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背景下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价值、现实样态和策略提升
The Connotation Value, Practical Manifestations, and Strategy Enhancem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for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in the Context of Digitization
DOI: 10.12677/ve.2024.135260, PDF, HTML, XML,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张 帆, 雷 振:黄冈科技职业学院软件工程学院,湖北 黄冈
关键词: 数字化背景学生素质教育内涵价值现实样态提升策略Context of Digitization Quality Education Connotation Value Practical Manifestations Strategy Enhancement
摘要: 文章研究了数字化背景下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拓展与现实样态,探讨了数字化资源普及、教学模式创新、环境变迁及校园文化数字化对其的影响。提出了融入课程思政、构建职业规划体系、深化教学改革、利用数字化平台、打造实践社群及引入智能工具等策略,旨在提升学生人文素质、道德修养、职业目标、综合素质、求职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实现个性化学习,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Abstract: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xpansion of the connotation and the practical manifestations of quality education for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in the context of digitization. It explores the impact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digital resources, innovation in teaching modes,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the digitization of campus culture. Strategies such as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courses, constructing a career planning system, deepening teaching reforms, utilizing digital platforms, establishing practical communities, and introducing intelligent tools are proposed. These strategies aim to enhance students’ humanities studies, moral cultivation, career goals, overall quality, job-seeking abilities, co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achieve personalized learning,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future development.
文章引用:张帆, 雷振. 数字化背景下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价值、现实样态和策略提升[J]. 职业教育发展, 2024, 13(5): 1665-1672. https://doi.org/10.12677/ve.2024.135260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旨在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评价机制,并强调高等职业学校应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1]。作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不仅是变革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的重要方面,也是破除“唯分数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2]。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 4号)的发布,进一步突出了高职教育中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随后,《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通知》出台,明确支持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此举旨在提升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进而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与此同时,随着数字化浪潮的推进,高职学生素质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的《2024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要点》中,针对高职教育领域部署了多项重点任务,如培育高水平复合型数字、加快弥合数字鸿沟、支撑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等[3],这些任务都涉及到了数字化或数字技术的应用,对于提升高职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背景下,数字化资源的普及与应用、教学模式的创新、数字化环境的变迁以及数字化校园文化的兴起,共同塑造了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现实样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数字化背景下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现状及其提升策略,以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社会适应以及国家竞争力的增强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通过课程思政、职业规划、教学改革、求职能力、实践社群以及智能工具等策略,力图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数字化背景下高职学生素质教育提升的框架,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和社会适应奠定坚实基础。

2. 数字化背景下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与价值

2.1. 素质教育与数字素养界定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综合素养为目的的教育。它强调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知识的同时,注重其道德品质、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身心健康等多方面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包括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等,旨在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人才[4]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数字素养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素养是指个体在数字化环境中,有效获取、处理、创造、传播信息,并利用数字化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保持对数字化环境的安全意识和伦理道德。具体而言,数字素养包括信息素养、技术素养、创新素养以及安全素养等多个方面,是适应数字化社会必备的基本能力。

2.2. 数字化背景下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与价值

在数字化背景下,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拓展,具体包括信息素养、学习素养、创新素养、安全素养以及伦理道德素养等多个方面。信息素养的培养旨在使学生具备高效获取、评价和利用数字化信息的能力,能够在海量信息中快速找到所需资源,并具备批判性思维,对信息进行有效筛选和评估。同时,学习素养强调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学生利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进行自我驱动学习的能力,这包括时间管理、学习策略以及在线协作等技能。此外,创新素养鼓励学生运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创意表达和问题解决,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跨界整合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数字化环境。安全素养则是教育学生了解并遵守数字化环境中的安全规范和法律法规,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防范网络诈骗和不良信息的侵害。最后,伦理道德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公民意识,强调在数字化环境中的道德行为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其形成积极健康的网络交往习惯。

在高职教育体系中,素质教育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提升高职学生的数字化素养对其个人发展、社会适应以及国家竞争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具备高水平数字化素养的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明确岗位技能的具体要求,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并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5]。这不仅增强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还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数字化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 数字化背景下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现实样态

3.1. 数字化资源的普及与应用:促进素质教育内容的丰富与更新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高职教育带来了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广泛应用。这些资源,包括在线课程、虚拟实验室、数字化图书馆以及职业发展规划平台等,不仅极大地拓展了素质教育的深度和广度,还通过动态更新确保了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前沿性。

