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老龄化加剧背景下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
An Analysis of Legal Protection for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Elderly in the Context of Intensified Aging
DOI: 10.12677/ar.2024.114214, PDF, HTML, XML,   
作者: 马晶莹: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关键词: 老龄化权益保护法律策略Population Aging Protection for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Legal Strategies
摘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人口比例持续上升,有关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文章深入探讨了中国在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方面的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并详尽地分析了导致这些问题的多方面原因。从积极的角度出发,文章提出了一系列的法律策略与举措,旨在为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完善老年人权益法律保障体系和促进积极老龄化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Abstract: As population aging intensifies and the proportion of elderly people rises, the legal protection of their rights and interests is increasingly under scrutiny. The article delves into the current status of legal protection for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elderly in China, highlighting existing issues and challenges faced. Through a detailed analysis, it uncovers various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se problems. Adopting a positive perspective, the article proposes a series of legal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aimed at safeguarding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elderly. It seeks to offer insight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enhancement of a legal protection system for the elderly an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 society that embraces active aging.
文章引用:马晶莹. 浅析老龄化加剧背景下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J]. 老龄化研究, 2024, 11(4): 1498-1503. https://doi.org/10.12677/ar.2024.114214

1. 引言

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比较迅速,据《中国统计年鉴》人口年龄结构和抚养比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为20,978万人,占当年全国总人口的14.9%,比2012年增长了64% [1]。预计到2040年,我国65岁及以上占比将达到40%,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将成为我国当前及以后一段时间的重要国情[2]。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问题日益凸显。老年人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权益应当得到充分的保障。然而,现实生活中,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因此,加强对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的研究,对于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 保护老年人权益的必要性

如果我们将60岁及以上的公民界定为老年人,那么我国的老年人群体主要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出生的。这一代人在国家建立、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历程中亲眼见证了历史,并为之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作为家庭乃至国家的功臣,他们应当享有安稳的晚年生活。

首先,尊重和保护老年人的权益是全面推进法治国家的关键。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上升,他们显然已经成为社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宪法明确提出了法律平等的原则,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然要求切实维护老年人这一重要社会群体的合法权益[3]。因此,加强老年人权益保护的立法工作是推进法治国家的必要步骤。

其次,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也是实践德治国家策略的重要一环。在法治社会中,法治与德治是相辅相成的。为了推动法治,我们必须发挥道德在教化中的作用,为法治社会创造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在国家层面,那些建国前后出生的人们为国家的建立、改革和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是国家和社会的功臣。在家庭层面,老年人的贡献更加显而易见,他们付出了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来经营家庭,呵护家人。因此,无论是国家还是家庭成员,都有责任照顾好老年人。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不仅是道德的要求,也是贯彻德治国家策略的必要条件。

3. 我国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的现状

为了全面探讨老年人权益在法律上的保护现状,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探析:首先,审视法律体系中为老年人所设立的权利和保护;其次,评估这些权益在实际操作中的保护效果;最后,分析社会舆论对老年人权益保护的影响。

在法律层面,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健全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律体系。这套体系涵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多个法律文件,它们都对老年人的基本权利和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此外,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和措施,以确保这些法律条文得到有效实施。

尽管我国在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方面已有较为完善的规定,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部分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不足,导致老年人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充分保障。此外,许多老年人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往往难以理解和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同时,社会舆论对老年人权益的保护也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公众对老年人权益的认识和理解却仍然不足。这种情况下,社会舆论的有利引导和支持对于提升公众对老年人权益的尊重和保护意识至关重要。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老年人权益保护的认知水平,营造一个更加关爱和尊重老年人的社会氛围。

