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关注人类幸福和优势的科学,目前已逐渐成为教育和心理健康领域的重要分支。在这一背景下,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普遍的积极活动,其对心理健康的益处已得到广泛认可。特别是对于高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他们处在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面临着学业、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等多重压力,体育锻炼在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和适应能力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心理资本包括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和韧性,是个体在面对挑战时能够积极应对和成长的重要心理资源[1]。积极心理学为心理资本的理论实践提供了方法,而心理资本理论则是积极心理学在个体层面的具体应用,两者为如何通过体育锻炼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了理论基础。在体育锻炼领域,积极心理学的应用有助于促进学生体验到运动带来的积极情绪,增强他们的运动动机和持久性。心理资本的应用则可以帮助学生在面对挑战和压力时保持积极态度,提高适应能力和恢复力。例如,具有高韧性的学生更有可能从失败中恢复过来,并从中学习,而不是被失败所压垮。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期揭示体育锻炼与心理资本之间的相关性及影响关系,为高职学生通过体育锻炼促进心理资本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建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遵循了严格的伦理标准,确保参与者的知情同意及数据的匿名性,对某职业院校612名来自不同的专业和年级的高职学生开展测评,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发放问卷,以覆盖广泛的体育锻炼锻炼水平和心理资本状态。该问卷包括人口学统计项目、梁德清等修订的中文版《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张阔改编的《积极心理资本量表》(PPQ),问卷整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723,研究数据信度系数值高于0.7,综合说明数据信度质量高,可用于进一步分析。使用KMO和Bartlett检验进行效度验证,KMO值为0.778,介于0.7~0.8之间,反应出效度较好。
体育锻炼采用梁德清等修订的中文版《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其中体育锻炼包括3个测量指标分别是运动强度、锻炼时长及锻炼频率。体育运动强度测量等级:轻微 = 1,小强度 = 2,中等强度 = 3,中高强度 = 4,大强度 = 5。体育锻炼时长测量等级:10 min及以下 = 0,11~20 min = 1,21~30 min = 2,31~59 min = 3,60 min及以上 = 4。体育锻炼频率测量等级1个月1次及以下 = 1,1个月1~3次 = 2,每周1~2次 = 3,每周3~4次 = 4,大约每天1次 = 5。体育锻炼 = 体育锻炼频率 × 体育锻炼时长 × 体育锻炼强度,取值范围为0~100分,其中,≤19分为低体育锻炼,20~42分为中体育锻炼,≥43分为高体育锻炼[2]。
心理资本采用的是由张阔改编的《积极心理资本量表》(PPQ)。张阔等人遵循的观点,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测量工具和文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包含自我效能感、乐观、韧性、希望4个因子,26题的《积极心理资本量表》(PPQ),采用李克特式七点计分法,从完全不符合(1分)到完全符合(7分)。其中第8、10、12、14、25为反向计分。其中有5个题项为反向计分,分值越高表示积极心理资本水平越高。该问卷符合心理学问卷使用标准,问卷具有良好的本土适应性和稳定性[3]。
收集到的数据使用SPSS进行处理和分析,统计方法主要包括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分析等。
3. 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锻炼、心理资本的现状分析
1) 体育锻炼的现状分析
对612名高职学生体育锻炼及其各维度情况进行频数分析,统计结果见表1、表2。
Table 1. Current status of physical exercise among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表1. 高职学生体育锻炼现状
名称 |
选项 |
频数 |
百分比(%) |
平均分 |
体育锻炼情况 |
低体育锻炼(≤19分) |
396 |
64.71 |
19.19 |
中体育锻炼(20~42分) |
144 |
23.53 |
高体育锻炼(≥43分) |
72 |
11.76 |
合计 |
612 |
100.0 |
Table 2. Current status of each dimension of physical exercise among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表2. 高职学生体育锻炼的各维度现状
