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教学法在中医针灸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创新中医针灸教学模式提供借鉴。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2022年5月~2024年4月的60名实习医生,根据中医针灸的不同教学方法分为常规组(2022年5月~2023年4月)与PBL组(2023年5月~2024年4月),每组30名。常规组采用常规教学法,PBL组采用PBL教学法,对比2组实习医生的考核成绩、思维能力、自我评价、课堂教学效果、教学满意度。结果:PBL组理论知识、操作水平的考核成绩(93.17 ± 4.59分、89.45 ± 5.16分)高于常规组(86.93 ± 4.12分、83.43 ± 4.87分),P < 0.05;PBL组思维能力中批判性、系统、循证的评分(40.66 ± 5.03分、39.51 ± 4.81分、40.23 ± 5.42分)高于常规组(34.82 ± 4.24分、34.77 ± 4.30分、35.08 ± 4.83分),P < 0.05;PBL组自我评价中自主学习、文献检索、问题分析、沟通交流、团队协作的评分(87.35 ± 5.90分、93.47 ± 4.01分、85.71 ± 5.52分、88.85 ± 6.97分、90.93 ± 5.95分)高于常规组(76.41 ± 5.67分、84.89 ± 4.55分、76.76 ± 5.20分、82.34 ± 6.44分、84.96 ± 5.12分),P < 0.05;PBL组课堂教学效果中课堂氛围、师生交流、学生互动、课堂积极性、课堂专注力的评分(90.82 ± 4.99分、89.35 ± 6.10分、92.47 ± 5.11分、86.93 ± 6.09分、90.15 ± 6.14分)高于常规组(83.80 ± 4.38分、74.41 ± 5.52分、76.89 ± 4.55分、78.89 ± 5.15分、82.74 ± 5.56分),P < 0.05;PBL组的教学满意度(96.67%)高于常规组(80.00%),P < 0.05。结论:PBL教学法在中医针灸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提高实习医生的考核成绩、思维能力、自我评价以及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学满意度,值得推行。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teaching method i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each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innovation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eaching mode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thods: 60 interns from th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and Massage Department of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May 2022 to April 2024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conventional group (May 2022 to April 2023) and the PBL group (May 2023 to April 2024)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ith 30 in each group. The conventional group used conventional teaching methods, while the PBL group used PBL teaching methods. The assessment scores, thinking abilities, self-evalu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nd teach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interns were compared. Result: The assessment scores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operational level in the PBL group (93.17 ± 4.59 points, 89.45 ± 5.16 point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86.93 ± 4.12 points, 83.43 ± 4.87 points), P < 0.05; the critical, systematic, and evidence-based scores of the PBL group’s thinking ability (40.66 ± 5.03 points, 39.51 ± 4.81 points, 40.23 ± 5.42 point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34.82 ± 4.24 points, 34.77 ± 4.30 points, 35.08 ± 4.83 points), P < 0.05; the scores of self-directed learning, literature retrieval, problem analysis, communication, and teamwork in the PBL group’s self-evaluation (87.35 ± 5.90 points, 93.47 ± 4.01 points, 85.71 ± 5.52 points, 88.85 ± 6.97 points, 90.93 ± 5.95 point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76.41 ± 5.67 points, 84.89 ± 4.55 points, 76.76 ± 5.20 points, 82.34 ± 6.44 points, 84.96 ± 5.12 points), P < 0.05; the scores of classroom atmosphere, teacher-student communication, student interaction, classroom enthusiasm, and classroom concentration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effect of the PBL group (90.82 ± 4.99 points, 89.35 ± 6.10 points, 92.47 ± 5.11 points, 86.93 ± 6.09 points, 90.15 ± 6.14 point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83.80 ± 4.38 points, 74.41 ± 5.52 points, 76.89 ± 4.55 points, 78.89 ± 5.15 points, 82.74 ± 5.56 points), P < 0.05; the teaching satisfaction of the PBL group (96.67%)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80.00%),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PBL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has a good effect, which can improve the assessment results, thinking ability, self-evalu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effect and teaching satisfaction of interns, and is worth promoting.
