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下的财务共享模式研究
Research on Financial Sharing Model under Digital Transformation
摘要: 当今时代,数字化转型的脚步正在加快,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也在不断演变。财务共享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能通过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实现财务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共享,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财务效率和灵活性。同时,财务共享模式还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然而,要想充分发挥财务共享模式的优势,仅仅依靠其独特的组织形式是远远不够的。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为财务共享模式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通过引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企业可以更加精准地分析财务数据,发现潜在的风险和机遇,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研究旨在为企业提供对于财务共享模式更深入的理解,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数字化技术来推动这一模式的发展,通过深入分析财务共享模式的运作机制、优势与挑战,以及数字化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与提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和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财务共享模式将在企业财务管理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Abstract: In today’s era, the pace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s accelera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developing rapidly, and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model of enterprises is also evolving. As a new form of organization, the financial sharing model can realize the centralized management and sharing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sources of the enterprise, 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financial efficiency and flexibility of the enterprise. At the same time, the financial sharing model can also help enterprises better grasp market dynamics and quickly respond to market changes, so as to occupy a more advantageous position in th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However, in order to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e financial sharing model, it is not enough to rely on its unique organizational form.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 provides strong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sharing model. By introducing advanced technologies such as big data, cloud computing,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nterprises can analyze financial data more accurately, discover potential risks and opportunities, and provide strong data support for enterprise decision-making. The research aims to provide enterprises with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financial sharing model and how to better use digital technolog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model, and promote the innov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enterprise financial management through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advantages and challenges of the financial sharing model, as well as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 in it. It is believed that in the near future, with the deepening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echnology, the financial sharing model will play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field of enterprise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inject new vitality in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文章引用:录新丽. 数字化转型下的财务共享模式研究[J]. 国际会计前沿, 2024, 13(4): 569-574. https://doi.org/10.12677/fia.2024.134073

1. 引言

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福特公司的业务迅速扩张,为了提升管理和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该公司开创了财务共享模式。这种模式通过统一的管理标准,实现了财务流程的集中化和标准化。对于国内企业而言,随着业务的全球化扩张,2005年一些领先企业开始引入并实践财务共享模式。随后,众多大型企业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管理需求,纷纷建立财务共享中心。2013年,财政部发布了相关的工作规范和指导意见,明确鼓励大型企业集团积极探索和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利用信息技术推动会计工作的集中化。自此之后,越来越多的央国企开始成立财务共享中心,标志着财务共享模式在中国企业的广泛应用和深入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一系列重要会议中多次将发展数字化经济置于国家战略的高度。随着全球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数字化经济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对于增强国家竞争力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2023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这一规划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1]。规划强调,要持续加强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提升这些基础设施的覆盖范围、服务能力和创新水平,为数字化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2]

2. 基本概念

2.1. 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是指企业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对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和优化,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和个性化。通过数字化转型,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应对这些挑战并提高经营效率,重塑其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和技术应用[3];同时,数字化转型也是企业在面对信息时代的必然选择,能够以新型互联网信息管理技术为依托建立起一种高效、准确、可靠的信息整合共享体系,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4]

2.2. 财务共享模式

财务共享模式是一种将个体或组织的财务资源共享给其他人或组织使用的模式。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个体或组织可以通过共享数字化财务资源、平台化财务服务基础设施来实现财务目标,包括共同投资数字化财务系统、利用云端财务服务、共享财务数据和分析平台,以及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数字化资金流转和合同管理等。财务共享模式可以真正地做到数据的透明化与公平性,做到数据资源共享,为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提供有效保障[5]

3. 数字化转型下财务共享的意义

3.1. 充分满足数字化时代信息共享的需求

在数字化时代,企业面临着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浪潮,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财务共享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统一的数字化平台和信息系统,各部门的财务数据可以实现实时更新和共享,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提高信息的流动性和可访问性,以保证业务处理的合规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6]。这样可以促进企业内部的沟通与协作,提高内部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满足数字化时代对信息共享和流通的需求。

3.2. 加速实现企业财务的一体化管理

实现企业财务的一体化管理意味着将企业各个部门的财务活动和数据整合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实现全面、高效、协同的财务管理[7]。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一体化管理系统全面监控和分析财务数据,及时发现和解决资源浪费和闲置的问题,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另一方面,一体化管理通过建立统一的财务管理流程和审批机制,加强企业对财务活动的监督和控制,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保护企业的财务安全。

3.3. 全面提升企业风险控制能力

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的风险挑战,包括财务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等。财务共享可以通过建立预警机制和智能审计系统,密切关注市场变化、竞争动态、政策法规等外部因素,及时调整战略应对各种风险。同时,通过统一的财务数据和分析平台,对风险进行全面识别和评估,提出科学有效的风险管制措施,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为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以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整体提升提供有力保障[8]

