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20世纪至今,高新技术产业逐渐成为推动各国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加速增长的中坚力量。自我国加入WTO以来,对外贸易成为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从出口规模上来看,我国已是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大国,但产品所具有的技术含量较低,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呈现出规模大但技术不强的特点。
广东省具有先天地理位置优势,经过数几十年的发展,逐步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及出口大省,在经济转型阶段充当领头羊的角色。近年来,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发展态势,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贸易大环境形势严峻,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的影响,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对外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区域发展不平衡、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这些问题势必会成为广东省出口平稳增长途中的障碍,因此本文的研究除了扩大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对改善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技术不强的缺点也有重大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影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因素的相关研究主要包含以下3个方面:
2.1. 贸易政策
关于贸易政策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影响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Wonglimpiyarat (2015)探讨了中国在支持高科技中小企业在创新战略方面面临的新问题与新挑战后发现,政府干预政策是推动高科技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力量[1]。C. Fred Bergsten (2017)归纳了前美国总统特朗普运用的贸易战争措施,可以总结为两种:一种是对进口货物加征关税;二是迫使别的国家扩大对美国产品的购买量。尽管如此,美国的出口量并没有如愿上升,因为高额的关税壁垒让别的国家也实施起了报复性的关税,使得美国出口量出现不增返降的局面,这必然会对美国高科技产品的出口产生一定的冲击[2]。Yawen Yang (2018)指出,中国和美国在知识产权制度的起步、标准和完善上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再加上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美方对中方知识产权的打击力度也明显增加,对高新技术产品造成威胁[3]。翟淑萍和毕晓方(2016)选取2010~2014年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作为实证检验样本,发现政府资助对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研发投资的激励作用显著[4]。
白志远和章霞(2016)将我国划分为八个市场经济区,实证结果表明,中国沿海城市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退税优惠力度最大[5]。廖雨欣(2020)认为,高新技术产品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大量投资,但是,由于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很小,这就要求国家给予支持和支持。其次,高新技术项目投资大,风险大,单靠市场机制调控常常会造成市场失灵,政府通常会采取税收优惠政策来发挥引导帮助的作用[6]。付韶军(2020)通过实证研究证明虽然TBT措施在短期内确实会抑制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出口,但也会倒逼企业提升技术改进产品质量从而提示其市场竞争力,长期来看反而会对出口有促进作用[7]。关杰伦(2021)发现了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良好发展的背后,仍存在着技术质量有待提高、国外贸易形势严峻等问题,因此提出需要通过加强政策支持,用政策支撑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攻关能力,从而帮助企业提高对外出口的竞争力[8]。韩秋茹(2022)对“一带一路”政策下沿线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贸易现状进行了梳理,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贸易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中国贸易合作的重要内容[9]。
2.2. 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关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影响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Amiti M. C.和C. Freund (2010)指出中国的高科技产品出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日本。一方面,中国的高科技产品,其关键技术成分,要从美国、日本等科技发达的工业国进口,中国则只能进行高科技产品的生产与组装。产品的出口主要是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外国企业,而非中国企业,由此也暴露出中国并没有掌握高技术,在技术上也不具备优势[10]。Özsoy,Seren (2021)发现,利用ICT技术可以更容易地获取新信息,带来更多的技术发展,促进高科技产品的生产[11]。张雪梅(2016)认为,中国应当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人力资本以促进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因此要改革高校制度,建立研究型高校,从而为企业培养优秀人才,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掌握自身的关建核心技术[12]。柴利和马龙南(2020)指出,创新是高新技术产品的核心所在,但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在国际上一直处于劣势地,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面临的内部瓶颈[13]。赵家章和丁国宁(2021)指出,创新是高新技术产品的核心,但中国在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方面能力薄弱,从而导致创新产品严重匮乏[14]。
