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本科毕业论文是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也是学生接受系统本科教育后的综合性成果展示,反映了学生的研究和实践能力。毕业论文不仅是学生在校期间知识掌握的集中展示,更是能力培养的重要体现。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学生可以系统地掌握文献的检索,研究方法的运用,并有助于培养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及创新意识。外审作为论文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通过外审专家的高质量反馈,能有效提高毕业论文的水平,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近年来,普通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也受到了广泛关注。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对普通高校毕业论文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自2020年起,教育部文件明确指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要求抽检论文覆盖本地区所有本科层次普通高校及其全部本科专业。这一政策的实施旨在加强对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监督和管理,确保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进而推动普通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现许多普通高校纷纷加强对毕业论文的管理,通过加强毕业论文全过程管理提高毕业论文的整体水平[1] [2]。外审是保证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非本校即第三方专家的评审,可以客观公正地评价论文质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改进建议。这一过程不仅能发现论文中研究的问题,还能促使学生和教师对论文进行进一步分析和完善,进而提升论文的质量[3] [4]。
在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方面,学术价值、实践价值和创新性是影响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选题的合理性直接影响了论文的研究广度和深度[5] [6]。近年来,广西师范大学通过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引导学生选择教师专业实践和科研课题等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选题。这些选题不仅能提升论文的学术水平,还能促进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7]。
2. 外审结果与选题情况的统计分析及原因探讨
2.1. 外审结果分析及原因探讨
从表1可以看出通过对广西师范大学2020年至2024年本科毕业论文外审结果的统计分析,近年来外审Table 1. Analysis of external expert review results
表1. 外审结果分析表
年度 |
送审篇数 |
保持不变 |
降1级 |
降2级 |
降3级 |
升1级 |
升2级 |
升3级 |
2020 |
87 |
33.3% |
28.7% |
5.7% |
-- |
28.7% |
3.4% |
-- |
2021 |
140 |
39.3% |
21.4% |
9.3% |
2.9% |
24.3% |
2.9% |
-- |
2022 |
144 |
43.1% |
29.9% |
4.9% |
0.7% |
18.1% |
3.5% |
-- |
2023 |
177 |
40.1% |
23.2% |
4.5% |
1.1% |
24.9% |
5.1% |
1.1% |
2024 |
202 |
43.1% |
26.2% |
8.9% |
0.5% |
17.3% |
3.5% |
0.5% |
结果保持不变的比例逐年上升,从2020年的33.3%增加到2024年的43.1%,论文等级保持不变的比例总体上呈现出增涨的趋势,保持不变比例逐年增长意味着大部分学生的论文质量与校级要求相符,这不仅反映了学生实践、科研能力的提升,也体现了学校指导教师在论文写作和指导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外审等级在校级评定后没有下降,这表明论文在各个方面,如选题合理性、研究方法科学性、结果准确性、格式正确性和论文学术规范性得到一致的认可。降一级的变化不大,分析原因可以解释为大多数论文在校级答辩前的评阅阶段已达到了一定的标准,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非论文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通过细节的补充和增加论证可以得到解决。降三级的比例相对较小且波动不大,尽管外审论文篇数逐年增加,但降级比例并未明显增加,降二级和降三级的论文通常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研究问题和目标、数据处理问题、内容问题、格式问题、或是理论论证缺乏逻辑等核心内容,但总的来看,这些比例并未明显增加,整体上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态势。
通过对2020年至2024年五年间的外审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各年度论文保持不变、降级和升级情况。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外审结果逐年提升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评审标准严格化:学校加强了对外审的管理,严格把控论文质量。校级制定了更加严格的外审评审标准,2023年和2024年部分外审的论文评审专家为211高校的教授。通过制定详尽的评审标准和流程,确保所抽到的论文都能得到全面、细致的审查,避免大部分的错误或不足。评审标准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对论文的选题、写作、逻辑结构、专业能力、学术规范、创新性、研究方法、数据分析和原创性等方面的要求。通过加强对论文过程性的管理,确保每篇论文在进入外审之前,经过了认真的审阅和修改,提升了论文质量。
(2) 指导教师重视论文质量: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论文时要注重质量。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在论文中体现自己的见解。此外,学校鼓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还注重对学生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培训,帮助他们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工具的应用,如文献管理软件、数据分析软件、在线数据库等,提高了学生文献检索、数据处理能力和论文写作的质量和效率。