4. 财务共享模式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4.1. 难以适应企业业务模式的转变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企业的业务模式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创新。企业不仅要面对市场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挑战,还要应对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的压力。这种快速变化的环境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够迅速适应并满足企业的新需求。然而,传统的财务共享模式,虽然有其稳定性和规范性,但在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时,往往显得捉襟见肘。其固有的流程和规范限制了财务管理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使其难以有效应对市场的快速变化,从而无法为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和服务[9]。例如,电子商务的兴起,让许多企业纷纷将业务重心从线下转移到线上,这不仅改变了企业的业务模式,也对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线上交易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实时性要求财务管理能够迅速适应并处理大量的数据信息,同时还要确保交易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4.2. 部门之间存在信息壁垒

如今的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是与ERP系统、OA系统对接的,以实现各信息系统的业务集成和数据共享,其正常运行取决于企业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和精心配合。然而,各部门在处理一些业务活动时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较少,可能会因不同的操作使得财务共享中心产生数据不一致和信息隔离问题,财务共享流程也会变得不畅,审批流程繁琐,反而增加了工作的耗时和复杂度。此外,信息壁垒还会阻碍企业内部资源和知识的共享,影响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为解决这一问题,企业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也降低了财务共享的经济效益。

4.3. 存在数字信息安全隐患

由于财务共享涉及到大量的财务数据和敏感信息,数字信息安全问题成为了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在财务共享流程中,员工需要进入财务系统去处理相关的流程,所以在系统的权限管理和访问控制机制上并没有特别重视,再加上如今的网络技术日新月异,正是这复杂的变化给了黑客或恶意攻击者可乘之机。譬如员工就是随意点一个链接,或者进入一个网页,就会窃取身份信息,进而获取企业的财务数据和敏感信息,导致财务信息泄露或被篡改,给企业造成损失[10]。现有的财务共享模式可能存在数据传输和存储环节的安全漏洞,因为财务共享涉及到多个部门和业务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存在信息权限和访问控制不严格的情况,导致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被黑客攻击或恶意篡改,进而引发数据泄露和信息损失。

4.3. 财务人员数字化水平不高

在财务共享模式下,财务人员需要具备更高的数字化水平,才能更好地适应共享平台的操作和管理,实现财务信息的共享和协同工作。然而,由于数字化能力的不足,许多财务人员无法充分发挥财务共享模式的优势,影响了共享模式的实施效果和成效。在数字化时代下的财务共享模式所引进的财务软件和工具均与之前有所不同,这要求财务人员不仅要有充足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还需要他们熟练掌握技术工具的应用,对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提高。此外,还有一小部分财务人员对于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较低,缺乏对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态度和主动性。他们可能对于新技术的应用和意义存在固有的偏见和抵触情绪,不愿意学习和尝试新的工作方式,这些“不适应”现象阻碍了财务共享模式的发展[11]

4.4. 无法满足企业财税处理的个性化需求

虽然我国各地在财会政策的执行上遵循国家统一的标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显著的差异。特别是在税务政策方面,各地的具体规定和执行标准并不统一。这就要求财务共享中心的人员在处理财务事务时,摒弃一刀切操作,而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区别对待[12]。例如,增值税率在全国都是统一的标准,但是附加税会因企业地址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或者是不同地区的政府为了发展经济会进行招商引资,这时给予的税收优惠政策就会不同,一些欠发达地区为吸引更多的企业进驻,会依据企业对当地的税收贡献给予一定比例的地方留存税款返还。另外,由于共享中心人员与业务单位相分离,缺乏对前线业务的了解,也与各地财税人员缺乏联系,加上许多财务共享平台是通用化设计的,财务人员在使用这些平台时可能会受到限制,这就会导致他们无法充分满足企业个性化的管理需求,可能会引发企业在法律政策方面的风险。

5. 基于数字化构建财务共享模式的措施

5.1. 提高财务共享模式的适用性

一方面,数字化财务共享模式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设计是确保其适应未来企业成长和变化的关键。在设计财务共享模式时,应考虑到企业可能的扩张、收缩或业务模式的调整,允许根据需要灵活添加、修改或删除功能模块,以满足不同业务部门和用户的需求。另一方面,企业应建立快速反馈机制,开展客户需求调研和用户体验评估,鼓励客户提出建议和意见,深入了解客户对财务共享模式的需求和期望。可以通过建立在线反馈渠道、举办用户论坛和定期召开用户反馈会议等方式,与客户保持密切沟通,及时收集和回应客户的反馈意见,并积极响应客户反馈,不断优化和改进数字化财务共享模式,增强客户黏性,提高用户满意度,从而实现数字化财务共享模式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5.2. 实现财务共享系统无缝连接

在数字化时代下,实现财务共享系统的无缝连接需要综合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首先,要统一制定财务数据的格式和标准,确保不同系统之间数据的兼容性和一致性,采用先进的集成技术和中间平台,实现财务共享系统与其他企业信息系统的快速集成和无缝对接,保障数据的实时同步和共享。其次,采用可扩展性强的技术架构和模块化设计,支持系统的灵活部署和弹性扩展。根据业务需求和发展变化,建立持续改进的机制和流程,定期评估系统的性能和效果,及时调整和优化系统架构和功能,不断提升财务共享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用户体验。有效实现财务共享系统的无缝连接,促进企业财务数据的全面共享和高效利用,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决策效率。

