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满意度调查研究——以东莞市茶山镇为例
Study on Rural Revitalization Satisfaction Survey —Taking Chashan Town of Dongguan City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ass.2024.139821, PDF, HTML, XML,   
作者: 陈悦盈: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关键词: 乡村振兴满意度茶山镇Rural Revitalization Satisfaction Chashan Town
摘要: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期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难题。为了解村民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满意度,本文以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为研究区,构建乡村振兴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的形式收集当地村民对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的满意度,结合政府数据资料和当地实际情况,分析当地各项工作满意度得分高低的原因,最后从产业升级、优化基础设施、引进人才、深入基层及改善就业等方面提出契合地域实际的对策建议。
Abstract: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ropos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o address the challenge of imbalance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To assess villagers’ satisfaction with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is study selects Chashan Town i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area, develops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satisfaction, gathers feedback from local villagers on various rural revitalization efforts through surveys and interviews, integrates government data with local conditions, examines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varying satisfaction levels among local initiatives, and ultimately offers tailored recommendations for enhanc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through industrial upgrading, infrastructure optimization, talent introduction, strengthening grassroots engagement, and improving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文章引用:陈悦盈. 乡村振兴满意度调查研究——以东莞市茶山镇为例[J]. 社会科学前沿, 2024, 13(9): 358-368.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4.139821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腾飞,成功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但我国是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基本上是城乡二元经济,这意味着虽然我国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会存在城乡地区收入差距扩大、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和农民老龄化等问题[1]。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明显的短板仍然在“三农”,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农业农村[2]。为解决快速城镇化给农业、农村和农民带来的冲击,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难题,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成为了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这一战略的指引下,东莞市茶山镇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实现了乡村的发展和繁荣。为全面了解当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情况,本文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及生活富裕五个维度进行分析,通过资料收集了解当地乡村振兴工作采取的措施及成效,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了解当地村民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满意度及意见,结合地方特色和资源禀赋,以期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推动乡村的全面振兴与可持续发展。

2. 文献综述

现有研究主要围绕乡村振兴的内涵、实现路径及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展开。在内涵研究方面,廖彩荣等认为产业兴旺是根本,生态宜居是基础,乡风文明是关键,治理有效是保障,生活富裕是目标,五个方面统一于总体要求之中,统一于乡村振兴战略之中[3]。万信等认为乡村振兴战略是在良好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农村更好发展、农业更加繁荣、农民更加富裕的目标,进而最终在我国实现社会全领域、全对象、全区域的小康[4]

在实现路径方面,钟钰认为要科学谋划乡村发展规划蓝图,加快培育壮大农村优势产业,推进城乡融合协调发展,激发乡村多元文明复兴,提升乡村综合价值软实力[5]。张建伟等认为要构建“产业、生产、经营、服务”相融合的现代农业体系,构建“农村、农业、农民”资源要素运作体系,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多元乡村治理体系[6]

在评价指标体系方面,闫周府等构建了一套由5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分项指标和43个三级分项指标为基础的动态评价指标体系[7]。张挺等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个方面,筛选出15个三级指标和44个四级指标,构建出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8]

国内学者广泛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乡村振兴的内涵、实现路径及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详尽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着乡村振兴满意度实证研究有待丰富的问题。大多数学者在探究问题时,往往聚焦于国家层面或者特定区域,导致研究对象过于宏观,对策缺乏针对性,少有学者以“百千万工程”典型镇作为研究区,检验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及其满意度。

东莞市茶山镇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本文以茶山镇为研究区,构建乡村振兴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的形式收集当地村民对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的满意度,分析当地各项工作满意度得分高低的原因,进一步剖析当地采取的措施、成效及不足,从而提出符合当地实际的对策建议。

3. 调研情况

3.1.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茶山镇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因此,选择茶山镇作为乡村振兴满意度调研区域具有代表性。本次调研以发放问卷和入户访谈为主,调查对象为茶山镇下辖16个行政村的村民,发放调查问卷216份,剔除无效问卷6份,得到有效问卷210份,问卷有效率为97.2%。

此次调查受访对象的基本特征如下(表1),被访者中男性占49%,女性占51%,性别比例较为合理;20~35岁占69.5%,36~50岁占21.9%,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被访者中专科学历占21.4%,本科学历占37.1%,受教育水平良好;从家庭年收入方面来看,10万元以下占41%,10万元~20万元占31.4%,农村经济收益效率一般;家庭住址距离所在镇中心的距离5公里以下占77.1%;家庭住址距离所在市中心的距离10公里以下占55.8%。

