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细针穿刺活检技术的应用价值
Exploring the Clinico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Thyroid Cancer and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 Technique
DOI: 10.12677/acm.2024.1482371, PDF, HTML, XML,   
作者: 朱晨晨*:兴义市人民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贵州 兴义;袁占渝:兴义市人民医院病理科,贵州 兴义
关键词: 甲状腺癌临床病理特点细针穿刺活检技术检出率Thyroid Cancer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 Technique Detection Rate
摘要: 目的:探究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细针穿刺活检技术。方法:选取2023年1月到2024年6月我院100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前全部接受细针穿刺活检技术检查,然后予以手术病理检查,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结果。结果:所有患者中,以女性为主,≥45岁以上为高发年龄段,城市发病群体更多。疾病类型中,以乳头状甲状腺癌为主。多数患者的肿瘤直径一般在1 cm及以下,病灶往往为多个。两种诊断方式下的疾病检出率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细针穿刺活检技术检查具有一定意义,疾病检出率高,且其结果能够反应疾病的病理特点,可为医生的诊治提供科学参考。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opathologic features and 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 technique of the thyroid cancer. 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thyroid cancer from January 2023 to June 2024 in our hospital were examined by 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 before operation, and then underwent surgical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Compare the results of the two diagnostic methods. Results: Most of the patients were female, over 45 years old was the high incidence age group, and more patients were found in urban area. Most of the diseases are papillary thyroid cancer. In most patients, the diameter of the tumor is usually less than 1 cm and the lesions are usually multipl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diagnostic methods (P > 0.05). Conclusion: The 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 technique has certain significance, the disease detection rate is high, and its results can reflect the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ease, and can provide scientific reference for doctor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文章引用:朱晨晨, 袁占渝. 探讨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细针穿刺活检技术的应用价值[J]. 临床医学进展, 2024, 14(8): 1421-1426. https://doi.org/10.12677/acm.2024.1482371

1. 引言

甲状腺癌为临床上相对普遍的疾病之一,属于一种恶性病变[1],大部分甲状腺癌患者在发病初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现,一般都是以无痛的颈部肿瘤或结节表现为主[2]。不过,当肿瘤继续变大时,就会对周围的器官和组织产生压力甚至是侵犯,从而使得相应症状表现明显,如呼吸受限、吞咽障碍、声音嘶哑等[3]。另外,随着病情的持续发展,还会引发淋巴结转移或是发生远处器官转移,严重时还会转移到肺、肝和骨骼等器官,对患者生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此疾病的发生与甲状腺结节有着紧密联系,在结节的恶化之中,则会引发甲状腺癌。因此,要想降低甲状腺癌的威胁,抑制病情进展,保障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则必须对疾病进行有效诊断[4]。有研究也表示,落实疾病早期检测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和意义。利用相关的检测手段,可以对患者的甲状腺结节状态予以准确的定位和评估,从而使医生能够更好地进行针对性的治疗[5]。不过,不同诊断方式的效果与价值也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细针穿刺活检技术则为临床上一种极为有效的诊断方式,结合其实际的诊断结果,可实现疾病的针对性治疗,意义显著。对此,本文将主要对细针穿刺活检技术的临床价值展开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月到2024年6月我院100例甲状腺癌患者,男性36例,女性64例,年龄27~70岁,平均(48.59 ± 3.63)岁;病灶大小0.2~1.6厘米,平均(0.85 ± 0.12)厘米。

2.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 均伴有甲状腺癌的相关临床症状;(2) 患者与家属知情签字确认;(3) 具有良好依从性。

排除标准:(1) 合并其他恶性病变者;(2) 痴呆、精神异常患者;(3) 不明原因失访者。

2.3. 方法

所有患者在术前全部接受细针穿刺活检技术检查,然后予以手术病理检查,具体过程如下:

(1) 细针穿刺活检:在诊断之前,需协助患者进行一些常规的检验,同时还需嘱咐患者在术前禁食。准备完毕后,指导患者到诊断室中,指导患者保持正确体位,以仰卧姿势为主,并在其脖子上垫一块薄枕头,嘱咐患者把头微微后倾,露出脖子,方便医生进行细针穿刺。操作过程中,医生需站在患者的旁边,用彩超对其病灶处予以仔细筛查,确定其大小、位置、性质、血流、钙化等情况。随后,再对其颈部予以消毒铺巾,采用0.9 mm以下的细针进行快速穿刺。在穿刺过程中,要让针和患者的肌肤成45度角,确保穿刺针在超声探针的正中央。入针的途径需结合超声引导进行,操作期间,要尽量避免对气管、迷走神经或重要血管等的损伤。操作期间,还需通过超声检查来检查针头的状态,尽量减少调节的频率,防止因为调节不当而导致穿刺处的渗出或纤维化,从而影响到手术的结果。当穿刺针进入甲状腺结节处后,然后将其快速的进行3~5次的反复穿刺,然后快速的抽出穿刺针,然后对穿刺点予以压迫止血,使用医用棉球按压。完成后的15~20分钟对患者行超声复查,以确定穿刺点情况,查看是否存在出血表现。操作结束后,将穿刺组织放入标本盒内,最后送至实验室进行结果检查。

