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随着“大智移云物区”时代的来临,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重构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催生了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引发了经济结构重大变革,并深刻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人工智能在推动经济变革的同时,对会计领域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正在重塑会计信息的生成、呈现、传播和使用方式,传统会计的时空观念和工作模式将会被颠覆[1]。智能财务的时代,传统的财务职能很难满足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财务职能需要向数字化转型,更好地推动企业战略发展。作为培养高层次会计人才所需能力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大多数高校目前所采用的会计专硕(MPAcc)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难以满足智能财务时代对智能财务人员的要求。2022年5月,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智能会计方向参考性培养方案》,要求各培养单位应根据会计人才的发展形势和单位办学优势,突出数字化时代会计“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促进会计人才培养与数字智能化融合发展,促进会计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制订多层次智能会计人才培养方案。当前,在以“大智移云物区”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浪潮的冲击之下,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MPAcc)能力培养过程也面临不少困境。为了应对新时期会计专业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弥补现有智能会计人才培养的不足,高校应尽快整合学界和业界资源,开设智能会计专业,培养新型会计人才。
国际商学院协会(The Association to Advance Collegiate Schools of Business,简称AACSB)是一家非政府认证机构,也是国际权威的商学院质量认证体系之一,其认证往往代表着商学院的最高荣誉。2018年7月,AACSB对2013版认证标准进行了修订,在广泛收集意见与反馈的基础上颁布了新版认证标准(见表3),以促进全球商学院的持续进步与高质量发展。新版标准于2020年7月正式实施,包含了战略管理与创新、学生成就以及领导力、凝聚力与社会影响力三个板块,共细化成九条具体标准,更加关注专业整体的培养目标,而非具体课程的学习目标。AACSB认证标准中的第五条标准为学习质量保证(Assurance of Learning,简称AOL)。这是一套以改善学生学习效果为核心而设计运行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AOL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包含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考核手段、收集证据以及报告反馈等环节在内的闭环管理体系(见图1) [1]。
具体而言,学院首先应明确专业的培养目标,再以此为依据制定培养方案,设计课程图谱。课程结束后再次根据培养目标确定考核手段,并收集相关数据,分析学习效果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差距,提出整改方案,并再次检验整改的效果,持续优化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从而实现培养目标的持续优化与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Figure 1. AOL framework model
图1. AOL框架模型
2. AOL框架下MPAcc智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AOL专业培养目标的确立应基于学校以及学院使命及愿景的达成,以中部地区985高校湖南大学MPAcc智能会计专业培养目标为例,该高校商学院的学院愿景是“富有历史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商学院”,学院使命是“传承岳麓书院的千年文脉,培养引领时代的业界领袖,创造融贯中西的管理新知,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以学院愿景和使命为人才培养总体目标,该校MPAcc智能会计专业培养目标以“文化、诚信、创新、引领”为指导。具体来说,MPAcc智能会计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数字化、智能化思维,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掌握系统的会计和工商管理基础知识、扎实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以及深入的会计、审计和税务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够理解数字智能时代企业会计、审计和税务实践,能够在数字社会中将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新技术灵活应用于会计、审计、税务等工作中,善于从理论与技术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沟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同时,专注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将学科特点与国家发展需求相结合,定位于国家发展及国际竞争对会计教育提出的新需求,围绕人工智能、互联网+、制度自信等国家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培养博学、具备诚信意识和专业操守,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卓越会计人才,以满足人工智能时代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及科学研究机构等进行管理分析、规划、决策和研究的需要。