1. 引言
随着医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培养具备临床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的医学人才已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目标[1]。中医针灸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其实践性和技术性要求极高,对于实习医生的教学和培养具有特殊的挑战性和重要性[2]。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医学教育,于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首次提出并实施,随后在北美及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和发展。PBL教学法的核心在于“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发现与意义建构,这一理论倡导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外部信息,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则扮演辅助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帮助学生构建意义。PBL教学法作为一种主动学习模式,可通过引导学生围绕真实临床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通过团队协作、自主探索来解决真实情境下的复杂问题[3]。该方法在多个学科领域均展现出了其独特的教育优势,尤其是在医学教育中,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4]。该方法不仅符合现代医学教育的理念,也符合中医针灸教学的特点,在中医针灸实习医生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具有巨大的潜力[5]。本研究为了分析PBL教学法在中医针灸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就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2022年5月~2024年4月60名实习医生的中医针灸教学过程及效果展开研究,汇报如下: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的60名实习医生,根据中医针灸的不同教学方法分为常规组(2022年5月~2023年4月)与PBL组(2023年5月~2024年4月),每组30名。常规组:男16名,女14名;年龄22~25 (23.56 ± 1.13)岁;学历:本科27名,大专3名。PBL组:男17名,女13名;年龄22~25 (23.59 ± 1.10)岁;学历:本科26名,大专4名。2组基本资料比较,P > 0.05。
2.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 掌握一定的中医临床知识;2) 可接受问卷,配合度好;3) 自愿参与研究。
排除标准:1) 在职医生;2) 因各类原因无法全程参与教学活动;3) 不服从教学安排;4) 无法准确表达个人意愿。
2.3. 方法
两组实习医生均于本院实习8周,在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医带教老师指导下完成教学活动。教学开始前先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及目标,同时设计教学效果评价问卷。教学开始前,先对带教老师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PBL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实施步骤、注意事项等,以提高带教老师对教学方法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确保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常规组:采用常规教学法,内容包括:1) 理论授课:教师通过系统讲解中医的经络理论、穴位定位、针刺技巧等基本知识,为实习医生构建起坚实的理论基础。这一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实习医生深入理解中医的阴阳五行、气血津液等核心概念,以及这些概念如何与针灸治疗相联系。2) 实践操作:在教师的指导下,实习医生进行穴位触摸、针刺练习等实际操作,通过反复练习,逐渐掌握针灸技能。教师强调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以确保实习医生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能够安全、有效地应用针灸治疗。3) 案例教学:教师通过分析典型病例,让实习医生了解针灸治疗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通过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实习医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PBL组:采用PBL教学法。内容包括:1) 前期准备:① 确定教学主题:根据中医针灸教学的目标和课程内容,确定与临床实践紧密相关的教学主题,如“某种疾病的针灸治疗方案”或“针灸配伍与操作技巧”。② 分组学习:将实习医生分成5个小组,每组6人,确保组内成员之间能够充分合作和交流。③ 材料准备:收集与主题相关的临床病例、医学文献、参考资料等,并准备必要的教具和模拟器材。2) 实施阶段:① 提出问题:教师向实习医生介绍教学主题,并提出与主题相关的问题。问题应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能够激发实习医生的兴趣和求知欲。② 自主学习:实习医生根据问题,独立收集资料,阅读相关文献,分析临床病例,形成初步的解决方案。教师在此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③ 小组讨论:实习医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解决方案,相互补充和修正。教师在此过程中巡视各组,了解讨论情况,提供必要的反馈和建议。④ 汇报展示: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成果和解决方案。其他组成员可以提问和讨论,促进知识共享和深入交流。⑤ 教师总结:教师对实习医生的汇报进行点评和总结,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汇报情况,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⑥ 实践操作:教师提供模拟器材或临床实习机会,让实习医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操作中。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指导和监督,确保实习医生操作正确、安全有效。3) 评价与反馈:① 自我评价:实习医生根据自己在PBL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总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计划。② 同伴互评:实习医生之间进行互评,互相指出优点和不足,促进相互学习和提高。③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实习医生的表现、讨论成果、实践操作等方面进行评价,并给予具体的反馈和建议。评价结果可以作为实习医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2.4. 观察指标