Table 1.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spondents

1. 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

统计指标

特征描述

样本数(人)

所占比例(%)

性别

103

49

107

51

年龄

20岁以下

7

3.3

20~35岁

146

69.5

36~50岁

46

21.9

51~65岁

10

4.8

65岁以上

1

0.5

受教育水平

小学及以下

4

1.9

初中

38

18.1

高中或中专

33

15.7

专科

45

21.4

本科

78

37.1

研究生

12

5.7

家庭年收入

10万元以下

86

41

10万~20万元

66

31.4

20万~30万元

28

13.3

30~40万

11

5.2

40~50万元

7

3.3

50万元以上

12

5.7

距离所在镇

中心的距离

(km)

1公里以内

59

28.1

1~2公里

37

17.6

2~5公里

66

31.4

5~10公里

34

16.2

10~20公里

7

3.3

距离所在市

中心的距离

(km)

2~5公里

23

11

5~10公里

56

26.7

10~20公里

57

27.1

20~30公里

19

9

30公里以上

17

8.1

3.2. 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参考《广东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的工作要求[9],并借鉴闫周府及张挺学者对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7] [8],构建乡村振兴村民满意度评价体系,从乡村振兴20字总方针的五个维度出发,用25个具体指标对茶山镇乡村振兴村民满意度进行评价(表2)。

Table 2. Satisfaction evaluation system

2. 满意度评价体系

维度

具体指标

产业兴旺

农业补贴

农业技术培训

土地承包政策

土地流转状况

农产品销售状况

生态宜居

空气质量

饮用水卫生状况

村容村貌

污水处理

垃圾处理

道路硬化情况

乡风文明

家庭风气

社会风气

邻里关系

文化体育设施及服务

节日庆典或民俗活动

传统文化的保护状况

治理有效

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工作

村干部的能力和表现

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和决策的状况

村干部的选拔情况

乡贤发挥作用的情况

生活富裕

村里集体经济发展状况

家庭收入水平

村民的就业情况

3.3. 满意度调查结果

李克特量表通常由一组与主题相关的问题或陈述组成,用来表明被调查者对某一事物的态度。通常采用5级量表形式,并用1~5分别为5种答案计分。将量表中各题得分累加后可得出态度总分,用以反映被调查者对某事物或主题的综合态度。

本文运用李克特的“五分赋值法”,按照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进行划分,分数分别赋值为5、4、3、2、1分。具体指标满意度调查结果如下(表3)。

Table 3. Satisfaction evaluation system

3. 具体指标满意度调查结果

频率(%)

