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温陶土的发现与应用研究
Discovery and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High Temperature Pottery Soil in Xinjiang
DOI: 10.12677/ms.2024.148135, PDF, HTML, XML,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禄亚娟:伊犁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新疆 伊宁;苗根源: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吉林 长春
关键词: 新疆高温陶土发现应用Xinjiang High-Temperature Clay Discovery Application
摘要: 本文通过实地考察和采样试验,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县坎乡阿勒玛勒沟发现了高温陶土,并对其进行了全面的加工与烧制实验、陶土手工成型实验以及陶土组份检测。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陶土具有独特的性能特点和适用范围,这些性能特点对其在陶瓷制作中的应用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展了大量的生活陶艺用品应用研究,研制出了具有实用功能和地域民族特色的新疆高温手工陶瓷生活用品,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overed high-temperature clay in Alemarle Gou, Kan Township, Chabuchar County, Yili Kazakh Autonomous Prefecture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sampling experiments, and conducted comprehensive processing and firing experiments, clay manual forming experiments, and clay component testing on i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different types of clay have uniqu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bility, which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ir application in ceramic production. On this basis, we have conducted extensive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household ceramic products, developed Xinjiang high-temperature handmade ceramic household products with practical functions and regional ethnic characteristics, and analyzed their application prospects.
文章引用:禄亚娟, 苗根源. 新疆高温陶土的发现与应用研究[J]. 材料科学, 2024, 14(8): 1216-1227. https://doi.org/10.12677/ms.2024.148135

1. 引言

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现代信息化主导的快节奏生活环境下,手工艺品始终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成为了永恒的时尚经典。陶瓷手工生活用品,通过精心挑选的陶土烧制而成,在造型设计与装饰风格方面,均以满足人们的实际生活需求为根本目标,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内涵。

2. 新疆手工制陶业的历史积淀

新疆手工制陶业历史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无论是在气候干旱的南疆,还是在水草丰茂的北疆,新疆土陶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南疆地区的土陶产业,曾经主要生产小水缸、花盆等低温土陶制品,以满足人们的生活实用需求。而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市场需求的转变,盘子、碗、陶壶、花瓶等制品大多已转变为旅游纪念品的形式,通过为数不多的家庭作坊或土陶合作社进行生产,并且采用类似唐三彩的低温铅釉工艺。这些纪念品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众多游客的目光。

北疆的制陶产业主要集中在生产馕坑、大水缸、花盆这几类中低温粗陶制品上。以伊犁地区为例,其制陶行业相对简单,主要分为两种情形:一是以陶瓷厂为主体的工业制陶,主要生产瓷砖。这类生产的特点是材料配方固定、产品相对单一,采用流水线式的机械化生产模式。它独立于当地民间制陶行业,对当地陶瓷文化发展的带动作用极其有限,与以丰富的陶瓷文化和精湛技艺闻名的景德镇截然不同。正如白明在《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中所写:“景德镇陶瓷的特殊美感和瓷文化的形成与其独特的材质、工艺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景德镇的瓷器名扬天下,除当地‘天赐’的优质黏土之外,基本上是这些‘鬼斧神工’的技艺将这些普通的‘东西’变成了人类的‘宠物’[1]”。二是以民间制陶艺人为主体的制陶作坊。这些作坊的民间艺人“承袭内地汉族制陶的传统”[2],利用当地的陶土材料,烧制一些生活中实用的陶瓷制品,如花盆、花瓶、水缸等低温土陶。其土陶制品都是纯手工制作,甚至拉坯机都是利用古老的脚蹬方法而非电动,手艺人常年累月的制陶活动,沉淀了深厚的制陶技艺和功夫。