Figure 1. National college student employment service platform

1. 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

例如,图1中的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通过整合教育资源、提供职业指导和就业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职业发展路径。

图2中的数字营销技术应用初级实训系统模拟平台,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操作和技能训练的平台,帮助他们掌握数字营销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并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Figure 2. Simulation platform of primary training system for digital marketing technology application

2. 数字营销技术应用初级实训系统模拟平台

这些数字化资源的引入,让学生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及时掌握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通过利用这些资源,学生能够在专业竞赛、职业规划大赛等活动中展现出更加全面的素养,不仅提升了职业发展规划的科学性,还能够在实现职业目标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综上所述,数字化资源的普及与应用,为高职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和更新的素质教育内容,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3.2. 数字化教学模式创新: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在数字化背景下,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项目式学习、混合式学习和智慧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的兴起,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更加充分地体现。这些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探索、问题解决等方式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以项目式教学为例,对于电商专业的学生而言,掌握短视频内容创作与运营的关键技能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一个短视频运营项目,通过组建兴趣团队并分配不同角色,如内容策划、拍摄、编辑、推广等,让学生全方位学习市场调研、创意构思、视频制作及数据分析等关键技能。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短视频制作技术,还能提升团队协作能力、个人沟通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混合式学习、智慧课堂等其他新型教学模式也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它们通过结合线上和线下教学,提供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3.3. 数字化环境:对学生求职实战能力和社会适应度的挑战与机遇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高职学生的求职实战能力和社会适应度面临着更高的标准。一方面,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就业市场更加透明,竞争也更加激烈。学生需要具备更强的信息搜集、分析和处理能力,以便在求职过程中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同时,他们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数字化技能,如数据分析、社交媒体营销等,以适应企业对于数字化人才的需求。

另一方面,数字化环境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就业机会和成长空间。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的评分标准(如图3所示)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计划,还要展示他们如何利用数字化技能来适应未来职场。以电商专业学生为例,他们可以利用在线工具和数据库进行市场调研,分析当前数字化营销的趋势和需求。通过课程学习和自主实践,掌握SEO、SEM、社交媒体运营等数字化营销的关键技能。然后根据调研结果和个人兴趣制定具体的职业目标和实现路径。

Figure 3. Scoring criteria for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career planning competition

3. 全国大学职业规划大赛评分标准

参与职业规划大赛的学生通过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显著提升了在数字化营销领域的实际操作能力。他们学会了运用数字化工具洞察市场和行业趋势,从而增强了对社会变化的适应性。在制定和展示个人职业规划的过程中,学生们还锻炼了演讲和表达技巧,增强了自己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数字化环境对高职学生的求职实战能力和社会适应度既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学生需要积极适应数字化环境的变化,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字化技能和综合素质,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职场挑战。

3.4. 数字化校园文化:营造开放、共享与创新的学习氛围

数字化背景下,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也呈现出新的特点。数字化校园文化的兴起,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开放、共享与创新的学习环境。通过数字化平台,学生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各种学习资源和信息,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在线交流和讨论。这种交流方式不仅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促进了不同学科和领域之间的交叉融合。

同时,数字化校园文化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创新活动和实践项目,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探索未知领域,尝试新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因此数字化校园文化是数字化背景下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现实样态。它形成了数字化时代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新生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4. 数字化背景下高职学生素质教育提升策略

4.1.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与道德修养

在数字化时代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坚持“德技并修、以德率技、以技养德”的教育理念,这不仅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核心要求,也是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思政体系的关键所在[6]。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提升需从日常教育入手,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以强化学生的人文素质与道德修养。这意味着,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更要将思政教育贯穿于课程的各个环节,通过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设计富有思政内涵的教学活动,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使学生在参与中深刻体会到人文素质与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同时,还可以利用数字化平台,开展线上思政教育活动,如网络课程、在线讲座、互动问答等,以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思考人生价值,从而提升他们的人文素质与道德修养。

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得到成长,更能在人文素质与道德修养方面得到全面提升,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2. 构建数字化职业规划体系:强化职业目标,助力学生发展

首先,应构建一套完善的数字化职业规划教育体系,将职业规划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这一体系应包含职业测评工具、行业趋势分析、职业目标设定、行动计划制定及进度跟踪等多个模块,借助数据分析和智能推荐技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规划建议。