具体指标

非常

不满意

不满意

一般

满意

非常

满意

满意度

均值

农业补贴

2.4

4.8

33.3

34.3

25.2

3.75

农业技术培训

1.4

7.1

29.0

39.0

23.3

3.76

土地承包政策

2.9

4.8

32.4

37.1

22.9

3.72

土地流转状况

3.3

7.1

33.8

33.3

22.4

3.64

农产品销售状况

2.4

7.6

31.4

36.2

22.4

3.69

空气质量

1.9

4.8

23.8

41.9

27.6

3.89

饮用水卫生状况

1.9

4.3

23.8

42.9

27.1

3.89

村容村貌

1.0

4.8

26.2

40.0

28.1

3.90

污水处理

1.4

4.3

32.9

36.7

24.8

3.79

垃圾处理

1.4

7.6

29.0

36.7

25.2

3.77

道路硬化情况

1.4

5.2

27.1

36.2

30.0

3.88

家庭风气

0.5

1.9

16.7

46.2

34.8

4.13

社会风气

1.0

5.2

26.2

39.5

28.1

3.89

邻里关系

1.0

2.4

19.5

46.7

30.5

4.03

文化体育设施及服务

1.4

3.8

24.8

41.0

29.0

3.92

节日庆典或民俗活动

1.0

2.9

23.8

38.6

33.8

4.01

传统文化的保护状况

1.0

2.4

24.8

40.0

31.9

4.00

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工作

1.4

4.8

25.2

42.9

25.7

3.87

村干部的能力和表现

1.4

5.2

28.1

40.0

25.2

3.82

村民参与村级事务

管理和决策的状况

1.9

2.4

30.0

39.0

26.7

3.86

村干部的选拔情况

1.4

6.2

30.5

34.3

27.6

3.80

乡贤发挥作用的情况

1.9

3.3

27.6

43.3

23.8

3.84

村里集体经济发展状况

1.4

5.2

30.5

37.6

25.2

3.80

家庭收入水平

2.4

10.0

31.0

34.8

21.9

3.64

村民的就业情况

1.9

5.7

35.7

34.8

21.9

3.69

4. 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

4.1. 产业兴旺满意度分析

4.1.1. 农业补贴与农业技术培训

在农业补贴与农业技术培训方面,59%以上的被访者表示满意。茶山镇积极推进农业技术培训,以水产养殖技术培训班为例,茶山镇农技中心邀请市疫控中心技术人员就防疫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对钓鱼场主及水产养殖户进行培训[10]。但通过访谈,发现存在以下三点问题,一是培训内容过于理论化,缺少实践操作的机会,造成培训效果不及预期;二是缺少对农业技术培训的宣传,导致农民技术更新意识淡薄,参加技术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三是农业补贴缺少针对性,没有充分考虑到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

4.1.2. 土地承包与土地流转

在土地承包与土地流转方面,55%以上的被访者表示满意,10.4%的被访者对土地流转状况表示不满意。据东莞市农村(社区)集体资产管理网统计,茶山镇2023年共成交623宗土地[11]。该镇农村集体土地的流转和承包活动是较为活跃的,大部分村庄都将村集体建设用地出租给企业,以此收取租金或收取企业分红;村民们会将宅基地出租,以此获取租金收益,甚至存在宅基地隐形流转和违法买卖的情况。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12],但当地“一户多宅”的情况普遍存在,新规定的出台限制了村民宅基地流转的行为,因此村民对土地流转状况的满意度偏低。

4.1.3. 农产品销售

在农产品销售方面,10%的被访者表示不满,31.4%的被访者的满意度为一般。根据《东莞统计年鉴2023》,茶山镇粮食总产量为200吨,蔬菜总产量为6433吨,水果总产量为750吨,畜牧总肉量为624吨,水产品产量为1549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4620万元[13]。其产量和产值在东莞市各镇街里属于中下水平,一是因为该镇为工业镇,经济发展重心不在农业;二是因为复耕还未落实,存在土地撂荒的情况。村民反映,当地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比较单一,农户通常选择将农产品带到集贸市场进行销售,同时提出了希望政府拓宽销售渠道的诉求。

4.2. 生态宜居满意度分析

4.2.1. 空气质量

在空气质量方面,69.5%的被访者表示满意。茶山镇联合多部门集中发力,全面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机制,狠抓涉VOCs企业“三个一轮次”专项行动,巡查建筑工地,督促整改问题。2023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5%,空气质量好。

4.2.2. 饮用水卫生状况

在饮用水卫生状况方面,70%的被访者表示满意。茶山镇的饮用水源为市第六水厂,水质类别为II类,水质较好。同时,该水厂茶山段范围被茶山镇政府划为优先保护单元,因此当地的饮用水卫生状况较好。

4.2.3. 村容村貌

在村容村貌方面,68.1%的被访者表示满意。茶山镇为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近几年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例如寒溪水村进行了池塘景观改造,修建了主题公园;茶山村进行了花池景观改造,增加村居墙面彩绘;博头村对旧村旧围的乱堆乱放情况进行全面清理等等。村民普遍认为乡村环境变得越来越美好,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高。

4.2.4. 污水处理

在污水处理方面,32.9%的被访者的满意度为一般。近年来,茶山镇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工程,6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保持稳定运行,河涌治理成效显著。但雨污分流工程周期较长,村居道路反复开挖,给村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不便。

4.2.5. 垃圾处理

在垃圾处理方面,9%的被访者表示不满意,29%的被访者的满意度为一般。茶山镇在基础设施方面,设置了250个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配置了四分类垃圾桶1630个。在人口密集的村落,生活垃圾不及时清运,容易出现垃圾桶外堆放垃圾的现象。虽然配置了四分类垃圾桶,但成效不如预期,居民“一包扔”的情况屡屡发生。因此被访者对垃圾处理的满意度较低。

4.2.6. 道路硬化

在道路硬化方面,66.2%的被访者表示满意。茶山镇多个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完工,村庄道路升级改造,从原来的泥路变为水泥路甚至是柏油路,泥水横流的现象消失了,道路拓宽,有效提升村庄整体面貌,也方便村民出行。因此被访者对道路硬化的满意度较高。

