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管理服务与居民夜间安全感的相关性研究——基于柳州市的分析
Research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ommunity Management Services and Residents’ Sense of Security at Nigh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Liuzhou City
摘要: 为探讨社区管理服务与居民夜间安全感之间的相关性,文章以柳州市为例进行分析。通过对柳州市多个社区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收集了不同社区居民对社区管理服务水平的满意度以及居民夜间安全感的自我评估数据。基于社区发展理论视角,发现有效的社区管理能够显著提高居民夜间安全感知,降低夜间犯罪率,进而能够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满意度。为进一步提升居民夜间安全感知,优化与完善社区管理服务势在必行。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ommunity management services and residents’ sense of security at night, this paper takes Liuzhou City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field interview in several communities in Liuzhou City, the self-assessment data of residents’ satisfaction with community management service level and residents’ sense of security at night were collected.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theory, it is found that effective community managemen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residents’ perception of safety at night, reduce the night crime rate, and then enhance the sense of belonging and satisfaction of community residents. It is imperative to optimize and perfect community management services in order to further enhance residents’ safety perception at night.
文章引用:陈扬欣, 熊顺聪. 社区管理服务与居民夜间安全感的相关性研究——基于柳州市的分析[J]. 现代管理, 2024, 14(8): 1938-1946. https://doi.org/10.12677/mm.2024.148224

1.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管理服务作为城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居民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社区管理服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特别是在夜间安全方面。柳州市作为广西的一个重要城市,近年来在城市建设和社会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特别是在提升居民夜间安全感方面。夜间安全感是居民对于社区安全状态的主观感受,也是衡量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和社会治安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它不仅关系到居民的日常生活质量,也是城市形象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体现。因此,研究社区管理服务与居民夜间安全感的相关性对于提升城市社区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 文献综述

社区管理服务是指社区管理机构为维护社区秩序、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而进行的一系列服务活动。通常包括治安管理、环境治理、公共设施的维护以及社区文化建设等方面。现有研究表明,社区管理服务的质量与居民的生活满意度、社区归属感等密切相关。例如,江丽等通过对浙江13个城市社区进行调查,发现社区管理服务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居民的满意度[1]。吴怀志和陶维兵的研究指出,优质的社区管理服务能够增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进而提升居民的幸福感[2]。现有研究表明,居民夜间安全感与社区环境、治安状况、居民自身素质等因素有关。如袁振龙的研究发现,社区治安状况的好坏对居民夜间安全感具有显著影响[3]。杨燕和李丽则指出,居民自身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也是影响夜间安全感的重要因素[4]。部分研究表明,优质的社区管理服务能够提升社区的治安状况,进而增强居民的夜间安全感。如殷闽华通过对社区治理中的物业管理分析,发现社区管理服务的完善程度与居民夜间安全感呈正相关关系[5]

夜间安全感是指居民在夜间活动或生活过程中对自身安全的主观感受和心理状态。目前,关于夜间安全感的研究,多从心理学、社会学和犯罪学等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夜间安全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社区治安状况、光照条件、社会经济水平等。郭信一以城中村为例,城中村户外步行环境易滋生违法犯罪,并在夜间呈现出更高的犯罪发生率,夜间治安问题则成为城中村空间环境更新改造中的关键[6]。叶珍光研究认为社区视觉安全感知关系着外部空间的活力和人们的幸福感,了解影响安全感知的社区照明设计因素及其影响机制十分重要[7]。王悦等研究发现空间安全感不是由单个因素所影响,而是由空间中多个因素共同影响,其中照明因素在夜晚安全感调查中影响最大,且易削弱其他影响因素[8]

社区管理服务通过改善物理环境、加强治安管理、促进邻里互助等多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居民的夜间安全感。Deyou C等通过对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与农村社区管理服务水平的相关性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农村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可以有效优化农村社区居住条件,从而能够提升居民的安全感[9]。燕茹以晋城市城区为例,推动社区精细化管理,聚焦群众服务需求,注重在精细化、智能化、科学化上下功夫,着重提升居民的幸福感[10]