2.3. 研发投入
关于技术研发投入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影响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Nunes等(2012)研究认为,对于高科技中小企业而言,企业研发强度与创新绩效之间呈“U”型关系;研发投入强度对于研发投入水平较低的高科技中小企业创新绩效提升不明显,但对于研发投入水平较高的高科技中小企业创新绩效提升效果明显且影响积极[15]。Hong等(2016)研究发现,私人研发资金对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16]。傅素英(2010)对高科技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中,重点分析了技术投入和技术创新对其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技术研发支出投入的增加对促进高科技产品的出口量,两者间是成正比关系的,而技术创新在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17]。轩萍(2012)对我国技术进步和高科技产品的特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科技研发的支出力度[18]。张玉臣和吕宪鹏(2013)利用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8~2010年高新技术企业统计数据研究发现,技术效率、内部研发投入、企业规模对高新技术企业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19]。郑霞(2014)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表明,科技研发投入、决策能力等因素对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均显著[20]。夏海霞(2018),通过“钻石模型”对影响广东外贸竞争力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广东外贸竞争力的因素包括民企核心竞争力较弱、缺乏高级生产要素和高端科研人才等[21]。卫平(2019)运用27个省份共16年的面板数据,对自主研发、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购买三种技术创新路径进行研究,并最终得到了自主研发可以显著正向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国外技术引进对出口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甚至可能转负、国内技术购买对出口的促进作用因区域而异的结论,认为增加研发投入,才是提高高新技术产品技术含量从而促进出口的主要举措[22]。通过曹梦真(2021)的研究可知,通过使用贸易引力模型从多位距离、技术创新、贸易情况等多维度进行扩展,实证分析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并得出了技术创新、R&D投入及补贴能促进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出口,地理距离、经济差异、技术性贸易壁垒和汇率会抑制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出口的结论[23]。
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为引言和国内外文献综述,介绍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并对国内外有关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
第二部分,首先从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出口额、主要出口市场等角度,分析广东省高科技产品的出口状况;其次从广东省自身产业结构、核心技术、贸易摩擦等方面,分析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所遇到的困境,为下一章提出应对措施奠定基础。
第三部分,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并根据以上部分所述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和结论。
3.2. 研究方法
1) 文献法。通过查阅大量有关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文献,全面了解高进技术产品的出口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并收集相关的经济学理论为论文的调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 数据分析法。利用科技部前瞻产业研究院、广东省统计年鉴等平台公布的数据,将全国总体和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额进行对比分析,使得论述更有说服力。
4. 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现状
广东省在过去数十年的发展中,高科技产业已经初具规模,科技研发产出也显著增多[24]。据海关广东分署统计,2022年的第一季度,广东省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达1.84万亿,出口总额达1.14万亿。令人忧心的是,广东省的进出口分别以0.6%和2.2%的速度递增,总体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
4.1. 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现状
1) 产业规模
近几年,中国维持同周围邻国和亚太地区、东盟各经贸区域开展合作互惠的对外经贸关系,并于2020年底加入RCEP——世界上最大自贸区,这一措施大大提高了中国自由对外贸易水平,广东省也因进出口发展基础较好、地缘区位等优势,其高新技术出口维持着高速的向好势头[25]。根据科技部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可知,2019年中国总量排行前五的地级市分别为广东省、江苏省、北京市、杭州市和上海市,广东省位居榜首,见图1,是上述五个省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
2) 营收规模
根据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营收模式分析,2019年,中国十四个省市的营业成本规模在万亿元以上[26]。科技部前瞻产业研究院公布数据显示,见图2,广东已以近8.29亿元的业绩领先于其余省份,表明了广东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收实力较强;江苏省和北京市位居第二、第三,营收规模依次是4.8971万亿和3.8024万亿。
