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现状调查与研究——以广东省梅州市叶塘镇大众村为例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Rural Emergency Rescue Technology Public Welfare Training—Taking the Public Village of Yetang Town, Me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ae.2024.1481472, PDF, HTML, XML,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刘一鹏, 王保生:广州东华职业学院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关键词: 乡村振兴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调查研究 Rural Revitalization Emergency Rescue Technology Public Welfare Training Investigation
摘要: 我国应急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乡村振兴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尚处初级阶段,依据国家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以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叶塘镇大众村为试点,开展乡村振兴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现状调查与研究。通过调查寻找出五大关键问题,针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本调查研究起到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政策、树立广东省榜样、培育挑战杯参赛项目、启迪大学生团队创意思维和创造力的作用。
Abstract: As an emerging industry, China’s emergency industry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public welfare training on rural revitalization emergency rescue technology, and according to relevant national policies and laws and regulations, the public welfare training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emergency rescue technology is carried out in Dazhong Village, Xingning City, Me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s a pilot project.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five key problems were identifi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were put forward for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the problems. This research has played a role in helping the national rural revitalization policy, setting an example for Guangdong Province, cultivating the participating projects of the Challenge Cup, and inspiring the creative thinking and creativity of the college student team.
文章引用:刘一鹏, 王保生. 乡村振兴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现状调查与研究——以广东省梅州市叶塘镇大众村为例[J]. 教育进展, 2024, 14(8): 731-736.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81472

1. 引言

2022年2月14日,国家发布了《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强各类救援力量的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和共训共练,开展社会应急力量应急理论和救援技能培训,鼓励社会应急力量深入基层普及应急知识,鼓励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参与教育培训等活动,引导乡镇(街道)、村(社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有序发展,统筹防灾减灾救灾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因灾致贫返贫。目前,如何提高公益普及乡村应急救援技术、促进村民掌握应急救援技能,实现村民自救互救,已成为重中之重,成为了社会关注和学者研究的重点话题,因此有关专家和学者对此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其中,文献[1]“乡村振兴”区域公益样本的重庆试验;文献[2]以乡村产业发展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来自海口市的乡村调查与思考;[3]乡村振兴背景下“爱的陪伴”公益活动调查研究——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暑期临终关怀为例;文献[4]乡村振兴中慈善公益扶贫的探索与实践——评《2020·慈善公益与脱贫》;文献[5]“圆山里娃的成长梦想”公益项目助力振兴乡村教育;文献[6]统计分析方法在市场调研前期的应用,为本调查研究提供了参考。

2. 调查方法与理论依据

() 调查方法

调查以广东省梅州市叶塘镇大众村为试点,采用线下、线上问卷调查(线下调查为主)、实地观察、集体访谈调查、文献资料法相结合的方式,以使调查报告更加具有代表性和真实性。线下发放358份问卷,收到344份有效问卷,有效率96%,线上回收问卷402份,村干部座谈纪要4份。调查采用多对一的问卷调查法,具体由调查员主要采用入户进行调查,调研难度较大,但调研结果的真实性较高。

() 理论依据

调查研究理论依据涵盖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背景、应急救援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公益培训的社会价值、乡村社会治理与参与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这些理论依据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明确的研究方向。

3. 调查现状

国家对“三农”一直很重视,现在部分农村多是留守老人和儿童,他们缺乏急救知识,部分村镇没有配备急救车或急救门诊,导致一旦出现应急情况,即使村民拨打了120,在县级医院急救人员赶来之前,可能让危重人员错过最佳急救时间。目前中国乡村很多村民缺乏急救常识,不会急救的基本方法,一些乡村村医也很少懂得急救知识,没有接受过急救护理培训,面对突发事故通常束手无策,或因急救方法不正确而耽误最佳救治时机,给家庭和亲人造成重大损失和痛苦。实践证明如果广大村民能够掌握相关的急救知识,并在第一时间展开自救互救,多数遭遇意外伤害的村民都能挽回生命。我国第七次普查数据表明,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居住乡村的人口占36.11%,人数约5.1亿人。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项目需求量大、具备公益市场规模。目前国内针对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现状调查与研究活动开展的并不多,而针对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现状调查与研究的更是少之又少,处于蓝海领域。

4. 调研结果

针对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调查研究的数据分析结果如下。

() 村民基本情况数据分析

大众村女性占比高于男性占比,青壮年的人数占比达59%,具备小学和初中文化水平的人数占比达83%,家庭人口以5人为中线,高于5人和低于5人的家庭各占50%分布,家庭60岁以上老人的人数居多,仅有3%的家庭没有老人,各家庭未成年人数居多,仅有4%的家庭没有小孩,各家庭劳动力人数有3~4人的占比最多为53%,对“乡村振兴战略”不是很了解村民占比为66%,村民对“存钱多少”“衣食住行”看得更重要,占比为70%,其次是“健康平安”,村民认为大众村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文化教育”和“医疗保障”。数据分析结果体现了大众村村民常住人口中女性多于男性,普遍文化水平较低,外出务工人员不多,留守儿童和老人居多,对“乡村振兴战略”政策了解不深,更多关注“生活水平”、“文化教育”和“医疗保障”问题。