3. 研究方法

本研究综合运用了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谈法,以柳州市的居民群体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社区管理服务与居民夜间出行之间的关系。在问卷调查部分,我们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资源浪费现象的观察、社区及居民的参与热情、居民个人及财产的安全问题、社区管理服务的质量、对未成年人的关爱活动及评价、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以及学校周边社会文化环境的治理等十二个核心议题进行了广泛的调研。

通过问卷调查所收集到的数据,我们制作了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和居民安全感百分比表格,并对其进行了简要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我们还编制了交叉频数分布表,以便更为直观地揭示社区管理服务与居民安全感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不同维度上的交叉情况。根据这些表格以及入户访谈的实际情况,我们进一步剖析了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影响社区管理服务和居民夜间出行安全感的各种因素。

为了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我们使用了卡方检验对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这一统计学方法,我们能够更为准确地判断柳州市社区管理服务水平与居民夜间安全感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最终,研究结果明确地显示,社区管理服务水平的高低与居民在夜间出行的安全感之间确实存在着显著的关联。这一发现对于提升社区管理服务质量、增强居民夜间出行的安全感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4. 社区管理服务与居民安全感实证研究

(一) 社区管理服务

1. 现状

社区管理作为现代城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柳州市这一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城市中,社区管理服务的优化与发展尤为重要。柳州市的社区管理不仅涉及日常的公共设施维护、环境卫生管理,还注重居民夜间安全的保障。近年来,柳州市在社区管理方面积极探索,相关服务体系已初步建立,包括社区警务、物业管理、居民自治等多个方面。社区警务方面,柳州市公安部门在每个社区都设有警务室,负责处理社区内的治安问题。物业管理方面,大部分住宅小区都有专业的物业公司进行管理,负责小区的日常维护和秩序维护。居民自治方面,柳州市鼓励居民参与社区管理,通过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等自治组织,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2. 问题

根据2023年柳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问卷调查表的数据显示,共有4775名柳州市的居民参与了此次调查。在这些人中,对社区居委会或物业公司的管理服务水平持“好”的评分的居民共有4334人,而持“不好、说不清及不清楚”的评分的居民共有441人。具体的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这些数据清晰地展示了柳州市居民对社区居委会或物业公司的管理服务水平的态度和评价。见表1

根据表1所示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柳州市的居民对于社区居委会或者物业公司的管理服务水平持有高度的认可,认为其服务较好的比例高达90.76%。这个数字表明,大多数居民对于社区居委会或者物业公司的服务是满意的,认为他们的服务水平是值得信赖和依赖的。而另一方面,持有负面评价的居民比例则相对较低,只有9.24%。这一部分居民对于社区居委会或者物业公司的服务水平持有不好的评价,或者认为难以评价,或者不清楚服务的具体情况。虽然这个比例较低,但也提示我们,在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还需要关注这部分居民的意见和需求,尽可能地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满意度。

Table 1. Community management service evaluation

1. 社区管理服务评价

社区居委会或物业公司的管理服务水平

4334

90.76%

不好

155

3.25%

说不清

237

4.96%

不清楚

49

1.03%

共计

4775

100%

根据入户情况分析,发现柳州市在社区管理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社区服务质量和效率不高。在志愿者入户过程中,有居民反映之前去社区办理异地医保卡,但是社区没有帮忙办理,还让居民自行邮寄,这一做法使得居民非常生气。还有居民反映去社区办理相关业务时,社区工作人员不尽职,互相推卸责任,未能有效帮助居民办理。

二是缺乏相应的物业管理及物业管理水平差。在与社区人员及居民的访谈中可以发现,有许多老旧小区缺乏专业的物业管理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导致了基础设施的老化问题,长期以往不利于居民的自身安全。还有的小区物业刚刚引入,小区的停车位问题很长时间还未得到解决,一直存在界限不明确的现象。此外,部分小区收取居民物业费,但不作为的现象也经常发生。据调查显示,有大部分居民对本社区的物业管理存在极大的不满,物业管理服务亟待解决。

