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Analysis of Innovative Models in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DOI: 10.12677/hjce.2024.139186, PDF, HTML, XML,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崔瑛哲*, 王康建*#, 程 磊: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江苏 苏州
关键词: 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应用发展Project Management Innovation Mod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摘要: 随着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市场也日益规范,中国市场对于建筑工程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参与到现在市场竞争中。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本文采取创新型的管理模式,在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的前提下做好创新模式的应用,以此来促进建筑工程的整体管理质量的进步。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China’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market is increasingly standardized, the Chinese market for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has also put forward certain requirements, more and mor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current market competi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he relevant personnel adopt innovative management mode, and apply innovative mode under the premise of tradition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manage- ment, so as to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the overall management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文章引用:崔瑛哲, 王康建, 程磊.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 土木工程, 2024, 13(9): 1709-1717. https://doi.org/10.12677/hjce.2024.139186

1. 引言

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综合素质越来越高,中国市场对于建筑工程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参与到现在市场竞争中。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有关人员要采取创新型的管理模式,例如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能更好地提高整体的经营利润,保障自身的竞争优势。新型项目管理模式的引进也可在行业发展中取得一定的优势。建筑工程管理是决定建筑产业发展态势的直接因素,与社会和科技发展最大限度的契合是助推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手段。建筑单位需要深刻认识到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重要意义,最大限度满足民生发展对建筑行业的需求,充分了解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过程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意义在于积极采取各种手段完成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和转型,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活动的开展能够井然有序。进而为建筑行业经济发展的长治久安提供有效保障[1]-[6]

在建筑项目管理领域,创新模型的探索和实施对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确保项目成功至关重要。当前围绕建筑项目管理创新模式的研究现状揭示了旨在革命传统实践并适应行业不断变化的需求的各种方法。创新模式研究的一个突出重点领域是建筑信息建模(BIM)和虚拟设计与施工(VDC)等先进技术的集成。这些技术为协同规划、设计和执行提供了数字平台,使利益相关者能够在实际施工开始之前在虚拟环境中可视化项目。研究表明,BIM和VDC的利用不仅简化了项目团队之间的沟通,还减少了错误,加快了决策过程,并最终导致了项目成果的改善。

当前建筑工程管理面临的挑战包括成本控制、项目进度不确定性、资源管理低效、质量管理挑战、可持续性问题、技术落后以及人力挑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建筑工程管理需要在管理模式上进行创新,以提高效率和质量。

创新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对传统管理理念的突破和新理念的引入。例如,引入了精细化管理、全面化管理和全过程管理的理念,以及可持续等核心理念。这些理念要求工程管理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还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模式经历了从传统管理到现代信息化管理的转变。早期的管理更多依赖于人工监督和经验判断,而现代管理则强调利用信息技术,如BIM技术、VR、AR等,来优化管理流程和提高效率[7]-[14]。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技术创新:通过引入新技术和新工艺来提升工程质量,例如使用BIM、AR/VR等技术进行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的数字化管理,提高效率和质量。

精益建造:通过减少浪费、优化流程来提高建筑生产效率。它强调持续改进和团队协作,以实现成本效益和项目质量的最优化。推动模块化和预制构件的应用,减少现场施工时间,降低成本,提高施工质量。

可持续建筑管理:注重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它通过采用绿色材料、节能技术和智能系统来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管理创新:包括管理理念、结构、手段、方式方法以及工程管理制度的创新。例如,采用矩阵式组织结构,强化工程管理手段的创新,加快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应用。

这些创新模式之间相互关联,共同作用于建筑工程管理的各个方面,旨在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工程质量,并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趋势方面,数字化与智能化管理正逐渐成为新的行业标配,绿色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日益凸显,并且企业合作与交流也日益频繁。未来,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模式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提升客户体验、出台相关激励政策和措施,以及培养创新文化。

本文从这些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创新模式的实践与作用,和其在建筑行业发展的必要性来探讨其存在的形式与具体实行的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经验总结法来论证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效用,如推动改革,促进行业创造力,提升工作效率等,探讨工程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如BIM与精益建造,探讨其创新模式的发展方向与趋势。

