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各国的经济、文化和科技正在不断融合。英语作为全球通用的国际语言,在文化交流和日常沟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网络上约80%的信息和各国往来的邮件都是以英文呈现,因此英语能力(尤其是阅读能力)成为一项重要技能。大学生是我国21世纪建设的主力军,正处于人生学习和发展的高峰阶段,特别是在大学这个关键时期。大部分高校将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毕业的硬性指标,而阅读理解在这些考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俗话说“得阅读者得天下”,可见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性。然而,在我国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普遍存在“高输入低回报”的现象,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和阅读训练上耗费了大量精力。研究表明,语言学习存在个体差异,不同认知风格会导致语言学习方式和阅读策略选择的不同(Ellis, 1985)。学者Oxford认为,个体的认知方式是影响其阅读策略选择的重要因素;研究也证实了认知风格是阅读策略选择和阅读能力提高的重要影响因素(李瑛等,2009)。因此,为了提高英语阅读的效率和能力,探讨认知方式对英语阅读策略的差异化影响是非常必要的。
Ellis (1985)首次将认知风格定义为个体在认知过程中展现的内在特有行为方式。我国学者则将认知风格定义为“个体在感知、记忆、思维、言语等认知过程中表现出的差异化内在特征,并在信息处理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和持久”(朱智贤,1991)。综合各学者观点,本文将认知风格定义为个体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Holzman和Klein (1954)首次提出齐平和锐化的认知方式,解释个体在信息加工和处理中的差异。卡根等人根据反应速度和精确性,将认知风格分为冲动型和沉思型。达斯等人则根据脑功能研究,划分为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两种风格。Witkin等(1962)发现了场独立和场依存两种认知风格:前者依赖内部参照,心理分化水平高,能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后者依赖外部参照,倾向于整体认知事物特点。本文采用威特金等人对认知风格的分类方法,即场独立和场依存。威特金提出的镶嵌图形测试是测量认知风格的有效方法,通过在有限时间内观察复杂图案并找出简单图形来判断个体的认知风格。
阅读策略属于学习策略的一种,是根据阅读者内在习惯倾向产生的非动态交互策略方法(Block, 1986)。研究发现,学习策略和言语技巧密切相关,不同的学习方法会对言语技能产生差异化影响(O’Malley et al., 1985)。曾祥芹(1999)认为阅读策略是读者为了提高阅读质量,对阅读过程进行协调和操控的预先计划方法。李炯英(2002)则将阅读策略定义为个体在阅读过程中,受内在习惯偏好影响,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的方法技巧。笔者认为阅读策略实际上是读者为实现高效阅读,解决快速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而选择的方法或计划。
场独立型个体通常根据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来确定学习、阅读、研究方向和目标,并对学习和阅读进行整体规划和评价;而场依存型学习者在运用这种计划和管理策略时常感到吃力。在使用社交情感策略时,场依存型个体喜欢提问,与他人交流协作,善于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场独立型学习者则相反,更倾向于独立解决问题,不善于使用此种策略(Oxford, 1990)。一项探讨高中生认知方式与阅读策略相关性的研究表明,场独立认知方式的学生偏好使用认知和元认知策略,但在社交情感策略使用方面无显著差异(景俊恒,2015)。研究还显示,认知方式与阅读成绩之间无显著相关性,但认知方式的不同会影响阅读策略的选择,即阅读策略的选择偏好是影响阅读成绩的重要因素(金良友,2009)。
研究体育专业学生的认知方式、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发现,认知方式与学习策略显著相关,学习策略的使用显著影响学业成绩(迟凤红,2019)。而在英语专业背景的研究中发现,女生多为场依存型,在使用社会、补偿和情感策略方面表现更好,而在记忆和认知策略上表现较差(冯佳家,2014;董静,2014)。理工科学生的研究表明,他们倾向于场独立认知方式,在英语阅读策略的应用上更擅长运用元认知和认知策略,而社交情感策略的使用程度较低,且差异显著(陈兴玲,2017)。
研究表明,英语专业学生更倾向于使用社会情感策略,而理科生更擅长使用认知和元认知策略。尽管已有研究对特定专业进行了探讨,但对国内高比例的师范院校的大类文科学生群体尚未开展研究。因此,以重庆师范大学的学生为主要对象,探究不同专业学生的认知风格与英语阅读的相关性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向重庆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发放线上问卷,共收集问卷403份,其中有效问卷362份,有效率89.8%。被试中,男性102名,女性260名,年龄范围在18~23岁,平均年龄为19.5岁,标准差为0.87。每位被试参与问卷调查前签写知情同意书,在问卷结束后向每位被试赠送一份小礼物。