3.2. 我国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

首先,法律法规不完善。尽管我国已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保障老年人的权益,如《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等,但现行法律在老年人权益保护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老年人财产权益、人身安全、社会保障等方面,法律的规定尚不明确、不具体,难以满足实际需要。因此,有必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老年人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其次,执法力度不够。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实践过程中,由于缺少相应的行政法规,相关部门并不具备一定的处罚权与行政执法权,凭借仅有的监督权是很难有效开展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的,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相关部门有效开展老年维权[4]。此外,一些老年人权益保护案件由于涉及多方利益,处理难度较大。特别是现在以网络大数据为“工具”,针对侵害老年人财产权的案件出现了养老诈骗与电信网络诈骗的趋势,且“杀伤力”更大[5]。因此,需要加大涉老案件的执法力度,加强对基层工作人员的法律培训,提高执法水平,确保老年人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再次,社会参与度不足。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许多老年人权益保护工作仅依靠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力量难以完成,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然而,目前社会对老年人权益保护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很多老年人及其子女对自身权益保护意识不足,导致社会参与度不够。因此,需要加强宣传,提高社会对老年人权益保护的重视程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老年人权益保护工作,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最后,老年人权益保障机制不健全。现阶段老年人权益涉及的部门较多,多个部门往往需要共同协作,但受到部门间职能混乱等因素影响,多家管、无人管等问题很容易出现,分工不明下相关部门往往相互推诿、费时费力的工作,这对老年人维权造成极大限制[6]。例如,在老年人医疗、住房、养老等方面,保障机制尚不健全,导致老年人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需要进一步健全老年人权益保障机制,完善老年人医疗保障、住房保障、养老保障等方面的政策,确保老年人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4. 我国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的完善路径

4.1. 完善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的立法工作

第一,加强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的立法工作,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当前,因为法律体系的不健全,导致对老年人基本权益的保护无法落到实处,而且现存法律对老年人基本权益的规定比较笼统、模糊[7]。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一些涉及老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这些法律法规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法律效力较低、法律条款过于原则化等。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和完善,使其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提供更为有力的法律依据。

第二,完善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的立法工作应注重法律适用的规范性和统一性。目前,我国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的立法工作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导致法律适用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加强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的立法工作,提高法律适用的规范性和统一性,确保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有效实施。

第三,完善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的立法工作应注重法律与实际相结合。法律是治理社会的工具,其作用在于规范和引导社会行为。因此,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的立法工作应紧密联系实际,关注老年人权益保护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提高法律的实际效果。

第四,完善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的立法工作应注重法律实施的有效性和持续性。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效力在于执行。因此,完善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的立法工作不仅要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还要关注法律实施的有效性和持续性,确保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工作取得实际效果。

4.2. 加大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的执法力度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老年人权益保护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当前,我国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的执法力度还需加大,以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加大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的执法力度,首先需要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我国已初步建立老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框架,但仍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府部门应根据老年人权益保护的需要,及时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老年人权益保护有法可依。

其次,需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政府部门应加强执法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对每一个执法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及时更新理念,探索破案新思路,将简案办快、个案办精,适时的组织各地机关或者机关内部进行交流和学习,全面提升队伍执法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更加有效地处理涉老案件,获得社会的更高信任[8]

再次,还需要建立健全老年人权益保护的监督机制。政府部门应加强对老年人权益保护工作的监督,确保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对老年人权益保护工作进行监督,共同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最后,需要加大对侵害老年人权益行为的惩治力度。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侵害老年人权益行为的查处力度,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震慑犯罪分子,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同时,面对日益错综复杂的涉老案件,各部门应积极联合、开展调查,以便有效而快速地破解各种案件。