张文阁在《新疆土陶艺术》一书中曾写到:“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技艺和中国久负盛名的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等陶瓷名都名窑等并列通过评审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孙克勤在《中国的世界遗产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一文中,写到:“世界遗产是指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是大自然和人类留下的最珍贵的遗产。世界遗产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混合遗产和文化景观遗产;此外,还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4]。我们在走访调研过程中,被这些手艺人的陶艺情怀深深打动。但近些年,由于受地方环保政策影响,以煤为燃料的土窑被取缔,而电窑的成本又较高,因此这些手艺人现在只进行少量的低温土窑烧制,或者通过贩卖内地陶瓷成品维持生计。

纵观南北疆土陶产业,新疆土陶,作为人类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与文明的结晶,但它的发展现状却令人担忧,岌岌可危。服务于现代人们日常生活的高温无铅釉手工陶瓷,在新疆更是一片空白,消费者只能从内地或国际市场上寻求满足。综上,开发新疆高温陶土和研制手工陶瓷生活用品,已迫在眉睫。

3. 新疆高温陶土研究背景及其发现

新疆伊犁地区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存在众多适合制陶的材料,这为伊犁地区悠久的制陶历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近年来,伊犁地区在考古方面成果丰硕,出土的陶器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品类繁多、历史悠久。许多陶器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1000至公元元年,充分展现了伊犁在历史上曾经拥有的繁盛制陶文化。笔者曾亲身考察过伊犁察布查尔县坎乡阿克巴斯陶沟古墓群的发掘现场,亲眼目睹出土了大量的各类陶器。冯先铭在《中国陶瓷》中写道:“新疆境内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近年来也有一些发现,如在新疆北部采集的一些陶片,多系砂纸红陶,器表纹饰有篦点纹、划纹、附加堆纹,并有一些彩陶。彩陶纹样有三角纹、网状纹、弧线纹。陶器品种有单耳或双耳陶罐、陶翁、陶钵与筒型杯等[5]。”

Figure 1. Excavated pottery from the Akbas Taogou ancient tomb group. (a) Ceramic pot; (b) Ceramic Bowl; (c) Ceramic Cup; (d) Grid patterned pottery bowl

1. 阿克巴斯陶沟古墓群出土陶器。(a) 陶壶;(b) 陶碗;(c) 陶杯;(d) 网格纹陶钵

图1是2023年在阿克巴斯陶沟古墓群最新出土的文物。在形制上,这些陶器有高颈壶、梨形壶、陶杯、陶钵等,纹饰以几何纹为主,主要有三角纹、斜线纹、网格纹等,线条简练。作者考察过伊犁察布查尔县坎乡阿克巴斯陶沟古墓群,出土多为陶器。2012年作者读硕士论文时注意到相关制瓷原料分布。近年作者在伊犁周边煤矿考察,在察布查尔县坎乡阿勒玛勒沟发现丰富陶土。阿勒玛勒沟在伊宁矿区南段,特殊地质位置易发现陶土。作者全面考察采样,经试验区分出适合制陶的材料。阿勒玛勒陶土多在煤层露头处剥蚀面。其分布特点与地质层有关,前期勘探难以精确判断。2023年3月,阿勒玛勒沟露天煤矿动工,剥离出大量陶土,分布有特点且量大质异。若能开发利用,将有力推动新疆高温陶瓷业的蓬勃发展。

4. 新疆高温陶土的性能特点及其对应用的影响

在以上对陶土原料进行探究的基础之上,笔者于近年积极开展了大规模的采样和烧制试片研究。具体的研究过程详见本文作者禄亚娟于《东方陶瓷》2023年3期第13-18页所发表的《“研究型”陶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以伊犁师范大学陶艺工作室为例》[6]。通过针对不同原矿编号的陶土展开加工与烧制实验、陶土成型实验以及陶土组份检测,我们惊喜地发现新疆高温陶土具备如下性能特点,而这些特点对于其应用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4.1. 颜色多样