4.3. 乡风文明满意度分析

4.3.1. 家庭风气、社会风气和邻里关系

在家庭风气、社会风气和邻里关系方面,被访者普遍对此感到满意。茶山法庭与茶山镇网格管理中心签订《司法协助合作备忘录》,在全市率先推出“法院 + 网格”联动机制,这一机制将网格员纳入调解员队伍,充分利用他们熟悉当地情况和人际关系的优势,参与到矛盾纠纷的预警及调解工作中[14]。网格员在邻里纠纷中起到了重要的调和作用,就像是邻里关系中的“润滑油”,他们的参与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邻里之间的和谐与融洽。茶山镇作为“全国文明镇”,累计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已超过5400场次,这些活动有助于培育文明新风,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促进社会风气的积极转变。

4.3.2. 文化体育设施及服务

在文化体育设施及服务方面,70%的被访者表示满意。2020年,茶山镇已完成全镇18个村的特色图书馆、特色文化馆、绘本馆全覆盖。粟边村建设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寒溪水村打造了粤剧文化体验馆,东莞华美创设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城市阅读驿站的建设也在有序推进;打造东莞市首个智能体育体验园的同时,设置了智能健身路径、智能步道和足球场等一批体育设施。茶山镇对文体工作的重视,使得村民们对文化体育设施及服务的满意度较高。

4.3.3. 节日庆典、民俗活动及传统文化的保护状况

在节日庆典、民俗活动及传统文化的保护状况方面,70%以上的被访者表示满意。每年农历三月廿五至廿八日,镇上会举办国家级非遗项目——茶园游会。在游会首日,早上进行一系列抬神巡游及表演活动,中午举办万福宴以邀请镇上长者用餐,晚上在东岳古庙搭台表演粤剧,并串联南社古村落、牛过蓢古村落,举办非遗墟市及非遗亲子嘉年华,让非遗走进了百姓的生活。各村还结合自身特色,举办刘黄龙狮文化节、超朗松糕文化节、寒溪水粤剧周等乡村活动。被访者对民俗保护和传统文化传承的满意度较高,这归功于茶山镇长久以来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传承。

4.4. 治理有效满意度分析

4.4.1. 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工作及村干部的表现

对于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工作及村干部的表现,65%以上的被访者表示满意。在乡村振兴方面,南社村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创新探索村集体有效介入的农文工旅融合模式,实现人居环境提升的同时,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保护,提高了村民的经济收入。被访者对村干部的表现给予了高度的认可,一方面体现出村干部拥有出色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反映出茶山镇对村干部选拔及培训的重视。

4.4.2. 村民参与管理和决策和村干部选拔

在村民参与管理和决策和村干部选拔方面,60%以上的被访者表示满意。村干部具备卓越的统筹能力,高效规划资源以推动村庄的各项工作有序进行,这得益于茶山镇重视人才工作及公开透明的村干部选拔流程。在村民参与方面,寒溪水村推出了“美丽观察员”模式,村民通过微信群反映村庄卫生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也增强了村民的责任感与参与感;南社村成立了村民议事会,成员由村民选举产生,议事会就村级事务向村民征集意见,然后组织村民进行讨论,确保了村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4.4.3. 乡贤发挥作用

在乡贤发挥作用方面,67.1%的被访者表示满意。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有序推进离不开乡贤的慷慨支持,例如,寒溪水村通过整合镇村资金以及村民、乡贤自筹款项,顺利地完成了罗氏宗祠的修缮工作,在此基础上,村里进一步打造了罗氏革命史迹陈列馆、粤剧馆、门前塘公园等文化地标,成功地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4.5. 生活富裕满意度分析

4.5.1. 村集体经济发展

在村集体经济发展方面,62.8%的被访者表示满意。根据《中国乡镇综合竞争力报告2023》,茶山镇排名第66位,同时在广东百强镇中排名第24位[15]。全镇地区生产总值210.7亿元,同比增长3.5%,工业实现了10.7%的同比增长率,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9.2%,表明该镇具有一定的经济规模及经济活力[16]。根据《东莞统计年鉴2023》,茶山镇村组两级经营纯收入这一项中,增埗村最高,为12,615万元,孙屋村最低,只有438万元,村庄之间的经济规模呈现出显著差异[13]。孙屋村被列为重点帮扶村,2022年村组两级经营性纯收入增速为12%,农村集体经济正稳步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因此被访者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状况的满意度较高。

