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初中阶段,作为个体生命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不仅是知识积累与学习能力提升的黄金时期,更是青少年自我认知与身份认同构建的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青少年正处于心理与生理的快速变化之中,对外界的探索与模仿尤为强烈。明星以其强烈的魅力吸引着青少年,追星行为在青少年生活中普遍存在。“追星”是指粉丝对明星的崇拜行为,是对明星的社会认同和情感依恋[1]。
过于狂热地追星可能会影响中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社交生活,扭曲青少年的价值观,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2] [3]。而理性追星,将明星作为榜样,从他们的才华、品德、努力中汲取正能量,这不仅能够为青少年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还能激发他们追求梦想、勇于挑战自我的动力。
过往的研究与报道多聚焦于追星现象的负面效应,却忽略了其潜在的积极影响及背后的复杂心理机制。因此,本研究旨在填补这一空白,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全面描绘当前初中生追星的生态图景。本研究将细致考察初中生追星的对象、投入的时间与金钱成本、以及追星行为的理性程度,同时深入挖掘这一行为背后隐藏的心理驱动力,探究追星行为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基于本研究的调查结果,将提出科学、合理的追星引导策略,帮助青少年建立健康的追星观念,让追星成为青少年成长的助力。
2. 研究方法
2.1. 问卷调查
被试
采用方便抽样,以深圳市某所学校的初中生为研究样本。共收回问卷465份,通过测谎题删除无效问卷22份,剩余有效问卷共443份,本次问卷有效率为95.27%。
测量工具及方法
参考《网络时代高中生追星问题及教育引导研究》的追星问卷,经修改形成本次初中生追星调查问卷。问卷共31题,题目包括追星的对象、追星的时间、金钱花费、追星的行为等。通过问卷星发放问卷并回收。
2.2. 访谈研究
被试
问卷星中最后一道题为是否愿意参加访谈,如果愿意请留下联系方式。本次共访谈9名受访者,其中8名受访者为女性,1名受访者为男性。9名受访对象均为八年级。
访谈工具
访谈提纲主要包括对受访者追星的情况调查以及追星初中生的影响。
访谈过程
本研究采用半结构化访谈,以访谈提纲为基础进行访谈,根据受访者回应的情况会灵活调整提问的内容。访谈均在校内心理咨询室进行,确保访谈环境安静。首先和受访者介绍访谈的目的,说明录音及保密的原则,请受访者签署访谈知情同意书,然后开始正式访谈。
访谈编码
访谈结束后,将访谈录音誊录成文本并进行校对,利用现象学呈现和类属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
3. 结果
3.1. 研究一:问卷调查
3.1.1. 中学生追星的对象
问卷结果显示,初中生追星人数176人,不追星人数267人,追星比例为39.73%。其中,以前追星现在不追星的同学占比7%;目前仍然在追星占比32.72%。
初中生追星最多的领域是偶像(27.84%)和音乐(25.57%),其次是影视(10.8%)和体育(9.66%),其他领域共计27.84% (见图1)。初中生追星对象最多为大陆明星,占比74.43%,其次是日韩日明星,占比33.52%。
Figure 1. Field distribution of star chasing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图1. 初中生追星的领域分布
问及初中生追星的原因(多选),75.57%的同学选择才华、60.8%的同学选择颜值。62.5%的同学追星的目的给自己提供学习的动力,57.39%的同学追星是为了丰富精神生活。
3.1.2. 中学生追星的行为
73.3%的初中生周一至周五在追星上的时间花费1个小时内。周末初中生的追星时间略有增加,追星时间在1小时内的比例为57.95%,27.84%的初中生花费1~3个小时追星(见图2)。
问及初中生追星的具体行为(多选题),最高的三项分别是:观看明星的实时作品(80.68%)、搜集明星的照片、海报(65.91%),购买明星代言的东西(31.82%)。
初中生通过何种渠道追星呢?有125名同学选择微博,占比71.02%,123名同学选择Bilibili网站,占比69.89%,选择线下粉丝应援会的仅占13.07%。
Figure 2. Time spent by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hasing stars
图2. 初中生追星花费的时间
如图3所示,对于周边购买花费的调查显示,花费0元以及0~100元、100~500元的同学分别占到30.68%、30.68%、23.86%。
Figure 3. Economic cos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hasing stars
图3. 初中生追星的经济花费
如图4所示,“你主要在哪些方面为追星对象花钱”中,选择官方或饭制周边的同学占52.84%,实体专辑占24.43%。
3.1.3. 关于中学生的理智追星