Figure 4. Career assessment section of the n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cademic and career development platform

4. 全国大学生学业与职业发展平台职业测评板块

例如,图4中的全国大学生学业与职业发展平台的职业测评板块,该板块利用在线测评工具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深入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兴趣,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发展建议。同时,通过行业趋势分析,学生能够及时洞察行业前景,辅助其做出更明智的职业选择。这一过程不仅帮助学生科学规划职业路径,提升求职技能,还显著增强了他们对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促进了个人职业目标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4.3. 深化数字化教学改革:促进综合素质提升,培养时代人才

数字化教学改革在推动学生素质提升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应着重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整合,打造高质量的在线课程、虚拟实验室和数字化教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路径,以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和学习方式。另一方面,需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采取混合式学习、智慧课堂、项目式学习等新颖的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积极地探索和思考。

此外,竞赛活动和信息素养的培育也是数字化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竞赛活动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全面考察,如创新思维、团队协作、沟通表达能力等,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提高他们的信息获取、分析与利用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需求,具备在信息时代中有效获取、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综上所述,通过资源建设、教学模式创新、竞赛活动以及信息素养的培育,数字化教学改革可以全面促进学生的素质提升与发展,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4.4. 利用数字化平台:提升求职能力,增强社会适应性

数字化平台以其资源的丰富性和实战机会的多样性,极大地增强了学生求职的竞争力。通过建立校企合作的数字化招聘平台,学生不仅能够精确了解企业需求,还能根据个人情况和市场趋势,制定求职策略,为职场挑战做好准备。

同时,引入虚拟面试和在线测评等工具,模拟真实求职环境,有助于学生提升面试技巧和心理素质,使他们在真实面试中更加自信地展现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个性魅力。

此外,通过社交媒体和行业论坛等渠道,学生能够紧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深入了解行业动态,从而灵活调整职业规划,提高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

以本校2022级移动应用开发专业学生为例,学校通过数字化平台提供的职业测评、模拟面试和线上工作坊等辅助教学措施,使学生在求职面试中表现突出,赢得企业青睐。这证明数字化平台在提高学生求职能力和社会适应性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4.5. 打造数字化实践社群:促进交流合作,共享资源,共提素质

在数字化背景下,打造数字化实践社群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策略旨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共享资源,共同提升素质。通过构建数字化实践社群,学生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实践机会和项目资源,与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进行跨学科合作,从而拓宽视野,增强实践能力。同时,社群内的互动交流也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在数字化实践社群中,学生可以共同参与实践活动、分享经验心得、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4.6. 引入智能化教育工具:实现个性化学习,助力全面发展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推动他们的全面发展,引入智能化教育工具是不可或缺的策略。这一策略旨在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为学生提供定制化的学习体验。通过智能化教育工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兴趣偏好和能力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和路径。同时,这些工具还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数据和反馈,智能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下进行学习。智能化教育工具的引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助力他们实现全面发展。

5. 结论与展望

在数字化背景下,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提升策略涵盖了从课程思政融入、数字化职业规划体系构建,到深化教学改革、利用数字化平台提升求职能力,再到打造数字化实践社群和引入智能化教育工具的多个方面。这些策略共同构成了一个全面而系统的框架,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通过强化人文素质与道德修养,明确职业目标,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求职实战能力,促进交流合作与资源共享,以及实现个性化学习,这些策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望未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持续创新,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将迎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我们期待通过不断优化和完善这些策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具备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未来领袖。同时,我们也期待数字化教育能够为高职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发展平台,助力他们在职业生涯和社会生活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基金项目

本文系湖北省中华职业教育社2024年度课题研究项目“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职学生素质教育提升策略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BZJ2024236)。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19(6): 9-16.
[2] 柴唤友, 陈丽, 郑勤华, 等. 技术赋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进展、挑战与路向[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23, 35(3): 40-46+54.
[3] 中央网信办. 四部门发文关注全民数字素养提升《2022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要点》印发[J]. 中国教育网络, 2022(Z1): 3.
[4] 尹成鑫, 和震, 任锁平. 劳模、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路径探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1(36): 59-64.
[5] 潘霞. 五育融合视域下高职“职业规划与素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赜[J]. 成才之路, 2023(10): 5-8.
[6] 闫亚歌. 工匠精神培育融入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路径研究[J]. 中州大学学报, 2023, 40(2): 10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