三是社区相应管理制度不完善。入户过程中,有居民反映小区环境脏乱,道路上经常可以看见宠物粪便,以及有居民自行圈地,在屋顶上种菜、养鸡等,产生异味,导致附近居民严重不满。除此之外,还有居民反映楼道、小区内及小区附近学校道路上自行车、电动车和汽车乱停乱放的现象时常发生,严重阻碍了小区居民的出行安全。

3. 社区发展视角下的社区管理服务水平

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在社区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关乎居民日常生活的便利与舒适,更直接影响着社区的繁荣与和谐。从社区发展的视角来看,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显得尤为关键。

首先,高效的社区管理能够确保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这包括基础设施的完善、公共服务的提供以及安全环境的营造。同时,社区管理还能够为居民提供便捷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满足居民多样化的生活需求。

其次,优质的社区管理服务水平能够促进社区的和谐稳定。通过建立健全的社区管理机制,可以有效地调解居民之间的矛盾纠纷,维护社区秩序。同时,社区管理还能够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使居民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社区的各项活动中来,共同为社区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此外,随着社区的不断发展,社区管理服务水平也需要不断地提升和创新。这要求社区管理者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社区发展的新形势、新需求。同时,还需要加强与居民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居民的需求和期望,为居民提供更加贴心、个性化的服务。

综上所述,从社区发展的视角来看,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是推动社区繁荣与和谐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调解矛盾纠纷、增强居民凝聚力等措施,可以不断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为居民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居住环境。

(二) 居民安全感

1. 现状

居民夜间安全感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概念,它涵盖了治安状况、社区环境、个人心理等多个方面。在一个理想的社区环境中,居民们应该能够在任何时间,包括夜间,都感到安全和舒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各种因素可能会对居民的夜间安全感产生影响。近年来随着柳州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夜间安全感问题逐渐凸显。据柳州市公安局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柳州市夜间犯罪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盗窃、抢劫等侵犯居民财产安全的案件频发。这不仅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也对城市的治安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2. 影响因素

根据2023年柳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此次调查总共涉及到的柳州市被调查居民人数达到了4775人。在这庞大的调查样本中,我们发现其中有4615位居民对于“敢”一个人在夜间于本地散步、运动和赶路持有肯定的态度,他们相信本地的治安情况良好,相信自己和他人的素质,因此对于夜间的单独行动并无恐惧。然而,还有160位居民对于这个问题持有“不敢、说不清及不清楚”的态度,他们对本地的治安情况存在疑虑,或许是因为对周围环境的不熟悉,或许是因为对夜间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的担忧,他们的态度显得较为谨慎。如下表所示,这个数据的比例和分布情况一目了然。见表2

Table 2. Evaluation of residents’ sense of security

2. 居民安全感评价

是否敢一个人夜间在本地散步、运动、赶路

4615

96.65%

不敢

93

1.95%

说不清

57

1.19%

不清楚

10

0.21%

共计

4775

100%

根据表2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在柳州市,绝大多数的居民对于在夜间独自一人在本地进行散步、运动以及赶路等活动的态度是肯定的,即他们“敢”这么做。具体来看,有96.65%的居民表示他们敢于在夜间独自进行这些活动,这一比例足以说明柳州市居民对于夜间出行的安全感较高,同时也反映出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素质较为积极。而另一方面,持有相反态度的居民,即那些表示“不敢”、“说不清”或“不清楚”的居民,仅占总人数的3.35%。这一数据可能说明,虽然有一小部分居民对于夜间出行存在担忧或疑虑,但他们并不占据主流。这部分居民可能因为对夜间出行安全性的担忧,或者对夜间环境的不熟悉,而选择了避免在夜间独自外出。