() 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现状与问题数据分析

大众村村民对乡村公益培训现状选择一般的占比59%,对乡村公益培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培训种类和数量少的占比60%,通过村民、朋友等途径了解到乡村公益活动的占比48%,村民参加其他公益培训活动0次/年的占比为92%,对国家应急相关政策不了解的村民占比为91%,对乡村应急公益培训活动不了解的村民占比为96%,不曾参加过乡村应急公益培训活动的村民占比为97%,对乡村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有需求的村民占比为78%,发生过受伤后得不到及时简单救治的村民占比为77%,参加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是以兴趣、政府要求、以防意外为主要目的,不参加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的主要原因是没时间,占比为79%,认为有必要参加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学习的占比为56%,多数会号召身边的人参加到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活动中去的占比为79%,多数愿意开展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活动的占比为85%,参加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活动最大的阻碍是时间因素的占比为77%。数据分析结果体现了大众村村民对乡村公益培训现状满意程度较低,公益培训活动少之又少,对国家应急相关政策不了解,村民不曾参加过乡村应急公益培训活动,参加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的主要原因是没时间,多数认为有必要参加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学习,乡村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培训市场需求旺盛。

() 大学生主导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情况数据分析

大众村村民认为大学生做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事业对乡村振兴发展有一定作用,但是大部分靠社会其它力量共同实现的占比为71%,不太清楚大学生以社团组织方式开展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相应活动,多数会使用智能手机的占比为78%,大多数会使用网络平台产品的占比为72%,接受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的时间安排在夏季最合适的占比为45%,期望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每年活动多多益善的占比为95%;单次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时间20分钟为宜的占比为62%。数据分析结果体现了大众村村民认可大学生做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不太清楚公益培训相应活动内容,多数会使用智能手机并会使用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相关网络平台产品,更接受线下、线下线上结合的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方式,培训的时间安排在夏季最合适,公益培训每年活动多多益善,单次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时间20分钟为宜。

() ()政府工作人员访谈情况

1) 大众村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现状

大众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现状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村民目前缺乏急救常识,大部分村民没有掌握急救的基本方法,对突发事故束手无策;二是村政府期望广大村民能够掌握相关的急救知识,并在第一时间展开自救互救,掌握生命救援的黄金时间;三是大众村现有乡村诊所由于人员配备和医疗设备的短缺,目前大众村仅有1家村卫生院,配备1名乡村卫生员,远远不能满足大众村广大村民的应急救援需求;四是大众村留守老人和儿童数量众多,因此加强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培训与学习,有利于留守老人和儿童的个人安全;五是大众村村民没有接受过类似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相关培训,期望社会有更多的应急救援技术公益组织可以在乡村开展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村政府也会全力支持。

2) 大众村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的公益市场规模

大众村管辖14个村民小组,在册户数358户,人口1680人。村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培训受众人群覆盖了下至小学生、上至有活动能力的老人,村民人人都需要掌握急救援技术知识与技能。普及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不仅是大众村需要,也是叶塘镇的需要,叶塘镇管辖41个行政村,拥有71,888个常住村民,全镇村民也都有应急救援技术培训需求。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市场需求强烈、公益服务市场规模巨大。

3) 大众村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存在的问题

大众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众村之前举办公益活动很少,有关于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的活动没有举办过;二是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活动一般是由公益组织与村政府合作开展,村政府负责组织村民积极参加;三是村政府担心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活动存在可持续性、拓展性、可操作性、实用性、可学习性等问题。

4) 大众村未来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的思路和措施

大众村未来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的思路和措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村政府计划经常组织一些乡村应急救援技术活动,宣传急救知识,宣传国家应急相关政策,积极引进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组织,促进村民学会应急救护技能;二是村政府加强应急教育工作,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要从教育抓起,村政府可以建议学校对学生开设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课程,邀请应急救援专业人员和志愿者或者应急救援公益组织进行现场授课,让村学生尽早学会并掌握一定的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三是叶塘镇政府未来要求村医掌握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够在第一时间展开合理应急救治;四是大众村政府计划优先培训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中小学教师及青壮年村民,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组建乡村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实现在全村普及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

5. 问题措施及政策建议

通过调研总结分析目前大众村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 村镇政府主导,大力开展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

