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措施加大双语教学力度,例如,《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开课和专业课教学,外语课程要达到所开课程的5%~10%”。《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推动本科教学质量的发展战略,并启动双语示范课程建设项目,鼓励国外学者和专家、留学人员回国用英语授课。
“OBE”理念以学生为中心,重视教学效果及课程学习与目标的契合度,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在中国教育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19年,《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出,强化课堂设计,解决好怎么讲好课的问题,杜绝单纯知识传递、忽视能力素质培养的现象。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是事业发展的工作目标。以上文件体现了“OBE”理念的内涵。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主要任务,高校开展双语教学旨在培养掌握一门外语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地方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本文以保险英语课程为例,探索“OBE”理念在双语教学中的改革与实践,希望本课程的教学经验能够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有效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提供借鉴。
2. “OBE”理念与双语教学课程融合的研究综述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实践,学者们分别在“双语教学”和“OBE”理念方面,有了较多的研究,但是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基于“OBE”理念的双语教学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却非常少。本部分分别介绍了“OBE”教学理念的内涵和前期基于“OBE”理念的双语教学课程的相关研究。
(一) “OBE”教学理念的内涵
“OBE”是英文“Outcome-Based Education”的缩写,即“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这种教学理念最早是学者威廉姆•斯巴迪在《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重要的争议和答案》书中提出来的,是一种新兴的教学理念。“OBE”理念以学生为中心,重视教学效果及课程学习与目标的契合度,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因此在国内教育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二) 基于“OBE”理念的双语教学课程的相关研究
刘芳,杨冰等(2022)探究了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导论双语课程中对护理本科生学习成绩、英语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发现有助于提高护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及护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1]。可见,将“OBE”理念融入到双语教学课程之中,将有助于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
周彦,王冬丽等(2018);胡东海,徐晓明等(2018);丁雪萍,杨栋华等(2020);何君洁,刘怡然(2020)将“OBE”理念融入到双语课程中,从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方面进行探索性的改革[2]-[5]。李培(2021)基于“OBE”理念,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践实验内容、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教学参考资料等方面,针对BIM与工程项目管理双语课程进行了全面的优化与改革[6]。毋立芳,武一等(2022)基于“OBE”理念,探索了“数字图像处理(双语)”课程教学设计方法,基于反向设计思想,从课程目标出发,构建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课程教学方法,建设课程教学资源,评价课程目标达成以及基于评价结果的持续改进[7]。可见,上述学者在教学过程中,将“OBE”教学理念融入到课程建设的多个方面,重构了双语教学课程的教学体系。
另外,刘岩,李倩等(2020)为研究基于“OBE”理念的病理学双语教学改革实践效果,采用实验法证明加入“OBE”教学理念的实验组期末成绩高于传统教授双语教学课程的对照组[8]。王会超,郭延涛(2021)将“OBE”理念融入到常微分方程双语课程中,通过学生的反馈情况检验学习效果[9]。蔡川川,刘令云等(2023)融合“OBE”教学理念,通过对矿山资源综合双语课程开展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从而检验该课程的教学效果[10]。
基于以上的讨论,我们发现“OBE”理念应用到了不同学科的双语教学课程中,但是“OBE理念”还未应用到保险学专业的双语教学课程中。另外,多数学者只是将“OBE”理念融入到双语教学过程中,但并未对实施的教学效果进行考察。因此,本研究为了呈现基于“OBE”理念的保险英语课程双语教学探索的过程和效果,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从学情、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考核和教学效果多方面获取学生对实施融合“OBE”教学理念的保险英语双语教学的看法,为进一步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出进一步优化的改革方向。
3. 保险英语课程的双语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铜陵学院金融学院保险学专业设置了保险英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通过专业术语检索保险领域的国际文献、阅读保险领域的国际文献及常用保险英语实务表达能力,进而让学生们具备与国际保险领域接轨的基本能力。