(2) 手术病理检查:手术结束后,留取病灶标本,并予以病理切片。当收到患者病灶标本后,认真检查患者的个人资料等信息,同时对病理样本予以分析查看。一般情况下,小样本采用整包埋方式,大样本则根据相关标准选择病灶和周边组织,多点取样,切割合适的组织。所切取的标本,需以用甲醛溶液进行浸泡处理,然后再用酒精和石蜡包埋,行苏木素–伊红染色,最后再进行封固处理。

2.4. 观察指标

(1) 分析患者疾病的病理特点。

(2) 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疾病检出率。

2.5.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 x ¯ ±s )与计数资料(%),分别应用tx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患者疾病的病理特点

所有患者中,以女性为主,≥45岁以上为高发年龄段,城市发病群体更多。疾病类型中,以乳头状甲状腺癌为主。多数患者的肿瘤直径一般在1 cm及以下,病灶往往为多个。具体特点如表1所示。

Table 1.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tients [n(%)]

1. 患者疾病的病理特点[n(%)]

项目

例数(n)

占比(%)

P

性别

36

36.00

0.000

64

64.00

年龄

<45岁

31

31.00

0.000

≥45岁

69

69.00

居住地

农村

25

25.00

0.000

城市

75

75.00

疾病类型

乳头状

97

97.00

0.000

滤泡状

2

2.00

髓样癌

1

1.00

未分化

1

1.00

肿瘤直径

≤1cm

72

72.00

0.000

>1 cm

28

28.00

病灶数

单个病灶

25

25.00

0.000

多个病灶

75

75.00

3.2. 两种诊断方式的疾病检出率

两种诊断方式下的疾病检出率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如表2所示。

Table 2. Disease detection rate of two diagnostic methods [n(%)]

2. 两种诊断方式的疾病检出率[n(%)]

诊断方式

例数(n)

阳性(n)

阴性(n)

疾病检出率(%)

手术病理检查

100

100

0

100.00

细针穿刺活检技术检查

100

99

1

99.00

x2

-

-

-

1.005

P

-

-

-

0.316

4. 讨论

甲状腺是一种内分泌腺体,处于喉结位置,大体上由左右两个侧叶和峡叶构成,好似蝴蝶形状[6]。甲状腺的功能较为重要,可通过分泌甲状腺素、降钙素来调节机体的代谢,使其处于一种稳定状态。甲状腺癌是甲状腺的一种恶性改变,主要因甲状腺滤泡上皮源性疾病引起。患者会出现脖子的肿块现象,部分患者还会直接表现为结节。随着疾病的持续发展,肿瘤也会慢慢变大,并逐渐侵袭食管及边缘组织,对周边器官产生压力,进而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健康水平[7]。临床上,甲状腺癌患者主要会伴有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现象,如果肿瘤侵犯喉返神经,患者还将出现声音嘶哑、喝水呛咳等症状。如果肿瘤侵袭到了颈丛神经,还会对肩、耳等造成影响,从而使得相关部位出现较为明显的疼痛感[8]。到达疾病进展期时,癌症细胞还会出现转移,可能有转移到颈部淋巴结、远处器官等的风险,部分患者还会面临肝肾等多种脏器的损伤,生命安全威胁也会更加严重[9]。所以,临床认为,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控制病情发展和预后的关键。

在临床上,甲状腺癌的诊断方法相对较多,其中,病理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最高,也是一种最为有效的诊断方法[10] [11]。不过,病理检查的侵犯性更高,价格也相对昂贵,因此一般不作为首选。而细针穿刺活检是一种比较精确和经济的检测方式,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组织进行穿刺活检,可以明确诊断出是良性还是恶性的甲状腺疾病,可为进一步的诊治奠定基础[12]。细针穿刺活检是指通过抽吸针抽取病灶的一部分来做病理学检查,根据病理学来判断病灶的特性,在临床上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手段。术前对患者进行细针穿刺,可以降低患者的重复操作,为患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另外,细针穿刺往往是在超声的指导下进行的,应用后能够有效地提高取材的成功率和诊断的准确性。通过超声指导下的操作,具有明显的微创性特点,属于病理微创手段,诊断期间所使用的针头较小,直径不足0.9 mm,既能减少对病变周边的组织的损害,又能减少患者对穿刺的害怕心理,穿刺中的疼痛感也会更低,利于诊断的顺利进行。而且,在穿刺过程中,还可以利用超声成像来实时地观测到穿刺过程中的状况,从而降低了病变的采样错误,从而增加了穿刺的成功率。