2.2. 研究工具
2.2.1. 镶嵌图形测试量表
本研究使用北京师范大学根据Witkin等人编制的镶嵌图形测验修正版(CEFT)测量认知风格。该方法目前最权威且科学的测量方法,具有较好信效度。本研究严格依据测试时间和要求进行施测,确保被调查者仔细完成问卷,确保测量效度。CEFT测试共分为三个部分,包括9个简单图形和29个复杂图形。第一部分的9个复杂图形用于熟悉题目要求,分数不计入最终结果。第二、三部分各有10个复杂图形,每部分回答时间为4分钟,每题1分。在有限时间内找到复杂图案中的简单图形,得分在10分以上者视为场独立型,得分小于或等于10分者视为场依存型。
2.2.2. 大学生英语阅读策略测试量表
该量表是陈兴玲学者在刘亦春(2002)学者研究中所使用的“阅读策略量表”题目的基础上,进行改编而成“英语阅读策略量表”(2017),此量表包括25个提问项,涉及到认知、元认知以及社交情感策略三个维度,采纳Likert 5点记分方式,该量表的α系数达到0.869,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2.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描述性统计、X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
3. 结果
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研究采用了Harman单因素检验的方法,进行了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结果表明,其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有11个,其中第一个公因子只解释了方差21.37%的变异,小于40%的临界标准。因此,本研究中的共同方法偏差不显著。
3.2. 描述性分析结果
分别对大学生认知风格和英语阅读策略总体使用情况进行了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次研究中场依存性的同学略多于场独立性,且常常使用元认知策略进行英语学习和阅读,认知策略次之,社会情感策略是三者之中使用次数最少的一种方法,结果详见表1和表2。
Table 1. General analysis of cognitive styles of college students
表1. 大学生认知风格总体分析
认知风格 |
N (人次) |
百分比(%) |
场独立 |
175 |
51.7 |
场依存 |
187 |
48.3 |
Table 2. Analysis of the overall use of English reading strategies
表2. 英语阅读策略的总体使用情况分析
英语阅读策略 |
N |
M |
SD |
元认知 |
362 |
3.09 |
0.49 |
认知 |
362 |
2.94 |
0.53 |
社会情感 |
362 |
2.60 |
0.55 |
3.3. 差异分析结果
3.3.1. X2检验
分别对学生认知风格和性别、专业类型进行X2检验,结果表明,认知风格在专业类型上的差异不显著,但在性别上面差异显著,即男生倾向于场独立型认知风格,女生倾向于场依存型认知风格(结果详见表3)。
Table 3. Analysis of differences in cognitive styles by major and gender
表3. 认知风格在专业类别、性别上的差异性分析
|
|
场独立(N, %) |
场依存(N, %) |
X2 |
p |
专业类别 |
文科 |
54 (29.7) |
60 (33.3) |
2.221 |
0.818 |
|
理科 |
72 (39.6) |
64 (35.6) |
|
|
|
艺术类 |
16 (8.8) |
13 (7.2) |
|
|
|
体育类 |
6 (3.3) |
10 (5.6) |
|
|
|
医学类 |
12 (6.6) |
13 (7.2) |
|
|
|
其他 |
22 (12.1) |
20 (11.1) |
|
|
性别 |
男 |
60 (34.3) |
42 (22.5) |
6.25** |
0.007 |
|
女 |
115 (65.7) |
145 (77.5) |
|
|
注:*p < 0.05,**p < 0.01,***p < 0.001,下同。
3.3.2. 独立样本t检验
分别在英语阅读策略的三个维度(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会情感策略)上对认知风格做独立样本t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在元认知策略和社交情感策略的选择和应用上差异显著(结果详见表4)。即场独立风格更擅长使用元认知策略;而场依存风格的同学在社会情感策略方面占据显著优势,善于调控情感问题,与同学交流合作,以此来促进阅读的效率和成绩。
Table 4. Analysis of differences in cognitive styles and English reading strategies
表4. 英语阅读策略在认知风格上的差异性分析
英语阅读策略 |
认知风格 |
M ± SD |
t |
p |
元认知 |
场独立 |
3.54 ± 0.67 |
3.14* |
0.02 |
|
场依存 |
3.21 ± 0.55 |
|
|
认知 |
场独立 |
3.32 ± 0.54 |
0.747 |
0.467 |
|
场依存 |
3.24 ± 0.51 |
|
|
社会情感 |
场独立 |
2.97 ± 0.73 |
2.19* |
0.047 |
|
场依存 |
3.48 ± 0.79 |
|
|
3.3.3. 方差分析
