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生成与结果输出:互动仪式视域下“后真相”舆情事件的情感演进
Multiple Generation and Outcome Output: Emotional Evolution of Post-Truth Public Opinion Events in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active Rituals
DOI: 10.12677/ass.2024.139826, PDF, HTML, XML,   
作者: 尹莹莹: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关键词: 互动仪式后真相情感舆情Interactive Ritual Post-Truth Emotion Public Opinion
摘要: 网络空间中以“情感”为核心特征的后真相舆情事件,正在成为塑造公共话语的重要力量。以互动仪式链为理论基础建构“后真相”中情感演进的分析框架,并用其解读情感互动仪式结果,可以发现,社交平台、算法推荐、媒体传播为后真相舆情事件的情感演进提供数字技术助力,重大“舆情事件”为情感吸引提供载体。在多重互动中,情感演进输出为三种结果,其中,群体符号成为情感标志,也是集体身份的象征,而情感能量则为持续的身份认同提供驱动力。立足新发展阶段,我国网络舆情治理要在把握情感演进逻辑的基础上,把握情感使用的边界,以此扎实推进网络空间治理。
Abstract: Post-truth public opinion events in cyberspace, with “emotion” as the core feature, are becoming an important force in shaping public discourse. The analysis framework of emotional evolution in “post-truth”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teractive ritual chain, and using it to interpret the results of emotional interaction rituals, it can be found that social platforms, algorithmic recommendations, and media dissemination provide digital technology for the emotional evolution of post-truth public opinion events, and that major “public opinion events” provide a vehicle for emotional attraction. In multiple interactions, emotional evolution is outputted as three outcomes, in which group symbols become emotional signs and symbols of collective identities, while emotional energy provides the driving force for sustained identities. Based on the new development stage, China’s cyber public opinion governance should grasp the logic of emotional evolution and the boundaries of emotional use as a way to solidly promote cyberspace governance.
文章引用:尹莹莹. 多元生成与结果输出:互动仪式视域下“后真相”舆情事件的情感演进[J]. 社会科学前沿, 2024, 13(9): 397-404.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4.139826

1. 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社交媒体不断变革,相对于歌颂理性、追求事实的传统媒体,新媒体强调个性,追求千人千面的感性化表达,将受众的情感体验由“幕后”推到“台前”。网络用户掌握“社交媒体”的麦克风,“沉默大多数”的民意诉求、个人表达井喷式出现,网络空间逐渐成为表达受众情感、塑造身份认同的舞台。学术界围绕后真相舆情事件中情感导致的舆论危机以及回应策略展开了大量研究工作,但是这类研究或是批判“后真相”的情感导向弊端,或是分析其造成的舆论危机,较少从整体性层面与后真相舆情事件的情感演进展开基础对话。

“后真相”指“相对于呈现客观事实,渲染情感与信仰会引起更大舆论关注”的现象。在“后真相”视域下的信息传播和公众讨论中,情感和个人信念比客观事实更能影响舆论走向最终会引发一系列舆情事件。这一概念映射出一个看似悖论的网络现象——在信息容易获取的今天,公众的判断却越来越受到情感共鸣和个人信念的左右,社情民意中“情”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因此,我们不禁想要追问在网络空间的公共舆论话语中,为何反转新闻不断出现、悲情故事层出不穷,情绪、价值、信仰总能夺取公众注意力。可见,后真相舆情事件中的情感演进规律,亟需社会科学研究在基础理论层面做出新的回应,从而为网络舆论情感引导与情感使用奠定基础。互动仪式链理论作为经典的情感社会学理论,为我们分析“后真相”视域下受众的情感积累、符号共享、集体记忆等要素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框架。那么,后真相舆情事件中情感生成逻辑是什么?情感生成后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本文尝试从互动仪式链视角下回答这些问题。