名称 |
选项 |
频数 |
百分比(%) |
体育锻炼强度 |
轻微 |
137 |
22.39 |
小强度 |
226 |
36.93 |
中等强度 |
151 |
24.67 |
中高强度 |
50 |
8.17 |
大强度 |
48 |
7.84 |
体育锻炼时长 |
10分钟以下 |
62 |
10.13 |
11~20分钟 |
117 |
19.12 |
21~30分钟 |
174 |
28.43 |
31~59分钟 |
105 |
17.16 |
60分钟以上 |
154 |
25.16 |
体育锻炼频率 |
1个月1次及以下 |
46 |
7.52 |
1个月2~3次 |
162 |
26.47 |
每周1~2次 |
303 |
49.51 |
每周3~5次 |
80 |
13.07 |
大约每天1次 |
21 |
3.43 |
合计 |
612 |
100 |
从表1统计结果可知,体育锻炼情况来看,样本中“低体育锻炼”396人,占比较高,比例为64.71%,“中体育锻炼”人数为144人,占比23.53%;“高体育锻炼”72人,占比11.76%。
从表2的统计结果可知,高职学生体育锻炼各维度情况如下:体育锻炼强度以中等偏下的维度为主,体育锻炼时长21~30分钟的中等时间段占比最高;体育锻炼频率以每周1~2次为主。
上述统计结果表明:高职学生体育锻炼水平偏低。该结果可能由于以下原因导致:一是高职学生对体育价值的认识主要停留在强身健体、塑造体形、调节精神上,认知不够全面;二是高职学生余暇时间参与体育锻炼的形式可能比较单一,可能与缺乏足够的体育设施和指导有关;三是体育课程模式和吸引力或有待优化[4]。
2) 心理资本及各维度现状分析
对612名高职学生心理资本及各维度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统计结果见表3。
Table 3.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its dimensions
表3. 高职学生心理资本及各维度现状分析
名称 |
样本量 |
最小值 |
最大值 |
平均值 |
标准差 |
中位数 |
心理资本 |
612 |
32 |
160 |
111.538 |
19.302 |
111 |
自我效能 |
612 |
7 |
47 |
28.665 |
6.418 |
29 |
希望 |
612 |
11 |
42 |
26.979 |
5.261 |
27 |
乐观 |
612 |
6 |
41 |
27.08 |
5.554 |
27 |
韧性 |
612 |
7 |
48 |
28.814 |
6.476 |
28 |
高职学生心理资本及四个维度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心理资本及各维度现状均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上水平,这意味着高职学生在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时,具备较好的心理调适能力和积极态度。
3.2. 体育锻炼、心理资本的人口统计学分析
1) 体育锻炼、心理资本在性别上的差异检验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体育锻炼及其各个维度在性别上的组间差异,结果见表4。
Table 4. Inter-group differences in physical exercise and its dimensions by gender
表4. 体育锻炼及其各个维度在性别上的组间差异
|
性别(平均值 ± 标准差) |
t |
p |
男生(n = 285) |
女生(n = 327) |
体育锻炼强度 |
2.83 ± 1.27 |
2.06 ± 0.90 |
8.507 |
0.000 |
体育锻炼频率 |
2.85 ± 0.95 |
2.72 ± 0.82 |
1.763 |
0.078 |
体育锻炼时长 |
2.59 ± 1.31 |
2.01 ± 1.24 |
5.577 |
0.000 |
体育锻炼 |
25.19 ± 22.24 |
13.96 ± 13.34 |
7.439 |
0.000 |
*p < 0.05, p < 0.01.
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去研究性别对于体育锻炼强度,体育锻炼频率,体育锻炼时长,体育锻炼共4项的差异性,从表4中可知:不同性别样本对于体育锻炼频率共1项不会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样本对于体育锻炼强度、体育锻炼时长、体育锻炼共3项呈现出显著性差异,其中男生的体育锻炼强度、体育锻炼时长、体育锻炼均高于女生。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心理资本及其各个维度在性别上的组间差异,结果见表5。
Table 5. Inter-group differences in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its dimensions by gender
表5. 心理资本及其各个维度在性别上的组间差异
|
性别(平均值 ± 标准差) |
t |
p |
1.0 (n = 285) |
2.0 (n = 327) |
自我效能 |
29.67 ± 6.97 |
27.79 ± 5.76 |
3.619 |
0.000 |
韧性 |
30.66 ± 6.65 |
27.20 ± 5.88 |
6.781 |
0.000 |
希望 |
27.34 ± 5.12 |
26.67 ± 5.37 |
1.574 |
0.116 |
乐观 |
27.78 ± 5.98 |
26.47 ± 5.09 |
2.924 |
0.004 |
心理资本 |
115.45 ± 20.32 |
108.13 ± 17.71 |
4.767 |
0.000 |
*p < 0.05, p < 0.01.