5.3. 搭建有保障的信息技术平台

数字化时代下,互联网技术愈发成熟,在财务共享模式中的信息安全风险就会逐渐提高。因此,为了降低安全风险,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制定信息安全政策、规范和流程,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有效执行;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建立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反病毒系统等网络安全设备,及时发现和阻止网络攻击;加密重要数据和通信,采用安全加密算法和技术,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加强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采用多层次的身份验证和权限管理机制,限制用户的访问权限,防止未授权访问和员工身份信息泄露[13]。此外,企业还应建立安全事件响应机制,及时监测和处理安全事件,制定应急预案,做好安全事件的调查和处置工作,将信息安全风险所带来的后果降到最低,有效保护企业的信息资产和业务运行。

5.4. 加快财务人员转型和素质提升

数字化技术为财务共享模式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对财务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为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要不断加快财务人员转型和素质提升。一方面,对于未毕业的学生来说,高校教育不在拘泥于传统的财务知识教授,而是可以实施虚拟教学。利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技术,搭建虚拟教学环境,让同学们通过沉浸式的体验进行学习,了解财务共享模式下如何进行数据处理,提高对财务数字化的认识,帮助学生提升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增强学生的归属感,还能让同学们了解行业的发展前景,更符合数字化时代下对财务人员要求。另一方面,对于已经就业的基础财务人员来说,要积极主动的探索和尝试应用新技术,如使用智能算法进行财务报表生成、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财务数据的透明管理、应用云计算实现数据的实时访问等,增强自己应对数字化转型下财务共享模式的技能与能力;同时还可以建立数字化财务社群,实现各部门人员的良好对接,了解其他部门的业务需求和流程,拓展视野,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14]

5.5. 制定个性化管理策略

个性化管理策略需要充分了解企业的业务特点和发展需求。通过与企业深入沟通,了解其行业背景、经营模式、财务状况等情况,明确企业的核心需求和优势。考虑企业的数字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结合企业现有的信息系统和技术基础,量身定制数字化转型方案,包括财务流程优化、内部控制建设、风险管理策略等方面,提升财务管理效率和水平。例如,针对不同行业和地区的税收政策差异,制定全面细致的税务筹划方案,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税负。在此过程中,共享中心人员与业务单位之间的紧密沟通与协作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确保财务管理的顺畅运作,建议设立专职的业务财务人员作为共享中心人员与业务单位之间的沟通桥梁,以便共享中心人员在处理业务时有任何疑问时,能够及时联系到相关业务人员进行沟通和解决[15]。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业务财务一体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最后,共享中心人员应加强对各地财税法规的学习和了解。鉴于各地税收政策的差异性,财务共享中心可以设立专门的税务管理岗位,负责深入学习各地的税务政策,并及时跟踪最新的税务法规。通过持续学习和跟踪,共享中心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和遵守各地的税收政策,降低企业因为统一标准操作而带来的税务风险,确保企业财务运作的合规性和稳定性。

6. 结论

在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下,财务共享模式是企业提高财务管理效率、降低成本、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通过研究发现,有效的财务共享模式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财务信息的快速共享、一体化管理和全面控制,提高了财务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然而,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未来的研究应重点关注财务共享模式的优化与改进,满足数字化时代提出的新要求,推动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发展更加稳健和可持续。

参考文献

[1] 甄椀. 企业财务共享模式下的数字化转型分析[J]. 财会学习, 2023(12): 10-12.
[2] 汪玉冰. 基于数字化转型的集团财务共享中心应用研究[J]. 市场周刊, 2024, 37(4): 160-163.
[3] 胡笑. 数字化转型中智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J]. 财富时代, 2024(3): 124-126.
[4] 王益民. 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3(3): 85-90.
[5] 牛皓天. 基于数字化转型的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和应用分析[J]. 老字号品牌营销, 2023(5): 149-151.
[6] 张婷. 企业财务共享建设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探讨[J]. 中国中小企业, 2022(6): 151-153.
[7] 王安生. 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业财融合策略探析[J]. 商业2.0, 2024(11): 10-12.
[8] 戴梦琳. 企业财务共享模式下风险分析与管控措施探究[J]. 经济师, 2024(6): 275-276.
[9] 卢欣艺. 业财融合视角下国有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数字化转型存在的问题[J]. 中国信息化, 2024(6): 27-29.
[10] 陈淑娟. 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推行财务RPA的应用研究与思考[J]. 交通财会, 2024(7): 37-41.
[11] 林黎. 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企业财务人员转型对策分析[J]. 中国市场, 2024(17): 183-186.
[12] 周星辰. 财务共享模式下互联网企业的财税合规性控制[J]. 活力, 2024(13): 7-9.
[13] 张浩. 大数据背景下的企业财务信息共享模式建设[J].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24(11): 139-140.
[14] 曹泽达. 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会计工作转型[J]. 上海企业, 2024(5): 128-130.
[15] 刘莹. 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集团业财融合实践探讨[J]. 中国市场, 2024(7): 15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