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问题[1],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把思政工作贯穿到三全育人之中。充分发挥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协同作用,可以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制药专业技术人才做出贡献[2]。实验课对于大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十分重要。为了提高药物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一方面要完善课程标准化量化多元化的考核体系,同时应该加强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实践。广义的课程思政包括家国情怀、品格塑造、专业伦理和科学精神。要做好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和策略等教学设计重要环节是重要切入点,既要注重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体验,又要强调促进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理论和知识“融合”[3]。实验课是思政元素承载量最大、涉及的思政元素最多、教师干预和引导频度最大、学生直接参与的教学平台,可以提炼和发掘多元化的思政元素[4]。思政元素包括采集实验数据时的客观、全面、细致,实验成功时的成就感和分享,撰写实验报告时的客观、严谨、诚信、分析、逻辑、发现与质疑、探索与创新等等。笔者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系统挖掘了思政元素,实现了系统性的课程思政实践。为了进一步了解药物化学实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施效果,本研究对两个药学专业平行班级的学生进行了课程思政实施效果方面的问卷调查。
2. 药物化学实验教学课程思政效果调查
本调查采用自主设计的《药物化学实验课程思政调查问卷》,问卷包括31个问题,涵盖了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与偏好、对教师课程思政的感受、课程思政的效果与影响因素、思政元素付诸行动的程度以及对学生行为品格塑造的影响。在学期中将问卷通过“问卷星”平台呈现,以二维码的形式发放到班级群中,让学习委员协助问卷收集。发放对象选择了药学专业两个平行班级,两个班级学生基本情况相同,授课老师不同。为了减少人为误差和教师个人偏好产生的偏倚,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的实施和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等均回避了实施被调查班级实验教学的教师。经过2周时间的收集后将问卷数据进行在线分析,并将数据下载到本地采用SPSS软件进行深入数据分析,两个班之间多选项问题答卷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平取0.05或0.1 (注明P值)。
3. 药物化学实验教学课程思政对学生的影响
3.1. 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态度
甲、乙两个平行班级分别有23和21个同学完成了调查问卷。两个班的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态度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甲、乙两个班分别有48%和38%的学生认为课程思政重要。总体上13%的学生认为课程思政十分重要,约1/3的学生认为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为中等。两个班学生对课程思政实施频度的感受没有显著差异,11%学生感到思政元素融入比较多,13%的学生认为比较少,70%的学生觉得是中等。虽然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但乙班有10%的学生非常喜欢授课过程中融入思政内容,而甲班没有学生表示非常喜欢;甲班有22%的学生感觉不喜欢,二乙班只有10%。一半学生认为任课教师所挖掘出的案例背后的故事及体现出来的精神与思政元素相匹配。80%的学生认为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方式是结合知识点自然融入。
3.2. 课程思政对学生的品格塑造的影响
调查显示两个平行班级的学生对实验课程可能涉及的思政元素的必要性有不同认识(图1),两个平行班级的学生均认为钻研精神和文化自信是实验课的必要思政元素(表1),甲班学生将团队意识、爱岗敬业和弘扬道德排在前面,乙班学生则认为正直诚信、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爱国情怀和职业伦理教育相对更加必要。其中甲班有显著更多的学生认为团队意识是必要的思政元素(P = 0.03,图1,表1),而乙班有更多的学生认为正直诚信、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是更必要的思政元素(P = 0.08,图1,表1),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弘扬道德、爱岗敬业、尊师重教、救死扶伤、钻研精神、职业伦理教育等其他思政元素的必要性暂时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
Figure 1. Students’ attitude about the necessity to introduc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 experimental classes
图1. 学生认为实验课中引入思政元素的必要性
Table 1. Differences in understanding the importa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 experimental courses in parallel classes
表1. 平行班级对实验课思政元素重要性认识的差别
思政元素必要性 |
卡方 |
显著性 |
A. 爱国情怀 |
1.05 |
0.30 |
B. 民族自豪感 |
0.88 |
0.35 |
C. 文化自信 |
0.03 |
0.85 |
D. 弘扬道德 |
0.00 |
0.94 |
E. 爱岗敬业 |
2.19 |
0.14 |
F. 尊师重教 |
0.38 |
0.54 |
G. 救死扶伤 |
0.00 |
0.99 |
H. 团队意识 |
4.62 |
0.03 |
I. 钻研精神 |
0.08 |
0.78 |
J. 正直诚信、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
3.02 |
0.08 |
K. 职业伦理教育 |
0.95 |
0.33 |
L. 其他 |
0.08 |
0.78 |
3.3. 实验课课程思政实施方式对思政效果的影响
调查显示两个平行班级的学生对同样的课程思政形式有显著不同的感受(图2),甲、乙两个班的学生均明显感受到教师采用了案例挖掘的形式,而甲班比乙班有更多的学生感受到课堂活动、课堂讨论和教师点评,其中甲班学生对教师点评的感受显著高于乙班学生(图2)。两个平行班级的学生对哪些实验教学形式能很好的启发他们也有不同的体会,甲班的学生不仅更明显感受到老师采用了课堂活动、课堂讨论和教师点评等思政形式,甲班也有更多学生认为这些思政形式很好的启发了他们,特别是课堂讨论(P = 0.06,图3)。而在被问到实验教学课程思政需要改进的地方时,学生普遍反馈实验课思政教学内容和思政教学方式有待改进,而乙班有更多的学生认为教师的能力有待提高(P = 0.07,图4)。
Figure 2. Students’ perception about teachers’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tent into experimental teaching
图2. 学生感受到的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融入思政内容的方式
Figure 3. Different experiences of parallel class students in inspir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forms in experimental teaching
图3. 平行班级学生对实验教学中思政形式启发作用的不同体验
