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足踝部骨折,作为一种常见的骨骼损伤,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当足踝部受到强烈的外力冲击,如摔倒、车祸等,往往会导致骨折的发生。由于足踝部是身体的重要承重部分,因此骨折后的恢复和治疗尤为重要。目前,针对足踝部骨折的治疗,临床上主要采用的是手术治疗[1]。手术治疗能够准确地复位骨折部位,通过钢板、螺钉等固定物使骨折部位保持稳定,从而加快骨折的愈合[2] [3]。然而,手术治疗后的恢复过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患者在术后进行一系列的康复训练和护理[4]。
在这个过程中,快速康复外科护理(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模式的引入,为足踝部骨折患者的术后恢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是一种综合性的护理模式,它旨在通过优化围术期处理措施,减少手术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创伤应激,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术后康复质量[5]。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足踝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相关研究表明,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足踝部骨折患者进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还能够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6]。
为了深入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足踝部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我们选取了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收治的230例足踝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均接受了手术治疗,并在术后接受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我们详细记录了这些患者的恢复情况,包括疼痛程度、肿胀程度、关节活动度等指标,并通过统计学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分析。
2. 对象和方法
2.1. 设计
回顾性对比试验。
2.2. 时间及地点
试验于2020年01月至2023年0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骨病矫形外科完成。
2.3. 纳入标准
① 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骨病矫形外科2020年01月至2023年05月收住院接受踝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② 踝部骨折患者,其临床症状和体征与影像学结果一致。③ 年龄18~55岁。④ 经麻醉师评估后,可耐受麻醉者。⑤ 数据及随访结果完整。
2.4. 排除标准
① 既往踝部手术史患者。② 其他代谢性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脊柱肿瘤、结核病等。③ BMI > 35 kg/m2。
2.5. 手术及护理方法
2.5.1. 术前准备
踝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前均行X射线、CT、MRI、常规行血常规、肝肾功等检查及评估患者病情。
2.5.2. 手术方案
骨折复位按外踝–内踝–后踝顺序进行。内踝骨折者做内踝前方弧形切口;外踝骨折者,以外踝骨折端为中心,做外侧或后外侧切口,合并后踝骨折时取后外侧切口;固定材料有松质骨螺钉、半螺纹空心螺钉、解剖型钢板1/3管形钢板等。术中显露骨折端后清除嵌入的软组织、血凝块及关节内碎片,采取巾钳夹复位较大骨块,克氏针固定较小骨块,采用合适内固定材料予以固定。后踝骨折片波及胫骨下端关节面达25%时予以内固定。术中注意修补断裂的韧带组织,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时将踝关节置于背伸95˚做下胫腓联合固定。术后处理:术后予以预防感染、消肿、预防血栓等处理。如果术中内固定欠牢靠,踝关节稳定性差,术后踝关节中立位以石膏托或踝关节支具固定2~4周。早期行足趾屈伸锻炼,去除外固定后,即行踝关节功能锻炼,根据复查X线所示骨折愈合情况逐步负重锻炼。下胫腓内固定螺钉于术后8~12周负重行走前取出。
2.5.3. 护理方案
在两组患者接受手术期间,对Comparison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对其进行体位护理、切口护理等。对Research组患者进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法是:① 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协助医生用石膏托固定其患肢。将患者的下肢垫高,使其足部比心脏高20 cm,并注意使其保持足尖朝上。② 护理人员遵医嘱对患者的足部进行冷疗和红光治疗。密切观察患者患肢的感觉、皮肤颜色、肿胀、疼痛程度的变化情况。③ 在进行手术前6 h,护理人员告知患者禁食。在术前2 h,让其饮用300 ml的清饮料。④ 在术后,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多饮水,保持饮食清淡。使用 石膏托固定其患肢,并定时遵医嘱对其进行中频脉冲治疗。每隔1 d对患者的切口进行1次换药处理。⑤ 在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后,护理人员指导其进行早期康复功能锻炼,以减轻其肢体肿胀的程度,防止其发生肌肉萎缩和深静脉血栓。在患者的肢体功能明显改善后,协助其进行拄拐行走训练,10 min/次,3~4次/d。⑥ 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多到户外晒太阳,让其多食用高蛋白、高钙、高维生素的食物,禁止其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并督促其戒烟戒酒。⑦ 在术后4~6周为患者拆除石膏托,然后开始指导其进行踝关节屈伸训练,以促进其踝关节功能的恢复。
2.6. 术后处理
所有患者在术后4 h内常规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25 mg,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乳酸钠林格注射液(500 mL,新疆华世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补充血容量、维持电解质平衡。两组患者术后24小时内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51021156) +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1.5 g山东润泽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66552)静滴为预防术后感染。两组患者术后的抗血栓方案相同,均在术后8 h内于皮下注射4100 IU那屈肝素钙注射液(0.4 mL:4 100 IU,南京健友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之后每24 h皮下注射4100 IU那屈肝素钙,直至术后2周患者拆线后出院。如患者术后感术区疼痛不适,予以依托考昔片(成都苑东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93304)口服,必要时予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21156) + 帕瑞昔布钠(20 mg,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73309)静滴缓解术区疼痛。定期复查感染、凝血及肝肾功指标评估抗凝治疗效果,定期完善双下肢血管B超、腹部大血管B超以排除血栓,完善患侧股骨1:1正侧位评估手术效果。术后定期换药并观察手术切口恢复情况。根据切口愈合情况术后第12天常规拆线,感染和血肿切口等完全愈合后拆线出院。出院后,告知患者于术后1、2个月定期来院复查下肢血管B超及凝血功能;此期间,病人需要严格卧床,不可下地负重。