4.3. 提高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的社会参与度

21世纪以来,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形势,积极老龄化作为新的应对政策被提出,老年资源论成为占支配地位的老龄政策价值观。这意味着社会与他人应当对老年人参与社会的行为予以尊重,将其视作同等的社会主体看待[9]。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的社会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提高老年人自身的法律意识。我国的法律教育普遍缺位,特别是对于老年人的法律教育问题更为突出。对于老年人来说,应当有针对性地提供法律知识教育,使他们能够知晓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0]。这需要我们加强对老年人的法律知识普及和法律教育,让老年人明白自己的权益,知道如何寻求法律帮助。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对老年人的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是保障老年人权益的重要手段。政府应当加大对法律援助的投入,提高法律援助的覆盖面和质量。例如:对经济困难、交不起诉讼费的,司法部门要根据政策给予减交、缓交或免交;请不起律师而又确实需律师的,老年人所在居民组织和有关部门要给予指导,并帮助老年人获得免费法律援助[11]。同时,我们也应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法律援助工作,比如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共同为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对老年人的社会关爱。社会应当尊重和关爱老年人,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这需要我们加强对老年人身体和精神方面的关心和照顾,比如定期探访孤寡老人,为他们提供生活帮助,加强对老年人的精神关爱,让他们能够安度晚年。

4.4. 创新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的多元化机制

老年人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权益保护不仅关乎个人的生活质量,更关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创新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的多元化机制,提高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的效率和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作用。老年人权益保护涉及多个方面,如医疗、养老、住房等,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家庭等多方面的参与。政府应加大对老年人权益保护的投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和保障水平。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保障老年人的消费权益。社会组织应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老年人权益保护工作,提供专业咨询和服务。家庭应关爱老年人,传承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美德。

第二,建立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老年人权益保护涉及的问题复杂多样,需要建立多层次、多途径的纠纷解决机制。政府应设立专门的老年人权益保护机构,受理老年人权益纠纷的投诉和举报,依法进行调解和仲裁。社会组织应建立老年人权益保护服务热线,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家庭和社区应建立老年人权益保护互助机制,共同解决老年人权益保护问题。

第三,加强宣传教育。老年人的权益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应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宣传活动,让每一个人都充分意识到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性,更需要相关机构和组织努力完善社会养老机制、完善老年人权益保障的法律体系、提高老年人自身权益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等[12]

第四,加强对老年人的关爱和尊重。比如,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和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确保老年人的声音得到听取和尊重;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适老性的社会活动,增加老年人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13]。尊重老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我们尊重老年人的意愿,关心老年人的需求,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家庭都应积极参与老年人的关爱工作,让老年人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5. 结语

总之,加强对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的研究,对于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们也看到完善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期待我国在未来的立法、执法和社会参与等方面能够不断完善,为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让每一个老年人都能享有幸福、尊严、安全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2023) [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3: 30-33.
[2] CCTV. 背景资料: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与趋势[EB/OL].
http://www.cctv.com/special/1017/-1/86774.html, 2024-06-10.
[3] 黄洁. 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J]. 法制博览, 2024(3): 154-156.
[4] 黄颖. 我国老年人法律权益保障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20(30): 120-121.
[5] 江溯. 网络刑法原理[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2: 382-385.
[6] 茹丽静. 老年人权益法律保障的若干问题及对策探讨[J]. 理论观察, 2021(9): 121-123.
[7] 黄培之. 老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律研究[J]. 农家参谋, 2017(16): 155.
[8] 吴坚, 董思初. 智慧公安视域下智能化指挥调度在情指行一体化机制改革情境中的实现路径初探——以温州市公安局“云上公安∙在线警务”建设实践为视角[J]. 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21(4): 118-124.
[9] 巩炳, 王欣然, 张昌辉. 论老年人公益参与权的法律保障[J]. 池州学院学报, 2024, 38(1): 17-21.
[10] 王胜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实施情况的报告——2015年12月22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J].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2016(1): 126-130.
[11] 王阵雨. 从人口老龄化谈老年人的权益保障[J]. 管理观察, 2017(9): 158-159.
[12] 乔治, 李琪, 潘妍. 刍议老年人权益与法律保护[J]. 改革与开放, 2018(7): 48-50.
[13] 范慧.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完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律制度路径[J]. 法制博览, 2024(6): 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