根据入户情况分析,将影响居民夜间安全感的因素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是社区治安状况。入户过程中有居民反映电动车停放在小区内,其电瓶被盗,报警后查看监控依然未果。还有居民反映家中入户大门上贴有各种各样的小广告。这些现象充分表明小区外陌生人员可以随意进出小区,社区治安状况严峻,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及损害财产安全,严重降低居民夜间的安全感知。

第二是社区环境问题。有相当大一部分的居民反映楼道照明设施失灵,社区没有及时进行设施维修,以及经过改造后的楼梯走道声控灯不够灵敏,还没有改造前的声控灯便捷。同时,还有相当大一部分的居民私自占用楼梯公共空间,用来放杂物、自行车和电动车等,大大影响了居民日常出行安全。此外,小区内自行车、电动车和汽车乱停乱放时常发生,甚至还存在飞线乱充的现象。夜间将会更加危险,都不利于居民夜间安全感的提升。

第三是个人心理因素。有些人可能天生就比较敏感,容易感到害怕或者不安。而有些人则可能因为过去的经历,如遭遇过犯罪或者暴力事件,而对夜间环境产生恐惧感。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居民在夜间感到不安全。虽然在入户过程中,没有居民对志愿者进行反馈,但根据当面访谈情况来看,言语之中还是可以感受到居民的这一心理因素的,因此,个人心理因素也是居民夜间安全感的影响之一。

3. 社区发展视角下的居民夜间安全感知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社区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空间,其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夜间,由于光线暗淡、行人稀少,社区安全问题更加突出。因此,从社区发展视角出发,探讨居民夜间安全感知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治安状况是影响居民夜间安全感知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安全、稳定的社区治安环境是居民夜间安全的重要保障。社区管理部门不仅要加大对社区治安的巡逻和管理力度,还要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共同维护社区的治安环境。

其次,社区环境是影响居民夜间安全感知的另一重要因素。一个整洁、有序、明亮的社区环境会给居民带来安全感,而脏乱差的环境则容易让人产生不安的情绪。社区管理部门应该要加强对社区环境的整治和管理,加强社区照明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也是提高居民夜间安全感知的有效措施之一。

最后,个人心理因素也是影响居民夜间安全感知的因素之一。一些居民可能因为曾经的遭遇而对夜间安全产生恐惧心理。社区管理部门应该多关注居民的个人经历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支持,从而增强他们的夜间安全感知。

综上所述,从社区发展视角出发,提高居民夜间安全感知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通过加强治安管理、改善社区环境和关注居民个人心理因素等措施,我们可以为居民创造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的夜间生活环境,促进社区的和谐与发展。同时,这也需要居民自身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共同营造一个安全、温馨的社区家园。

5. 社区管理服务与安全感相关性分析

(一) 相关性分析

Table 3. Cross-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community management services and sense of security

3. 社区管理服务与安全感的交叉频数分布表

社区管理服务

居民安全感

不敢

说不清

不清楚

共计

4251

54

23

6

4334

不好

129

14

12

0

155

说不清

199

16

22

0

237

不清楚

36

9

0

4

49

共计

4615

93

57

10

4775

柳州市居民在认为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好”的同时“敢”一个人在夜间出行的人数共计4251,占样本总人数的89.03%,认为社区管理服务水平“不好”且“不敢”夜间一个人出行的共计14人,占样本总人数的0.29%。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柳州市居民认为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好”且“敢”一个人在夜间出行的评价较高,但也存在许多威胁和挑战亟待解决。见表3

Table 4. Chi-square test of residents’ satisfaction

4. 居民满意度的卡方检验

卡方检验

自由度

渐进显著性(双侧)

卡方统计量

513.63

9

0

有效个案数

4775

设定显著性水平为0.05,由上表可以看到,柳州市居民满意度卡方检验统计量的值为513.63,P值趋近于零,此结果表明两个变量之间不是独立的,显示出它们之间的显著相关性。见表4

(二) 影响因素分析

由上述卡方检验分析可知,柳州市居民满意度的卡方检验值为513.63,P值趋近于零,且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我们可以发现柳州市在社区管理服务与居民夜间安全感的相关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其中存在着多个影响因素,以下是我对这些因素的大致分析:

首先,从社区管理服务的角度来看,柳州市社区服务中心较为重视居民的需求和反馈。社区居委会或物业公司能够更加积极地回应居民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这种积极的互动和响应能够增强居民对社区管理服务水平的认可,从而提高了居民夜间出行的安全感。

其次,柳州市的社区文化建设和邻里关系较为和谐。一个充满友善和互助氛围的社区环境能够增强居民之间的信任感和归属感,进而提高居民在夜间出行的安全感。相反,如果社区内部存在较大的矛盾和冲突,或者邻里关系紧张,那么居民夜间出行的安全感自然会受到影响。

此外,柳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居民素质等因素也会对社区管理服务与居民夜间安全感的相关性产生影响。例如,经济水平较高的区域可能更加注重社区环境的改善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而人口结构复杂、居民素质差异较大的区域则可能面临更多的管理挑战。

综上所述,柳州市在社区管理服务与居民夜间安全感的相关性方面存在显著相关,这既与柳州市的具体管理实践有关,也与它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要进一步提升居民夜间安全感,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和措施。

6. 提升社区管理服务与居民夜间安全感的策略建议

(一) 优化社区管理服务的建议

1. 提高社区服务的品质与效率,通过引入先进的服务理念和技术手段,创新服务模式,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周到、高质量的服务体验。要重视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确保服务过程中的细致入微和响应速度,打造业主满意度高的社区服务品牌。

2. 提升物业管理的水平,要求物业公司不仅要做好日常的物业维护工作,还要针对社区的安全、环境、设施等进行定期评估和优化管理。加强物业服务团队的职业化建设,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居民生活在一个有序、安全、舒适的环境中。

3. 完善社区的各项管理制度,构建一套科学、合理、高效的社区管理体系。包括但不限于居民信息管理、设施维护保养、环境卫生保洁、安全防范工作等方面,通过制度来规范行为,通过流程来优化管理,通过监督来保障执行,确保社区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常态化。

综上所述,社区服务品质的提升与物业管理水平的加强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关键。通过引入先进的服务理念和技术手段,不仅能够创新服务模式、增加居民服务体验,还能加强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从而打造业主满意度高的社区服务。同时,物业公司还应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做好日常物业维护工作的同时,更要对社区的安全、环境、设施等进行定期评估和优化管理。此外,完善社区的各项管理制度,构建一套科学、合理、高效的社区管理体系,通过制度来规范行为,通过流程来优化管理,通过监督来保障执行,确保社区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常态化,是确保社区和谐稳定、居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

(二) 提升居民夜间安全感的措施

1. 社区治安

(1) 加强夜间巡逻力度:警方和社区治安力量应增加夜间巡逻频次,特别是在犯罪高发区域和时段,提高见警率,让居民感受到安全就在身边。Polina Putrik等的研究认为犯罪往往被视为影响邻里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11]。因此,建立有效的报警和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居民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报警并得到快速处理。

(2) 加强社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宣传栏张贴安全提示等方式,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安全建设,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

2. 社区环境

(1) 提高街道照明水平:Kaplan J和Chalfin A证据表明,更好的环境照明会让人们在社区户外活动时感到更安全[12]。因此增加路灯数量和亮度,特别是在偏僻路段和背街小巷,可以有效减少犯罪发生的可能性。

(2) 优化城市规划和管理:优化居民的居住环境,合理规划交通流线,减少夜间交通拥堵和车辆乱停乱放现象,提高居民出行的便利性。同时,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减少社会治安隐患。Wenyue Y等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居民主观感知的邻里绿地可达性对绿地使用行为和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更大[13]