(3) 学生实践创新与科研能力的提高: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参加各种比赛、科研项目和实践活动,提升了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学校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类比赛、社会实践和课题研究,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提升创新能力。学校还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培训和讲座,邀请专家和学者为学生讲解最新的前沿技术和研究方法,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外审环节逐年严格化以及教师指导不断增加、增强是提高论文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严格的审查,学校能够及时发现论文中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学院和指导教师以确保最终提交的论文更符合标准。此外,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论文写作质量的把控,这些都有效提升了论文的水平[8]。
2.2. 选题情况分析及原因探讨
选题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对表2选题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近年来选题逐渐向教师专业实践和科研课题方向集中。
Table 2. Sources of undergraduate thesis topics from teacher profess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 projects
表2. 选题来源教师专业实践、科研课题情况
年度 |
论文总篇数 |
选题所占篇数 |
选题所占比例 |
2020 |
5258 |
2980 |
56.68% |
2021 |
5177 |
3018 |
58.30% |
2022 |
5441 |
3726 |
68.48% |
2023 |
6418 |
4110 |
64.04% |
2024 |
6619 |
4397 |
66.43% |
从表2可以看出,2020年至2022年间,选题来自教师专业实践和科研课题的比例逐年上升,从2020年的56.68%增加到2022年的68.48%。2023年和2024年的数据主要集中在论文总篇数有所上升,选题来源教师专业实践、科研课题情况所占篇数也在逐年增加。
选题逐渐向教师专业实践和科研课题方向集中的原因主要包括:
(1) 学校政策的引导:学校出台了相关政策,结合专业实际,合理确定毕业论文选题内容要求,合理确定学术类选题比例,提高毕业论文质量。该政策支持和鼓励学生选择教师专业实践和科研课题作为毕业论文选题。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科研方向的指导,还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将所学知识和实践应用相结合,提升了他们实践和科研能力。
(2) 教师科研课题的开放:教师将自己的科研课题开放给学生作为毕业论文选题,这样既提升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又推动了教师科研课题的进展。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将自己丰富的科研经验和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的同时,也为教师的科研工作提供了一部分支持和帮助。
(3) 学生兴趣的转变:随着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学生对这类选题的兴趣也在增加,大部分学生在毕业论文选题时会主动选择与教师科研课题相关的方向。学生在选择毕业论文选题时,更加注重选题的实际意义和创新性,愿意选择具有挑战性的课题进行研究。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学生学术兴趣的转变,也预示着未来教育研究将更加繁荣和多样。
3. 教学改革建议
3.1. 加强政策支持
学校应出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鼓励教师将科研课题开放给学生,并提供相关经费和指导。同时,鼓励学生选择教师专业实践和科研课题作为毕业论文选题,进而提高论文质量。具体措施包括:
(1) 政策文件:关于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指导文件应明确规定选题方向和要求,鼓励学生选择教师专业实践和科研课题等具有实践和科研价值的选题。
(2) 科研经费:学校为教师科研课题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帮助教师开展高质量的科研工作,进而提升科研水平。
(3) 成果奖励:对在毕业论文选题和指导过程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和学生,学校应给予相应的奖励,如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和学术荣誉等。
3.2. 提升教师指导能力
通过培训和激励措施,提高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践和科研选题方面的能力和积极性。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参加相关培训课程,分享指导经验和方法,从而提升整体指导水平[9] [10]。具体措施包括:
(1) 培训计划:组织教师参加实践和科研指导能力培训,内容包括选题、研究方法以及论文写作等多个方面,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从而提升教师的综合指导能力。
(2) 学术交流: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分享最新的科研动态和研究方法,通过这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
(3) 考核体系:建立教师实践和科研指导能力考核体系,将实践和科研指导能力纳入教师的绩效考核,激励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科研指导水平。为了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制定科学、合理、公正的评价指标和考核标准,并通过专业培训和持续改进机制,帮助教师全面提升实践和科研指导能力[11] [12]。
3.3. 促进学生科研兴趣
