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单姗, 赵连晖, 马红, 等. 肝硬化的定义、病因及流行病学[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1, 37(1): 14-16.
|
[2]
|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肝硬化诊治指南[J]. 现代医药卫生, 2020, 36(2): 320-321.
|
[3]
|
Wang, W., Li, J., Pan, R., A, S. and Liao, C. (2015) Association of the Laennec Staging System with Degree of Cirrhosis, Clinical Stage and Liver Function. Hepatology International, 9, 621-626. https://doi.org/10.1007/s12072-015-9648-7
|
[4]
|
Fattovich, G., Bortolotti, F. and Donato, F. (2008) Natural History of Chronic Hepatitis B: Special Emphasis on Disease Progression and Prognostic Factors. Journal of Hepatology, 48, 335-352. https://doi.org/10.1016/j.jhep.2007.11.011
|
[5]
|
Tsochatzis, E.A., Bosch, J. and Burroughs, A.K. (2014) Liver Cirrhosis. The Lancet, 383, 1749-1761.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14)60121-5
|
[6]
|
刘成海, 幸鹭, 赵志敏. 基于病证结合的肝硬化诊治理论探讨与临床实践[J]. 世界中医药, 2020, 15(19): 2831-2834, 2842.
|
[7]
|
黄风雷, 张国梁, 李永生.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外周血Th/Treg平衡及淋巴细胞的影响研究[J]. 世界中医药, 2019, 14(6): 1450-1454, 1460.
|
[8]
|
史艳平, 王少波. 杨震治疗肝硬化经验[J]. 山东中医杂志, 2018, 37(9): 748-750.
|
[9]
|
田露, 吴秀艳, 王天芳, 薛晓琳, 姜付泉, 赵丰润, 李婷婷. 肝硬化患者凝血系统功能异常中医用药规律分析及病机探讨[J]. 吉林中医药, 2014, 34(7): 685-688.
|
[10]
|
郭蔼春. 黄帝内经素问校注[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189.
|
[11]
|
王冰.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M]. 北京: 中医古籍出版社, 2015: 35.
|
[12]
|
唐容川. 血证论[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 7.
|
[13]
|
顾姣, 邵铭. 邵铭教授治疗肝硬化的活血化瘀法用药经验[J]. 中医临床研究, 2019, 11(5): 59-61.
|
[14]
|
刘瑶, 吴同玉. 中医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研究近况[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37(6): 823-825.
|
[15]
|
王佳赢, 范赟芝, 叶放. 周仲瑛教授辨治肝炎肝纤维化经验钩玄[J]. 陕西中医, 2012, 33(5): 581-582.
|
[16]
|
李振前, 盛丹丹, 刘戎惠, 陈着, 张慧敏, 吴福宁. 吴福宁教授辨证治疗病毒性肝炎临床经验[J]. 河北中医, 2020, 42(9): 1295-1298.
|
[17]
|
赵天敏. 关幼波教授谈肝病的辨证施治[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1995(5): 4-7.
|
[18]
|
刘乐鑫, 王静滨, 黄国欣, 等.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舌下络脉与肝脏硬度值及门静脉的相关性分析[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2, 32(10): 879-881+887.
|
[19]
|
窦智丽, 吴秀艳, 王天芳, 薛晓琳, 赵丽红, 李昕, 李宁. 108例肝炎肝硬化患者FibroScan检测值与舌象的相关性分析[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 41(10): 854-858.
|
[20]
|
赵丽红, 王天芳, 吴秀艳, 薛晓琳, 李永纲, 孙凤霞, 李秀惠, 张秋云, 陈盛铎, 毛德文, 江宇泳, 杨慧银, 李宁, 李昕, 王思颖, 葛舰. 182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舌象与门静脉高压胃镜表现的相关性分析[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 37(3): 199-203.
|
[21]
|
王乃利, 任静, 曲戈霞, 姚新生. 活血化瘀类中药复方体外抗凝及纤溶活性研究[J]. 沈阳药学院学报, 1991(2): 117-120.
|
[22]
|
王怡, 翁维良, 刘剑刚. 动物类活血化瘀药对血液流变性作用的比较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 1997(3): 2-5.
|
[23]
|
洪海龙. 恩替卡韦联合大黄蛰虫丸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观察[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 32(7): 1003-1005.
