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实践课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政途径探索——以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为例
Explo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pproaches of Marxism Theory Practice Course in New Times—Taki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Microbiology Experiment as an Example
摘要: 在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要求下,结合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特点,开展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思政,探索思政建设融合模式和实施路径。通过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教学内容从而发挥育人作用、以及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使专业教学与思想教育深度融合。具体的模式是:将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的教学内容分成几个模块,不同的模块可以分别融入马克思主义科学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和马克思主义科学幸福观等思政元素;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来指导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思政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水平、专业学习效率和实践能力,有利于高校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Abstract: Under the requiremen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curriculum characteristics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major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microbiology experiment are carried out, and the integration mode and implementation pa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are explored. By integrating Marxist theory into the teaching content so as to play the role of education, and guiding students’ learning methods with Marxist viewpoints and methods, professional teaching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are deeply integrated. The specific model is to divide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microbiology experiments into several modules, each of which can be integrated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such as the Marxist scientific view of nature, the Marxist scientific view of practice, and the Marxist scientific view of happiness. At the same time, the Marxist perspective and methodology are applied to guide students in observing and analyzing problems, cultivating their rigorous learning attitude and problem-solving skills. The implemen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of Marxist theory has improved students’ ideological level, professional learning efficiency and practical ability,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cultivation of high-quality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文章引用:王安萍, 祝沁梓, 冯关萍, 刘仁绿, 陈美丽. 新时代实践课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政途径探索——以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为例[J]. 教育进展, 2024, 14(8): 1340-1345.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81561

1. 引言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还要有专业实践的能力以及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为此,高校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中,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教育协同效应[1]。但是,如何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教育充分融合而发挥协同教育作用,是各门专业课程思政的关键点。近几年来,从最初的专业授课时加一点传统典故的表面融合,到围绕某个思政理念而开展课程思政的浅融合,专业课程教育和思想教育的融合方式在不断的改革、完善和探索中。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实践[2],这为我们深层次探索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指明了方向。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是环境工程等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实验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能使学生掌握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认识微生物在环境污染物治理中的作用等。目前相关教学团队已经开展了该课程思政方面的教学改革,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基于该课程还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思政,本文以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课为例,探讨旨在提高学生思想水平、专业知识学习效率和实践能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政教学改革。实施途径是一方面在课程中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教育,一方面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指导课程学习,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发挥育人作用的同时,还能够反过来指导专业知识学习。以期为我们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课程的学习效率和建立科学的思维能力[4],为提升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育德能力和育人水平提供参考[5]

2.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融入专业实验课教学

根据课程特点,选择将马克思主义科学自然观等几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融入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并且根据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目标,将课程内容分成课程学习目的、环境微生物形态观察、有机污染物高效降解微生物的分离纯化鉴定、水质微生物检测和活性污泥中原生动物分析4部分学习模块,然后探索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每个模块教学过程中的途径方法。

2.1. 马克思主义立场和科学自然观

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科学自然观的角度,向课程学习目的模块融入课程思政,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增强学生的专业自豪感和使命感以及学习的内在需求。比如由于现代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危机等问题,环境保护刻不容缓,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学习的方向和目的就是,掌握诸如开发利用功能微生物资源为人类造福、控制消除环境污染的相关实验理论知识以及实验技术。马克思主义科学自然观倡导的是要尊重和关注大自然,要在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中审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现状,要认识到人和自然是和谐共生的命运共同体[6],而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坚持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摒弃资本主义社会的逐利本性和资本逻辑的、不管后代生存环境的西方式现代化[7]。因此,学习环保基础知识、立身环保事业和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科学自然观、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道路是可持续发展必要条件的主张是相一致的[8]

2.2. 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

环境微生物形态观察、有机污染物高效降解微生物的分离纯化鉴定这两个模块教学中涉及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技术、各类微生物的个体形态观察、功能微生物的分离筛选等微生物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运用科学的实践观,指出实践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即能动的改造人的外部环境的能力、实践是确认真理的必要条件、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确认思维的真理性[9]。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自己动手认真实验这种实践活动,才能使微生物个体形态特征等理论知识得到验证,才能更加理解理论知识。如只有通过不断练习油镜的使用,才能摸索并建立适合自己的准确快捷的显微镜油镜使用方法;只有通过功能微生物筛选的实践才有可能得到治理环境的有益微生物,完成对自然环境的修复。

2.3.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认为,劳动才是创造幸福的源泉,只有通过劳动,才会使人的愿望变为现实,才能追求到现实的幸福[10]。部分学生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西方文化的冲击、网络不良舆论的引导、社会中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思想中存在不愿劳动喜欢坐享其成、不积极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缺乏吃苦耐劳和集体主义的精神,在水质微生物检测和活性污泥中原生动物分析实验时,不主动积极,不愿意动手,在小组里总想蹭同学的实验结果并以自己没动手还有不错的成绩为荣。因此在学习这两部分内容时融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思想教育, 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幸福观,有利于在班上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勤勉奋斗的良好氛围,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思想道德境界。