Figure 1. Distribution of the number of high-tech enterprises in China in 2019
图1. 2019年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省市分布情况
Figure 2. Top 5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China’s high-tech enterprises in terms of operating income in 2019
图2. 2019年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排名Top 5的省市
4.2. 广东省高新技术贸易现状
1) 主要贸易方式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统计,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量中,加工贸易占到了56.8%,一般贸易占28.7%,说明广东省以加工贸易为主[27]。加工贸易,是利用国外进口原料、材料和零部件,将其加工成产品,然后出口国外,与一般贸易比较,加工贸易的附加值相对较低。
2) 主要出口市场
广东省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见图3,广东省总出口额为4.3493万亿元,广东省出口市场主要为北美洲、欧洲、中国香港和东盟,这四个地区的出口贸易额约占总额的71.86%,出口市场相对。但近年来,尽管面临着国际贸易纠纷等不利因素,广东省仍积极进行产品出口结构调整,拓展非洲,拉丁美洲等“一带一路”沿线的新兴市场[26]。
Figure 3. Exports of major countries (regions) of Guangdong Province in 2020 (unit: 100 million yuan)
图3. 2020年广东省主要国家(地区)出口额(单位:亿元)
5. 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问题
疫情冲击、战争频发、全球物价上涨导致整体需求量的缩小,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市场受到冲击,结合广东省发展特点可分析出广东省高新技技术产品出口存在以下问题。
5.1. 产业结构不平衡
5.1.1. 产品结构不合理
广东省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增长在核心技术方面,如生物、材料、电脑集成制造、宇航技术等,则相对较少[28],主要依赖于计算机及通讯技术[27]。据《广东统计年鉴》数据,见表1,2017~2020年广东省各类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额,出口产品主要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类,占总出口额的70%以上,虽然前者出口额呈现出下滑态势,但仍然是主要的出口产品。其次是电子技术产品,占总出口额的10%以上,而光电技术产品出口额仅占5%左右。其余产品的出口总额所占比例不到5%。由此可见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结构存在很大的不均衡。
5.1.2. 企业结构不合理
从企业构成来看,外资占了很大比例,外商投资公司是主要出口主体,而广东省本地企业所占比重却一直没有未超过30%。根据科技部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见图4,广东省在2020年实现了2441亿美元的出口,其中外商独资企业的出口总额达到了1829亿美元,占到了外资出口总额的74.95%;中外合资公司出口总额为590亿美元,在外资公司的出口额中所占比例达到24.17%;中外合作企业出口总额为22亿美元,只有外资公司出口总额的0.88%。外商投资公司成为我国出口的主体。
Table 1. Exports of high-tech products in Guangdong Province (unit: 100 million yuan)
表1. 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额(单位:亿元)
产品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品 |
11194.24 |
11886.07 |
11044.40 |
10620.01 |
电子技术产品 |
1947.57 |
2192.38 |
2681.09 |
2978.56 |
光电技术产品 |
845.35 |
755.29 |
736.89 |
695.54 |
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产品 |
224.15 |
238.59 |
271.72 |
282.48 |
生命科学技术产品 |
178.24 |
199.72 |
234.54 |
298.04 |
航空航天技术产品 |
129.40 |
89.45 |
71.96 |
64.99 |
材料技术产品 |
72.68 |
79.23 |
78.58 |
82.75 |
其他产品 |
8.85 |
9.62 |
10.08 |
11.50 |
生物技术产品 |
1.68 |
1.71 |
1.60 |
1.90 |
Figure 4. Exports of foreign-invested enterpris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by enterprise type, 2015~2020 (in thousands of US dollars)
图4. 2015~2020年广东省外商投资企业分企业类型出口额(单位:千美元)
5.1.3. 区域发展不均衡
《中国火炬统计年鉴》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9年,广东省共建立14个高新区,共有13,082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深圳建有4348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33.24%;其次为广州,共有3599家高新技术企业,占比为27.51%;位居第三位的是佛山,其高新技术企业共有1772家,为广东省总数的13.55%;其余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均低于1000家。由此可见,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和佛山三市,其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的比重达到了74.3%,珠三角地区高科技产业的资产总量与出口总量均远高于广东省中西部地区总和。广东省高科技产业主要都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具有明显的聚集特点。如图5,区域之间存在的企业数量和产出等具有一定差距且不断扩大。