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去研究性别对于自我效能,韧性,希望,乐观,心理资本共5项的差异性,根据表5可知:不同性别样本对于希望共1项不会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样本对于自我效能、韧性、乐观三个维度,以及心理资本共4项呈现出显著性差异,其中男生均高于女生,这可能与性别角色期望、社会化过程等因素有关。
2) 体育锻炼、心理资本在是否独生子上的差异检验
Table 6. Test for differences in physical exercise based on whether the student is an only child
表6. 体育锻炼在是否独生子上的差异检验
|
是否独生子(平均值 ± 标准差) |
t |
p |
是(n = 39) |
否(n = 573) |
体育锻炼强度 |
2.31 ± 1.38 |
2.43 ± 1.14 |
−0.638 |
0.524 |
体育锻炼时长 |
1.87 ± 1.32 |
2.31 ± 1.30 |
−2.032 |
0.043* |
体育锻炼频率 |
2.69 ± 0.92 |
2.79 ± 0.89 |
−0.669 |
0.504 |
体育锻炼 |
17.03 ± 21.18 |
19.34 ± 18.72 |
−0.739 |
0.46 |
*p < 0.05, p < 0.01.
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去研究是否独生子对于体育锻炼强度,体育锻炼频率,体育锻炼时长,体育锻炼共4项的差异性,根据表6可知:不同独生子样本对于体育锻炼强度,体育锻炼频率,体育锻炼共3项不会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对于体育锻炼时长共1项呈现出差异,其中非独生子高于独生子。
Table 7. Test for differences in psychological capital based on whether the student is an only child
表7. 心理资本在是否独生子上的差异检验
|
独生子(平均值 ± 标准差) |
t |
p |
1.0 (n=39) |
2.0 (n=573) |
自我效能 |
30.51 ± 5.47 |
28.54 ± 6.46 |
1.862 |
0.063 |
韧性 |
29.28 ± 5.44 |
28.78 ± 6.54 |
0.466 |
0.641 |
希望 |
26.59 ± 5.46 |
27.01 ± 5.25 |
−0.477 |
0.634 |
乐观 |
27.90 ± 5.09 |
27.02 ± 5.58 |
0.95 |
0.343 |
心理资本 |
114.28 ± 18.22 |
111.35 ± 19.37 |
0.918 |
0.359 |
*p < 0.05, p < 0.01.
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去研究是否独生子对于自我效能,韧性,希望,乐观,心理资本共5项的差异性,根据表7可知:不同独生子样本对于自我效能,韧性,希望,乐观,心理资本全部均不会表现出显著性差异。
3.3. 体育锻炼、心理资本的相关分析
为了解大学生体育锻炼、心理资本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这两个变量及其维度进行两两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结果见表8。
Table 8.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physical exercise and psychological capital
表8. 体育锻炼、心理资本的相关分析
|
自我效能 |
韧性 |
希望 |
乐观 |
心理资本 |
体育锻炼强度 |
0.216 |
0.232 |
0.083* |
0.194 |
0.228 |
体育锻炼时长 |
0.183 |
0.169 |
0.149 |
0.193 |
0.214 |
体育锻炼频率 |
0.159 |
0.097* |
0.184 |
0.214 |
0.197 |
体育锻炼 |
0.164 |
0.146 |
0.082* |
0.183 |
0.179 |
*p < 0.05, p < 0.01.