以浙江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广东财经大学三所高校智能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例(见表1)。浙江大学智能财务专业强调要培养“跨界复合型、创新型、引领未来”的人才,上海财经大学智能财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点是“国际化、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广东财经大学智能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侧重于“智慧型、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由表1可知,三所大学智能财务人才培养目标共同之处是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
Table 1. Comparison of training objectives of intelligent accounting talents in some domestic universities
表1. 国内部分高校智能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对比
| 高校/专业 |
人才培养目标 |
| 浙江大学智能财务专业 |
培养富有人文精神、科技洞见,能够引领并实现人工智能时代财务的战略价值, 具有全球竞争力和社会责任担当,能够引领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的跨界复合型 创新型高级财务管理人才和未来商业领导者 |
| 上海财经大学智能会计专业 |
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精神,具有社会责任感,掌握财务管理基础理论, 具备从事智能化环境下企业投资、筹资和日常资金运作等分析、决策和咨询等 专业工作的能力,能胜任本专业工作的“国际化、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 高级财务管理专门人才 |
| 广东财经大学智能会计专业 |
适应“大智移云物区”(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 区块链)时代对财务分析和决策需求,培养具备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诚信品质,专业基础扎实,学科交叉运用能力强的智慧型、创新型、复合型、 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 |
具体而言,MPAcc智能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可细化为两个培养方向,一是培养智能财务分析师,二是培养智能财务架构师[2]。对于智能财务分析师而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与数据分析方法,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有效地收集商业数据并完成财务分析与预测。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和商业表达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已有的财务数据做出智能化决策,或者向决策者提供合理的数字化转型方案。对于智能财务架构师而言,要注重培养学生智能系统与智能模型的开发和设计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利用编程系统完成对传统财务工作的改进,实现财务软件的智能化运用,为企业设计智能财务的流程与架构,从技术上帮助企业实现财务共享与云会计,完成企业财务系统升级与数字化转型。
在这一培养目标的指导下,MPAcc智能会计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以下素质:
1) 具有健康的人格,坚守会计职业道德;
2) 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具有决策能力;
3) 具备有效沟通能力;
4) 具有国际视野;
5) 具有社会责任感;
6) 具备创新精神。
表2将智能财务分析师与智能财务架构师的培养目标具体细化为培养目标(Learning Goals,简称LG)与学习目的(Learning Objectives,简称LO)。LG概括性描述了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LO具有可测量性,描述了学生需要掌握的具体技能,后续的课程图谱设计以及考核标准的制定都与LO密切结合。
Table 2.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learning objectives of MPAcc intelligent accounting major
表2. MPAcc智能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学习目的
| 培养目标(LG) |
学习目的(LO) |
LG1:具有健康的人格, 坚守会计职业道德 |
LO1.1:具有健康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 思想道德品质和崇高理想。LO1.2:了解和识别会计领域的基本商业伦理问题,并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 会计职业道德。 |
LG2:掌握会计专业知识, 具有决策能力 |