分别在英语阅读策略的三个维度(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会情感策略)上对专业类别做F检验,结果表明,不同专业类别大学生在英语阅读策略的选择上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详见表5~7)。文科、理科、艺术类、医学以及其他类专业的同学使用元认知策略进行英语阅读的频率显著高于体育专业的同学;但在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维度上,专业类型间不存在着显著差异。
Table 5. Analysis of differences in major and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表5. 元认知策略在专业类别上差异性分析
变量 |
专业 |
M ± SD |
F |
p |
LSD |
元认知 |
① 文科 |
3.36 ± 0.49 |
4.221** |
0.0001 |
①②③⑤⑥ > ④ |
② 理科 |
3.56 ± 0.52 |
③ 艺术 |
3.38 ± 0.48 |
④ 体育 |
2.46 ± 0.41 |
⑤ 医学 |
3.54 ± 0.33 |
⑥ 其他 |
3.05 ± 0.31 |
Table 6. Analysis of differences in major and cognitive strategies
表6. 认知策略在专业类别上差异性分析
变量 |
专业 |
M ± SD |
F |
p |
LSD |
认知 |
① 文科 |
3.02 ± 0.83 |
1.532 |
0.179 |
|
|
② 理科 |
3.21 ± 0.53 |
|
|
|
|
③ 艺术 |
2.91 ± 0.42 |
|
|
|
|
④ 体育 |
3.13 ± 0.76 |
|
|
|
|
⑤ 医学 |
3.15 ± 0.35 |
|
|
|
|
⑥ 其他 |
3.17 ± 0.69 |
|
|
|
Table 7. Analysis of differences in major and social-emotional strategy
表7. 社会情感策略在专业类别上差异性分析
变量 |
专业 |
M ± SD |
F |
p |
LSD |
社会情感 |
① 文科 |
3.31 ± 0.67 |
1.915 |
0.091 |
|
② 理科 |
3.11 ± 0.67 |
③ 艺术 |
3.27 ± 0.49 |
④ 体育 |
3.15 ± 0.53 |
⑤ 医学 |
3.32 ± 0.47 |
⑥ 其他 |
3.24 ± 0.85 |
4. 讨论
4.1. 大学生认知风格的总体分析
本研究的362个样本中,场独立型学生略少于场依存型学生。这可能是因为被试中女生占大多数,约为男生的2.5倍。女性天生更重直觉和情感,易受暗示,善于表达和社交,但在推理和解决问题能力上相对欠缺;而男性则较为理性,善于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表3的数据也支持这一结论,女生更倾向于场依存型认知风格,男生则偏向场独立型。在师范院校的背景下,由于女生较多,被试群体中更多的是场依存型认知风格。
4.2. 大学生英语阅读策略的使用情况总体分析
根据表2的数据分析可见,大学生在英语学习和阅读中使用元认知策略的程度最高。这可能是因为这些大学生在经历高考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元认知能力,能够适当地计划、监控和评价自己的阅读活动。大学课程的学习和训练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能够根据认知实践活动的目标,制定计划,选择相应的方法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并通过评价和反馈来监控和调节认知活动。因此,大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在不断的学习和训练中得到了加强,使得元认知策略比认知策略和社交情感策略更多地应用于英语阅读和学习中。社交情感策略在英语阅读中的使用最少,可能是因为大学生在日常英语学习和阅读活动中,几乎没有暴露于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中与他人交流或合作来习得英语。对于中国学生而言,学到的英语大多是“哑巴英语”,通过阅读英文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强于通过口语表达获取信息的能力。此外,从小到大的学习过程中,他们几乎没有接受过情感策略的训练(通过规范和管理情绪来提高学习成绩和阅读效率),因此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很少使用这一策略来提高阅读效率和成绩。
4.3. 认知风格在专业类别、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经过卡方检验,认知风格在专业类别中没有显著差异,但在性别方面有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男生中场独立型认知风格的比例远高于场依存型,而女生则相反,场依存型认知风格的比例更高。也就是说,男生倾向于场独立型认知风格,女生倾向于场依存型认知风格。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文科专业中女生占多数,而医学类专业的被试大部分来自护理专业,几乎全是女生。此外,体育生由于专业的特殊性,经常在室外进行体育活动训练,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常以外界环境的刺激作为参照标准,因此更倾向于场依存认知风格。而理工科专业的特点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自主钻研的习惯。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则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立独行,注重个性发展,因而更偏向于场独立型认知风格。