心理资本是指个体在面对挑战和压力时所表现出的积极心理状态,包括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和韧性四个维度。体育锻炼指的是个体参与体育锻炼的程度,包括频率、持续时间、强度三个维度。根据表8可知:心理资本及自我效能、韧性、希望、乐观四个维度与体育锻炼及体育锻炼强度、体育锻炼时长、体育锻炼频率三个维度之间全部均呈现出显著性,且相关系数值均大于0,意味着心理资本与体育锻炼之间有着正相关关系。
3.4. 体育锻炼、心理资本的线性回归分析
采用线性回归分析体育锻炼、心理资本的影响关系,统计分析结果见表9。
Table 9. Results of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for physical exercise and psychological capital (n = 612)
表9. 体育锻炼、心理资本的线性回归分析结果(n = 612)
|
非标准化系数 |
标准化系数 |
t |
p |
共线性诊断 |
B |
标准误 |
Beta |
VIF |
容忍度 |
常数 |
108.035 |
1.096 |
- |
98.57 |
0.000** |
- |
- |
体育参与 |
0.183 |
0.041 |
0.179 |
4.481 |
0.000** |
1 |
1 |
R2 |
0.032 |
调整R2 |
0.03 |
F |
F (1,610) = 20.077, p = 0.000 |
D-W值 |
1.043 |
因变量:心理资本;*p < 0.05 **p < 0.01。
将体育锻炼作为自变量,心理资本作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根据表9可知,模型公式为:心理资本 = 108.035 + 0.183*体育锻炼,即随着体育锻炼程度的增加,心理资本的预测值也会相应增加。模型R方值为0.032,表明体育锻炼可以解释心理资本的3.2%变化原因。对模型进行F检验时发现模型通过F检验(F = 20.077, p = 0.000 < 0.05),即体育锻炼对心理资本有显著的影响,也说明体育锻炼一定会对心理资本产生影响关系,最终具体分析可知:体育锻炼的回归系数值为0.183 (t = 4.481, p = 0.000 < 0.01),意味着体育锻炼会对心理资本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
4. 研究结论
心理资本与体育锻炼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且体育锻炼会对心理资本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即体育锻炼本身有助于提高个体的心理资本水平,对高职学生的心理资本有积极的影响。积极心理学强调人的积极特质、力量和潜能,关注个体的幸福感、满足感和个人成长。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基于上述研究,体育锻炼被视为一种促进个体积极发展的手段[5]。据此,可以帮助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实现心理资本的提升,促进其全面发展。
4.1. 增强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心。体育锻炼可以增强高职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使他们更有信心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6]。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可以设计易于上手且逐步提升难度的体育锻炼,让学生在成功体验中建立自信,鼓励学生参与他们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以提高自我效能感。此外,鼓励学生参与他们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参与度,还能在享受运动的过程中,增强他们面对学习和生活中挑战的信心。增强自我效能感,有助于提升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积极寻找解决方案的能力。
4.2. 培养乐观态度
乐观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它能够帮助个体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体育锻炼是培养乐观态度的有效手段,通过体育锻炼学生能发展出更乐观的态度,对未来持有积极的期待,体育锻炼还能提供情绪释放的出口,帮助学生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例如,通过跑步、游泳等有氧运动,学生可以在运动中释放压力,调整情绪,从而以更加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7]。
4.3. 激发希望感
希望感是指个体对未来持有积极的期待和信念。体育锻炼可能激发学生的希望感,帮助他们设定并追求个人目标。因此,可以在体育锻炼中,帮助学生设定清晰、可达成的体育目标,激励学生为之努力,以此激发学生的希望感。例如,通过设定跑步的距离目标、篮球比赛的得分目标等,学生可以在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希望感。这种希望感的激发,有助于学生在面对生活中的其他挑战时,也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4.4. 提高韧性
韧性是指个体在面对逆境时的恢复力和适应力。参与体育锻炼可能提高学生的韧性,使他们在面对逆境时能够更快恢复并适应。因此,可以提供多样化的体育课程和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包括传统和非传统体育项目,吸引广泛的学生参与,鼓励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学习从失败中恢复和成长[8]。在体育锻炼中,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技能和策略,还能够在面对失败和挑战时,学会如何快速恢复和适应。例如,通过参与竞技体育,学生可以在比赛的输赢中,学会接受失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