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门诊种植牙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调查共选取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22年9月~2023年9月,根据抽签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优质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24 h及48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在门诊种植牙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对减轻患者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高护理满意度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effect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on outpatient dental implant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78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included from September 2022 to September 2023.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and control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lottery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high-quality nursing, and the nursing effect was observed. Results: 24 h and 48 h VAS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I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dental implants, the application of high-quality nursing model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in alleviating patients’ pain,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ing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口腔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口腔疾病,特别是牙列缺失和牙列不齐,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种植牙作为门诊常用的修复方法,具有美观和舒适等优点,并且不涉及相邻牙齿[2]。然而,手术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医生的技术水平,还受到护理质量的影响。有效的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满意度和治疗效果,从而促进患者康复。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讨优质护理对该类患者护理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在本院2022.9~2023.9期间收治患者中随机抽取78例,根据抽签法进行平均分组,每组患者均等,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 > 0.05),详情见表1。
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分组 |
例数 |
男性 |
女性 |
年龄 |
牙齿修复位置 |
上颌牙 |
下颌牙 |
观察组 |
39 |
22 |
17 |
46.85 ± 2.47 |
19 |
20 |
对照组 |
39 |
23 |
16 |
46.32 ± 2.11 |
18 |
21 |
t/x2 |
- |
0.052 |
0.052 |
1.019 |
0.051 |
0.051 |
P |
- |
0.818 |
0.818 |
0.311 |
0.820 |
0.820 |
纳入标准: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患者;患者具有正常认知功能,能够理解和配合护理措施实施;患者没有严重的系统性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这些疾病可能影响手术的安全性或愈合过程;患者没有药物过敏史。
排除标准:患者未满18岁;患者无法进行有效沟通,无法理解和配合护理措施;患者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心理功能障碍,可能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康复过程;患者因各种原因无法完成手术,如牙齿条件不适合种植、患者拒绝手术等;患者无法完成术前、术后和随访的评估,或者无法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
2.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患者的诊疗过程给予指引、注意事项指导,并针对患者的问题耐心解答,遵医嘱给予相关基础护理工作;观察组给予的护理放放具体如下:
在术前,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需求和顾虑,提供针对性的信息和建议;向患者详细解释手术过程、可能的风险和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建立正确认知,减轻患者焦虑和恐惧;同时,关注患者全身状况,评估患者健康状况,确保患者适合进行手术。在手术过程中,密切配合医生,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护理人员应做好手术前准备工作,如摆放合适手术器械、调整手术灯光等;在手术过程中,还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确保患者安全;术后密切关注患者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术后疼痛是患者常见问题,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疼痛程度,采取适当的镇痛措施,包括物理镇痛、药物镇痛等,减轻患者痛苦,例如,护理人员会指导患者正确的术后护理方法,如正确的刷牙和使用漱口水,以预防感染和减轻疼痛,同时,护理人员还会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需求,采取适当的镇痛措施,如给予患者适量的止痛药或进行局部冷敷,减轻患者的疼痛感;还应关注患者的口腔卫生,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口腔清洁护理,预防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在康复期,应持续关注患者康复情况,提供必要的康复指导和护理;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康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如进行适当的咀嚼和说话练习,以促进口腔功能的恢复;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通过有效的沟通技巧,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帮助他们释放压力,找到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动力;并定期进行回访,在回访中,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护理措施,使其更加贴合患者的实际需求,如对康复计划的微调,对患者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指导,或者是对患者家属的培训,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协助患者康复;向患者提供必要的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帮助患者建立正确口腔健康观念,预防疾病再次发生。
2.3. 观察指标
(1) 分别在患者术后24 h及48 h使用视觉模拟疼痛评估法(VAS)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分数范围0~1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痛感越强烈[3]。(2) 统计两组患者在术后出现口腔感染、牙槽松动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3) 采用院内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分值为0~100分,>85分为十分满意,60~85分为一般满意,<6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与分数成正相关。
2.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当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
表显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 <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两组术后疼痛情况
观察组在术后24 h以及48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5,见表2。
Table 2. Comparison of postoperative pain between two groups (
, points)
表2. 两组术后疼痛情况对比(
,分)
分组 |
例数 |
VAS |
术后24 h |
术后48 h |
观察组 |
39 |
4.69 ± 1.61 |
2.43 ± 0.44 |
对照组 |
39 |
5.65 ± 1.25 |
4.81 ± 1.26 |
t |
- |
2.941 |
11.137 |
P |
- |
0.004 |
0.000 |
3.2. 两组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见表3。
Table 3. Comparison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wo groups (n = 78)
表3. 两组并发症情况对比(n = 78)
分组 |
例数 |
口腔感染 |
牙槽松动 |
发生率% |
观察组 |
39 |
1 |
0 |
2.56 |
对照组 |
39 |
4 |
2 |
15.38 |
t/x2 |
- |
- |
- |
3.923 |
P |
- |
- |
- |
0.047 |
3.3. 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5,见表4。
Table 4. Comparison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between two groups (n = 78)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n = 78)
分组 |
例数 |
十分满意 |
一般满意 |
不满意 |
满意度% |
观察组 |
39 |
30 |
8 |
1 |
97.44 |
对照组 |
39 |
12 |
19 |
8 |
79.49 |
t/x2 |
- |
- |
- |
- |
6.154 |
P |
- |
- |
- |
- |
0.013 |
4. 讨论
种植牙手术作为一种口腔修复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将人工牙根植入患者的颌骨内,然后在人工牙根上安装修复体,以恢复患者的咀嚼功能和美观。与传统假牙修复方法相比,其能够提供与自然牙齿相似的功能和外观,使患者能够更好地享受美食和社交活动[4]。还能够减少对周围健康牙齿的损害,避免传统假牙可能导致的牙齿松动和磨损,进而提高患者的咀嚼效率,有助于降低患者在种植后进食过程中食物及残渣嵌入牙齿的可能[5]。但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项重大的口腔修复决策,患者可能会存在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需要得到护理人员的关注和指导。而临床上常规护理往往注重生理方面的照顾,而忽视患者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需求。且护理内容往往缺乏个性化和细致性,每个患者的情况和需求都是独特的,而常规护理往往无法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导致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时缺乏持续关注和指导不足,从而影响预后[6]。优质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注重护理质量、患者安全和满意度的护理模式。它强调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全面需求,提供细致、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在该类患者的护理中,其要求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顾虑,提供针对性的信息和建议。其次,其要求护理人员关注患者全身状况,评估患者健康状况,并在与患者的互动和沟通中体现人文关怀,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选择,提供心理支持和鼓励,以此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7]。
结合本次调查显示,经过不同模式护理后,观察组在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的表现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 0.05),说明该护理模式对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和提高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护理模式通过全面术前评估,准确识别患者个体差异,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护理人员会深入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从而制定出符合患者需求的护理计划[8]。其次,在手术过程中的精细操作也是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护理人员会密切配合医生,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在手术后,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此外,该护理注重患者术后康复和心理关怀,提供持续的护理和指导,帮助患者克服术后康复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患者在得到细致、个性化的护理服务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怀和专业,从而对护理服务产生积极的评价和认可。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在门诊种植牙患者护理中具有重要的效果和价值,值得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