Figure 5. Proportion of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high-tech enterpris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in 2019 (unit: %)
图5. 2019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区域分布占比(单位:%)
5.2. 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对进口产品依赖性大
从贸易竞争力的角度来看,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处于0.05~0.1的范围内,特别是广东省近年来的技术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有小幅下降[26]。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一方面,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方式是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广东省劳动力、土地资源都是其优势所在。因此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的竞争力与广东省的高科技水平无明显关联,相反,企业的自主创新和核心技术的竞争优势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如芯片、CPU等还处于国外企业的控制之下。
美国等发达国家具有高度创新能力,其高新技术产品的附加值要高于广东省10个百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广东分署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广东省在高新技术产品领域的进口额占全省总进口额的14.9%,主要的核心技术产品如集成电路,对外国仍然有较为严重的依赖性[29],集成电路的进口额占到了总额的20.6%,自主创新的能力较国外相比仍具有一定的差距,见表2。
5.3. 出口市场过于集中
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市场,除港澳以外,欧盟、加拿大、美国等是其最大的市场,而在这些国家中,所发生的贸易壁垒和贸易争端事件也是最高的,如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地区向中国所发起的贸易壁垒与国际贸易纠纷事件数量也排名前列,因此为了有效的降低主要出口的海外市场的环境发生变化时所带来的风险,广东省应当继续开拓新的市场,挖掘新的需求。
5.4. 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贸易摩擦严峻
根据商务部的统计,2018年,世界28个国家向我国提交的贸易救济调查共计101件,反倾销累计57宗、反补贴累计29宗案件数量增长38%;涉及金额324亿元,增长了108%。近几年来发生的华为事件、深圳市中兴公司受美国制裁等事件充分表明了单边主义、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在不断上升,“逆全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30]。从国际层面上分析,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受外部冲击最为严重[31]。
Table 2. Total value of key imports of key commoditi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in October 2021 (Unit: 100 million yuan)
表2. 2021年10月广东省进口重点商品总值表(单位:亿元)
2021年10月广东省进口重点商品总值表(人民币值) |
进口商品 |
人民币(亿) |
人民币同比(%) |
机电产品 |
17375.1 |
12.8 |
高新技术产品 |
14326.8 |
14.9 |
集成电路 |
8788.3 |
20.6 |
农产品 |
1543.0 |
11.3 |
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 |
1104.4 |
1.9 |
初级形状的塑料 |
891.6 |
11.3 |
二极管及类似半导体器件 |
831.9 |
15.8 |
电工器材 |
810.2 |
4.0 |
液晶显示板 |
429.1 |
5.8 |
铁矿砂及其精矿 |
401.0 |
54.8 |
6. 推动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发展的对策
国际环境、疫情等因素对于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从客观上来说,广东省出口的市场较大,2021年广东省金出口规模首次突破8万亿元,一年净增1.2万亿元,迎来外贸“高光时刻”。但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的竞争力还存在缺陷,如关键的核心技术掌握不熟练,对此更应当积极探索和学习,积极拓宽贸易市场挖掘新需求,调整产业结构,抢抓RECP的新机遇,以增强自身的实力,更好地推动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走向世界。
6.1. 优化产业结构
由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统计,可见其出口规模最大、最有竞争力的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产品的,而生物技术和材料技术的出口是最少的。鉴于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规模在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内占比较大,但过度依赖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品,一旦市场环境发生动荡,势必会给广东省、甚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因此,广东省要在注重提高电子信息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同时,不能忽视生物技术、材料技术等产品的竞争力。只有做到两方面兼顾,才能改善产品的结构,培养出口新动力,在保持现有出口优势和规避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同时,避免国际市场环境动荡带来的危机[32]。
6.2. 加大科研力度和人才的培养力度
通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学科建设较为完整、自成体系的科学大国之一。我国高度重视科研,加大科研的投入,大力培养的高精尖技术性人才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这些举措必然会为高新技术的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高端人才和技术知识,高端人才的培养为这个新兴产业注入新鲜血液,提高了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33]。