新疆高温陶土的颜色呈现出极为丰富的多样性,涵盖了白色、灰白色、黄色、铁红色、土粉色、军绿色等众多色彩。这种丰富的颜色选择为陶瓷制品的装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可能性,能够充分满足不同消费者对于色彩的个性化需求。比如,在精心制作花器、艺术摆件等产品的过程中,便可以依据设计的具体需求,巧妙地选择不同颜色的陶土,从而展现出独树一帜、别具一格的艺术效果。以白色陶土制作的花器,能够营造出纯净、清新的氛围;而黄色陶土制成的艺术摆件,则能传递出温暖、活泼的感觉。

4.2. 质感各异

陶土的质感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有些陶土质地轻盈,如003号原矿;有些陶土质感光滑细腻,例如013号原矿(俗称为伊犁软玉);还有些陶土则具有独特的磨砂质感,像007号原矿球磨后呈现出红棕色的磨砂质感。这些不同的质感对于陶瓷制品的手感和外观效果产生着直接的影响。质地轻盈的陶土可能更适宜用来制作一些需要展现轻盈感的产品,比如薄而通透的装饰挂件;而质感光滑细腻的陶土则非常适合制作需要彰显精致感的产品,例如精美的陶瓷首饰。

4.3. 烧成发色丰富

不同的陶土在烧制完成后的发色质感差异明显。例如,001号陶土上透明釉烧制后呈现出柔和的奶油色,给人一种温馨、甜美的视觉感受;003号陶土上透明釉烧成后呈现深邃的深棕色,散发出沉稳、大气的气质;004号陶土上透明釉烧制后展现出纯净的奶白色,宛如洁白的云朵般清新宜人;007号陶土上透明釉烧制后呈现出独特的火烧金属色泽,充满了工业与现代的韵味;009号陶土上透明釉烧制后呈现出质朴的黄褐色,传递出一种自然、古朴的美感;010号陶土上透明釉烧制后呈现浓郁的深奶油色,营造出醇厚、典雅的氛围;012号陶土上透明釉烧制后呈现神秘的黑紫色,展现出高贵、神秘的魅力;013号陶土上透明釉烧制后呈现出清冷的冷白色,散发着一种简约、高雅的气息;014号陶土上透明釉烧制后呈现出温暖的暖白色,给人以亲切、舒适的感觉;017号陶土上透明釉烧制后呈现出华丽的花褐釉效果,充满了艺术的张力;018号陶土上透明釉烧制后呈现出纯净的白色,展现出极致的简约与纯粹。

如此丰富多样的烧成发色为陶瓷制品的装饰带来了无限的可能,能够创造出丰富多彩、美轮美奂的釉色效果。在制作茶具、文房用品等产品时,可以依据产品的独特风格和精准定位,精心选择适宜的陶土和釉料,从而达到理想的装饰效果。比如,制作一套具有古典风格的茶具,可以选择呈现深奶油色的陶土,搭配细腻的釉料,营造出典雅、高贵的氛围;而制作一套充满现代感的文房用品,可以选择具有金属色泽的陶土,搭配简洁的釉料,展现出简约、时尚的魅力。

4.4. 适用范围不同

根据陶土组份检测的结果,1号陶土适合用于制作瓷器,因其能够保证瓷器具备细腻的质地和较高的透明度;2号陶土适合制作炻器,有助于保证炻器拥有出色的强度和良好的耐热性;4号陶土适合制作陶器,能够确保陶器具备优良的透气性和吸水性。这清晰地表明,不同种类的陶土在制作不同类型的陶瓷制品时各自具备独特的优势。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可以紧密结合产品的具体需求和鲜明特点,明智地选择恰当的陶土,从而切实保障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例如,在精心制作瓷器时,明智地选择1号陶土,能够确保瓷器呈现出细腻如丝、晶莹剔透的质感;在制作炻器时,选择2号陶土能够使其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稳定的性能,坚固耐用;而在制作陶器时,选择4号陶土则能够充分发挥其透气性和吸水性的特点,使陶器更具实用价值。

