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Research 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ducation Digitalization
DOI: 10.12677/ces.2024.129652, PDF, HTML, XML,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赵 芮, 单莹莹:哈尔滨广厦学院信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关键词: 教学数字化背景创新创业教育数字化技术Teaching Digital Backgrou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Digital Technology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趋势,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文章聚焦于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的研究,首先探讨了数字化技术对创新创业教育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教育数字化对社会的重要性。随后,分析了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包括数字化资源的利用、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及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包括加强数字化资源建设、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师资素质等方面,旨在优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最后,对未来的数字化背景下的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以期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igitaliz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rend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which has brought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future trend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igital education. Firstl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found impact of digital technology 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s well as the significance of digital education to society. Then, it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under the digital background, including the use of digital resources, the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ode and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improving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this study puts forward targeted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including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resources, innovating teaching mode,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etc., aiming at optimizing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romoting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Finally, this paper furth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igitalization in the future, 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文章引用:赵芮, 单莹莹.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 创新教育研究, 2024, 12(9): 510-516.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4.129652

1. 引言

创新创业教育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规划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数字化已成为现代教育领域的重要趋势。特别是在高校教育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和手段,更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全新的机遇。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数字化资源,创新教育模式,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成为了当前高校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挑战与发展趋势。通过分析数字化技术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以及当前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助力学生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的要求,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2. 数字化技术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数字化技术对创新创业教育产生的深远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重塑了教育模式,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其意义主要展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增强学习互动性,构建多元化交流平台

数字化技术如在线协作平台、即时通讯工具等,使得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反馈不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1]。学生可以随时提出问题,获得教师或同学的即时解答,这种即时的互动性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同时,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创业项目中的各个环节,如市场调研、产品设计、营销策划等,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能够加深学生对创业过程的理解和感受,激发他们的创新灵感。不仅如此,数字化技术打破了地域限制,使得学生有机会与全球范围内的创业者、专家进行交流和合作。通过在线研讨会、国际项目合作等方式,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广泛的创业资源和信息,拓宽视野,促进跨文化交流与合作[2]

2) 提升教学效率,实现个性化教学

数字化技术能够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大量数据,如学习进度、偏好、难点等,通过大数据分析,教师可以精准地了解每个学生的需求,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实现因材施教。并且许多数字化教学平台具备自动评估作业、测试的功能,能够迅速给出反馈,减轻教师负担的同时,也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调整学习策略[3]。不仅如此,数字化技术使得课程内容更加模块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进度选择学习路径,这种灵活性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自主性和效率。

3)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终身学习能力

在数字化环境中,学生需要更加主动地寻找学习资源和解决问题,这种自我驱动的学习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创新创业领域日新月异,数字化技术提供了丰富的在线课程、行业报告、案例分析等资源,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知识,保持学习的连续性和前沿性。不仅如此,数字化技术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如通过模拟创业项目、在线竞赛等方式进行实践探索,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改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4]

3. 教育数字化对社会的重要性

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数字时代,教育数字化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它不仅是技术进步的产物,更是时代赋予的宝贵机遇,引领教育者们迈向一个更加智慧、高效、包容的教育新时代。教育数字化不仅深刻改变了教育的面貌,更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推动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创新以及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 推动教育公平

通过打破地域、时间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教育数字化为所有学生提供了平等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学生都能通过互联网平台接触到来自全球的顶尖教学资源和先进教学理念。这种无差别的访问权限极大地促进了教育公平,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共同追求知识的光芒。

2) 提升教育质量

现代技术手段,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辅助教学等,实现了教育内容的个性化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这些技术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水平,量身定制学习计划和教学策略,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这种精准化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提升整体教育质量,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自己最适合的领域内发光发热。

3) 促进教育创新

教育数字化为教育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师生关系,还催生了许多新型教育形态和学习方式,如在线课堂、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这些创新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还促进了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育体系的变革。在数字化时代,教育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

教育数字化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它通过将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了教育治理体系的智能化、教育服务模式的个性化和教育评价体系的科学化。这些变革不仅提高了教育服务的效率和水平,还增强了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4. 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家及各级政府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这些政策涵盖了课程设置、资金支持、实践平台等多个方面[5]。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必修或选修课程体系,通过开设创新创业基础课程、专业融合课程、实践课程等,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高校通过积极与企业、政府、科研机构等合作,共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孵化器等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6]。但是,创新创业教育与数字化技术的结合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

1) 数字化资源的利用不充分

当前,数字化资源以爆炸性的速度增长,涵盖了在线课程、创业案例库、数据分析工具、虚拟实验室等多种形式。然而,这些资源往往分散于不同的平台、机构甚至个人手中,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整合机制。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搜寻和筛选适合自己的资源,这大大降低了学习效率和创新实践的便利性。此外,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同高校、学院乃至系部之间往往存在信息壁垒,这导致了数字资源的孤立分布,形成了所谓的“资源孤岛”。每个机构可能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教学资源、科研数据库和创新项目案例,但这些资源往往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和共享。学生在寻找相关资源时,需要跨越多个平台,甚至可能因为不了解其他机构的资源而错失宝贵的学习机会。这种资源孤岛现象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也限制了学生视野的拓宽和创新思维的激发。

2) 教学模式创新不足

尽管数字化技术为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机遇,但许多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上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中心、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7]。这种模式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字化技术本应成为推动教学创新的强大动力,但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惯性束缚,使得这些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优势,从而限制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创新教育的深入开展。另一方面,在数字化时代,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应当与时俱进,紧密贴合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前沿。然而,目前许多高校在教学内容上仍停留在传统的创业理论、案例分析等层面,缺乏与数字技术、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深度融合。同时,在教学方法上,也未能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提供的丰富资源和工具,如在线协作、虚拟仿真、个性化学习路径等,来创新教学手段和模式。这种教学内容的滞后和教学方法的守旧,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和创新环境。