2. 基本概念辨析以及互动仪式链理论阐述

“后真相”于20世纪90年代发轫于政治领域,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浪潮逐渐跨国界、跨领域发展。2016年,西方掀起声势浩大的政治舆论斗争,让公众注意到相比于真相事实,引导情绪冲动能造成更大的舆论威力。此后,“后真相”通过事实、真相、情感之间的张力,逐渐向社会公共领域渗透,并在演进中展现出左右客观事实、影响公众价值判断与行为倾向的强大力量。“后真相”强调情感在公共话语的重要地位,而互动仪式链以“情感能量”为核心驱动力的理论,为我们考察“后真相”视域下情感如何通过群体互动形成、发展与传播,进而影响社会群体的凝聚力与价值判断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框架。

2.1. 后真相:以情感为核心动力的网络现象

2016年,英国脱欧派设计了一个简单但足够吸引眼球的口号——“夺回控制权”,这一口号唤起群众对英国作为强大独立国家的历史记忆,激发起社会各阶层对支付欧盟“天价”会员费的不满。每个英国人都想把钱从布鲁塞尔拿回来,投入到面临严重资源短缺的NHS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因此,为了在公投中获得足够选票,英国脱欧派打出“每周给NHS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多投资3.5亿英镑”的宣传主张。尽管,英国从欧盟基金获得了区域发展资金,农业补贴等多项益处,并且脱欧后能“节省”并直接重新分配到NHS的金额远比3.5亿英镑复杂得多,但不妨碍这一口号出现在社交媒体主页,四处揽票。

在美国大选结束,牛津词典将“后真相”选为2016年度热词,敏锐抓住时代发展潮流,并将其定义为“在形成公共意见的过程中,情感与个人信念、信仰相对客观事实而言更具影响力。”《经济学人》对“后真相”也有类似的诠释,它认为在后真相的叙事逻辑中“真相没有被篡改,只是在情感面前变得次要了”[1]

在关于“后真相”的研究中,大部分学者表现出对“情感在前,真相次之”网络叙事模式的担忧,认为后真相改变了传统舆论叙事格局网民对事实的争论转变为情感与信念的困斗,立场比事实更加重要[2]。网络场域中的情感叙事会导致不同圈子之间的信息茧房不断加厚,形成一个个分裂的利益集合体,进而导致意见茧房的形成,对公共舆情事件的声讨变得更加隐秘与圈层化[3]。另一方面,也有学者认为网络舆论变化反映了网民新的诉求,网络舆情背后隐含的公平、争议与安全等议题值得关注[4]。同时,西方政客调动选民情绪赢得选票证明了情感可以成为社会整合与动员的资源,我们需要找到情感与理性之间的平衡,进而探索社会政治生活变化规律[5]

总之,“后真相”中的情感话语在网络空间中扮演着多重角色,现有的舆论导向对网络情感多持负面态度,采取的应对方式倾向于被动地管控、治理,缺乏将“后真相”中的情感视作资源的想象力。但是,情感作为人性原始冲突的一部分,过分夸大容易陷入“感性狂欢”,淹没事实真相。因此在摆事实、讲道理之前,首先要了解当前网络情感的生成机制,从而掌握情感使用的边界。