5. 高温陶土在手工批量化生活陶艺作品中的具体应用

5.1. 高温陶土手工批量加工

经过前期对新疆高温陶土全面而深入的发掘,以及一系列严谨的烧制实验和组份检测,不仅确保了陶土具备出色的耐高温性能,还成功解决了不同陶土适合何种成型方式的关键问题。同时,在拉坯成型过程中,对于不同性质陶土的调配比例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经过严格检测,确保陶土无放射性,且盛水之后的析出物完全在国家规定的安全系数之内。基于这些扎实的前期工作,我们随即展开了手工艺批量化生产的深入研究。

图2所示,将从山上辛苦拉回的大量原矿陶土露天放置,让其常年接受风吹日晒,从而实现自然风化。我们采用先进的干湿料煤矸石粉土机,并雇佣专业的劳务工对陶土进行粉碎处理。粉碎后的陶土需经过50目和100目的网筛进行细致过筛,以确保陶土颗粒的均匀度和细腻度。过筛后的陶土接着按照一定比例加水调配,随后使用真空练泥机进行抽真空操作,这样可以有效排除陶泥中的气泡,增强其致密性。练好的泥巴会被一桶桶密封放置,进行必要的陈腐,使其性能更加稳定。在拉坯之前,还会再次进行手工揉泥,通过反复揉搓,精准把握泥巴的软硬度,确保在拉坯过程中泥巴的状态达到最佳,从而为后续的成型工序奠定坚实的基础。

5.2. 高温陶泥手工拉坯

图3所示,为了传承和弘扬新疆土陶这一珍贵的技艺,我们专程聘请了来自新疆喀什的土陶非遗传承人吐尔孙·祖农走进校园。我们邀请他使用我们精心配制的高温陶泥来拉坯制作各类土陶器型。在拉坯的过程中,我们首先给予土陶师傅充分的自由,让他能够随心所欲地制作他所熟知和擅长的各类土陶器型,从而充分感受高温陶土的独特泥性。在拉坯进程中,我们会密切关注每一个细节,当发现某些阶段的器型呈现出较为现代的风格时,我们会及时叫停,旨在保留拉坯器型在某个特定阶段所独有的特色以及现代感的巧妙融合。经过大量手工拉坯制作各类器型,涵盖了给器型粘接附件等一系列复杂工序之后,吐尔孙·祖农师傅对我们配制的高温陶土赞不绝口。他表示,我们配制的高温陶土性能极为出色,尤其适合拉制大件器型,在拉坯过程中,能够轻松地将器型拔高,而且具有出色的稳定性,不易出现坍塌的情况。这种优异的性能为土陶的制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为创造出更多精美的土陶作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3. 修坯及附件粘接

图4所示,根据新疆伊犁当地的天气温度和干湿度情况,通常会在第一天进行大量的拉坯工作,然后到了第二天就能够开展修坯操作。此时,坯体的上部已经变硬,但底部仍然保持着湿软的状态,这种状态对于修坯而言是非常理想的。吐尔逊·祖农师傅的修坯技术堪称娴熟高超,仅在一天之内就能将前一天拉坯的所有制品全部修完。对于有些需要粘接附件的器型,也是在修坯结束后,立即用塑料膜将其

Figure 2. Manual batch processing process of high-temperature clay. (a) Raw ore; (b) Silt; (c) Soil sieving; (d) Mixing mud; (e) Practicing mud; (f) Rubbing mud

2. 高温陶土手工批量加工过程。(a) 原矿;(b) 粉土;(c) 筛土;(d) 和泥;(e) 练泥;(f) 揉泥

Figure 3. Hand pulled High Temperature Pottery Clay. (a) Cast pottery jar, the mud is relatively hard and may have cracks and fissures; (b) Laid vase, with soft mud and a silky texture; (c) Drying

3. 高温陶泥手工拉坯。(a) 拉坯陶罐,泥巴较硬,会有皴裂;(b) 拉坯花瓶,泥巴较软,比较丝滑;(c) 晾晒

Figure 4. Repair and Attachment Bonding. (a) Flip over and air dry; (b) Process of repairing the billet; (c) Finished repairing the billet; (d) Adhesive handle; (e) The pot handle and spout are bonded together; (f) Adhesive binaural bonding

