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旻湖, 杨云生, 唐承薇, 等. 消化病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9: 857-867.
|
[2]
|
Celebi, S., Acik, Y., Deveci, S.E., Bahcecioglu, I.H., Ayar, A., Demir, A., et al. (2004) Epidemiological Features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n a Turkish Urban Society.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19, 738-743. https://doi.org/10.1111/j.1440-1746.2004.03367.x
|
[3]
|
康丽丽, 唐艳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6, 22(4): 414-416.
|
[4]
|
苏敏, 王凤云. 唐旭东教授应用肠安Ⅰ号方治疗腹泻综合征的临床经验[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5, 30(3): 764-766.
|
[5]
|
杜念龙, 冯云霞, 张介眉. 张介眉辨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J]. 中医学报, 2018, 33(10): 1926-1929.
|
[6]
|
张伟健, 郭绍举. 中医分型论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总结及分析[J]. 山东中医杂志, 2019, 38(1): 59-62.
|
[7]
|
沈秋红, 郑振涛, 袁红霞. 浅谈袁红霞辨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思路[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9, 27(11): 868-870.
|
[8]
|
翁棉伟, 陈一斌, 曹健. 肠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35例临床观察[J]. 中医杂志, 2019, 60(19): 1663-1667.
|
[9]
|
葛飞, 季瑜, 孙志广, 等. 健肠Ⅰ号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及其机制探讨[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32(3): 213-216.
|
[10]
|
张星星, 吴坚, 裴丽霞, 等. 健脾疏肝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疗效观察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9, 25(13): 79-86.
|
[11]
|
傅睿, 陈明显, 刘赛月, 等. 新加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 中华中医药志, 2018, 33(6): 2681-2686.
|
[12]
|
奚肇宏, 田耀洲, 陈璇, 等. 熄风化湿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 31(4): 331-333.
|
[13]
|
罗诗雨, 税典奎, 陈峭, 等. 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 TNF-α、IL-6、IL-8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 2019, 46(9): 1915-1918.
|
[14]
|
李力强, 张贵锋, 曾艺文, 等. 左金丸合四逆散辨证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72例临床观察[J]. 中医杂志, 2016, 57(14): 1214-1217.
|
[15]
|
丁晓洁, 杨毅, 于东林, 等. 以乌梅丸为主的干预措施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Meta分析[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9, 21(4): 596-602.
|
[16]
|
赵红波, 吴晓晶, 杨云, 等. “温中厚肠”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评价[J]. 中国全科医学, 2019, 22(25): 3137-3143.
|
[17]
|
卓冰帆, 张彦卿, 宁晓燕. 痛泻要方合四君子汤加减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脑肠肽的影响[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 35(1): 25-28.
|
[18]
|
毛文姣. 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40例临床研究[J]. 江苏中医药, 2019, 51(9): 63-65.
|
[19]
|
覃宇, 易玮, 林树雄, 等. 腹针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针灸, 2017, 37(12): 1265-1268.
|
[20]
|
李静, 陆瑾, 孙建华, 等. “调神健脾”配穴针刺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症状和睡眠质量: 随机对照试验[J]. 中国针灸, 2017, 37(1): 9-13.
|
[21]
|
李浩, 周颖, 李镇, 等. 脐灸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30例临床观察[J]. 中医杂志, 2018, 59(23): 2034-2036.
|
[22]
|
黄海琼, 方芳, 翟一新, 等. 督脉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J]. 新中医, 2019, 51(9): 241-243.
|
[23]
|
孙令军, 杨文, 郭彦层, 等. 腧穴热敏化悬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33(3): 338-341.
|
[24]
|
李邦伟, 张诗燕, 张全爱, 等. 铺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5例临床观察[J]. 浙江中医杂志, 2019, 54(10): 716-717.
|
[25]
|
张庆伟, 孟浩, 唐寅, 等. 温肾止泻方敷脐对脾肾阳虚型IBS-D患者5-HT、NO含量的影响[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32(3): 217-219.
|
[26]
|
张阳, 刘柱成, 卞冬雪, 等. 整肠宁丸联合平衡火罐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40例疗效观察[J]. 河北中医, 2019, 41(9): 1352-1355.
|
[27]
|
何婉婷, 戴高中, 张征波, 等. 穴位贴敷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25例临床研究[J]. 江苏中医药, 2019, 51(9): 38-40.
|
[28]
|
冉国平, 刘嘉颖, 杨大业, 等. 电针足三里对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大鼠炎性损伤的机制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 39(3): 342-346.
|
[29]
|
武志娟, 李建华, 郭海萍, 等. 附子理中汤对腹泻型肠易激大鼠模型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8, 36(12): 2921-2924, 3097.
|
[30]
|
徐平湘, 葛贝康, 杨迦雯, 等. 芍药总苷缓解大鼠实验性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及机制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 2018, 53(23): 2014-2020.
|
[31]
|
刘佳星, 王彦礼, 杨伟鹏, 等. 四神丸对IBS-D大鼠肠道屏障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9, 35(3): 24-28.
|
[32]
|
刘佳星, 王彦礼, 李彧, 等. 四神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肠道菌群影响的实验研究[J]. 药学学报, 2019, 54(4): 670-677.
|
[33]
|
李萍, 戴伟. 电针大肠俞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小鼠肠道炎性因子的影响[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 21(5): 1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