2.7. 临床术前资料收集
年龄、性别、病程、身体质量指数、手术节段、合并并发症、吸烟史、既往史、术前VAS评分和术前ODI评分。
2.8. 观察指标
WHOQOL-100评分、对护理满意程度的评分及VAS评分及ODI评分。
2.9.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定量数据用平均±标准差(X ± S)描述,定性数据用病例数表示。定量数据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于不符合t检验条件的情况,采用秩和检验。定性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 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参与者数量分析
纳入经踝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230例,根据麻随机数字方法将其分成2组,Research组115例,Comparison组115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数据。
3.2. 试验流程图
两组分组流程图见图1。
Figure 1. Flow chart of patient assignment
图1. 试验分组流程图
3.3. 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
术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身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全身性疾病、吸烟史和饮酒史指标进行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而两组患者手术节段分布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 = 9.907, P < 0.05),见表1。
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preoperative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1. 两组术前一般资料比较
指标 |
Research组(n = 115) |
Comparison组(n = 115) |
t/x2 |
P |
年龄,岁 |
51.74 ± 15.08 |
51.08 ± 15.04 |
0.333 |
0.740 |
性别(男/女) |
41/74 |
44/71 |
0.168 |
0.682 |
病程,月 |
15.12 ± 39.13 |
14.50 ± 33.44 |
0.536 |
0.76 |
身体质量指数(kg/m2) |
25.52 ± 3.22 |
25.64 ± 3.17 |
0.001 |
0.786 |
患侧 |
|
|
2.527 |
0.112 |
右 |
69 |
57 |
|
|
左 |
46 |
58 |
|
|
既往史 |
|
|
|
|
高血压 |
32 |
29 |
0.036 |
0.849 |
糖尿病 |
16 |
16 |
1.084 |
0.668 |
冠心病 |
11 |
10 |
0.011 |
0.915 |
神经系统疾病 |
4 |
4 |
0.041 |
0.840 |
呼吸系统疾病 |
14 |
14 |
0.010 |
0.921 |
内分泌系统疾病 |
6 |
9 |
1.179 |
0.278 |
全身性疾病 |
8 |
2 |
2.963 |
0.085 |
吸烟史 |
18 |
16 |
0.005 |
0.944 |
饮酒史 |
18 |
16 |
0.005 |
0.944 |
3.4. 两组WHOQOL-100评分、对护理满意程度的评分比较
接受护理前Research组患者的WHOQOL-100评分为(51.26 ± 3.15)分,Comparison组患者的WHOQOL-100评分为(52.19 ± 2.89)分;两组患者的WHOQOL-100评分相比,P > 0.05。接受护理后,Research组患者的WHOQOL-100评分为(88.54 ± 6.92)分,Comparison组患者的WHOQOL-100评分为(64.25 ± 7.96)分;两组患者的WHOQOL-100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提高,且Research组患者WHOQOL-100评分高于Comparison组患者,P < 0.05。详见表2。
Table 2. The score ratio of WHOQOL-100 scor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2. 两组WHOQOL-100评分、对护理满意程度的评分比
指标 |
Research组(n = 115) |
Comparison组(n = 115) |
t |
P |
WHOQOL-100评分 |
|
|
|
|
护理前 |
51.26 ± 3.15 |
52.19 ± 2.89 |
1.478 |
0.228 |
护理后 |
88.54 ± 6.92 |
64.25 ± 7.96 |
3.250 |
0.041 |
对护理满意程度的评分 |
93.69 ± 3.15 |
79.18 ± 2.54 |
4.164 |
0.018 |
3.5. 两组术前和术后VAS、ODI评分比较
Research组和Comparison组术前VAS评分和ODI评分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Comparison组术后第1天、3天、1月的VAS评分明显低于Research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Comparison组术后第1天、3天的ODI评分明显低于Research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Research组和Comparison组术后第7天VAS评分和术后第7天、1月ODI评分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见表3。
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VAS and ODI scores in the two groups
表3.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VAS和ODI评分比较
|
随访时间 |
Research组(n = 115) |
Comparison组(n = 115) |
t |
P |
VAS评分 |
术前 |
7.03 ± 1.04 |
7.31 ± 1.36 |
0.263 |
0.569 |
术后第1天 |
4.25 ± 1.28 |
4.36 ± 1.34 |
2.001 |
0.044 |
术后第3天 |
3.56 ± 1.46 |
3.63 ± 1.26 |
1.281 |
0.001 |
术后第7天 |
2.84 ± 1.58 |
2.53 ± 1.74 |
1.356 |
0.845 |
术后第1月 |
2.51 ± 1.76 |
1.23 ± 1.26 |
2.234 |
0.001 |
ODI评分 |
术前 |
71.24 ± 8.32 |
71.33 ± 9.63 |
0.201 |
0.256 |
术后第1天 |
37.25 ± 11.26 |
29.36 ± 1.36 |
2.362 |
0.001 |
术后第3天 |
27.65 ± 7.56 |
20.788 ± 8.26 |
2.125 |
0.001 |
术后第7天 |
22.65 ± 2.63 |
19.52 ± 4.87 |
0.756 |
0.212 |
术后第1月 |
15.47 ± 3.69 |
15.63 ± 3.29 |