4.5.2. 家庭收入和就业情况

在家庭收入和就业情况方面,东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5,136元,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但30%以上的被访者的满意度为一般。在收集到的有效建议里,有10%的建议涉及提高收入,不少被访者对分红金额表示不满,普遍期望能够提高自己的经济收入。虽然当地一直在推进“工改工”项目,但多数工厂负责的仍是下游产业,薪资水平受限。同时,茶山镇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为2,023,661万元,其中第二产业产值为1,302,389万元,占64%,为工业小镇,除了个体户之外,目前似乎没有太多高薪就业方向,所以当地人普遍选择到城区寻求更为理想的工作机会[13]。再是受疫情影响,就业市场仍处于复苏阶段,用工需求的恢复仍需时日。因此村民对家庭收入及就业情况的满意度不高。

4.5.3. 不同年龄段和受教育水平村民的满意度均值

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受教育程度村民的满意度进行均值统计(表4) (表5),发现35岁以上、初中及以下学历、研究生学历的村民满意度较低。35岁以上的村民满意度低,一是因为存在技术替代、技能过时及年龄歧视的情况,导致35岁以上的村民市场竞争力下降,面临就业压力,二是相比其他年龄段,该年龄段的村民普遍承担着子女教育、老人赡养的家庭责任,对家庭收入有着更高的要求,但收入增长滞后于生活成本的攀升。该镇主要以低端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因此无法提供大量高薪岗位,低学历人群面临着职业选择有限及薪资水平不高的情况,因此低学历的村民满意度低。高学历群体往往对薪资、福利待遇及工作岗位有较高期待,但村集体存在收入水平不高、收入增长缓慢、村集体资金管理混乱等问题,再是茶山镇单一的产业结构及落后产能,无法为高学历群体提供与自身规划相匹配的工作岗位和发展空间,导致其不得不到异地寻求新的工作机遇,因此高学历的村民满意度低。

Table 4. Average satisfaction of villagers of different age groups

4. 不同年龄段村民的满意度均值

年龄

村集体经济发展

家庭收入

就业情况

20岁以下

4.17

4.17

4.17

20~35岁

3.84

3.73

3.76

36~50岁

3.67

3.43

3.52

51岁以上

3.45

3.00

3.27

Table 5. Average satisfaction of different education levels

5. 不同受教育水平村民的满意度均值

受教育水平

村集体经济发展

家庭收入

就业情况

小学及以下

3.50

3.50

3.50

初中

3.66

3.45

3.53

高中或中专

3.85

3.61

3.73

专科

3.78

3.71

3.78

本科

3.91

3.77

3.72

研究生

3.58

3.25

3.67

4.6. 调研情况分析

根据调查问卷,被访者还提出了以下意见:一是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提高乡村治理效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二是基层工作人员深入群众,听取民意,了解民情,深化与村民的互动对话;三是政府能够实事求是,把握发展趋势,制定科学政策,政策接地气才能真落地;四是持续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城市绿化面积,优化城市停车设施布局,完善乡村道路建设;五是兼顾村民、商户和外来访客的利益,解决围村收费的问题;六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科学调整社保和医保的收费标准,降低村民的经济负担。

Table 6. Average satisfaction of each dimension

6. 各维度满意度均值

维度

得分

产业兴旺

3.75

生态宜居

3.85

乡风文明

4.00

治理有效

3.84

生活富裕

3.71

均值

3.83

根据对调查结果的满意度进行均值统计(表6),茶山镇村民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总体满意度为3.83分,即村民普遍对乡村振兴工作表示满意,一方面,表明村民对茶山镇政府的工作能力十分认可;另一方面,这也表明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乡村振兴的五个维度中,被访者对乡风文明的满意度以4分排名第一,对生态宜居的满意度以3.85分排名第二,对治理有效的满意度以3.84分排名第三,对产业兴旺的满意度以3.75分排名第四,对生活富裕的满意度以3.71分排名第五。虽然茶山镇已跻身中国百强乡镇之列,展现出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但当地村民对产业兴旺和生活富裕的满意度并不高,普遍提出涨薪增收的诉求,反映出茶山镇的经济发展有显著的优化与提升空间。

5. 对策建议

5.1. 保持工业城市特色,加快推进“工改工”项目

茶山镇作为工业城镇,在进行产业升级时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能急于向第三产业全面转变,应保持工业城市特色,深化落实“工改工”项目,引进优质产业项目,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相应的税收减免优惠,简化优质企业入驻的行政审批流程,进而逐步淘汰落后产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极融入大湾区创新平台建设,鼓励产学融合,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补齐发展短板[17]