2. 创新模式在建筑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2.1. 建筑信息模式(BIM)

2.1.1. BIM技术对建筑行业的改变

近年来,随着建筑信息模式(BIM)的广泛采用,建筑行业发生了范式转变。这种创新的项目管理方法重新定义了传统实践,提供了全面的数字平台,彻底改变了建筑项目的概念化、规划和执行方式。通过将先进技术与协作流程相结合,BIM已成为一股变革力量,重塑了行业的格局,并为效率和卓越设定了新的标准。

其核心是BIM作为设施物理和功能特征的复杂数字表示。与传统的2D图纸不同,BIM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了一个沉浸式和动态的模式,封装了建筑项目的各个方面,从建筑设计和结构系统到机械和电气组件。这种整体视图使项目团队能够可视化和分析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使他们能够做出明智的决定并优化项目结果。

2.1.2. BIM的优势

BIM最重要的优势之一在于其能够在潜在冲突或问题出现之前促进积极识别和解决。通过冲突检测和协调功能,BIM使项目经理能够预见和解决设计中的冲突,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阶段的返工和延误。这种预测能力已经改变了行业对风险管理的方法,提高了整体项目效率和成功率。BIM与项目管理流程的集成促进了项目利益相关者之间前所未有的合作和沟通水平。建筑师、工程师、承包商和客户可以无缝地共享和互动BIM模式,从而增强协调、减少冲突和改善决策。这种协作环境不仅简化了项目工作流程,还培养了共享的所有权和责任感,最终有助于建设项目的成功交付。

2.1.3. BIM的能力与影响

BIM提供有关建筑组件和系统的准确和详细信息的能力,显著提高了项目文档和设计验证的质量。通过BIM,项目经理可以以无与伦比的精度可视化和分析建筑项目的各个方面,如结构完整性、空间关系和材料数量。这种程度的洞察力使项目团队能够做出明智的决定,优化资源分配,并确保遵守项目规范,从而提高整体项目成果。而BIM的影响超出了建筑阶段,影响着建筑生命周期的设施管理和维护。通过将数据丰富的模式纳入设施运营,BIM使业主和运营商能够访问有关建筑组件、维护计划和能源性能的关键信息,促进高效的建筑管理和可持续发展举措。

2.1.4. BIM技术产生的变革

建筑信息模式(BIM)是建筑项目管理中的变革力量,在可视化、协作和风险缓解方面提供了无与伦比的能力。它对行业的影响是深远的,彻底改变了传统方法,并为项目效率和成功设定了新标准。随着BIM继续发展和与新兴技术集成,它对建筑景观的影响将进一步增长,塑造一个创新和卓越在建筑项目管理中无缝融合的未来。BIM作为设施物理和功能特征的数字表示,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了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全面视图。通过使用BIM,项目经理可以主动识别潜在的冲突或问题,从而节省大量成本并改善项目时间表。BIM与项目管理流程的整合彻底改变了建筑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方式,引领了行业精准和前瞻性的新时代。

2.2. 精益建造

2.2.1. 精益建造的原则与优点

精益建造是一种植根于最小化浪费和最大化价值原则的方法论,已成为建筑业的一种变革性方法。通过专注于简化流程、优化资源和促进协作,精益建造旨在彻底改变传统的建筑实践。

2.2.2. 精益建造的核心

在于对废弃物的无情追求。建筑中的废弃物涵盖了广泛的范围,包括过度生产、过度库存、等待时间、不必要的运输、过度加工、缺陷和未充分利用的人才。通过识别和解决这些低效率问题,精益建造旨在提高生产力、降低成本和提高建筑工作的整体质量。

2.2.3. 精益建造的基石

协作是精益建造理念的基石。该方法强调在项目中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培养强大的沟通和合作的重要性,包括建筑师、工程师、承包商、分包商和供应商。通过促进开放对话和共同目标的文化,精益建造努力减少冲突,改善决策,并增强整体项目协调。