4. 修坯及附件粘接。(a) 翻底晾晒;(b) 修坯过程;(c) 修坯完成;(d) 粘接把手;(e) 粘接完成的壶把手和壶嘴;(f) 粘接双耳

紧紧裹住,让坯体始终处于保湿的状态。等到第三天时,再打开塑料膜,粘接诸如把手或耳等附件。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准的把握和细致的操作,以确保最终成品的质量和美观度。正是凭借着这种严谨而精细的工艺,才能够制作出一件件精美的陶瓷制品。

5.4. 素烧及上化妆土

经过前期成型阶段大量的实验积累,发现本地高温陶土更适合在素烧之后,再施加化妆土。一般来说,要等待坯体彻底晾干,然后先将坯体放置在800摄氏度的窑温中进行素烧,如图5(a)所示。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能够有效避免坯体在施加化妆土时出现开裂的情况,同时也能防止在后期重复上釉时,坯体因易湿而受到损坏。

化妆土的选用并非随意为之,而是在前期对不同种类陶土进行球磨和试片烧制的基础上,根据作品最终期望达到的艺术效果来灵活决定的。目前,被大量使用的是004号原矿陶土,其需要经过球磨处理后再调配浓度方可使用,如图5(b)所示。使用过化妆土的坯体,在进行装饰之后再上透明釉,或者上植物釉,如图5(c)所示。无论所烧制的器型是大件还是小件,最终呈现出的效果都令人满意。其触感柔滑细腻,视觉上给人一种温润如玉的感觉,大大提升了陶瓷制品的品质和艺术价值。

Figure 5. Burning and Applying Makeup Soil. (a) Plain fired kiln; (b) Ball milled makeup clay; (c) Applying makeup clay

5. 素烧及上化妆土。(a) 素烧装窑;(b) 球磨好的化妆土;(c) 上化妆土

5.5. 手工彩绘装饰

陶瓷装饰作为用工艺技术和装饰材料来美化日用陶瓷制品的重要手段[7],在陶瓷制作中具有关键作用。我们在彩绘装饰的过程中,主要致力于探究新疆传统装饰。例如,“新疆维吾尔族艾德莱斯历史悠久,运用扎染技术和传统纺织技术,形成色彩鲜明的条形抽象图案,是新疆独特的艺术符号”[8]。我们精心提取了其中抒情的平行直线和鲜花般靓丽的色彩作为装饰元素,随后再使用自制的颜色釉,以中国画大写意的笔法在陶瓷器上自由挥写,从而成功创造出独特的美感。

此外,还有新疆的模戳印花纹样、铜器上的纹样、地毯上的纹样等众多传统元素,都与陶器装饰实现了深度融合。但在此过程中,并非是对传统纹样进行简单的复制,而是要深入理解和剖析,将传统纹样嚼烂消化,再通过创新和想象,吐纳出充满新鲜感和创意的形象。这种融合与创新,不仅展现了对传统的尊重和传承,更彰显了现代艺术的创造力和活力,为陶瓷装饰带来了全新的风貌和独特的魅力,如图6所示。

Figure 6. Handmade painted decoration. (a) Traditional decorative forms; (b) Modern decorative forms