1) 考核成绩:于教学结束后进行统考,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水平,采取百分制,成绩越高越好。
2) 思维能力:于教学结束后进行评估,使用临床思维能力评分量表,内容包括批判性、系统、循证,共15项,各项评分为1~10分,总分15~150分,评分越高越好。
3) 自我评价:于教学结束后进行问卷,内容包括自主学习、文献检索、问题分析、沟通交流、团队协作,采取百分制,评分越高越好。
4) 课堂教学效果:于教学结束后进行问卷,内容包括课堂氛围、师生交流、学生互动、课堂积极性、课堂专注力。
5) 教学满意度:于教学结束后进行问卷,总分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60~89分为满意,<60分为不满意,教学满意度 = (非常满意 + 满意)/N*100%。
2.5.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2.0软件,计量资料以(
)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x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考核成绩对比
PBL组理论知识、操作水平的考核成绩高于常规组,P < 0.05。见表1。
Table 1. Comparison of assessment results (
, points)
表1. 考核成绩对比(
,分)
组别 |
人数 |
理论知识 |
临床操作 |
常规组 |
30 |
86.93 ± 4.12 |
83.43 ± 4.87 |
PBL组 |
30 |
93.17 ± 4.59 |
89.45 ± 5.16 |
t值 |
- |
5.541 |
4.647 |
P值 |
- |
<0.001 |
<0.001 |
3.2. 思维能力对比
PBL组思维能力各项评分高于常规组,P < 0.05。见表2。
Table 2. Comparison of thinking abilities (
, points)
表2. 思维能力对比(
,分)
组别 |
人数 |
批判性 |
系统 |
循证 |
常规组 |
30 |
34.82 ± 4.24 |
34.77 ± 4.30 |
35.08 ± 4.83 |
PBL组 |
30 |
40.66 ± 5.03 |
39.51 ± 4.81 |
40.23 ± 5.42 |
t值 |
- |
4.862 |
4.024 |
3.885 |
P值 |
- |
<0.001 |
<0.001 |
<0.001 |
3.3. 自我评价对比
PBL组自我评价的各项评分高于常规组,P < 0.05。见表3。
Table 3. Self-evaluation comparison (
, points)
表3. 自我评价对比(
,分)
组别 |
人数 |
自主学习 |
文献检索 |
问题分析 |
沟通交流 |
团队协作 |
常规组 |
30 |
76.41 ± 5.67 |
84.89 ± 4.55 |
76.76 ± 5.20 |
82.34 ± 6.44 |
84.96 ± 5.12 |
PBL组 |
30 |
87.35 ± 5.90 |
93.47 ± 4.01 |
85.71 ± 5.52 |
88.85 ± 6.97 |
90.93 ± 5.95 |
t值 |
- |
7.323 |
7.749 |
6.464 |
3.757 |
4.166 |
P值 |
-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3.4. 课堂教学效果对比
PBL组课堂教学效果的各项评分高于常规组,P < 0.05。见表4。
Table 4. Comparis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effects (
, points)
表4. 课堂教学效果对比(
,分)
组别 |
人数 |
课堂氛围 |
师生交流 |
学生互动 |
课堂积极性 |
课堂专注力 |
常规组 |
30 |
83.80 ± 4.38 |
74.41 ± 5.52 |
76.89 ± 4.55 |
78.89 ± 5.15 |
82.74 ± 5.56 |
PBL组 |
30 |
90.82 ± 4.99 |
89.35 ± 6.10 |
92.47 ± 5.11 |
86.93 ± 6.09 |
90.15 ± 6.14 |
t值 |
- |
5.791 |
9.947 |
12.470 |
5.521 |
4.900 |
P值 |
-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3.5. 教学满意度对比
PBL组的教学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 < 0.05。见表5。
Table 5. Comparison of teaching satisfaction
表5. 教学满意度对比
组别 |
人数 |
非常满意(n) |
满意(n) |
不满意(n) |
教学满意度(%) |
常规组 |
30 |
11 |
13 |
6 |
80.00 |
PBL组 |
30 |
19 |
10 |
1 |
96.67 |
x2值 |
- |
- |
- |
- |
4.043 |
P值 |
- |
- |
- |
- |
0.044 |
4. 讨论
中医针灸教学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在掌握中医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熟练地进行实践操作[6]。中医针灸的难点之一是掌握准确的下针方式和深度[7]。穴位的准确定位是针灸治疗的关键,然而由于人体的个体差异和解剖结构的变化,穴位定位往往难以精确,这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以提高定位的准确性[8]。学生还需要深入理解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与穴位的搭配使用,以便在临床实践中根据病变部位和脏腑联系来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9]。另外,针灸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某些疾病或患者可能不适合针灸治疗,因此学生必须准确理解针灸的禁忌症,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10]。
