksuci.2024.101969
[19] 罗焱, 何梦颖. 基于跨域认证协议的区块链数据同态加密仿真[J]. 计算机仿真, 2024, 41(3): 426-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