作为保险英语课程的主讲教师,自从授课以来,不断对该课程实施教学改革,希望该课程能够为保险学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升保险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更好地呈现保险英语课程的双语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成果,本部分的内容分别从学情、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考核和教学效果五方面进行分析。
(一) 学情分析
《保险英语》课程是铜陵学院保险学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在第七学期开设,理论课时共32学时。为了充分了解融合“OBE”理念的保险英语课程双语教学的实施情况,我们对20级保险学专业1班和2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20级保险学专业共有50名学生,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44份有效调查问卷,问卷回收率达到88.00%,因此可以很好地反映教学实施情况。
首先,80.00%的学生认为在国际化发展趋势下,有必要开展保险英语课程。并且,91.00%的学生接受对保险英语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甚至64.00%的学生表示,在开课之前对保险英语课程实施双语教学是非常期待的。在调查开设双语教学所担心的问题时,64.00%的学生反映自身英语水平不足,难以听懂是他们最担心的问题。另外,教学模式难以适应以及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方面,都是有一定的担心。其次,在教材选取方面,70.00%的学生倾向于中英文对照教材,27.00%的学生倾向于英文教材,可见,学生们为了更好地适应双语教学,多数学生还是倾向中英文对照教材。最后,有95.00%的学生认为,在本科二年级或者三年级开设保险英语课程会更好。可见,学生们期待将课程开设的时间进行调整,以便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通过与多数学生沟通,反馈的情况是本科四年级时,面临的事情很多(考研、找工作),很难静下心来再认真听课学习,所以认为在本科二年级或者三年级学习会取得更好教学效果。
(二) 教学内容分析
目前,保险英语课程内容分为9个章节,具体的授课内容和对应学时如表1所示:
Table 1. Insurance English course content and chapter setting
表1. 保险英语课程内容章节设置情况
章节 |
内容 |
学时 |
1 |
Risk And Risk Management |
4 |
2 |
Overview of Insurance |
4 |
3 |
Insurance Policy |
2 |
4 |
Life Insurance |
7 |
5 |
Health Insurance |
2 |
6 |
Auto Insurance |
4 |
7 |
Marine Insurance |
5 |
8 |
Reinsurance |
2 |
9 |
Insurance Market Regulation |
2 |
数据来源:作者整理。
在每一章节中,保险英语课程内容分为三大模块,分别是章节关键词、章节基础内容及章节实务句型介绍。通过调查学生们对课程内容设置合理性的看法,98.00%的学生表示该课程的设置具有合理性。然而,在调查学生们对三大模块的喜爱度时,学生们表示了不同的看法。
通过图1所示,关键词、实务句型及基础内容的喜爱度分别为59.09%,50.00%和47.73%。可见,学生们对三大模块的喜爱度并不是差距很大。而通过图1发现,11.36%的学生不喜欢课程内容所设置的三大模块,因此,该数据意味着,虽然几乎所有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设置合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生们都非常喜爱这三大模块,因此需要进一步提升课程内容的趣味性。
(三) 教学模式分析
目前,保险英语课程采取纯英文多媒体讲授法与研讨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此次调查了学生们对这一教学模式的看法。通过调查研究发现,87.00%的学生基本认可这种教学模式。另外,学生们针对授课过程中,主讲教师在中文与英文之间切换表达的方式进行了调查,55.00%的学生倾向于授课以英文
数据来源:作者调查收集所得。
Figure 1. Students’ liking for course content in different modules
图1. 学生对不同模块的课程内容的喜爱度
为主的表达方式,41.00%的学生倾向于授课以中文为主的表达方式。可见,对保险英语课程实施双语教学,更多学生愿意教师以英文表达为主,而倾向于授课以中文为主的学生也不在少数,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还是要结合整体的学生水平,在授课表达方式方面进一步斟酌。
(四) 课程考核模式分析
保险英语课程是专业选修课程,学生的成绩是按照平时成绩30.00%,期末成绩70.00%的比例进行设置的。在平时过程考核环节,本课程采取了章节课后习题练习、特定场景英语对话演练和专题讨论英文演讲三种考核方式。87.00%的学生表示平时过程考核环节设置合理,并且也表现了对于每个环节的喜爱度。
通过图2显示,特定场景英语对话演练是学生们最喜欢的考核环节,其次是章节课后习题练习与专题讨论英文演讲。另外20.45%的学生表示以上的考核环节都不喜欢。可见,学生们认同合理的平时考核环节但是并不一定都喜欢平时考核所设置的环节。因此,为了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与满意度,有必要对该课程的平时考核环节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数据来源:作者调查收集所得。
Figure 2. Students’ liking for the usual process assessment sessions
图2. 学生对平时过程考核环节的喜爱度
在期末考查环节,学生们对考查方式表现了不同的看法,73.00%的学生倾向于撰写英文论文,然而27.00%的学生倾向于使用英文试题。可见,虽然目前所实施的是英文论文作为期末考核方式,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喜欢这种方式,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有必要考虑增加英文试题作为考核方式之一。