大众村村民们未曾参加过任何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活动,村民对乡村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有强烈的需求,乡村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培训市场需求旺盛,但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极度缺乏。解决措施一是村镇政府及相关的公共服务部门应经常组织应急救援技术公益活动,宣传应急救援技术知识。二是加强乡村学生教育,对乡村青少年学生普及基本的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补齐应急救援技术知识短板。三是培训乡村医务人员掌握应急救援技术知识,便于能够在第一时间展开合理救治,用更短的时间挽救生命。四是组建乡村应急救援队,培训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中小学教师及青壮年群众,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组建乡村应急救援队。

() 村镇政府主导,加大政策宣传

本次调查显示,大众村村民对国家应急相关政策不了解的村民占比为91%,村民对国家应急相关政策缺乏了解。解决措施:一是叶塘镇组织下属各村委会实施国家应急政策宣传工作,各个村委会具体负责下属管辖村庄落实工作,由各村负责政策宣传到户,使村民掌握国际应急政策方向。二是善于借鉴榜样宣传,将成功并具有说服力的实际案例结合国家应急政策开展宣传,使村民更深刻具体的掌握国家应急政策方向。三是乡村政府与社会应急部门及组织深度开展合作,主动提供村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机会,使村民掌握应急救援技术技能。

() 政府主导,鼓励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机构的建设

本次调查显示,大众村村民对乡村公益培训现状满意程度较低,乡村公益培训种类和数量少,能够来到大众村开展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的机构严重欠缺。解决措施一是政府通过政策法规鼓励社会、企业、组织等成立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机构,发挥社会资源动能,聚焦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领域,满足中国乡村广大村民对应急救援技术知识技能的需求。二是政府及组织积极编制、印刷适合乡村应急救援技术领域的书籍与手册,便于乡村应急知识的普及,为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机构素材。三是政府指导建设应急管理专业院校和应急管理职业学院有效落地,为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机构提供具备高素质的应急救援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保障。

() 社会主导,建设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服务平台

本次调查显示,村民主要通过朋友、媒体等途径了解到乡村应急救援技术知识,渠道单一,知识不系统,占比48%。目前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服务平台尚属空白。解决措施一是政府通过政策法规鼓励社会、企业、组织等研发小程序、APP和网页,小程序、APP面向村民开发并推广应急科普教材、读物、动漫、游戏、影视剧、短视频等系列产品,建设数字防灾减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大数据平台。二是政府给与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服务平台企业给予政策优惠支持,鼓励社会企业和组织参与到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服务平台建设中,从而满足广大村民们日益增长的乡村应急救援技术知识需求,填补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服务平台市场空白。

() 社会主导,促进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机构可持续性发展

本次调查显示,大众村政府担心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活动存在可持续性、拓展性、可操作性、实用性、可学习性等问题。解决措施一是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组织应具有自我造血功能,可以通过“商业+公益”模式开展公益,实现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可持续性发展。二是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组织应完善应急知培训识体系,结合村民的文化水平,招募专业人才开展应急知识培训,实现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的可拓展性、可学习性。三是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组织应因地制宜,依据不同乡村特点,拓展培训知识,吸引村民的学习欲望,激发村民的学习兴趣,加强公益组织培训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从而实现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机构的可持续性发展。

6. 结语

本调查实地了解了大众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的现状,深入剖析了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的问题,帮助总结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经验,探索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新对策,为全省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调查研究提供参考数据,也为全国乡村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调查研究提供些许启发和助益。同时,客观反映主流民意,加强政府与民众间的相互了解和联系,从而为相关政府部门正确决策、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基金项目

本文系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2023年“攀登计划”(广东省科技战略资金)资助立项项目“乡村振兴应急救援技术公益培训现状调查与研究——以广东省梅州市叶塘镇大众村为例”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pdjh2023b1127)。

参考文献

[1] 姜和. 公益创业与乡村振兴: 社会投资的新视角[J]. 中国集体经济, 2024(19): 5-8.
[2] 庄晋财, 谢丽玲. 以乡村产业发展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来自海口市的乡村调查与思考[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4(3): 41-49.
[3] 邓智华, 朱梦恩. 乡村振兴背景下“爱的陪伴”公益活动调查研究——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暑期临终关怀为例[J]. 教育观察, 2021, 10(2): 29-31.
[4] 蒲阳. 乡村振兴中慈善公益扶贫的探索与实践——评《2020·慈善公益与脱贫》[J]. 商业经济研究, 2022(12): 封3.
[5] 成美慈善基金会, 辽宁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圆山里娃的成长梦想”公益项目助力振兴乡村教育[J]. 世界教育信息, 2022, 35(5): F0002-F0002.
[6] 刘学英, 郭炯. 统计分析方法在市场调研前期的应用[J]. 产业创新研究, 2021(13): 50-51,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