“如果你有机会参加追星活动,但是当天是工作日,你会怎么做?”64.77%的同学选择不耽误学习进度,过后观看视频,3.98%的同学选择翘课,果断参加活动。从图5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将学习放在追星之前。
如图6所示,“对于你追星对象的言论和行为,你会怎么做”中,89.93%的同学选择“视情况而定,正确的支持,错误的反对”,选择“无条件支持”的同学仅占1.98%。从中看出同学们仍然坚守自己的世界观及价值观,不会被所追的明星所影响。
Figure 4. Categories of economic expenditur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hasing stars
图4. 初中生追星经济花费的类别
Figure 5.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hoices when star-chasing activities conflict with class
图5. 对于追星活动与上课冲突时初中生的选择
Figure 6.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ttitude towards the speech and behavior of their star admirers
图6. 初中生对追星对象言论及行为的态度
如图7所示,“面对网络上对你追星对象的恶意评价”中,57.39%的同学选择不给予理会,34.09%的同学会理性解释并强行安利。
Figure 7. How do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ace the malicious evaluation of their star admirers on the Internet
图7. 初中生如何面对网络上对追星对象的恶意评价
“什么原因会让你被迫停止追星?”,如图8,67.61%的同学选择“追星对象做了有违社会道德和违法的事”,有10.8%的同学选择了“没有任何理由阻止追星”。
Figure 8. Reasons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top chasing stars
图8. 初中生停止追星的原因
3.1.4. 追星的影响及父母的态度
127的初中生认为追星并不影响自己的学习,占比72.16%,只有两名初中生认为追星对自己学习负面影响较大,占比1.14%。问及追星对初中生的积极作用(多选题),80.11%的初中生认为追星使自己丰富了精神生活,有更积极的生活态度;67.61%的初中生认为追星为自己树立了精神榜样,52.27%的初中生认为追星提高了自己的学习积极性。
父母是否赞同初中生追星呢?结果表明(见图9),几乎一半的父母无所谓,三分之一的父母赞同,11.36%的父母对孩子追星不知情,只有3.41%的父母是不赞同的。由此可见,绝大部分同学的父母是支持孩子,或保持中立态度的,只有极少部分同学的父母不支持。
Figure 9. Parents’ attitude towards star-chasing
图9. 父母对追星的态度
3.2. 研究二:访谈结果
3.2.1. 追星原因
有2名受访者提到追星是寻求精神榜样,3名受访者是因为欣赏明星的能力、颜值,4名受访者提到追星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快乐,丰富了自己的娱乐生活。其中一名初中生提到自己的生活比较无聊,追星让自己“有事干”。
采访者:那你为什么会去追星?或者什么原因让你开始去喜欢这个女团?
被访者:刷视频看到的,然后就了解了,然后追星吧。嗯,这个也有很多原因,我觉得有可能就是过得比较无聊,那就找点儿事儿干嘛。
——2号受访者
访谈者:那你是为什么追星?
受访者:我觉得他的歌很好听,非常有那种感觉,有那种feel,然后他长得也非常非常的好看,人也很有趣,可以为了放松身心,然后在学校有一些不开心的事情,见到一些不想见到的人,可以看来“洗眼睛”、“洗耳朵”。
——7号受访者
采访者:那你为什么追星?受访者:额,追星可以让我平淡无味的生活增添一丝色彩,就是可以让我身心愉悦。
采访者:那他是怎么让你身心愉悦的呢?受访者:演出啊,舞蹈什么的。差不多,比如说在我心情很落寞的时候,看到他就会很开心,就会给我动力。然后学习就更加努力了
——9号受访者
3.2.2. 追星后的变化
9名受访者中,大多数人对追星后生活的改变都持较为积极的态度。2名受访者提到追星丰富了自己的精神内涵,5名受访者提到追星使自己的娱乐生活更加充实,1名受访者提到追星促进了自己音乐方面的能力,还有1名受访者认为变化不大。
采访者:为什么会喜欢这个明星呢?
被访者:用爱发电,我纯粹喜欢他们,我觉得可以丰富我的内涵。
采访者:哪一种意义上的丰富内涵?
被访者:我感觉经受了更多的生活呀。看着他们的故事,我感觉我自己也沉浸到里面了。
——1号受访者
采访者:追星之后你的生活有没有什么非常明显的变化?
被访者:明显的变化?就是娱乐更充实了。
采访者:单单是娱乐吗?
被访者:精神也更丰富了。我还是比较喜欢欣赏美的事物,审美,还有就是我觉得他的演技特别好,他演的那些电视剧啊,电影我看的时候我也可以全身都带入他的角色。那个故事也是有上精神上的共鸣。
——3号受访者
访谈者:之后你的生活有什么明显的改变吗?
受访者:我发现我可能更会唱歌,音乐课变得更有趣了。
——7号受访者
3.2.3. 追星的影响
学习方面
九名访谈受访者中,2名受访者提到追星促进了自己的学业成绩,其他受访者认为追星没有对自己的学业造成负面影响。
访谈者:你觉得追星有没有影响到你的学习?