Figure 4. Students believe tha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spects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courses need improvement
图4. 学生认为实验教学课程思政需要改进的方面
3.4. 课程思政对课堂氛围和学生思想的影响
两个班的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思想指导作用没有感受到显著差异。只有1/4的学生觉得气氛活跃,同学上课积极、认真。也只有1/4的学生认为实验课学习中涉及的思政内容对其思想的指引作用大或思想转变大。一半的学生认为实验课思政元素对培养爱国热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职业和道德规范、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文明意识、弘扬正直诚信的价值观、培养专业技能、增加专业认同、增加自身职业责任感的作用比较大或非常大。约3/4的学生会把实验课学习中涉及的思政内容付诸行动,但只有40%的学生觉得会产生行为改变。
4. 讨论与结论
与乙班相比,甲班有显著更多学生认为团队意识是必要的思政元素。大学生多具有独立个性,很多学生缺乏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甲班学生对团队意识必要性的统一认识说明甲班学生在药物化学实验课程中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益处和重要性,这可能与甲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有关。就大学生团队意识培育而言,目前存在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家庭教育忽视和多元化社会思潮冲击等多方面影响因素。实验课程通常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是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的契机。本次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的实验课授课方式可能对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存在潜在影响,今后需要进一步明确实验课教师和授课方式影响学生团队意识培育的机制。
相当于甲班,乙班有更多学生认为正直诚信、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是必要的思政元素,这可能与乙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有关,一般而言正直诚信、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更有可能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来塑造。诚实守信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是重要的品格,在多元价值观和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等方面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的经常失信。党的十九大指出要推进诚信建设,诚信建设对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都意义重大,实验课堂课程思政可以对培养学生的诚信有积极作用,有必要进一步挖掘深层次的机制。作为大学生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进取精神有利于大学生通过丰富兴趣而完善知识结构、有助于大学生积极乐观心理状态的保持,也可以使大学生通过与时俱进拥有新知识和新技能从而更好的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实验课教师对大学生的团队意识、诚信以及积极的人生观都可能存在较大影响,突显了加强实验课堂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研究结果也提示实验课课程思政有待完善,学生对实验课课程思政重要性的认识有待加强,课程思政的思想引领作用也需要强化,课程思政对学生行为的塑造作用仍然有较大潜力待挖掘。
相对于乙班,甲班有显著更大比例的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点评,甲班也有更大比例的学生感受到了课堂活动和讨论。可以推断甲班授课教师可能在课堂上与学生有更多互动,而且这些点评、讨论和活动使学生受到了启发。教师点评可以使学生更容易对某些知识点印象深刻,并做出进一步的思考[5]。教师点评是学生课堂活动的充要条件,在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时代,学生理当成为课堂的中心,教师应该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实践教中学、做中学,从中发现乐趣、感受进步、快速成长[6]。
该项调查明确显示出两个基本情况很相似的平行班级学生对实验课程思政元素的必要性有显著不同认识,提示不同的授课教师可能对学生的品格塑造产生不同影响。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课程思政对学生发展的潜在影响力,印证了当前大力强调课程思政的重要现实意义[7]。授课教师采用不同的思政形式可能让学生产生不同的体验,当学生更加明显感受到课程思政形式时,他们可能受到更多启发,这也提示课程思政形式很重要。当学生不能明显感受到老师的课程思政形式或不能受到很好的启发时,他们甚至可能会产生老师能力不足的印象。
该项研究中这两个平行班级随机分班,学生的基础情况很相似,可以推测授课教师的不同是导致学生对思政元素必要性认识不同的主要原因,但教师自身存在的可能影响思政的因素很多,本次调查并未对授课教师进行调查,需要进一步对老师的自身品格、教学风格等方面进行比较才能完全确定授课教师对思政的影响。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有较强自主性,在课堂教学中会形成自我风格,应该尊重教师个性化的教学风格[8]。提高实验课教学水平,不仅可以强化理论教学效果、激发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作风[9]。实践课程对改善学生的个人问题成效显著,甚至虚拟平台上开设的选修课也能对学生后期的职业生涯起到积极作用[10]。本调查结果提示实验教学中教师需要采用多种形式去启发学生,让他们从精神和情感上得到触动和鼓舞,不仅可以使学生有更好的课堂体验,也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成长。
本研究所涉及的学生数量尚有限,得出的结论还需要更广泛的研究进一步来证实。平行班级间学生反映出来的差异可能归因于教师方面的因素,但也不宜过度解读,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复杂的,不光有近期效应,也有远期效应。即时效果好不意味着长远效应就一定是积极的。评价课程思政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11]。课程思政的立德树人远期效应具有潜在性、综合性和发展性,学生在校期间难以做出准确、合理、定性的评价[12]。在教育产业化思想的影响下,工科专业建设通常过度考虑市场近期需求,人文素养培养的隐性效应和远期效应往往不受重视,人文素质教育随之受到冷落、淡化和削弱[13]。在工科专业建设中,要充分认识到人文素质培养对学生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科学与人文并重的教育观念,乘着当前全国上下重视课程思政的东风,把工科人文教育推上一个新台阶。
本次调查进一步佐证了药物化学实验课程中挖掘和实践思政元素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验教学质量可能有比较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中的思政实践有待进一步加强。实验课教师和授课方式影响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机制有待阐明。
基金项目
2023年广西中医药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编号2023B054;2021年广西中医药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重大项目,编号2021A010。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