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课探究
An Exploration of Middle School English Reading Classes Bas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Thinking Capacity
DOI: 10.12677/ae.2024.1481463, PDF, HTML, XML,   
作者: 田爱玲: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甘肃 兰州
关键词: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品质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Thinking Capacity
摘要: 思维品质作为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在英语教学领域,教师们致力于将思维品质培养融入课堂教学中。通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与讨论,激发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英语水平,更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以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 Section B (2a-2e)为例,探讨如何在阅读过程中渗透思维品质的培养。
Abstract: The importance of thinking capacity as a key element of core literacy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the field of English teaching, teachers are committed to integ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inking capacity into classroom teaching. By designing inspiring questions and guiding students to think and discuss deeply,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and innovative spirit are stimulated. This teaching mode not only improves students’ English proficiency, but also cultivates their independent thinking and problem-solving abilities, 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overall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takes the second volume of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Grade 8 Unit 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 Section B (2a-2e)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how to infiltrate the cultivation of thinking capacity in the reading process.
文章引用:田爱玲. 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课探究[J]. 教育进展, 2024, 14(8): 675-680.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81463

1. 引言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4年)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明确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是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修订的重点是全面落实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特别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其中,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之一[2]。2022年版新课标指出:“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学生在理解、分析、比较、推断、批判、评价、创造等方面的层次和水平”。

葛炳芳、洪莉(2018)指出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是英语阅读教学的应有之义[3]。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每个教师都应考虑和研究如何关注并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2. 教学案例

思维品质是指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具备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逻辑思维等能力,它具有准确性、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开放性、创造性等特征[4]。这些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思维品质是英语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5]。在本文中,笔者将选取一节初中英语阅读课程作为案例,简要分析如何在该课程中帮助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 Section B (2a-2e)。

2.1. 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人际交往,主要探讨中学生所面临的压力和困境,并给出合理的建议。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包括Warming Up、Pre-reading、While-reading、Post-reading、Summary、Homework六个部分。本文主要分析前四个部分。本文聚焦于“learn to relax”这一主题,探讨了中国和美国儿童面临的共通压力问题。文章首先描述了孩子们在应对压力时遭遇的困扰,然后对比了两位美国母亲对于孩子参加课外辅导班的截然不同观点,并引用了医生的专业意见。

2.2. 教学目标

英语阅读教学重视对语篇的理解,同时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6]。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1) 通过阅读文本,学生能够概括段落大意,了解中美两国关于课外补习班存在的共同问题,以及两个美国母亲对课外补习班的不同观点。

(2) 学生能积极运用略读、细读等阅读策略提升阅读效率,并能够有意识地运用认知迁移策略表达自己对课后补习班的看法和意见。

(3) 通过学习积极思考各种问题,提升学生思维的开放性、批判性、创造性等。

(4) 通过本文的学习了解到中西方文化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理解父母,从而促进沟通,缓解亲子关系。

2.3. 教学重难点

(1) 学生能够读懂有关青少年课外补习班的相关材料,获取关键信息。

(2) 学生能够通过讨论青少年面临的课业压力,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2.4. 教学过程

Step 1:Warming-up (构建情境以促进思维的灵活性)

教师播放一个中国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视频,让学生谈论自己或者是身边的同学参加过的活动,并表达自己的看法。

师生对话如下:

T: What after-school activities do you or your friends usually take part in? Do you like them or not?

Ss (possible answers): I /My friends usually play sports/watch movies/hang out with friends...

T: Do you like it? Why or why not?

Ss: I like it, because.../I don’t like it because...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课外活动视频导入课堂,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能够调动学生的情绪,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的谈论,一方面可以复习之前学过的关于各种活动的表达,另一方面学生在表达喜好的时候进行发散性思维,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Step 2:Pre-reading (读前活动以拓展思维的开放性)

(1) 让学生完成课本2a中的内容。教师指令:Now, let’s check the after-school activities you and your friends do.

(2) 教师总结学生介绍的课后活动情况,然后让学生根据先前的讨论和课文插图以及文章标题 Maybe You Should Learn to Relax对文章的内容作出预测。学生积极联想,给出不同答案,然后教师总结,在之后的活动中验证学生的猜测。

(设计意图:上述活动在学生讨论后对内容进行进一步补充,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学生对于话题就有话可说,学生乐于联想,激发学生的情感与思维参与,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同时学生通过猜测文章也对文章内容产生好奇,对接下来的阅读活动充满期待。)

Step 3:While-reading (教授策略以增强思维的准确性)

(1) Fast-reading

教师给学生展示阅读策略(Skimming理解大意,首句尾句——中心句),然后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每一段的段落大意,并回答以下问题:

What is the common problem for Chinese and American families?

Who gives their opinions about the problem?

(2) Careful-reading

教师给学生展示阅读策略(Guessing the Meaning,根据上下文进行猜测)。学生再一次阅读文章,根据上下文以及2c部分(见图1)的提示对加黑的单词(compete, typical, training, stress, continues, comparing, development)的词义进行推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猜测出每个生词的意思,并且还要能说出是哪个词或者句子提供了信息

Figure 1. Students’ exercise

1. 学生练习

教师展示阅读策略(Scanning for details,根据关键词,在文中寻找细节)。

阅读第一段回答下列问题:Why are children these days busier on weekends than weekdays? What kind of after-school classes do they have? Why are children learning exam skills and participating sports?