|
[24]
|
于震, 杨丽, 罗海燕. 大黄蜇虫丸影响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TIMP-1表达的动态观察[J]. 右江医学, 2011, 39(2): 134-136.
|
[25]
|
杨洁. 恩替卡韦联合华蟾素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效果及对肝纤维化的影响[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 21(9): 68-69.
|
[26]
|
张乾. 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肝硬化代偿期的可行性分析及临床价值[J]. 中医临床研究, 2020, 12(16): 112-113.
|
[27]
|
程传浩, 谢世平, 王勇, 李志毅, 席军生. 鳖甲煎丸对肝纤维化大鼠MMP-1、TIMP-1的影响[J]. 中医研究, 2010, 23(3): 22-24.
|
[28]
|
张清, 何创. 罗凌介教授辨治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临床经验[J]. 时珍国医国药, 2015, 26(12): 3024-3025.
|
[29]
|
黎芬芬, 文彬, 李福英, 邓鑫. 活血化瘀法在肝硬化腹水中的应用[J]. 辽宁中医杂志, 2015, 42(5): 964-965.
|
[30]
|
胡希恕. 胡希恕金匱要略[M]. 北京: 学苑出版社, 2008: 113.
|
[31]
|
覃露, 彭卓嵛, 李瑞胜, 谢洁如. 从瘀血证与肝脾关系探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辨证思路[J]. 中医研究, 2018, 31(3): 5-7.
|
[32]
|
李凫坚, 吴嘉庚. 疏肝健脾活血法调节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研究[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10): 36-37.
|
[33]
|
张俊富, 崔丽安, 苑书芳. 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64例临床疗效分析[J].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6(12): 15-17.
|
[34]
|
潘杰, 汪彬彬. 中药内服结合自拟消水散外敷及艾灸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7, 25(11): 880-883.
|
[35]
|
姚军. 浅谈针刺活血化瘀的理论及临床应用[J]. 中国针灸, 2015, 35(4): 389-392.
|
[36]
|
司丁, 魏兆勇, 陈如通, 姚国朋. 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肝硬化患者下肢肌肉痉挛临床观察[J]. 中国厂矿医学, 2006(5): 457-458.
|
[37]
|
王威, 董宝强, 于红. 针刺足三里穴对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5, 12(11): 23-24.
|
[38]
|
陈雁南, 胡萍. 针刺对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 中国针灸, 1999, 19(5): 304.
|
[39]
|
张秋芳, 赵燕平, 葛珠, 等. 艾灸对人体红外热像及生理信号的即刻效应[J]. 中国杂志, 2012, 53(16): 1390-1393.
|
[40]
|
范智媛, 蔡春江, 王颖. 超声对浊霾散敷脐联合艾灸法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6, 24(9): 703-705.
|
[41]
|
董春玲, 俞美定, 陶茹, 顾莉华, 卢根娣. 艾灸联合神阙穴贴敷改善肝硬化腹水[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 34(3): 525-527.
|
[42]
|
阴霄飞. 耳穴埋豆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伴失眠效果观察[J]. 现代医药卫生, 2014, 30(23): 3652-3653.
|
[43]
|
陈丽. 平肝疏肝法联合耳穴贴压治疗高血压类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21): 92-94.
|
[44]
|
郭倩. 耳穴压豆联合膳食调理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西藏医药, 2022, 43(3): 149-150.
|
[45]
|
齐雪阳, 张勤生. 耳穴压豆辅助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腹胀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 37(12): 2982-2984.
|
[46]
|
马素平, 段成颖. 中药灌肠防治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并发肝性脑病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9, 16(6): 75.
|
[47]
|
李晏杰, 毛德文, 黄雪霞, 陈小明, 张云燕. 加用甘遂末敷脐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研究[J]. 广西中医药, 2015, 38(2): 9-11.
|
[48]
|
陈瑞霞, 赵安静. 耳穴压豆联合艾灸治疗对肝硬化消化道症状影响的疗效分析[J]. 新中医, 2020, 52(22): 172-175.
|
[49]
|
程雪花. 耳穴贴压联合敷脐疗法治疗肝硬化腹腔积液的疗效观察[J]. 全科护理, 2015, 13(3): 246-247.
|
[50]
|
马文强. 中药灌肠配合艾灸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9): 171.
|
[51]
|
刘世恒, 赵素贤, 张玉果. 肝纤维化发生机制及其中药逆转治疗的研究进展[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2, 38(10): 2373-23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