3. 提高居民自身心理素质

然而,单纯地依赖传统的安全措施,可能并不能完全满足这一需求,因此提升居民自身的心理素质也显得格外重要。首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开设相关课程等方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居民了解如何调整心态、应对压力,以及如何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其次,推广自我防护技能。这包括教授居民如何在夜间安全地行走、如何识别潜在的危险信号、如何在遇到危险时采取有效的自卫措施等。这些实用技能的掌握,能够让居民在面对危险时更加从容不迫。最后,建立邻里互助机制。鼓励居民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在夜间,相互照应、及时报告异常情况,共同维护社区的夜间安全。

综上所述,提升居民夜间安全感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加强巡逻防控、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照明水平、优化城市规划和管理以及提高居民自身心理素质等方面都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居民在夜间也能安心生活,享受和谐安宁的社会环境。

7. 结语

基于上述分析,社区管理服务的完善程度与居民夜间安全感呈正相关关系,居民夜间安全感与社区管理服务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Deyou C等认为,要想有效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首先要改善农村社区管理服务[9]。可见社区管理服务的改善不仅可以提高居民的夜间安全感知,还能够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因此我们要优化和加强社区管理服务,从而推动社区和谐与稳定发展。

本文研究建议应当从多方面入手提升居民夜间安全感知,包括但不限于社区管理服务:一是加强巡逻防控,增强环境安全感知;二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心理安全建设;三是提高照明水平,提升感官安全感知;四是优化城市规划和管理,加大社区管理力度;五是提高居民自身心理素质,以应对潜在的安全威胁。以此可以有效的增加居民夜间安全感。

参考文献

[1] 江丽, 汤纯纯, 李婷, 等. 浙江城市社区服务能力研究——基于13个社区的居民满意度调查[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18, 31(4): 70-77.
[2] 吴怀志, 陶维兵. 完善社区管理服务提升居民幸福感——武汉创新社区综合服务管理体系调研报告[J]. 城市观察, 2015(5): 30-38.
[3] 袁振龙. 社区认同与社区治安——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出发的实证研究[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6(4): 110-116.
[4] 杨燕, 李丽. 居民安全防范意识统计调查与分析[J]. 市场研究, 2017(12): 8-10.
[5] 殷闽华. 社区治理中的物业管理: 服务质量对居民归属感的影响[J]. 东南学术, 2020(3): 162-171.
[6] 郭信一. 基于环境设计预防犯罪(CPTED)理论的城中村夜间户外步行环境安全评价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 2023.
[7] 叶珍光. 基于老年人视觉安全感知的重庆老旧社区梯道夜间光环境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 重庆大学, 2023.
[8] 王悦, 朱萌, 郭嫚丽. 城市夜间空间安全感知评价研究——基于BWS方法的探讨[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成都市人民政府.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 [出版者不详], 2021: 15.
[9] Chen, D., Wang, L., Su, T. and Zhang, Y. (2018)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Residents’ Living Standards and Community Management Service Levels in Rural Areas: 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Municipal Data in Anhui Province. Computational Economics, 52, 1053-1068.
https://doi.org/10.1007/s10614-017-9791-4
[10] 燕茹. 爱心门牌 贴心服务 暖心社区——晋城市城区前书院社区精细化管理提升居民幸福感[J]. 支部建设, 2024(7): 25-26.
[11] Putrik, P., van Amelsvoort, L., Mujakovic, S., Kunst, A.E., van Oers, H., Kant, I., et al. (2019) Assessing the Role of Criminality in Neighbourhood Safety Feelings and Self-Reported Health: Results from a Cross-Sectional Study in a Dutch Municipality. BMC Public Health, 19, Article No. 920.
https://doi.org/10.1186/s12889-019-7197-z
[12] Kaplan, J. and Chalfin, A. (2021) Ambient Lighting, Use of Outdoor Spaces and Perceptions of Public Safety: Evidence from a Survey Experiment. Security Journal, 35, 694-724.
https://doi.org/10.1057/s41284-021-00296-0
[13] Yang, W., Yang, R. and Li, X. (2023) A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Study o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Neighborhood Green Space and Residents’ Mental Health. Journal of Urban Health, 100, 696-710.
https://doi.org/10.1007/s11524-023-007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