5.2. 引进高层次人才,打造创新型人才队伍

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工改工”项目作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抓手,为引进高层次人才提供了重要的契机。茶山镇应完善人才引进政策,积极与高校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工作站,鼓励采用人才“订单式”培养[17]。为高层次人才搭建科研和工作平台,优化工作环境,提供具有吸引力的薪酬待遇及明确职业发展蓝图,进一步提高平台的吸引力。全方位支持高层次人才,需健全服务保障体系,例如简化落户流程,提供安居保障,创新创业支持等等。

5.3. 察民情知民意解民忧,真抓实干落实于民

拓宽群众反映的渠道,畅通民意表达途径,例如设立微信公众号、市民热线、政务APP等线上反映平台,增强群众和政府的沟通和互动。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实事求是,听取群众的意见,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期望,才能制定出科学的政策措施。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确保每项工作都能落地有声,做出实际成绩来,真正落实到百姓身上的决策才是好决策。

5.4. 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要致富,先修路。在实现乡村道路硬底化的基础上,推进基础路网延伸完善工程。优化城市停车设施布局,解决停车难、停车贵以及乱收费的问题。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绘就和美乡村。

5.5. 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质量

产业转型升级与拓宽就业渠道是两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当地要把握好“工改工”这一契机,拓宽就业渠道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有针对性地为中年群体、低学历群体提供职业培训,提升当地居民的就业能力以及竞争力。定期举办各类招聘会,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搭建交流平台。加强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员,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优化就业服务,针对不同的就业群体,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例如为待业青年提供心理疏导,推荐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 项继权, 周长友. “新三农”问题的演变与政策选择[J]. 中国农村经济, 2017(10): 13-25.
[2]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18(29): 9-47.
[3] 廖彩荣, 陈美球. 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逻辑、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J].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17, 16(6): 795-802.
[4] 万信, 龙迎伟.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内涵、价值及实现理路[J].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46(17): 327-330.
[5] 钟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39(5): 71-76.
[6] 张建伟, 图登克珠. 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内涵与路径研究[J]. 农业经济, 2020(7): 22-24.
[7] 闫周府, 吴方卫. 从二元分割走向融合发展——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经济学家, 2019(6): 90-103.
[8] 张挺, 李闽榕, 徐艳梅. 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J]. 管理世界, 2018, 34(8): 99-105.
[9] 广东省人民政府. 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广东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EB/OL].
http://www.gd.gov.cn/gdywdt/gdyw/content/post_2536169.html, 2019-07-12.
[10] 东莞农业农村局. 茶山: 积极学习水产品疫病监测抽样技术[EB/OL].
https://nyncj.dg.gov.cn/zixun/zjdt/content/post_4224709.html, 2024-06-24.
[11] 高圣平, 吴昭军. 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试点总结与立法完善——以《土地管理法》修订为对象[J]. 山东社会科学, 2019(8): 103-111.
[12] 中国统计数据库. 东莞统计年鉴2023 [EB/OL].
https://www.shujuku.org/dongguan-statistical-yearbook-2023.html, 2023-11-27.
[13] 东莞市茶山镇人民政府. “法院 + 网格”升级 市第一人民法院驻茶山“智网工程”片区法官工作室揭牌[EB/OL].
https://www.dg.gov.cn/dgcsz/gkmlpt/content/4/4109/post_4109013.html#3181, 2023-11-22.
[14] 中国政务. 2023中国乡镇综合竞争力百强名单发布[EB/OL].
http://zw.china.com.cn/2023-09/25/content_116708009.html?f=pad&a=true, 2023-09-25.
[15] 东莞市农村(社区)集体资产管理网. 成交信息[EB/OL].
https://dgnzb.dg.gov.cn/Column.shtml?ide=100609&streetCode=92&signDate=2023-01-01,2023-12-31&isFold=false 2024-06-07.
[16] 中国报道网. 2024年东莞茶山全力推进六大重点工作[EB/OL].
http://cxzg.chinareports.org.cn/cxzg/news/46827.html, 2024-02-05.
[17] 东莞市茶山镇人民政府. 茶山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
https://www.dg.gov.cn/dgcsz/gkmlpt/content/3/3695/mpost_3695331.html#3171,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