2.2. 互动仪式链理论:以情感能量为核心要素的互动

无论我们是否了解仪式的具体含义,它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在婚礼庆典上宣告新娘说出“我愿意(I do)”标志着婚姻契约的建立。想要改变这种“约定”,就需要另外一个仪式“离婚仪式”,经过符号化表演(比如提交离婚起诉书)来实现。日常生活中的点头示意、日常寒暄也都具有仪式含义[6]。在戈夫曼(Erving Goffman)那里,仪式是指一种富有意义的、程序化实践活动。这类活动对维持群体日常生活,集体团结性至关重要。如涂尔干(Émile Durkheim)早就强调,宗教仪式在社会整合中具有重要意义,仪式类型反映了社会关系的类型([7], p. 9)。尽管涂尔干和戈夫曼深入探讨了仪式的内涵及其在社会结构中的功能性角色,但他们并未确切阐述仪式发挥作用的内在机制。这也是柯林斯(Randall Collins)互动仪式链理论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在柯林斯看来,仪式通过情感连带与相互关注构建瞬间共有的现实,从而产生象征群体团结与成员身份的标志性符号([7], p. 38)。简单来说,仪式代表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互动方式,人们在相互交流中产生共同关注与情感共鸣。在这个过程中,个体高度集中于共同的行动或对象上,通过相互关注与情感共享,形成一种群体团结的集体存在状态。这一概念界定蕴含了互动仪式(IR)产生的四要素:

1) 身体在场,两人或两人以上在同一场所,通过身体在场产生相互影响。值得注意的是,通过电话、电视等大众传媒进行远程交流,也能够提供仪式参与感。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虚拟在场与身体在场能产生同样的影响效果,并且,由于互联网的大众性,视听化、图像化的特点,可以设想在虚拟空间中可以产生更大规模的互动仪式。柯林斯也同样认为在远程交流中,大规模、相对正式的仪式会产生更好的效果。2) 设定界限,明确哪些人在互动之中,哪些人在互动之外,即设定参与和排除的界限。3) 关注共同的焦点。参与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对象和活动上,并且在活动中不断传达这一焦点,这种高度的聚焦促使互动与参与进一步深化。4) 共享情感体验。在互动中参与者经历并共享相似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共鸣促进了更深的集体连接。

通过仪式互动过程,产生了四种结果:1) 群体团结。参与者感受到成员身份认同带来的归属感,这种团结是基于相同的情感体验与共同行动之上。2) 个人的情感能量(EE)。个人在共同行动中体验到的积极情绪,包括自信、有力量、主动进取等,这种情感能量激励个体不断参与共同实践。3) 群体符号。即代表群体的标志,涂尔干称之为“神圣物”,包括文字、图片、姿势等,符号是群体身份的象征,也是个体进行共同活动的旗帜,增强了参与者之间的连接。4) 道德感。互动中参与者维护群体正义、尊重群体符号。与此相对的是违背群体意志产生的罪恶感(见图1)。

Figure 1. Theoretical model of interactive ritual chain

1. 互动仪式链理论模型

在不同情境中,参与者在互动中获取的兴奋、团结等情感能量,鼓励他们追求更多类似体验。结果是,互动仪式会在微观层面不断连续产生,从而形成一条互动仪式链。因此,互动仪式链理论首先关注的是情境,人类群体在某一场景进行短暂相遇、交往,而互动中产生的友好情感和积极意识像接力赛一样,在之后的互动中不断传递([7], p. 36)。在这条互动仪式链中,情感能量是互动仪式的核心组成要素,发挥着变压器的功能。在互动仪式产生的四要素中,从“身体在场”的情绪吸引到“共享情感体验”的情感共鸣,每一环节都通过互相关注与情感连接,输出为更强烈的情感体验。情感能量充当互动仪式环节的桥梁,当个体在特定互动环节中投入了较多情感能量,却未能获得相应的正向情感反馈时,人们就会倾向于转向能够提供更为丰厚情感回报的互动仪式。因此,发展积极的情感能量,对于成功建立互动仪式至关重要。成功的互动仪式通过积极情感积累,将参与者的群体团结感和符号记忆内化,成为驱动个体再次寻求类似仪式体验的动力。

2.3. 情感:一种稳定、持久的态度感受

情感(feeling)与情绪(emotion)关系密切,在心理学范畴,二者存在区别。就稳定性来看,情绪通常是即时的、短暂的,与具体情境相关的生理反应或心理感受,是有机体与生俱来的生理特征。而情感是长期、稳定的体验感受,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8]。在互动仪式链理论中,情感是其核心要素和结果。在关于情感的表述中,柯林斯认为,用激烈或分裂的方式来定义情感是不可取的,必须讨论持久的、平稳的情感状态,即情感能量([7], p. 157)。显然,这里的情感与心理学对情感的界定是一致。因此,本研究更倾向于使用“情感”这一概念。