2.2.4. 精益建造的倡导

精益建造倡导实施可靠的工作流程和准时生产,以优化资源利用和减少延误。通过细致的规划和调度,精益建造确保材料、设备和劳动力在需要时准确可用,从而降低库存成本并提高项目效率。

2.2.5. 精益建造的好处

精益建造倡导实施可靠的工作流程和准时生产,以优化资源利用和减少延误。通过细致的规划和调度,精益建造确保材料、设备和劳动力在需要时准确可用,从而降低库存成本并提高项目效率。精益建造提供了一种系统和整体的方法,通过优先考虑价值创造、减少浪费、协作和高效的工作流程来改善建筑过程。采用精益建造的原则承诺在建筑项目中提供卓越的结果、提高生产力和增强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

2.3. 可持续建筑管理

2.3.1. 可持续建筑管理的作用

可持续建筑管理在塑造现代建筑景观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建筑业面临的紧迫环境挑战提供了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在一个以气候变化、资源枯竭和环境退化为特征的时代,可持续建筑管理的原则已成为创造更可持续和有弹性的建筑环境的希望灯塔。

2.3.2. 可持续建造管理的核心

可持续建筑管理的核心是能源效率的概念。建筑物是全球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贡献者。通过实施可持续设计策略,如被动式太阳能设计、高性能绝缘、节能暖通空调系统以及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涡轮机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建筑物可以显著降低其能源消耗和碳足迹。这不仅为建筑业主带来长期的成本节约,而且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并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促进环境可持续性。

2.3.3. 可持续建造管理的践行

材料使用是可持续建筑管理的一个基本方面。传统的建筑实践往往导致过度产生废弃物和资源枯竭。通过选择可持续的建筑材料,如回收材料、再生木材、竹子、稻草捆和低影响产品,建筑项目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促进更循环经济。此外,采用减少废弃物的策略,促进材料再利用,并采用从摇篮到摇篮的原则,进一步增强了建筑项目的可持续性。除了能源效率和负责任的材料使用外,可持续建筑管理优先考虑创造健康的室内环境。室内空气质量、自然照明、热舒适性、声学和无毒材料的使用是设计支持居住者健康和福祉的空间时的基本考虑因素。通过营造促进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生产力的环境,可持续建筑不仅有利于居住其中的个人,也有助于建设一个更可持续、社会更公平的社会。

2.3.4. 可持续建造管理的战略地位

可持续建筑管理超越了建筑阶段,涵盖了建筑物整个生命周期的运营和维护。实施绿色建筑认证,如LEED (能源和环境设计领导力)或BREEAM (建筑研究机构环境评估方法),确保建筑符合严格的可持续性标准,并在能源效率、节水、室内环境质量和整体环境影响方面表现最佳。可持续建筑管理代表了我们构思、设计和建造建筑方式的范式转变。它体现了一种整体方法,将环境、社会和经济因素结合起来,创造出不仅美观、而且对环境负责、对社会有益的空间。通过采用可持续建筑管理的原则,建筑师、设计师、建筑商和政策制定者可以合作创造一个可持续、有弹性并有利于当代和未来世代福祉的建筑环境。

2.4. 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等尖端技术

2.4.1. 作用

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等尖端技术的出现,在建筑项目管理领域迎来了一个创新和进步的新时代。这些技术奇迹不仅重塑了传统的设计和可视化方法,还为建筑项目规划、执行和监测方面的突破性发展铺平了道路。AR和VR技术对建筑项目管理的起到多方面影响,它们有着在增强合作、简化流程和优化项目结果方面的作用。

2.4.2. 贡献

AR和VR技术对建筑项目管理的最重要贡献之一在于它们能够彻底改变设计过程。通过利用这些沉浸式技术,建筑师和项目经理可以创建详细的3D结构模式,从而更全面地了解空间关系、美学和功能性。AR和VR工具的交互性使利益相关者能够在现实的虚拟环境中可视化和体验建筑设计,促进整个设计阶段的更好的沟通和决策。