通过开展科研讲座、工作坊和科研项目展示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参与度。学校可以通过邀请知名学者和专家进行各类讲学,增加学生对科研的了解和兴趣。具体措施包括:
(1) 科研讲座:定期组织科研讲座,邀请知名学者和专家通过线上或线下讲座的形式介绍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研究方法,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热情。
(2) 工作坊:开展实践和科研工作坊,学生可以在工作坊中进行小组讨论、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等实操内容,提升实践和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项目展示:可以搭建一个平台或者组织实践和科研项目展示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科研项目和成果,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到科研活动中[13] [14]。
3.4. 完善外审机制
学校应进一步完善外审机制,确保外审过程的公平、公正和透明。建立健全的外审专家库,对于学科较强的专业和学科较弱的专业区别送审,针对评分不同的论文采取差异化送审也是十分必要的。完善的外审机制可以提高外审质量和效率。具体措施包括:
(1) 专家库建设:建立全面且高质量的外审专家库,确保外审专家的专业水平和审查质量。
(2) 区别送审:对于学科较强的专业和学科较弱的专业采取区别送审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能够体现不同专业的特色与发展水平,且有助于提高评审的公正性与科学性。同时,针对评分不同的论文采取差异化送审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出论文质量的真实差距,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提升实践和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提高外审质量和效率。
(3) 透明管理:外审过程的公平、公正和透明化管理,能够增强外审的可信度和公信力,还能有效防止潜在的不公平现象和利益冲突。
3.5. 强化质量监督
建立质量监督体系,对毕业论文的选题、写作、评阅和外审全过程进行管理和监督。通过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确保论文质量的提升。以下是具体的监督措施:
(1) 选题阶段:学校对学生的选题进行初步审查,确保选题符合教学基本要求和专业培养目标,体现出专业特点。选题还应注重实用价值并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选题不宜过大但要具备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此外,选题需要在指导老师和学院的严格把关下进行,以确保质量和方向的正确性。
(2) 研究过程:定期检查学生的研究进展,确保研究过程的合理性和规范性。通过阶段性汇报和中期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 论文撰写:对论文撰写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督,确保论文结构合理、内容充实、格式正确、论证严密。指导教师应对学生的论文进行详细审阅,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学校可以组织论文写作培训,提升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
(4) 论文评阅:本校指导教师评阅主要侧重于学生研究的指导和过程监督,确保论文内容符合学术规范与科研标准。同时,本校评阅专家则从专业角度出发,对论文的创新性、完整性和学术价值进行全面评估。两者结合,不仅有助于提升论文质量,还能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反馈与指导,促进学术水平的持续提高。
(5) 最终外审:在外审阶段,确保外审专家的专业性和审查质量至关重要。通过采取双盲评审和复评机制,能有效保障外审结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对于外审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给学院、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
4. 结论
通过对广西师范大学2020年至2024年本科毕业论文外审结果和选题情况的分析发现近年来论文质量有所提升,选题逐渐向教师专业实践和科研课题方向集中。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系列优化本科毕业论文与外审质量的教学改革建议,为如何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供了参考。
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政策引导、指导教师更加注重论文质量和学生实践与科研能力的提高是提升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加强政策支持、提升教师指导能力、提高学生科研兴趣、完善外审机制和强化质量监督,可以有效提升本科毕业论文的整体水平。
综上所述,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选题、写作、指导、校内评审和外审等多个环节。通过不断完善各个环节的管理和监督,才能全面提升论文的整体质量,培养出更多具有实践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优秀毕业生。
为此,我们建议管理本科毕业论文时应重视以下几点:
(1) 政策引导和支持:学校制定并落实相关政策,鼓励教师开放科研课题,学生参与实践和科研项目。
(2) 教师培训和激励:通过培训和激励机制进而提升教师的科研指导能力和工作主动性。
(3) 学生科研兴趣的培养:通过开展多样化的科研活动,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4) 外审机制:建立健全的外审专家库,确保外审过程的公平、公正和透明,提高外审质量。
(5) 质量监督: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对论文的选题、写作、指导、校内评审和外审全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论文质量持续提升。
这些措施的实施,需要校级管理部门、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只有各方协作,才能有效提升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推动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NOTES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