6. 手工彩绘装饰。(a) 传统装饰形式;(b) 现代装饰形式

5.6. 釉料研发及烧制

图7所示,古人云:“过手七十二,方可成器。”这充分说明了陶瓷制作工艺的繁琐复杂,每一道工序都至关重要,容不得丝毫马虎。新疆土陶在工艺方面有着自身的特点,其中没有磨底这一环节。而景德镇的制瓷工艺向来极为发达,素有“匠从四面来,器成天下走”的美誉。在历史上,全国南北方众多的陶工纷纷聚集于景德镇,使得景德镇成为了闻名遐迩的中国瓷都。新疆土陶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较为偏僻保守的状态,未曾拥有发达的制瓷技艺。从现存遗留下来的土陶古董以及如今照常生产的土陶制品来看,可以推断出新疆土陶曾经受到过唐三彩和长沙窑的影响,亦或者如学术界所提出的“西来说”那般,从一开始就受到了西域国家美学风格的影响。由于其所处地势偏远且较为保守,新疆土陶一直处于低温烧制的状况。对于挂釉的作品,大多是对作品进行全面施釉,装窑时在底部使用支钉,开窑后将支钉敲下便算完成,再无其他复杂的工艺环节。相比之下,景德镇制瓷工艺中,底部圈足部位通常不上釉,开窑后作品底部需要在磨底机上进行打磨,使其表面光滑平整,以此防止在使用过程中造成不便或者划伤家具表面。我们在努力保留新疆传统土陶独特韵味的同时,积极将景德镇优秀的工艺引入进来,旨在促进新疆土陶工艺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自古配釉皆各有秘方,清代“南窑笔记”中记载:在配釉者的取舍组合各不相同,各自有着专门的秘诀妙法。我们在努力寻找高温陶土的过程中,也格外留意搜寻各种釉果,并展开试验。经过反复多次的尝试与探索,如今我们已经成功研发出了“伊犁蓝”、“草原绿”、“天山赭”等“新三彩”组合釉。我们巧妙地将这些“新发现、新探索、新成果”与传统土陶工艺相互结合,成功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新疆高温手工陶瓷生活用品。

Figure 7. Glaze research and firing. (a) Glazing; (b) Signature; (c) Kiln firing

7. 釉料研发及烧制。(a) 上釉;(b) 落款;(c) 装窑烧制

5.7. 烧制成品效果

目前,我们成功研制出的新疆高温手工陶瓷生活用品品类丰富多样,主要涵盖了花器、首饰、茶具、文房用品、艺术摆件等类别。这些产品在面貌上既有传统的韵味,又展现出现代的气息。为了迎合现代人的生活审美需求,我们运用各类成型方法精心制作器皿。就花器而言,不仅有通过手工捏制而成的现代陶艺器型,还借助剑山完成了精彩的插花作品,如图8(a)所示。同时,也有运用拉坯手法制作的花瓶,

Figure 8. The effect of firing the finished product. (a) Jianshan Flower Utensils; (b) Tri colored Flower Utensils; (c) Plant Glazed Ware; (d) Necklace; (e) Ear studs; (f) Stationery supplies; (g) Comparison of Traditional and Modern Decorative Forms; (h) “New Three Colored” Pottery Decoration; (i) “New Three Colors” Daily Necessities; (j) Teacup; (k) Bowl Cover; (l) Ice cream cup during use

8. 烧制成品效果。(a) 剑山花器;(b) 三彩花器;(c) 植物釉花器;(d) 项链;(e) 耳钉;(f) 文房用品;(g) 传统与现代装饰形式对比;(h) “新三彩”陶器装饰;(i) “新三彩”生活日用器皿;(j) 茶杯;(k) 盖碗;(l) 使用过程中的冰激凌杯

图8(b)所示。在装饰方面,采用了我们自行配制的草原绿、伊犁兰、天山赭等色系,于奶油色泽的坯胎上进行釉彩装饰,独具特色。此外,还有使用植物釉系列装饰的流釉花器,如图8(c)所示,美轮美奂。

在首饰开发过程中,主要包括项链、耳钉、戒指等。本地高温陶土质地疏松,色泽温暖柔和,搭配适当的图案装饰,所呈现出的效果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如图8(d)图8(e)所示。文房用品方面,包含镇纸、笔筒、笔洗、笔搁等物件。搭配草原绿、天山赭色釉,经过实际使用,其带来的体验感非常独特,如图8(f)所示。大型器皿既有传统青花装饰,还有延续新疆土陶独特味道的“新三彩装饰”如图8(g)图8(i)所示。茶具则以奶油陶系为主,奶油陶茶杯在喝茶时的唇感极为丝滑,这是因为使用了化妆土的缘故,从而让喝茶的口感更加美妙,如图8(j)图8(k)所示。还有冰激凌陶杯,在器型上延续了新疆土陶的台状圈足,已经投放市场,并在伊宁市六星街“竹马·西地客”非遗工坊长期使用,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如图8(l)所示。