2.4.3. 不可稀缺性

AR和VR技术的集成已被证明有助于改善项目团队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通过共享虚拟环境,分散的团队成员可以实时协作,无论他们的物理位置如何。这种增强的连接性促进了无缝沟通,促进了创造力,并确保所有项目参与者都与项目愿景和目标保持一致。因此,AR和VR技术已成为促进建筑项目团队内部协同和凝聚力不可或缺的工具。

2.4.4. 对施工与管理的优化

除了增强设计和合作外,AR和VR技术还显著优化了建筑项目的施工阶段。通过将数字信息叠加到物理空间上,AR技术使项目经理能够可视化不同的设计元素如何与现有环境相互作用,识别潜在的冲突,并在施工开始前做出明智的决定。同样,VR模拟允许施工团队在建筑建造前虚拟漫游,识别设计缺陷,优化工作流程,并确保施工顺利高效地进行。AR和VR技术在建筑项目管理中的实施,在项目效率和成本效益方面带来了实质性的改善。通过AR可视化设计问题的早期检测,有助于防止在施工阶段进行昂贵的修改,节省时间和资源。使用VR进行虚拟原型设计和测试,可以更准确地估算成本、分配资源和调度,从而简化项目时间表和预算。最终,AR和VR技术的采用转化为增强的项目成果和增加的客户满意度。

2.4.5. 正确认识AR与VR

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对建筑项目管理的变革性影响不能被夸大。从设计和协作的革命到优化施工流程和项目经济,AR和VR技术已成为现代建筑实践不可或缺的资产。随着这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它们重塑建筑景观和推动项目管理创新的潜力仍然是无限的,承诺在未来创造力、效率和可持续性在建筑环境中无缝融合。

3.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发展分析

3.1. 对管理观念进行有效创新

管理概念的有效创新包括一系列不同的策略和实践,旨在重塑组织内部的领导、决策和问题解决的传统方法。这种创新的一个关键方面是向更合作和包容的领导风格过渡。前瞻性的管理者正在远离僵化的自上而下的层级结构,并采用一种更参与性和授权的领导方式。通过营造一个尊重多样化视角的环境,并授权团队成员为决策过程做出有意义的贡献,这些创新型领导者能够利用团队的集体智慧,从而在组织内部培养更大的创造力、适应性和灵活性。

管理理念的有效创新需要将尖端技术和数据驱动的见解整合到决策过程的结构中。现代管理者正在利用先进的分析、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以更深入地了解市场趋势、消费者行为和运营效率。通过利用大数据的力量,管理者可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识别增长和优化的新机会,并积极应对潜在的挑战。这种技术战略的利用不仅提高了管理决策的效率,而且还培养了组织内部的创新和前瞻性思维文化。

创新管理理念的另一个关键维度是强调持续学习和适应。在当代商业的动态环境中,变化是不断的,成功的管理者认识到持续的技能发展和知识获取的至关重要性。无论是通过正式的培训计划、导师计划还是自主学习,创新型管理者优先考虑培养一种学习文化,使他们的团队能够跟上行业趋势、最佳实践和新兴技术。这种对持续学习的承诺不仅为员工配备了应对不断变化的挑战所必需的技能和知识,而且还在组织内部培养了一种弹性和适应性文化。

管理理念的有效创新是组织寻求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通过接受协作领导,利用技术和数据驱动的见解,并培育持续学习的文化,管理者可以为持续的成功和弹性定位他们的组织。随着商业格局的不断演变,管理理念创新的能力仍然是竞争优势的基石,使组织能够驾驭复杂性,利用机会,并推动可持续增长。

3.2. 建筑项目管理技术的有效创新

在建筑项目管理的动态环境中,追求创新是实现运营卓越和竞争优势的基石。在建筑项目管理技术有效创新的领域,技术进步可以革命性地改变传统实践并提高项目成果到新高度的多种途径。