3. 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指导专业实验课学习

如前所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思政的另一方面,可以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就曾经指出,“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教育他们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世界发展走向,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让学生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科学思想基础”[11]。因此,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的指导作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层次融入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另一途径,如表1所示。通过在教学中适当穿插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以指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风气、科学创新思维。

Table 1. Approaches to integrating Marxist theory into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microbiology experimental teaching

1. 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实施途径

课程学习目标

融合+

马克思主义人民利益的立场

马克思主义科学自然观

增强学生专业自豪感和使命感

微生物形态观察

功能微生物筛选

融合+

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

认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水质微生物检测

活性污泥中原生动物分析

融合+

马克思主义科学幸福观

培养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和集体主义意识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
思想方法

指导→

学习方法

从联系地、系统地、发展地角度完善
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
思想方法

指导→

学习风气

培养严谨的学风和治学态度

马克思主义独立自主的
思想方法

指导→

学习能力

培养独立的学习和实践能力

3.1.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

客观地而不是主观地、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分析解决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课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是提高这门课学习效率的关键。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方法的指导有助于学生主动地、系统地思考各个知识点,充分发掘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形成系统的认知;有助于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注重知识的整体性,并从中掌握知识点的真正内涵[12];有助于学生全面地分析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和提升实践能力。比如有机污染物降解菌的分离筛选鉴定这部分综合实验,就可以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方法,指导学生把之前学过的所有知识点串起来,以培养全面系统的思维,通过查找资料、观看视频、分析结果来完成实验。又比如可以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方法中发展的思想,指导学生实验中涉及的实验操作技术和实验设备使用的学习,让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认识到无论是目前的科学理论还是技术、设备都是不断发展更新而非静止不变的,所以不仅仅要学好目前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目前的学习,来具备学习其它新技术新设备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2. 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

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方法有助于学生培养严谨的学风和治学态度。比如常见微生物的形态学观察实验,部分学生制片并不理想,在显微镜下难以看清图片或者找不到微生物典型的特征,却不去寻找原因,也不愿意再次实践,只是把课本上或者网络上的图片抄过来交差,缺乏治学态度严谨和实事求是的精神;部分学生的学习流于表面,比如常常敷衍实验报告撰写这一教学环节,实验报告只是摘抄实验步骤和原理,对实验结果和问题不会寻根溯源细细研究。通过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观点方法的指导,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要成功做事就要沉的下心、反复实践和脚踏实地调查研究,要有实事求是的作风[13]

3.3. 马克思主义独立自主的思想方法

教学中发现一部分同学撰写实验报告时,实验结果和分析总是和别人的一样,没有自己独立的判断,总是被动的依赖同学。学习实验操作技能时,也总是看别的同学怎么做,而不是根据老师的演示和观看视频,摸索出自己的手法和操作规律,缺乏对专业自信自立的能力。马克思主义独立自主思想可以指导学生培养独立的专业学习习惯和态度,根据自己的认知习惯和知识储备制定学习计划,构建实验理论知识框架,培养和摸索自己的实验操作方法等。马克思主义独立自主思想的指导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动机,提升掌握学习策略的能力[14]

4. 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实验课程教学效果

通过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学生学习态度明显更好,课堂缺勤率为0,课前提问预习情况,答对率达95%以上,学期中进行的实验操作测试,学生能自信作答并成绩良好,实验报告里实事求是撰写和主动分析思考明显增多,如图1所示为实验报告中,学生实事求是的绘出,实验室购买的装片和学生自制的装片并相比较。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提高了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增加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

Figure 1. Rhizopus purchased tablet (left) and student made tablet (right)

1. 根霉菌购买装片(左)和学生自制装片(右)

5. 结语

通过探索建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可以在完成实验教学基本任务的同时,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专业素养,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实验知识以及实践能力教育的深层次融合和统一,也实现了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环境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目标。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拟南芥LSR1调控叶片衰老的分子机制研究(31760332);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环境微生物学》教学改革初探(JXJG-16-9-9)。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 2016-12-09(01).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1209/c1001-28936072.html
[2] 习近平. 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0.
[3] 贺根和, 廖永辉, 郭小华, 等.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9(4): 78-79.
[4] 刘昱, 吕权真, 仲华, 等. 浅谈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在临床药物治疗学课程思政中的应用[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21(34): 110-112.
[5] 徐升, 刘亚敏, 陈艺兰, 等. 高校在线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以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为例[J]. 大学教育, 2021(7): 9-12.
[6] 杨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保定: 河北大学, 2023.
[7] 胡鞍钢, 黄鑫. 中国式现代化与绿色发展[J/OL].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1-20.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4558.G.20240319.1353.002.html, 2024-04-08.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N]. 人民日报, 2016-03-18(001).
[9] 吕敏, 苏百义.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马克思的实践观及其当代价值[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 38(6): 9-11.
[10] 季爱民, 曾乾宇.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对大学生幸福观塑造的现实启示[J].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4, 44(1): 122-127.
[11] 习近平.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8.
[12] 钮因尧, 李春霞, 孟凌华, 等. 渗入哲学思想的“医用基础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3, 44(16): 81-86.
[13] 李晔. 大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郑州: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1.
[14] 李久林. 毛泽东独立自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9(11): 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