LO2.1:掌握会计学、人工智能、大数据会计、商业分析、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等 领域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LO2.2:运用会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够编制财务报表和进行大数据分析。LO2.3:具有批判性思维和战略管理思维,能够做出智能化决策。 |
| LG3:具备有效沟通能力 |
LO3.1:具有积极的沟通意识,能及时与老师、同学、伙伴和团队就会计专业问题 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意见,愿意接受对方的意见。LO3.2:能清晰地口头表达对于某问题的观点,有逻辑体系地组织自己的论点和 论据,让听众理解自己的意思。LO3.3:能书面流畅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分析严谨,层次清晰,语言简洁。 |
| LG4:具有国际视野 |
LO4.1:具有国际思维,了解国际会计的发展状况。LO4.2:能运用外语进行会计业务处理和会计专业问题交流。 |
| LG5:具有社会责任感 |
LO5.1: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意识,在会计方法和政策选择中能 表现出公平正义。LO5.2:能运用会计概念框架中的相关概念对会计伦理困境提出解决的方案。 |
| LG6:具备创新精神 |
LO6.1:能运用会计理论对组织面临的新型会计业务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LO6.2:能运用会计信息为组织的战略选择和运营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
3. AOL框架下MPAcc智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
(1) 课程地图
MPAcc智能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明确了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为了达成培养目标,要制定具体的培养方案,设计课程图谱,明确每门课程所对应的LO (学习目的)。智能会计专业课程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会计学科相结合,重视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如信息加工、数据处理、预测模拟、分析结合等[3],弥补传统会计教育无法紧跟人工智能发展潮流的不足。首先,智能会计专业教育应保留财会类核心课程,在课程中融入深厚的财会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会计专业素养与思维。其次,增加人工智能类关键课程,培养学生基础的计算机技术与数据处理能力。再次,将技术类课程与会计专业课程相结合,设立专业与技术整合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注重案例教学,突出理论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除必要的实习项目之外,在日常学习中增加更多实践性的课程,通过实训类课程、案例分析课程引导学生逐步参与实务工作,将知识学以致用,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的理解的同时增强实践能力。表3具体列示了MPAcc智能会计专业的课程地图(不包含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通识基础类课程)。
Table 3. MPAcc intelligent accounting course map
表3. MPAcc智能会计专业课程地图
| 课程 |
学习目的 |
| LG1 |
LG2 |
LG3 |
LG4 |
LG5 |
LG6 |
| LO1-1 |
LO1-2 |
LO2-1 |
LO2-2 |
LO2-3 |
LO3-1 |
LO3-2 |
LO3-3 |
LO4-1 |
LO4-2 |
LO5-1 |
LO5-2 |
LO6-1 |
LO6-2 |
| 技术基础课 |
大数据基础 |
|
|
H |
|
|
|
|
|
|
|
L |
|
|
|
| 机器学习与自然语言处理 |
|
|
H |
|
|
|
|
|
|
|
L |
|
|
|
|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
|
|
H |
|
|
|
|
|
M |
|
|
|
|
|
| PYTHON程序设计 |
|
|
H |
|
|
|
|
|
|
|
|
|
H |
|
| 商业智能理论与应用 |
|
|
|
H |
|
|
|
|
|
M |
|
|
|
H |
| 区块链技术与应用 |
|
|
H |
|
|
|
|
|
L |
|
L |
|
|
|
| 数据挖掘技术 |
|
|
|
H |
|
|
|
|
|
|
|
|
|
|
| 专业基础课 |
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 |
H |
H |
|
|
|
|
|
|
|
|
H |
H |
|
|
| 高级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 |
|
|
H |
H |
|
|
|
|
H |
|
|
H |
|
|
| 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 |
|
|
H |
H |
|
|
|
|
H |
H |
|
|
|
|
| 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 |
|
|
H |
|
H |
|
|
|
|
|
H |
H |
|
|
| 内部控制专题 |
|
|
|
|
H |
|
|
|
|
|
|
|
|
|
| 管理沟通与领导力 |
M |
|
|
|
H |
H |
H |
|
|
|
|
|
M |
|
| 会计史专题 |
H |
H |
|
|
|
|
|
|
|
|
H |
H |
|
|
| 政府会计专题 |
|
|
H |
|
|
|
|
|
|
|
M |
|
|
|
| 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 |