在建筑项目管理技术创新的最前沿,是尖端数字工具和软件解决方案的集成。这些技术奇迹不仅简化了项目工作流程,还促进了项目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无缝沟通渠道。例如,建筑信息建模(BIM)软件的实施重新定义了建筑项目规划和执行的方式。通过实现3D可视化、冲突检测和协作工作环境,BIM软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错误,增强了协调,并最终加快了项目交付

物联网设备的出现开创了建筑项目管理中数据驱动决策的新时代。嵌入在建筑设备和结构中的物联网传感器收集各种项目参数的实时数据,从温度和湿度水平到设备利用率。这一丰富的数据赋予项目经理以前所未有的精度监测进度、识别瓶颈并优化资源分配,从而确保高效和有效地满足项目里程碑。

除了物联网设备,无人机在建筑项目管理中的使用已成为项目监测和现场检查活动的游戏规则改变者。无人机配备高分辨率摄像头和先进的成像能力,提供无与伦比的建筑工地空中视图,方便准确的测量、进度跟踪和安全检查。通过利用无人机技术,建筑团队可以增强态势感知、降低风险并改善整体项目监督,同时降低成本并提高运营效率。

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技术在建筑项目管理中的集成为设计可视化和利益相关者参与开辟了新的视野。通过沉浸式的AR和VR体验,项目利益相关者可以虚拟穿越建筑工地,实时可视化建筑设计,并在破土动工前模拟施工过程。这些技术不仅增强了项目团队之间的协作,还能够早期检测设计缺陷,从而改善项目成果和客户满意度。

在建筑项目管理技术中进行有效创新的重要性不能被夸大。通过采用数字工具、物联网设备、无人机、AR和VR技术,建筑公司可以释放新的可能性,以提高项目效率,降低成本,并提供优质的成果。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投资于创新技术不仅将推动运营卓越,还将使组织处于行业创新的前沿,塑造未来几年的建筑项目管理。

3.3. 建筑工程组织机构的创新

在技术进步、可持续发展要求和建筑项目日益复杂的推动下,建筑行业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在这个动态的背景下,建筑项目的组织结构已成为影响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本文深入研究了建筑项目组织结构创新领域,探讨了组织如何通过创造性方法和前瞻性战略来适应现代挑战。

当代建筑项目日益复杂的性质是建筑项目组织结构创新的主要驱动力。与过去相对简单的项目不同,今天的建筑工作涉及复杂的设计、先进的技术和多方面的利益相关者需求。为了应对这种复杂性,建筑公司正在通过采用扁平化的结构来重新构想其组织结构,以促进协作、灵活性和快速决策。通过打破孤立和培养跨职能团队,组织可以增强沟通流,简化流程,并最终更有效地交付项目。

技术的整合已经彻底改变了建筑项目的规划、执行和监测方式。虚拟设计和施工(VDC)工具、建筑信息建模(BIM)软件和项目管理平台已成为现代建筑工具箱中不可或缺的资产。创新的组织结构利用这些技术工具来创建相互连接的项目团队,促进实时数据共享,并使分散的团队成员之间能够无缝协作。通过利用技术的力量,建筑组织可以优化资源利用,减少错误,并提高整体项目成果。

可持续性考虑也在推动建筑项目组织结构的重大变化。随着对环境管理、资源效率和社会责任的日益关注,可持续建筑实践正在成为行业的主流。前瞻性组织正在将可持续发展原则纳入其组织结构,通过建立专门的可持续发展团队,追求绿色建筑认证,并将可持续设计策略融入项目规划。通过将组织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结合,建筑公司不仅可以减少其环境足迹,还可以提高其在市场上的声誉和竞争力。

对建筑项目组织结构创新的需求从未如此迫切。随着行业不断应对不断变化的挑战和机遇,组织必须愿意适应、实验和拥抱变化。通过反思传统的层级模型,有效利用技术,并优先考虑可持续发展举措,建筑公司可以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为长期成功做好准备。建筑项目管理的未来在于创新的组织结构,促进协作、效率和可持续性,为一个更具弹性和繁荣的行业铺平道路。