3. 多元生成:后真相舆情事件的情感轨迹

在网络空间中,“后真相”作为社会情绪与信息传播交互作用的产物,其情感生成构成了具有动态性的逻辑结构。互联网为互动仪式创建出跨越时空的“虚拟在场”体验,蕴含其中的算法推荐机制使得拥有相似浏览偏好的受众聚集,逐渐形成情感交流的空间圈层。圈层中的参与者高度集中于特定的后真相舆情事件,事件的不确定性和敏感性,促进了情感的初步集结,最终在媒体传播的催化作用中,参与者形成同质化集体兴奋与情感共鸣。在技术、个体行为、信息环境与集体心理之间的交互作用,构筑了网络空间中“后真相”情感的生成轨迹。

3.1. 多人的“虚拟在场”:情感唤醒的前提

“身体在场”是互动仪式产生的首要条件。在柯林斯认为,人们聚集到某一地,通过身体靠近进行交谈,并产生激动、惊恐等情感。与面对面相比,通过电话、电视、广播等大众传媒的主观间性与共享情感会稍显逊色。然而,仪式本质上是一个身体经历的过程,互联网的发展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双重界限,在新媒体图像、AI等技术的加持,虚拟在场与身体在场可以产生相同效果。基于社交媒体特有的开放性特征,信息生产者、传播者、接受者的角色定位被打破,信息生产与传播方式日益多元化,“人人都有麦克风”成为网络环境的常态,可以设想在虚拟空间中能产生更大规模的互动仪式。

在网络空间中,发生在社会公众领域,与人民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且能引起强烈情绪震撼的事件,最能吸引大学生的视线与媒体关注度。互动参与者在相关事件的新闻报道下发表评论、在相关视频中进行弹幕互动。这些互动信息会得到实时呈现,某一时间点留下的历史互动信息也会被持续共享。即使身处不同的时空场域下,参与者也可以通过满屏的弹幕、表情包、文字评论感受他人的情感状态。网络场域的信息传递与流通,为参与者提供长时间、持续性的互动仪式场,不断激发参与者的互动与交流欲望,由此便创设出持续的“虚拟在场”情境,为情感共享与交流提供虚拟互动场域。

3.2. “算法推荐”下的隐形界限:情感凝聚的空间

算法推荐机制的工作原理是,搜集用户的网络状态,包括浏览、搜索、转发、评论与点赞等,这些行为偏好会转化成相应的数据,互联网平台根据已有数据推荐用户可能感兴趣的新闻种类。算法机制的工作原理旨在提升用户浏览体验,却也在无形之中加强了信息筛选的主观性。

社交平台的算法推荐机制基于受众以往的浏览偏好,这种信息推荐机制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后真相”事件以特定的社会舆论事件为载体,以往自身的浏览倾向决定了,受众是否会了解到相应的事件信息。拥有相似的“浏览偏好”才能够融入特定舆情圈层,这意味着“关注点”成为潜在的划分界限,算法推荐自动将“他者”排除在外。在共享身份认同的圈层中,成员聚焦于共同关注的舆论议题,高度的共同关注蕴含着对集体荣耀的共有感知,激励成员积极参与互动以彰显个人身份与群体的同一性。这一过程强化了圈层成员内部的情感纽带与群体凝聚力。

3.3. “舆情事件”提供关注焦点:情感吸引初步形成

参与者不仅关注到某一事件或对象,而且也注意到他人与自己的关注点相同,这就是互动仪式中的共同关注([7], p. 125)。当身份一致的参与者进入互动场域,便会将注意力放在共同的关注的事物或对象上,并通过互动传递关注内容,使其成为群体间共同的关注焦点,继而产生下一步的互动和情感能量。