|
M |
|
|
|
|
|
|
H |
H |
|
H |
H |
H |
| 专业综合课 |
智能会计理论与方法 |
|
|
H |
H |
H |
|
|
|
|
|
|
|
H |
H |
| 大数据审计 |
|
|
H |
|
H |
|
|
|
|
|
|
|
|
H |
| 商业数据分析与商务智能决策 |
|
|
H |
|
H |
|
|
|
H |
|
|
|
H |
H |
| ERP原理与应用 |
|
|
H |
H |
H |
H |
M |
H |
|
|
|
|
|
|
| 金融科技* |
|
|
H |
|
M |
|
|
|
|
H |
|
|
|
|
| 实践课 |
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 |
|
|
H |
|
H |
|
|
|
|
|
|
|
|
|
| 智能财会实训 |
|
|
M |
M |
H |
H |
H |
M |
|
|
|
|
|
|
注:H表示关联度高、M表示关联度中、L表示关联度低。*为全英文课。
(2) 课程评价
根据AOL框架,培养方案的实施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利用一定的考核手段来检验,针对每个LO的完成情况,制定明确且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及考核方法。AOL框架中,课程评价会分为五个标准,即:不合格(0~59分)、合格(60~69分)、中等(70~79分)、良好(80~89分)与优秀(90~100)。
根据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分。同时,通过设置评分结果分布的期望值,评分结果及期望值将作为后续数据分析的直接证据,分析学习结果与学习目标之间的差距。此外,还可针对每个LO采用不同的考核方法,包括直接评价与间接评价两种方法。直接评价包括期末考试、课程论文、案例分析、小组作业以及实训操作等,间接评价方法包括实习单位反馈、学生访谈、问卷调查等。各项考核方法所占比重可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特色自行决定。
以MPAcc智能会计专业的专业综合课《智能会计理论与方法》为例,依照《智能会计理论与方法》课程的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以LG2为例,针对“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具有决策能力”的培养目标,以及“LO2.1:掌握会计学、人工智能、大数据会计、商业分析、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等领域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LO2.2:运用会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够编制财务报表和进行大数据分析”和“LO2.3:具有批判性思维和战略管理思维,能够做出智能化决策”的学习目的,课程拟采用直接评价方式,学生学习的证据包括课堂讨论、测验、小组案例报告、案例设计、期末总结等(见图2)。
依据课堂讨论、案例设计、小组案例报告及期末考试总结进行检测;根据LG2以及LO2设置五级评价量规(见表4)。检测前的期望成绩为60分以下的学生占10%,60~69分的学生占20%,70~79分的学生占30%,80分以上的学生占30%,90分以上的学生占10%。
Figure 2.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methods and learning evidence of “Intelligent Accounting Theory and Method”
图2. 《智能会计理论与方法》教学方式–学习证据关系图
Table 4. AOL detection method in “Intelligent Accounting Theory and Method”
表4. 《智能会计理论与方法》AOL检测方法
| 学习目标 |
学习成果 |
评价标准 |
评价方式 |
| 优秀(90~100分) |
良好(80~89分) |
中等(70~79分) |
及格(60~69分) |
不及格 (60分以下) |
课堂 讨论 |
案例 设计 |
案例 讨论 |
考试 总结 |
LG2:掌握 会计专业 知识,具有 决策能力 |
LO2.1:掌握 会计学、人工智能、大数据会计、商业 分析、财务 管理与管理会计等领域基本概念、原理 和方法 |
学生能很 熟练地掌握智能会计基本理论知识 |
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智能会计基本理论知识 |
学生能基本掌握智能会计基本理论知识 |
学生能一般性地掌握智能会计基本理论知识 |
学生未能掌握智能会计基本理论知识 |
√ |
|
√ |
√ |
LO2.2:运用 会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能够编制财务报表和进行 大数据分析 |
学生能很熟练地运用python等软件编制财务分析报告 |
学生能较熟练地运用python等软件编制财务分析报告 |
学生基本能运用python等软件编制财务分析报告 |
学生能一般运用python等软件编制财务分析报告 |
学生不能运用python等软件编制财务分析报告 |
|
√ |
√ |
|
LO2.3:具有 批判性思维和战略管理思维,能够做出智能化决策 |
学生能做出科学精准的分析决策 |
学生能做出较为科学精准的分析 决策 |
学生能做出较合理的分析决策 |
学生能做出一般性分析决策 |
学生不能做出合理分析决策 |
|
|
√ |
√ |
(3) 数据收集与反馈
基于AACSB“教学效果与影响”标准,教师一方面与时俱进,在学院的推动与支持下参与各种提高教学水平的培训活动,包括《智能会计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研讨会、中欧国际商学院案例大师成长营、全国RPA财务机器人师资培训等,掌握最新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前瞻性、富有创新性的课程内容;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的满意度和其他对教学的肯定来体现课程教学的影响力。教师自身以终身学习的心态,坚持身教重于言传,以身作则,持续更新知识储备,优化教学方法。同时,针对学习满意度实施调查,鼓励学生复盘学习过程,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反思,不断优化教学设计。