4.4. 英语阅读策略选择在认知风格上的差异性影响
经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英语阅读策略的选择在认知风格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在元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维度上,而在认知策略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在认知策略维度上,场独立型学生略占优势,但差异不显著。可能原因在于大学生群体本身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面对新学习内容时,能够根据已有知识体系处理和整合信息,无论是场独立型还是场依存型学生,都能有效运用认知策略。在元认知策略维度上,场依存型学生相对劣势,与以往研究一致。这可能是因为场独立型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更偏好自然科学或数理逻辑类知识,培养了灵活的思维方式和独立思考能力,在面对新阅读材料时,会结合整体和具体策略,善于使用计划、监控和调节策略,提高英语阅读效率和效果。而场依存型学生更喜欢与他人合作学习,依赖外部参考进行信息处理,倾向于结构严密的教学过程,缺乏独立研究能力,因此在元认知策略的使用上较为劣势。在社会情感策略维度上,场依存型学生更擅长使用社会情感策略,这与以往研究一致。原因在于场依存型学生易受环境影响,善于察颜观色,喜欢参加社交活动。在英语阅读时,他们倾向于与同学交流互动,通过调节情绪来提高阅读效率。因此,场依存型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更擅长使用社会情感策略。
4.5. 英语阅读策略选择在专业类别的差异性影响
英语阅读策略的选择在不同专业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尤其在元认知策略方面。文科、理科、艺术类、医学及其他专业的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进行英语阅读的频率显著高于体育专业的学生。然而,在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上,专业类型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体育专业的特殊性所致,体育专业学生的大部分学习活动在室外体育场或体育馆进行,训练内容常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调整,这使他们养成了易受外界影响的特点,难以科学安排学习时间和长期坚持理论学习。对于提前做好计划、管理、监控和评价任务目标,他们显得尤为吃力,因此使用元认知策略操控信息流并监控认知活动过程对他们来说极为不利。
在社会情感策略的选择上,专业类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是由于数据收集过程中被试的疲劳效应导致结果出现误差;另外,施测条件限制了样本结构的平衡性,且样本量不大,也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
5. 结论
综上所述,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 师范院校的学生总体上更倾向于场依存型认知风格。
2) 大学生对于英语阅读策略总体使用情况,元认知策略的应用最为频繁,其次是认知策略,而社会情感策略的使用最少。
3) 认知风格在性别上存在着显著差异,男生倾向于场独立型认知风格,女生更具有场依存型认知风格。
4) 认知风格对元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的偏好有显著影响。场独立型风格的同学更擅长使用元认知策略,而场独立型同学则更擅长运用社会情感策略。
5) 不同专业在元认知策略维度的选择上存在着显著差异,体育专业的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的程度要显著低于文史类、理工类、艺体类、医学类的学生。
6. 建议与展望
1) 开展阅读策略训练
以往研究表明,综合有效地使用阅读策略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然而,本研究发现,学生总体上较少使用社会情感策略,而更多地使用元认知和认知策略。因此,很有必要加强对学生社会情感策略的刻意训练,使他们平衡有效地使用三种阅读策略,从而更好地提高英语阅读理解水平。例如,在对体育专业的学生进行英语阅读方法教学时,强调对元认知策略的刻意练习。此外,本研究数据显示,场独立型认知方式的学生更善于使用元认知策略,而场依存型认知风格的学生在这方面较为劣势,但在应用社会情感策略方面表现更好。因此,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认知风格,并选择与其认知风格相匹配的阅读策略,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策略意识。
2) 基于专业背景、认知风格特点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
结果显示,男生倾向于场独立型认知风格,偏爱使用元认知策略,而女生则更具场依存型认知风格,擅长应用社会情感策略。因此,老师在了解两种认知风格的特点及其差异的基础上,丰富教学方法,采取差异化的教学策略。例如,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风格特点进行分组。对于场独立型学生,为他们创建更多的团队合作平台和机会,鼓励他们多与同学交流,提升他们对社会情感策略的使用;对于场依存型学生,则安排一些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