事件发生是进一步引发网民讨论的前提。“后真相”现象在特定的社会公众领域事件中展现出一系列生成特征,其中首要特征便是事件先行,即某些高度触动公众神经的事件成为“后真相”生成的触发点。通过算法推荐,具有相似浏览偏好的关注舆情事件,并通过评论、转发等方式不断在圈层中传播。事件发展初期,信息混杂,真实情况尚不明朗,但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搭配事件本身的敏感性,触发了民众的强烈情感反应。社交媒体平台上,个人感受、情绪化言论逐渐浮现。这一阶段,公众更倾向于分享那些能够引起情感共鸣的信息,为下一阶段的情感共享铺设了土壤。

3.4. “媒体传播”助推情感共鸣:情感共享转化为集体兴奋

互动仪式链理论模型假定在场的成员中存在情绪感染的动态过程:当参与者都将注意力聚焦在同一件事情,并且意识到彼此间的关注点相同时,成员间就会产生情感上的相互吸引。结果,在互动中,情感状态变得愈发强烈,也更有主导性;而与主流情感不协调的体验逐渐被削弱([7], p. 160)。

“后真相”事件中,情感状态从“吸引”到“强烈”的过程中,媒体传播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围观者越来越多,媒体敏锐地察觉到流量动向,生产带有情感指向性的媒体内容,这些内容借助短视频平台的算法推荐机制迅速传播。这一过程类似街头围观效应的放大,起初的少数关注者很快演变为大规模的公众参与,信息的真实性在情感与流量的追逐中被边缘化。媒体内容的情感指向性,促使人们从关注事件本身转向关注由情绪驱动的“故事”,进而形成公众情绪的同质化。

从寥寥数人围观到大规模聚集,自媒体起到了推动作用。设想一下这个场景,两只虫子在街头打架,有好奇的路人凑过去看热闹,接着围观者越来越多,后续围观者已经不清楚真相是什么,甚至不清楚发生了什么,而只是向前凑,但人群中已经流传出各种版本的“真相”,也有人信,“真相”就诞生了,甚至可以被官方报刊转载。群众的大规模讨论,促使情感共享逐渐达到群情激昂的状态。

综上,在互联网虚拟空间中发生的重大舆情事件,经由算法推荐机制传播给具有相似“浏览偏好”的群体,越来越多的用户关注使得自媒体察觉到流量动向,加入舆情传播队伍中,最终在受众群情激昂的讨论中,生成强烈的情感共鸣。因此以互联网为载体的虚拟在场、算法推荐机制设置的隐形界限、舆情事件提供关注焦点、媒体传播助推情感共享,构成了“后真相”互动仪式运转的要素。

4. 结果输出:后真相舆情事件的情感归宿

当互动仪式各要素有效综合,并积累到高程度的相互关注与情感共享时,就会产生象征集体的群体符号,而符号的使用又进一步促进集体身份认同,强化了集体意识,最终在高度的相互关注与情感连带中生成持续的情感能量。因此,群体符号、集体身份、情感能量,是后真相舆情事件互动仪式输出的三个主要结果(图2)。

4.1. 群体符号:凝聚集体情感的标志

情感具有主观性,需要通过特定的对象表现出来,使群体情感体验具体化。因此,互动仪式产生的主要结果之一,是群体参与者的共同关注成为符号。这些被参与者所共有的符号,被称之为“群体象征符号”。群体象征符号,是体现群体身份的标志,包括图像、文字、姿势等载体。群体象征符号被群体成员所共享,强化了个体对集体的归属感与关联性,也是群体团结的浓缩,这些符号会在互动仪式达成后进一步升华为集体身份的标志和象征[9]