6. 新疆高温陶土的应用前景分析

新疆陶土具备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当下,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呈现出持续上升的态势,对高温环保陶瓷用品的需求也必然会与日俱增。新疆高温手工陶瓷生活用品凭借其独特的地域和民族特色,能够充分满足消费者对于个性化、富含文化内涵产品的需求。

6.1. 在旅游市场方面

新疆拥有着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特色陶瓷产品能够作为极具吸引力的旅游纪念品。这些独具特色的陶瓷制品,以其精美的工艺、独特的地域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能够强烈吸引游客的目光,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游客将这些特色陶瓷产品带回家,不仅是对美好旅行的纪念,也是对新疆文化的传播。这种购买行为能够有力地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为旅游产业带来新的活力和增长点。

6.2. 在日常生活领域

高温陶瓷用品具备耐高温、环保、健康等显著优点。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的品质和健康,对于生活用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温陶瓷制成的茶具、餐具等,能够满足人们对于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其耐高温的特性使得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安全可靠,环保的材质让人放心使用,而健康的属性则符合现代人对于绿色生活的理念。

6.3.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新疆高温陶土的开发和应用还能够产生强大的带动作用,推动相关产业的繁荣发展。例如,在陶瓷原料的开采环节,能够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在加工方面,能够提升工艺水平,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在销售领域,能够拓展市场渠道,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这一系列的发展将为当地经济注入新的动力,提供全新的增长点,进而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有效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7. 结语

新疆土陶作为国家非遗项目,长久以来多以欣赏为其主要功能,实用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已然丧失。然而,我们目前在对高温陶土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成功研制出的新疆高温手工陶瓷生活用品,不仅拥有令人赞叹的欣赏价值,更具备不可小觑的实用功能,从而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潜力。

在器型的制作与装饰方面,我们始终力求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充分体现出地域和民族的独特特色。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们成功创造出了造型丰富多样、色彩明快鲜艳、具有浓郁现代新疆特色的陶瓷日常生活用品。这些作品既承载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融入了现代审美的创新元素,为新疆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好与便利。相信在未来,新疆高温手工陶瓷生活用品将会在更广阔的市场中绽放光彩,为新疆的文化产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致 谢

承蒙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孙克勤教授对本文的指导,特此致谢!

基金项目

本项研究得到新疆土陶工艺流程标准研究(2022ICH-011),新疆民间传统图案在现代生活陶艺上的深度创新装饰应用研究(2022YSYY007),陶艺文化的旅游产业化研究(2022WLRHZD004),现代新疆陶艺产业校企合作背景下“服务型、研究型、创新型”陶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YSYB202237)的基金资助。

参考文献

[1] 白明. 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M]. 南昌: 江西美术出版社, 2019.
[2] 邱耿钰. 中国现代民间陶瓷研究[M]. 石家庄: 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5.
[3] 张文阁. 新疆土陶艺术[M]. 乌鲁木齐: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 2015.
[4] 孙克勤. 中国的世界遗产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J]. 教育进展, 2011, 1(1): 29-33.
[5] 冯先铭. 中国陶瓷[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6] 禄亚娟. “研究型”陶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以伊犁师范大学陶艺工作室为例[J]. 东方陶瓷, 2023(3): 13-18.
[7] 马铁成. 陶瓷工艺学[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8.
[8] 禄亚娟. 新疆民间传统图案在现代生活陶艺中的手绘装饰应用研究[J]. 武侠故事, 2023(26): 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