(五) 课程教学效果分析
在授课过程中,主讲教师从最初的单一的保险英语课程教材为主体的讲授式教学,到讲授式教学与研讨式教学融合的教学模式,最后融合“OBE”理念,不断以学生为中心,从学情、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考核四方面进行了充分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如今的保险英语课程双语教学体系。
通过图3,可以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通过融合“OBE”理念的保险英语课程双语教学实践,自身的专业英语水平确实有所提升。但是,仍有22.73%的学生认为自身的专业英语水平没有提升。因此,非常有必要针对学生不满意的教学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改革,从而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数据来源:作者调查收集所得。
Figure 3. Evaluation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Insurance English course
图3. 保险英语课程教学效果评价
4. 保险英语课程实施双语教学改革方向
通过上一章的调查问卷分析,对于保险英语课程实施双语改革的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 调整保险英语课程的授课学期,将课程放置在本科三年级
通过对学生学情调查,学生们最期待把该课程放置在本科二年级学习。但是,根据铜陵学院保险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二年级主要是通识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若把专业选修课放置在二年级可能会增加学生们的学习负担。考虑到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因此,未来在授课时,会把该课程放置在本科三年级进行讲授。
(二) 在教学内容三大模块的基础上,提升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章节基础内容是学生们喜爱度最低的教学模块,所以在未来的教学内容设置中,着重提升基础内容的趣味性。例如,在基础内容讲授环节,多借助有趣的图片,加入适当的音频和视频等教学素材,丰富基础内容,从而提升学生们对基础内容兴趣。另外,通过与学生们沟通了解到,同学们喜欢在教学内容环节增加英文口语交流的互动环节。因此,在教学内容三大模块中,深度挖掘适合同学们互动的学习要点,让学生们形成生生互动的良好学习氛围。
(三) 根据班级学生整体英文水平,适当调整讲授的表达方式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多数的同学倾向于授课以英文为主的表达方式,可见,学生们对双语教学模式的期待。但是,41.00%的学生倾向于授课以中文为主的表达方式,说明也有不少的学生倾向于该种授课表达方式。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在未来的授课过程中,主讲教师要密切关注所在班级学生的英文水平。根据班级整体的英文水平,再进一步调整授课的表达方式,从而尽量满足更多学生的教学需求。
(四) 适当调整课程平时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方式,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20.45%的学生不喜欢平时过程考核的方式,为了提升学生对平时过程考核方式的满意度,在未来的平时考核环节,增设情景话剧演练。即,首先,为学生们布置保险实务中出现的常见情景,然后,将学生们以4~5人为一组,每组学生们选择感兴趣的场景,然后,给予2周的时间进行情景话剧编剧与彩排,最后,每组进行情景话剧表演。考核标准主要从表演的生动性、学生口语流利度、小组成员口语内容的丰富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另外,通过调查学生们对期末考核方式的看法,可以发现,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喜欢写英文论文。因此,在今后的期末考核时,除了满足大多数同学愿意以英文论文作为考查成绩的唯一标准之外,在考核时也加入部分英文试题。即,期末考查的试卷不再单纯是撰写一篇英文主题论文,也包含固定的英文试题的作答部分,并且分数设置为英文试题占30分,英文主题论文占70分。
5. 总结
教学是一个不断持续优化改进的过程,本研究为保险英语课程未来的改革提出了重要的方向:一是,调整保险英语课程的授课学期,将课程放置在本科三年级;二是,在教学内容三大模块的基础上,提升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三是,根据班级学生整体英文水平,适当调整讲授的表达方式;四是,适当调整课程平时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方式,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以上四个方面是该课程未来的改革建设方向。本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是针对保险学专业的保险英语课程实施了融合“OBE”教学理念的双语教学,并未对保险学专业的其他主干课程进行实践,希望未来有更多的教学工作者尝试在保险学专业课程实施教学改革与创新,从而培养保险行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基金项目
安徽省质量工程重点项目《保险法》课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及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2023jyxm0721);2024年铜陵学院校级质量工程项目保险学——“行业企业课程资源库”;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保险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研究”(221003371140815);安徽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项目“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保险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践研究”(2021jyxm1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