在“后真相”现象中,仪式成员将注意力聚焦在共同的舆情事件中,激发起初步的情感连接。思想情感只有通过符号才能长久地存在。为了进一步加强情感连接,群体成员通过各类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话语构建起彼此间的互动,并通过重复性标志性话语符号不断强化情感表达与成员连接。近期,互联网空间发生的“胖猫”事件1作为典型的后真相现象,鲜明体现了群体符号的象征含义与动员价值。在这一事件中,“胖猫”头像、聊天截图、游戏社区的昵称等成为这一悲情事件中的动员符号,群体成员运用话语风格的图像化与二元化,以全新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与解构,以网络表情包取代语言口号,成为哀悼“胖猫”批判“谭某”的方式。由此,富含悲情与讽刺意味的“表情包”图像作为一种仪式化的视觉符号,在大型集体互动中被创造出来,充当共同认知的标识。

Figure 2. Interactive ritual chain model of post-truth public opinion events

2. 后真相舆情事件互动仪式链模型

4.2. 集体身份:正义使者的角色扮演

互动仪式形成中,对“局外人设定界限”初步营造出群体成员虚拟的“共同体”,成员通过对共同事物或对象的关注分享情感连带,产生集体意识,符号创建是集体意识与情感体验发展的标志。群体成员在互动中使用富有感染力的符号不断激发、描述和定义集体身份,进而推动创建表征群体身份的“共同符号”。共同符号的诞生仪式参与者身份感知“具象化”,不断增强彼此之间的集体身份认同。

“后真相”网络舆情事件中,参与者通过文字初步产出连接群体成员身份的符号。在高度的共同关注与情感连接中,模式化的“表情包”、刷屏式的话语生产出象征集体身份的“共同符号”。作为集体身份的重要标志,这类符号往往带有强烈情感动员的色彩,不断激发群体成员化身“正义使者”,讨伐后真相舆情事件中的“反派”。此时,“共同符号”与“正义”紧密勾连,作为互动仪式产出的重要结果。在“胖猫”事件中,起初参与者通过传播“胖猫”微信聊天记录截图,团结、激发群体成员的怜悯、悲情感,不断加强情感连接。随着舆情事件不断发酵,参与者将二次创作的“胖猫”头像作为群体成员身份的标志,通过“表情包”刷屏、使用该头像作为微博胖猫超话图标等方式增加群体身份认同,并在互动中化身“正义使者”不断对“谭某”进行舆论攻击。

4.3. 情感能量:持续的身份认同建构

“情感”贯穿互动仪式始终。在互动场域中,个体反复通过仪式互动,加深情感体验。个体的情感体验经由符号共享给集体,形成群体情感连带。在互动仪式完成后,短暂的情感可以经过重复互动、符号积累、情感深化、群体认同达到长期的情感能量,为参与者积极维护道德原则、保持强烈的群体身份认同及集体团结提供情绪动力。但是,在后真相舆情事件中,短暂的情感不一定会转化成长期的情感能量。

首先,积极、高兴、喜悦等高的情感能量可以作为长期的情感能量而延续,从而使参与者获得持续的身份认同。“情感能量”是互动仪式的核心要素,不仅是驱动仪式进程的真正驱动力,也是仪式输出的关键结果。长期结果的“情感能量”(EE)在时间维度上动态连续,从高端自信、热情、自我感觉良好;到中间趋于稳定平和的常态情感状态;最后到达末端的消沉、缺乏主动性与消极的自我感知([8], p. 160)。其中,高度的情感能量激发参与者在互动中投入热情,积极行动,引导建立情感连带,不断增强对于集体的归属感与团结感,从而转化成长期的情感能量,激励参与者在不同情境中采取相同的事件行为,实现跨越情境的持续身份认同。以“帝吧出征”为例,作为网络民族主义运动的典型代表事件,“帝吧出征”源于民族歧视事件,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与英雄情怀,但其中也有激烈的情绪化表达和宣泄,从本质上可以视为“后真相”事件。参与者通过频繁使用集体符号(表情包、口号)不断激发成员兴奋、自豪的情感能量,从而实现在集体行动中维护国家形象的目的。在仪式结束后,团结、激动、自豪等积极的情感体验,为参与者在之后类似情境中维护“国家神圣物”、保持民族身份认同提供情感驱动力。