受访者:我觉得追星他好像是有点影响到了,就像我的英语成绩才进步了二十多分。因为听了英文歌,有语感了。(正向影响)
——7号受访者
采访者:你觉得追星有没有影响到你的学习生活?
被访者:这个其实我觉得没什么影响。
采访者:他会花费你很多时间精力吗?
被访者:也不会花花费很多吧,我差不多是在学习之外的时间才会去做这件事。
——3号受访者
积极影响
受访者认为追星给自己带来了积极的影响。3名受访者提到明星是自己生活的重要精神支持,3名受访者提到追星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开心、积极,2名受访者提到追星使自己更有学习动力,1名受访者提到追星促进了自己学业以外兴趣的发展。可以看出明星作为初中生的榜样,对初中生起着关键的引领作用。
访谈者:追星给你带来了什么积极影响吗?
被访者:积极的,比如说他会在我比较受挫或者是迷茫的时候给我一点向上的力量,精神上的支持。还有就比如说我难过的时候,我看到我可能心情都会变好这样子。
——3号受访者
采访者:追星对于你有什么积极影响呢?
受访者:更有学习动力了吧,学习成绩也有一定的上升。
——4号受访者
受访者:他让我找到了自己的风格,他让我变得更加充实了。我可以在写完作业的时候没有,我可以在写完作业的时候就是一些空余时间去边听他的歌,然后边创作我的作品。
——7号受访者
采访者:追星对你产生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受访者:学习他的品质。在做人,为人处事方面会多向他学习。
——8号受访者
消极影响
关于追星的消极影响,3位受访者认为没有消极影响,2名受访者认为,他们会因为自己所喜欢明星的负面新闻而感到忧心。1名受访者在购买周边的过程中,遇到了诈骗。例如:
采访者:那有没有什么消极方面的影响?
受访者:消极方面就是容易被骗钱就是在收卡或者收收周边的过程中可能会受骗,但是就是也提高我的警惕意识,防止以后再受骗。
——6号受访者
采访者:那他有没有对你产生什么非常消极的影响?
受访者:有的时候可能会消极啊,因为你想想他们要是出了点什么事情,你又很喜欢他们,那你肯定也不开心。但你是也不会说特别伤心。但你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看,负面消息感到伤心,我就会代入感很深。
——2号受访者
4. 讨论与建议
本次调查中,约40%的初中生有追星行为,该比例远低于既往调查的高中生追星的比例[4] [5]。初中生追星的对象更多是偶像,歌手。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部分同学提到自己追星的对象是虚拟偶像,这呈现了追星发展的新态势。初中生追星的主要途径是线上,提及最多的是微博和bilibili网站。前者为初中生提供粉丝聚集的社区,同时初中生可以在微博上实时关注明星的动态,与明星互动,而后者更多是为初中生提供欣赏明星作品的途径。
麦克卡松,兰格与胡兰将追星行为根据认知、情感投入以及行为,分为三个阶段:娱乐–社交性、强烈–私人性、边界–病态[6]。本研究中发现几乎大部分初中生的追星都属于娱乐–社交类,该阶段的情感投入较低,更多是关注明星、与朋友讨论明星。同时,本研究发现,初中生追星行为比较理性,他们可以控制自己追星的时间投入以及金钱投入,在遇到学业与追星冲突时,更多以学业优先,在遇到明星的行为与价值观不符合时,更多坚信自己的价值观而不盲从。
中学生提到追星的原因有寻求精神榜样,欣赏明星的能力、颜值,丰富了自己的娱乐生活。从问卷和访谈的结果来看,中学生对明星的欣赏更多是才华、能力。这与柳力平[7]的研究结果相吻合,中学生追星的主要原因是实质性欣赏而非表层性欣赏。
中学生认为追星给自己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初中生在校园生活中难免遇到挫折,明星就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精神支持,可以给予他们继续前进的力量。明星作为正能量的榜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也促进了学生兴趣方面的发展,如音乐创作等。而中学生提到的追星的负面影响更多是明星遭遇负面新闻,他们会因此伤心,以及在购买周边的过程中遭遇了欺诈行为。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对初中生追星的引导建议。1、正面引导,引导中学生关注偶像身上积极的品质、能力,而不仅仅关注他们的外貌与光环,鼓励他们学习明星的优秀品质。2、通过教育避免初中生的负性追星行为,针对性进行粉丝论战、网络攻击方面的教育。3、正确引导初中生在追星过程中的消费,控制花费以及提高防诈意识。4、设定界限,家长可以和孩子共同制定追星的时间管理规则,设定合理的娱乐时间,避免影响日常生活与学习。5、了解并参与孩子的追星,家长可以主动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对明星的喜爱来自何处,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让追星行为成为亲子沟通和理解的一道桥梁。支持孩子以理性、健康的方式追星,帮助孩子更多从追星中汲取能量而非耗费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