在本文的研究分析中,所有的甲状腺癌患者均接受了细针活检穿刺。根据诊断结果对疾病的病理特点进行分析,得知:此疾病以女性为主,≥45岁以上为高发年龄段,城市发病群体更多。疾病类型中,以乳头状甲状腺癌为主,滤泡状甲状腺癌其次。多数患者的肿瘤直径一般在1 cm及以下,病灶往往为多个。由此可见,甲状腺癌的产生与机体雌激素存在密切关联,且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发生率最高。与男性比较,女性得甲状腺癌的几率要高很多,特别是超过45岁的女性,更应该注意自己的甲状腺状况。另外,我们还可知晓,城镇地区的甲状腺癌患病风险明显大于乡村,这与城市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惯相关。例如,城市的污染更严重,工作压力也更大,因而使得疾病发生率更高。在疾病的类型中,乳头状甲状腺癌居多,滤泡状甲状腺癌其次,因此,临床在进行疾病的诊断分析时,也可根据该特点进行,让疾病得到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此外,诊断结果还得知,大部分病例表现为多个、微小的肿块,说明在诊断甲状腺癌时,需要对其进行更仔细、更彻底的检查,才能更好地发现微小病灶,降低漏诊风险。另外,本文还对细针活检穿刺的诊断价值进行了分析,以病理切片检查结果为参考,细针穿刺活检的疾病检出率也较高,为99.00%,结果与病理切片并无显著差异。说明细针穿刺活检的诊断价值相对显著,疾病检出率高。究其原因,是因为该诊断方式在超声的帮助下进行,能有效地提升对病灶的诊断精度,并能在手术中防止对重要的血管和边缘组织、器官等产生干扰,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小对患者的伤害,实现疾病病情的有效判断。另外,据有关研究显示,细针穿刺术的准确度高,安全系数高,操作简单,成本低,在甲状腺癌患者中的适应性高,能够对肿瘤性质做出正确的判定,对于患者的诊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3]。本研究也证实了其观点,与其研究结果有着一致性。

综上所述,在甲状腺癌的检查中,采取细针穿刺活检技术的价值显著,可有效检出疾病,并能帮助临床分析疾病病理特点,值得普及应用。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卢承慧, 李娇, 刘新峰, 等.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131I治疗前细胞免疫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J]. 精准医学杂志, 2023, 38(6): 499-502.
[2] Ming, J., Zhu, J., Zhang, H., Sun, H., Wang, J., Cheng, R., et al. (2021) 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Study to Observe the Initial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in China (DTCC Study). BMC Endocrine Disorders, 21, Article 208.
[3] 严丹丹, 饶洁, 尹修恒, 等. 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甲状腺癌术中冷冻切片病理诊断模型研究[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3, 39(12): 1448-1452.
[4] 杨萌, 陈平, 王心宇, 等. BRAF V600E突变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不同危险度分层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23, 43(9): 533-537.
[5] 张檑, 张玲, 王义龙. 病理切片机在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病理检查中的应用及可信性分析研究[J].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23, 29(1): 29-32.
[6] 陈正福, 张学敏, 张高潮. 最大标准摄取值与甲状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J]. 广西医学, 2023, 45(17): 2083-2086+2110.
[7] 朱甍, 宋佳, 郭建美. 甲状腺癌患者NF-κB mRNA、miR-125a-5p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J]. 临床误诊误治, 2023, 36(7): 54-58+67.
[8] 王宇, 沈强, 渠宁. 分化型甲状腺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中神经损伤的预防[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8, 38(6): 624-628.
[9] 张福汉, 管瑛瑛, 陈桓, 等. Akt、CCND1通路相关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 23(5): 54-56+64.
[10] Morris, J.L., Gillet, G., Prudent, J. and Popgeorgiev, N. (2021) Bcl-2 Family of Proteins in the Control of Mitochondrial Calcium Signalling: An Old Chap with New Rol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22, Article 3730.
https://doi.org/10.3390/ijms22073730
[11] Liu, J., Wang, F., Yin, D., Zhang, H. and Feng, F. (2019) Caspase 3 May Participate in the Anti-Tumor Immunity of Dendritic Cells.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511, 447-453.
https://doi.org/10.1016/j.bbrc.2019.02.081
[12] 蒋洪棉, 梁至洁, 罗丽凤, 等. 甲状腺癌组织中JAK2、STAT3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J]. 系统医学, 2023, 8(2): 1-5+36.
[13] 陈玺, 田大皓, 李晓洁, 等. 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细针穿刺活检技术的应用价值[J].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22, 37(5): 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