3.4. 企业文化的创新

在当今动态和快速发展的商业环境中,在组织内部培养创新文化的重要性不能被夸大。本文深入探讨了培养创造性、前瞻性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环境的多方面因素,这些因素不仅受到鼓励,而且深深地根植于组织的文化中。通过探讨开放沟通、冒险、领导和专业发展的关键作用,本文旨在提供对创新在推动可持续增长和竞争优势方面的重要性的全面理解。

培养创新型企业文化的核心在于促进员工之间的开放沟通和合作。当个人感到被赋予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的权力时,它为不同思想和见解的交叉授粉创造了沃土。这种包容性的方法培养了归属感,鼓励积极参与,最终导致突破性的创新和解决方案的出现,以应对复杂的挑战。

接受创新文化需要为员工提供自主实验和承担可控风险的自主权。通过为个人提供探索未知领域和测试非常规想法的自由,组织培养了灵活性和适应性的文化。这不仅刺激了创造力,也灌输了持续改进和学习的思维模式,使组织处于创新和面对变化的弹性前沿。

领导在塑造公司内部的创新文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领导者有责任以身作则,展示接受变革和支持新想法的意愿。当管理层积极支持和倡导创新时,它向员工发出了强有力的信息,即创造力和主动性不仅受到重视,而且是组织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有远见的领导,组织可以创造一种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创新不仅受到鼓励,而且被视为进步的基石。

创造一个培育创新的工作环境涉及到为专业发展投资资源和机会。通过提供量身定制的培训计划、研讨会和导师计划,组织为其员工配备了有效创新所必需的技能和知识。通过激励和认可计划来识别和奖励创新贡献,加强了创造力和独创性的内在价值,激励员工不断推动可能的边界。

在工作场所培育创新文化是一项整体努力,需要组织各级的协调努力。通过优先开放沟通,授权员工承担风险,培养支持性的领导,并投资于专业发展,公司可以创造一个创新蓬勃发展的环境。最终,拥抱创新文化不仅推动了组织的增长和竞争力,也丰富了员工的整体工作经验,为组织在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中持续成功奠定了基础。

4. 结语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深刻影响着工程管理的效率、质量、安全和可持续性等,本文主要研究了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概念和分类,以及创新模式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其中在建筑信息模型、精益建造、可持续建筑管理、增强现实(AR)和(VR)等尖端技术上的应用也促进创新模式的落实,而在创新模式的发展上,也分为管理观念、管理机构、组织机构、企业文化的创新。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模式应用,对提高管理水平有着积极作用。对建筑工程效率有显著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创新模式在其中的应用积极的推动了行业的发展,从信息模型的广泛应用到灵活的项目管理方法,再到可持续建筑和数据驱动的决策,创新一直是建筑工程管理的关键驱动力。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可以期待更多创新模式的涌现。

基金项目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启动经费资助(2024kyqd007)。

NOTES

*共一作者。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鲁能勇. 试分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研究与应用[J]. 中华建设, 2022(8): 43-45.
[2] 叶友华.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研究[J]. 居舍, 2018(25): 198.
[3] 刘小鹏.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3(33): 53-55.
[4] 林东升.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 江西建材, 2017(2): 282.
[5] 李金超.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 中国住宅设施, 2017(9): 62-63.
[6] 张鑫.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探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8(31): 26.
[7] 袁安国. 绿色施工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思考[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24): 225-227.
[8] 王洪生. 绿色施工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探讨[J]. 房地产世界, 2020(23): 88-90.
[9] 陈建根. 论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 住宅与房地产, 2020(9): 151.
[10] 康承虹.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 建材与装饰, 2019(31): 168-169.
[11] 张志芳, 胡红, 唐明成, 等.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分析[J]. 建筑金属结构, 2022(9): 123-125.
[12] 孟庆保. 探讨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30): 185-186.
[13] 王宪军. 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创新与发展——评《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研究》[J]. 安全科学学报, 2021, 31(5): 193-194.
[14] 孙娜.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 城市建筑与发展, 2023, 4(7): 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