传统教学方法强调中医针灸的理论学习,通过教师的系统讲解,学生能够建立起针灸治疗的基本理论框架[11]。然而,传统针灸教学往往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学生虽然掌握了理论知识,但在临床实践中却难以有效应用[12]。另外,传统教学方法通常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式缺乏互动性和启发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3]。PBL教学法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方法,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提出真实世界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收集资料、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这种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14] [15]。PBL教学法的特点在于:1) 以学生为中心:PBL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和协作交流来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其学习积极性。2) 问题导向:PBL教学法以真实或模拟的问题情境为起点,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和讨论,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其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综合能力的培养:PBL教学法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强调学生自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批判性思维等高阶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临床工作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将PBL教学法应用于中医针灸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促进理论与临床的结合,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并提升教学效果和满意度[16]。孔锦涛等[17]对比常规教学与PBL教学在颈椎病推拿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证实了PBL教学在提升学生成绩与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优势,且能优化学生的教学满意度。吴越杰[7]的研究证实:中医针灸推拿护理教学中PBL教学法的实施,有利于提升实习护士护理理论知识及护理操作技能成绩。因此认为,将PBL教学法应用于中医针灸教学中具有可行性。
本研究结果中,PBL组的考核成绩、思维能力评分、自我评价评分、课堂教学效果评分以及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提示PBL教学法在中医针灸教学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和效果。原因在于:1) 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鼓励实习医生主动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中医针灸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这种学习方式还能够激发实习医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其更深入地参与到学习中,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提升考核成绩[18]。2) PBL教学法注重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结合,通过分析和解决针灸治疗问题,实习医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针灸治疗技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从而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另外,PBL教学法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通过讨论和反思来深化对问题的理解。这种学习方式能够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更加冷静、客观和全面地进行分析和判断。3) PBL教学法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鼓励实习医生在团队中合作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实习医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同时,通过团队内的交流和讨论,实习医生还能够从他人身上学习到新的知识和经验,进一步丰富知识体系,提高综合能力[19]。PBL教学法强调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评价,通过不断的自我审视和评估来发现自己的不足和进步,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其自我评价水平。4) PBL教学法能够营造出更加活跃、互动和开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和学习活动。这种课堂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其学习效率和效果,从而获得更高的课堂教学效果评分。5) 由于PBL教学法能够更好地满足实习医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其学习效果和临床思维能力,因此实习医生对PBL教学法的满意度更高[20]。另外,该教学方法还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建立起更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些因素都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PBL教学法在中医针灸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提高实习医生的考核成绩、思维能力、自我评价以及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学满意度,值得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