阅读第二段和第三段并填空

The Taylors are a American family.

Life for Cathy’s three children:

One boy:

Daughter:

The other boy:

However, the children ___get home_______after 7:00 p.m. They have a _____dinner, and then it’s time for _______.

Taylor’s feeling

Maybe she could_____ a few of activities.

Linda_____(agrees/disagrees) with Cathy.

She thinks that it is _ to the kids with other children.

She also thinks that people shouldn’t _____ their kids so hard.

阅读第四段并回答问题:Does Dr.Alice Green agree with Cathy or Linda? What does she say?

(设计意图:在学生进行任务之前,对学生进行策略指导,先给学生展示阅读策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完成每一个段落的相应习题.这一任务的设计,既巩固了语言目标,又能使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有所指导,对回答更有信心,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Step 4:Post-reading (实践应用以激发思维的创新性)

角色扮演。四位同学一组,分别扮演文章中的writer、Cathy Taylor、Linda Miller和Dr. Alice Green,谈论你们对于课外补习班的看法。

(设计意图:通过role play,学生把学到的观点进行再创造,形成自己的观点,并用自己语言在表演中练习,达到了在语境中学习语言,使用语言的作用。同时培养并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小组活动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培养了创造性思维。又一次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同时使学生获得更多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3. 启示与建议

英语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在现代社会中,英语已被视为一个国际交流的主要语言。因此,培育学生的英语思维品质变得格外重要。以下是一些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方法:

1.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教师应当激励学生采取自主学习的方式,引导他们独立搜集资料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策略能够促进学生的独立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此外,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创意的作业,以唤起学生的学习热忱,并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2. 创设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将学生置于特定情境中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通过创造接近现实的语境,比如在商店购物或在医院就诊,使学生不得不使用英语进行思考和交流。这种模拟实践有助于学生理解语言在实际环境中的应用。在情境教学中,学生需要动用分析和推理能力来解决问题,这促进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情境教学鼓励学生在教师设计的大框架内自主探索和学习,培养他们独立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教会他们如何分析和评价信息。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讨论和辩论等方式,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4. 注重听说读写综合训练

在英语教学中,应当全面重视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确保学生在语言的每个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地锻炼与提升。通过大量的阅读、精心的听力训练以及扎实的写作练习,学生不仅能够显著提高英语水平,还能在无形中培养出卓越的思维品质。举例来说,教师可以精心挑选一篇具有深度和广度的英文文章供学生阅读。在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语来复述所读内容,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对文章的理解能力都能得到显著地锻炼与提升。教师不应仅局限于语言知识层面的讲授,还应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基本理念,让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相互促进、共同发展[7]。通过这种综合性的训练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在语言技能上有所突破,更能在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上得到拓展,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5. 创设合作学习环境

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它要求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指定的学习任务。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与同伴的互动和合作过程中,不仅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还能够发展思维能力[8]。为了营造合作学习的环境,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组织和引导,例如发起小组讨论、设计合作项目或让学生们分工合作来解决问题。这些活动能鼓励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倾听并尊重他人的意见,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清晰、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能力。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参与到任务的不同方面,从而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协商。这样的互动不仅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社交技能,如领导力和解决冲突的能力,还能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学生们通过共同努力来达成共同的目标,这有助于他们在相互合作和相互支持的环境中建立起积极的人际关系,并在实践中领会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和价值。此外,合作学习还能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并通过集体的智慧找到创造性的解决方案,这对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至关重要。

6. 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全球化浪潮使得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价值日益凸显。英语教师因而需注重培育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让学生掌握不同文化下的沟通规范与习俗[9]。学习各地文化背景可深化学生对英语习语和俚语的理解,进而提升其英语思维品质。教师可通过引入多元文化素材和互动教学,鼓励学生探索、模拟跨文化交流场景,增强他们的语言技能及全球视野。如此,学生将能更适应国际化环境,促进未来在多文化交融的全球社区中取得成功。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和思维品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乔玉全. 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4(16): 6-8.
[2] 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 [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3] 葛炳芳, 洪莉. 指向思维品质提升的英语阅读教学研究[J]. 课程·教材·教法, 2018, 38(11): 110-115.
[4] 陈则航, 王蔷, 钱小芳. 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品质及其发展途径[J]. 课程·教材·教法, 2019, 39(1): 91-98.
[5] 卢学森. 以问引思, 发展学生思维品质[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19(12): 30-32.
[6] 李冰. 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教学新理念——评《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J]. 外语电化教学, 2024(1): 112.
[7] 吴雪晶. 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22, 45(4): 24-29.
[8] 马志民. 设置问题阶梯, 指向素养养成[J]. 基础教育课程, 2019(18): 51-56.
[9] 孙二军, 李诗萌. 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小学英语教师语言能力发展策略[J]. 教学与管理, 2023(30): 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