0.888 |
0.856 |
4. 讨论
4.1. 证据总结
足踝部骨折作为骨科中一种常见的损伤类型,其临床特征确实独具特色,表现为病程相对较长、住院时间也随之增长、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以及护理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这些特点不仅给患者带来了身体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压力,也给医护团队的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这样的现实,医学界的专家们始终在探索更有效的护理措施和治疗策略,以期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他们的痛苦,并缩短康复周期[7]。
近年来,快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模式应运而生,并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和认可。ERAS护理模式是一种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新型护理模式,它强调在手术前后通过实施一系列综合性的护理措施,以减轻手术应激、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缩短住院时间[8]。这种护理模式的核心在于通过多学科团队协作,优化患者整个围手术期的管理,为患者提供一个全面、系统、高效的护理服务[9]。对于足踝部骨折患者来说,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足踝部骨折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往往需要面对长时间的制动、疼痛、肿胀等多种问题[10]。制动是为了确保骨折部位的稳定和愈合,避免由于运动导致的进一步损伤。然而,长时间的制动会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和软组织粘连等问题。足踝部骨折通常会引起剧烈的疼痛,尤其是在初期和活动时。这种疼痛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和睡眠,还可能限制患者的活动能力。在康复过程中,患者可能需要持续服用止痛药或使用其他疼痛管理方法来缓解疼痛。足踝部骨折后,周围组织和血管可能会受到损伤,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和炎症反应,进而引起肿胀。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确保骨折部位的稳定和愈合。在疼痛可控的范围内进行适当的活动,以促进关节灵活性和肌肉力量的恢复。使用抬高患肢、冰敷、加压包扎等方法来减轻肿胀。定期进行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按摩、水疗等,以缓解疼痛、减轻肿胀和促进功能恢复。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也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和风险。因此,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对足踝部骨折患者进行护理,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也能够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11]。
为了深入探究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足踝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了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骨病矫形科在2020年01月至2023年05月间收治的230例足踝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均接受了手术治疗,并被随机分为Research组和Comparison组。在Research组中,患者接受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包括术前宣教、营养支持、疼痛管理、功能锻炼指导、心理疏导等多方面的护理措施。而在Comparison组中,患者则接受了传统的骨科术后护理措施。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措施后的康复情况、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数据,我们发现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足踝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Research组患者在术后康复过程中表现出更快的康复速度、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更高的生活质量[12]。这些结果充分证明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足踝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优势和价值[13]。总之,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为足踝部骨折患者提供了一种全面、系统、高效的护理服务,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缩短住院时间。因此,建议在未来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和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以更好地满足足踝部骨折患者的护理需求[14]。
4.2. 文章的局限性
① 本次试验是回顾性研究,因此可能会出现数据资料的丢失或者未能及时将数据记录下来的可能性,会对结果产生偏倚,但是作者所属的研究团队都严格认真地记录了各组术后指标,使实验数据最大程度上的保持完整性;② 纳入的样本量相对较小,统计学效能不足,报告偏倚;③ 评价指标有限,未纳入更多的指标进行分析;④ 手术者不是同一个医生,所以手术过程不可能是完全一致;⑤ 未进行长期的随访。
4.3. 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足踝部骨折患者来说,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策略显示出显著而积极的效果。这种护理模式不仅关注患者的术后恢复速度,更强调在患者恢复过程中的全面关怀和个性化护理。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护理措施,患者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足踝部的功能恢复,从而大大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贡献
赵亚琼进行文章的构思与设计,文献、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文章撰写和修订;赵亚琼,负责文章的质量控制及审校;赵亚琼进行统计学处理;孙琴琴负责研究的实施和数据的收集;孙琴琴进行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对文章整体负责,监督管理。
利益冲突
文章的全部作者声明,在课题研究和文章撰写过程中不存在利益冲突。
生物统计学声明
该文统计学方法已经新疆医科大学生物统计学专家审核。
致 谢
感谢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骨病矫形外科的全体医护人员,感谢通讯作者的指导。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