反之,沮丧、阴郁和消沉的情感能量会导致互动仪式失败。情感能量是一种成本,人们在互动仪式中花费情感以期获得相应收益,只有这种投资带来更多的回报时,他们才会坚持投入情感能量。参与者往往从共同焦点、情感共鸣和群体符号中收获情感满足。然而当互动仪式需要投入更多的情感能量却持续得到消极、阴沉等负向情感反馈时,参与者就会转向可以带来更多情感收益的互动仪式。最终,互动仪式停止或失败,也更谈不上情感能量的持续性转化。以“胖猫”事件为例,参与者持续的情感输出,得到的反馈是事件反转引起的大规模网络舆论讽刺,那么,在之后类似的情境中,参与者行为情感输出会变得更加谨慎。另一方面,愤怒、怜悯等情感状态贯穿“胖猫事件”始终,这些情感状态会降低集体活跃程度,不仅带来身体的倦怠和退缩,而且使互动变得被动、拖沓。

互动仪式中符号创造、集体身份构建以及情感能量转化之间的交互作用,展现出后真相舆情事件中网络群体的互动机制。群体象征符号作为情感与意义的实体化桥梁,通过重复互动和创新使用,强化了成员间的归属感和集体身份认同,构建了群体的具象化特征。这些符号进而作为集体身份的标志,不仅促进了正义使者角色的形成,还通过集体行动强化了群体的组织化与意志一致性。情感能量作为互动仪式的核心动力,其正向发展对于持续强化群体凝聚力至关重要。正面情感能量驱动了群体内部的活跃与行动,但是面对消极与负面的情绪反馈,不仅会瓦解群体团结,也会进一步导致互动仪式失败。

NOTES

1“胖猫”事件是近期网络社会标志性的后真相舆情事件。主角是一位游戏代练,因在游戏中给自己取名“胖猫”,因此得名“胖猫”。他通过游戏结识了女主角谭某,在谭某提出分手后,选择跳江自杀。事件的转折点在于“胖猫”去世后,二者的大额转账记录被公开,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网友同情胖猫,指责谭某,形成了强烈的网络舆论浪潮。最终在警方的介入下澄清谭某不存在欺诈行为,并表明“胖猫”姐姐存在故意引导舆论的行为。

参考文献

[1] Nogueira, J. (2016) Post-Truth Politics: Art of the Lie. The Economist, 9, 5-10.
[2] 李彪. 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场的话语空间与治理范式新转向[J]. 新闻记者, 2018(5): 28-34
[3] 王秋菊. 后真相时代的舆论特点、引导难点及建议[J]. 青年记者, 2017(16): 22-24.
[4] 董向慧. “后真相时代”网络舆情与舆论转化机制探析——互动仪式链理论视角下的研究[J]. 理论与改革, 2019(5): 50-60.
[5] 郭小安. 公共舆论中的情绪、偏见及“聚合的奇迹”——从“后真相”概念说起[J]. 国际新闻界, 2019, 41(1): 115-132.
[6] 于翠玲, 王颖吉. 媒介文化素养的多维视角[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129.
[7] 兰德尔·柯林斯. 互动仪式链[M]. 林聚任, 王鹏, 宋丽君,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9.
[8] 高晓源, 刘箴, 柴艳杰, 等. 社会媒体情绪感染模型研究[J]. 应用心理学, 2019, 25(4): 372-384.
[9] 徐明华, 李丹妮. 互动仪式空间下当代青年的情感价值与国家认同建构——基于B站弹幕爱国话语的探讨[J]. 中州学刊, 2020(8): 166-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