广东作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省份,应当顺应国家的时代趋势,认识到产业的竞争即为教育人才的竞争,不仅要竞争优秀人才也要积极培养人才,要振兴经济就必须积极培养一大批的高学历,高技术人才作为储备。同时也要制定具有吸引力的薪酬机制和激励机制,引入有着冒险精神,创新理念的人才前来就业,创业。只有不断加大科研力度的投入和科研人才的培养,才能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
6.3. 积极拓宽贸易市场
中美两国之间贸易存在着越来越多的不稳定因素,中美之间贸易摩擦加剧国际贸易的紧张关系。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主要是欧盟和美国一带,加之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的冲击,世界各国经济都进入到停滞期,因此需要积极的开拓新兴出口市场,从而有效地缓解贸易摩擦和其他不可抗力因素的产生的消极影响[30]。为此,广东省要积极与东盟市场、非洲等国家和区域进行有好的贸易往来,结成永久性的贸易伙伴关系,挖掘“一带一路”的潜在市场,建好国际贸易体系,继续推动市场多元化,打开高技术产品的出口空间。
6.4. 利用WTO规则,维护正当权益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利用好经济全球化关键在于如何从中把握主动权,运用好贸易规则,从积极的维护、遵守、承认规则,逐步过渡到修改和制定规则。广东省的出口市场主要是美国、欧盟等国家或地区,而这些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实行的贸易壁垒也是极其频繁的。政府部门还应该引导企业参考我国通过对于高新科技产品和中小企业发展的保护经验,积极运用了WTO规则和目前世界各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时所通行的管理方法,加大对广东省高新科技产品是公司的发展支持与保障。另外,政府部门也要积极运用国家宏观调控手段,引导企业产品执行更严苛的制造规范,并高度重视质量。在遭受不合理对待时,积极利用国际法和国际惯例,保护相关企业的合法权益和技术安全。
6.5. 规避贸易壁垒,减少贸易风险
技术性贸易壁垒,即指各国政府以保卫国家、维护人们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动植被卫生和安全性、环保、避免欺诈犯罪、进一步提高商品质量等为由,颁布的因某些强制性或者非强制性的科技标准规定、标准,及其检测产物的合格性认定程序等而产生的国际贸易障碍[34],即政府采取颁布法律、法规、章程、法规,或者制定标准、生产认定制度、试验检疫管理制度等方法,对国际进货产品销售的生产技术的要求更加苛刻繁琐、卫生检验、产品包装和标志等技术规范,以便于扩大市场对新进货产品的需求,进而提升新进货产品的复杂性,以实现限制外国商品进口总量的目的。
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是对技术性贸易壁垒采取的一种防御措施,在建立这种预警机制是应当实事求是,基于我国经济、政治、环境等因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建立具有针对性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预警机制能指引该产业在中美贸易摩擦下找准方向,制定正确的措施[30],也能提高技术产业对于今后会遇到的有关贸易壁垒的问题,提高预警的水平和优化处理的手段,以便及时止损,减少贸易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6.6. 抢抓RECP的新机遇
2022年1月1日,作为目前最具潜力、地区经济规模最大、国际间涉及人数最大的自贸协定RECP正式生效,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机遇。首先,区域内大部分的产品关税降为零或在十年内逐步将为零,货物贸易会更加自由,利于拓宽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市场挖掘新的需求点;其次,RCEP使企业的产业链供应链布局更加灵活,完备的高新技术产业链利于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最后,RCEP形成的一体化大市场能促进各国之间的技术交流和人才引进,缓解疫情造成的冲击和经济逆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经济压力,为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注入活力。
为了应对世界经济中的不利因素,越来越多国家采取双边或多边自贸协定,对此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需要在经营思想上增强自贸协定意识,仔细研究分析自贸协定并制定符合事宜的经营方案,在贸易中有效利用自贸协定,抢抓RCEP的机遇,创造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的新亮点。广东省应积极运用RCEP规则,寻求新颖的经营思路、贸易方式;应积极参与RCEP产业合作,以产品的优越质量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赢得外贸的大市场。
7. 结论
为研究当前广东省新技术产业出口所面临的问题,本文对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目前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目前出口中存在的困难,和面对上述困难制定的针对性措施。总体上看,我国高科技产品出口总量不断增加,但发展速度和竞争力却相对较弱,我国的高科技产品大部分仍处于学习、仿效的状态,在其它国家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时,我们可以得到的技术和交流的机会也随之减少[30]。特别是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加剧,美国对中国高技术行业实施的多种限制措施,将使中国对美国产品的出口市场进一步收缩,从而使整体的经济增长速度将会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从广东省内部因素来分析,广东省自身生产业结构也存在不平衡的缺陷,自身研发投入的也有所降低,从而导致使技术的创新产出减少。对于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所面临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对策:首先,促进出口结构的多元化,参与国际贸易时积极利用好RECP规则,拓宽新的贸易市场,发掘新的贸易需求。其次,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广东省高新科技公司的支持工作,增加科研资金投入。最后,利用好WTO规则维护正当的权益,积极规避贸易壁垒,为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和出口市场营造提供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