3)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待提升

尽管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但往往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8]。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创业理论、商业模式等知识,在实际操作中难以直接应用或面临诸多挑战。这种脱节不仅削弱了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和信心,也限制了他们创新能力的发挥。许多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缺乏足够的实战机会和项目支持,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数字化技术虽然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和机会,但如果没有具体的项目作为载体,学生就难以在实战中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字化背景下,虽然有许多在线资源和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但如果没有有效的实践教学环节和真实场景模拟,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仍然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4) 师资力量不足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创新创业领域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和专业化,要求教育者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还需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然而,当前许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主要由学术型教师构成,其创新创业理念可能未能紧跟时代步伐,特别是在数字化浪潮下,对于新兴技术如何驱动创新创业、市场趋势如何变化等方面的认知可能存在局限性,他们虽然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有着深厚的基础,但往往缺乏在数字经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实战经验和最新技术动态的了解[9]。这种专业背景与行业需求的不匹配,限制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也无法为学生提供符合当前市场需求的创业建议。

5. 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策略

1) 加强数字化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效果

加强数字化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业素养,不仅打破传统教育资源的地域限制,还能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效果。

加强数字化资源的整合意味着要构建一个全面、系统、易于访问的资源库。这包括但不限于在线课程、案例研究、创业指导手册、模拟创业平台、行业数据报告以及专家讲座视频等。通过整合这些资源,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访问这些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深入研究。

高校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追踪和分析,以便更精准地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同时,实现数字化资源的共享则是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学校可以与其他高校、企业、行业协会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发优质教育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例如,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引入真实的创业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创业知识,提升创业能力。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行业专家和成功创业者参与教学,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见解。这种资源共享的模式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激情,为未来的创业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策略之一是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这一变革的核心在于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这一策略的实施,旨在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高效且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体验[10]

教学模式的创新首先要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格局,引入更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通过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案例研究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解决问题中提升能力。这些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利用数字化工具如在线协作平台、虚拟实验室等,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随时随地参与学习和实践,提高学习效率。

另一方面,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应鼓励学生敢于尝试、勇于创新,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实现梦想的舞台。例如,可以组织创新创业大赛、创业训练营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商业思维、市场洞察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还可以邀请行业专家、成功创业者来校分享经验,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和信心,引导他们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需求相结合,创造出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

3) 加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环节的设置和指导,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

加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环节的设置和指导,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实践机会和资源,是提升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途径。通过实践环节的加强,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解,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加强实践环节的重中之重是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程体系之中,通过项目式学习、创业模拟、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就能接触到真实的创业场景和挑战[11]。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创新创业实践课程或模块,明确实践目标和要求,为学生提供系统化的实践训练。同时,还可以与企业、行业协会等建立合作关系,引入外部实践项目,让学生参与真实的创业过程,体验从创意到产品的全过程。

在实践过程中国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或实验室,配备先进的设备和工具,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此外,还可以设立创新创业基金,为优秀的创业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学生将创意转化为现实。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创新创业竞赛、创业沙龙、讲座论坛等活动,搭建学生与创业者、投资人、行业专家等交流的平台,拓宽学生的视野和人脉资源。

4) 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和培训,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素养和能力

教师是教育过程的引导者和推动者,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质量,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和培训,是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素养和能力,是推动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创新策略。

高校要吸引并留住具有创新创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优秀教师。这些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了解行业动态,能够为学生提供前沿的创业指导和实战经验分享。高校可以通过优化招聘政策、提供职业发展路径和激励机制等方式,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加入创新创业教育团队。同时,加强内部教师的培养和交流,鼓励教师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积累实践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其次,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素养和能力是关键。这包括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高校可以组织定期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邀请行业专家、成功创业者等作为讲师,为教师传授创新创业的最新理念、方法和案例。培训内容可以涵盖创业趋势分析、商业模式设计、市场营销策略、团队管理等多个方面,帮助教师全面提升创新创业素养。此外,还可以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咨询、项目孵化等实践活动,与业界保持紧密联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实践能力。

6. 结语

在数字化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字化技术不仅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和工具,还促进了教育模式的根本性变革,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革新与深化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应注重对于数字资源的利用和整合、创新教育模式、加强实践环节、培育优秀师资力量,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积极拥抱变革,勇于创新实践,不断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模式和路径。

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研究课题 +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23GJYBC013)。

参考文献

[1] 邓翔. 数字化时代高校数字创新创业模式创新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9, 22(20): 209-210.
[2] 李红娟.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路径[J].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教育, 2023(12): 143-146.
[3] 易元斌.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就业创业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 新闻研究导刊, 2024, 15(5): 39-41.
[4] 李会, 王清政, 高生平, 等. 数字经济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研究[J]. 国际教育论坛, 2023, 5(6): 19-21.
[5] 董定乾, 黄波, 李秀兰, 陈满骄, 李伟.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工科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 大众科技, 2023, 25(7): 175-177, 158.
[6] 王振海, 周俊男, 吴庆兴.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研究[J]. 临沂大学学报, 2024, 46(2): 147-155.
[7] 高袁. 双创背景下新时期高校数字化教育实践教学改革分析[J]. 智库时代, 2019(46): 234-235, 238.
[8] 樊红云. 数智化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J]. 对外经贸, 2023(11): 107-110.
[9] 赵海军, 张雅雯, 董雪.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困境与对策[J]. 创新教育研究, 2022, 10(4): 641-644.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2.104105
[10] 孙菁晗, 卢暄. 港澳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 创新教育研究, 2024, 12(1): 359-364.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4.121056
[11] 关瑜. 数字化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新生态研究[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7): 15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