湖南大学会计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智能会计理论与方法》课程为MPAcc专业核心课程。《智能会计理论与方法》课程设置的内容包含财务分析与决策,管理会计数据集成,BI可视化分析决策,结合企业的经营战略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等。学生基于EXCEL、SPSS等软件处理报表数据,以往授课中尚未涉及RPA、大数据、AI等数智化技术的应用。基于学院数字化人才的培养目标,按照AACSB“课程设置”标准,课程内容应将财务分析与决策和数智化技术深度融合,一方面,学生要掌握前沿的数据提取、挖掘、自动化分析技术;另一方面,学生要具有业务实战能力,根据业务场景分析业务需求,采用适合的技术工具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制作分析报告,提升IT赋能财务分析决策的应用水平和应用效果。根据2023学年下学期《智能会计理论与方法》教学实际测评,60分以下的学生占12%,60~69分的学生占18%,7~79分的学生占27%,80分以上的学生占34%,90分以上的学生占9%。测评结果与检测前的期望成绩基本相符,说明课程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达成效果较好。
4. 总结
在国际商学院协会AACSB认证标准的框架下,以“培养具有数字化、智能化思维”能力目标为导向,将数智化技术深度融入MPAcc智能会计专业课程中的学习内容、教学方式、考核评价等整体教学过程,系统性改进课程建设的科学性。通过采取“课堂讲授 + 软件模拟 + 案例讨论 + 沙盘推演”四位一体的混合式教学方式,以课堂讨论、案例设计、案例报告、考试总结为学习证据,强化教学闭环,实施案例翻转课堂与软件模拟训练,开展RPA物理沙盘推演研讨,实现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以及基于RPA + AI的数智化赋能财务报表分析的应用水平和应用效果提升,探索会计专业课程的数智化创新升级,建立数字经济时代新型商科人才的数字化核心竞争力,提升会计人才培养质量,助力一流专业建设。
在AACSB认证框架下,MPAcc智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应注重“使命驱动”,并“持续改进”,“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设立“智能会计专业”专门委员会,在战略、课程体系、教与学、学生质量等方面确立MPAcc智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具体目标。一方面,高校可以在课程设置中引入更多的实践课程,引导学生将专业理论与企业实践有效融合。运用案例分析、现场研究和模拟训练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将人工智能相关课程与会计实务工作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企业项目,深入企业调研,实地感受人工智能在会计领域中的运用[4]。除此之外,还可以充分发挥MPAcc校外导师制优势,引进一系列企业实践讲座,邀请企业家走进课堂,向学生传递最新的行业资讯,在课程中注入企业成功的实践经验,加深学生对智能会计的理解。同时,要注意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融合关系,可以采取将实践教学贯穿整个培养过程之中的模式,而不是在完成理论教学后立即要求学生在特定时间段内完成相关实训课程。另一方面,高校应加强与实务界的合作,与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弥补校内教师实践教学的不足。目前大多数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从理论到理论的纯学术研究型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导致部分高校实践教学薄弱[5]。目前,实务界智能会计管理实践经验非常丰富,如湖南中联重科股份公司自2018年成立中科云谷科技公司,集中研发团队和科技力量,自主开发智能财务决策系统,在大数据会计决策方面探索出了一套可复制的成功模式。因此,高校可与智能会计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合作共建智能会计教育基地,整合高校优秀的师资团队和业界技术管理最有影响力的讲师资源,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训项目和平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高校还可与企业合作共建智能会计研究平台与实验室,充分发挥学术界与实务界的合作优势,融合计算机科学、大数据技术、智能会计等领域的学术思想和技术经验,共同支持智能会计专业的建设,共同培育智能会计人才,打造一个具有强大竞争力的MPAcc智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已经改变了企业的财务模式,需要一批智能会计人才实现自身的转变并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而高校智能会计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仍有较大差距。设置MPAcc智能会计专业是市场对会计硕士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高校可借助AACSB框架,通过AOL体系构建科学的MPAcc智能会计培养方案,促进智能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一流的精通人工智能新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创建一流会计学专业。
基金项目
本文是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22JGYBO5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