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不开”的结构和功能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Kai Bu Kai”
DOI: 10.12677/ml.2024.129847, PDF, HTML, XML, 下载: 4  浏览: 46 
作者: 黄海龄: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 成都
关键词: “开不开”内部结构句法功能语用功能“Kai Bu Kai” Internal Structure Syntactic Function Pragmatic Function
摘要: “开不开”的内部结构具有联合和中补两种类型,在句子中可以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和补语,作谓语为其主要的句法功能,能够受状语修饰,主要表达提问、警告和叙述三种语用功能,分别对应疑问句、祈使句和陈述句三种句类。这不仅完善了以往对“V不V”构式用于中补结构讨论的不足,也搭建起“开不开”结构和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Abstract: “Kai bu kai” has two types: internal structure and predicate-complement structure. It can act as a subject, predicate, object, attributive and complement in a sentence. As predicate is its main syntactic function, it can be modified by adverbials. It mainly expresses three pragmatic functions: questioning, warning and narration, which correspond to three sentence types: interrogative sentence, imperative sentence and declarative sentence. This not only improve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previous discussion on the “V bu V” used in the predicate-complement structure, but also build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kai bu kai”.
文章引用:黄海龄. “开不开”的结构和功能[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9): 723-728.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9847

1. 引言

汉语中“开不开”的抽象形式为“V不V”,与之相关的讨论一般认为该格式为联合结构[1] [2] [3],但实际它是一个双结构同形体,其内部结构的不同往往意味着语义理解和功能表现上存在差异,前人对此研究尚有欠缺,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忽视“V不V”作中补结构的情况,二是未能充分建立起结构和功能上的系统联系。故文章将结合“开不开”在语言使用中出现的不同情况对其内部结构、句法功能和语用功能展开分析,所涉语料主要来源于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语料库(BCC) [4]和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CCL) [5],部分为日常搜集的交际口语加工成果。

2. “开不开”的内部结构

“开不开”是由“开”和“不开”两个语义上一正一反的直接成分构成的联合结构,表示“兼有”(开∩不开)和“选择”(开∩不开)两种逻辑意义[6] [7],转换为文字表述前者相当于“开和不开”,后者相当于“开或不开”“开还是不开”,分别对应联合结构之中的并列结构和选择结构。例如:

(1) 我知道他对茶叶没有兴趣,开不开都一样。(莫言《酒国》)

(2) 就说班车本身吧!有时虽是雨天也有通行,而有时不是雨天班车却没通行,可见,开不开不是雨天路滑的缘故。(刘樟融《班车为何不到终点站》)

(3) 王伟笑道:“你这人态度可真不怎么样。怎么样,这车你还开不开?”(李可《杜拉拉升职记》)

例(1)的“开不开”表示兼有,茶叶“开”和“不开”两种情况对于在这方面不感兴趣的人来说没有什么区别。例(3)的“开不开”表示选择,询问这车对方是“开”还是“不开”,此时“V不V”格式表达的意义相当于“V不”,即可以用“开不”进行替换,这是“开不开”的一种简省形式,能够使表达更加精炼,提升信息传递速度[8]。至于例(2)则有些特别,似乎无论理解为兼有还是选择关系的哪一种都能够说得通,辨别的关键在于说话人强调的重点是什么,如果想要表达“开”和“不开”两种情况都与雨天路滑无关就是兼有,为并列结构;如果强调的是不管“开”还是“不开”当中的任意一种情形都与雨天路滑无关就是选择。究竟是兼有还是选择,这与作者的表达意愿和听话人的理解选择相关,由于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于是造成了例(2)结构的不清晰。在语境难以判别的情况下,若要对联合结构“开不开”作明确区分,需要将语义上隐藏的虚词在形式上标示出来,即依靠虚词来决定“开不开”所属的结构类型。这说明并列结构和选择结构之间的边界有时是模糊的,但无论何种,都属于联合结构,这是学者达成的普遍共识,即他们所说的“V不V”表示联合。联合结构“开不开”的语序相对固定,前后两部分不能随意对调,说成“不开开”,其语义和结构都会发生变化。

除了联合结构,“开不开”还可以是中补结构,表达的意思为“开不了”,“不开”是对中心语“开”这个动作产生的结果的补充说明。例如:

(4) 凯勒回到了公寓,摸出钥匙往门锁里插,可怎么也开不开。(西德尼·谢尔顿《命运之星》)

(5)“不会有人来。门锁着,谁想偷也开不开。”(冯德英《迎春花》)

(6) 海水把车门挤着开不开。(大卫·米切尔《云图》)

(7) 门柄转过去,可是门开不开。(约翰·高尔斯华绥《福尔赛世家三部曲3:出租》)

(8) 雪好大晴,家家的大门都堵得开不开了。(杨绛《走到人生边上》)

以上五例均表达开不了门的含义,不带有任何询问意味,只是单纯地陈述“开”的否定结果,表示施事无法对门完整地实现“开”这个行为,说明门处于一个关闭的状态。后一个“开”虽然在固定词汇层面上依旧为动词,但表现出形容词的特性,具备形容词化的趋势。此时“开不开”的结构较为紧密,它既无法像联合结构那样在中间插入别的词,也不能省去其中的某一部分。

由此可知,“开不开”这个“V不V”形式实际承载了联合和中补两种结构,当它单独出现时无法直接判断“开”和“不开”两个直接成分在结构上是什么关系,语义上会引起歧义,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才能区分。联合结构之中依据兼有和选择两种逻辑关系意义的不同又可细分为并列结构和选择结构,这两种结构的界限有时不够分明,“开不开”处于结构连续统的中间过渡地带。

3. “开不开”的句法功能

“开不开”的双重结构即便语义理解不同,但都可以独立成句,表达完整的意思;也能和其他成分搭配使用,在句中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和补语,一般不作状语,但“开不开”作为一个整体可以受状语修饰,其中的状语一般由副词、时间名词和处所名词充任。例如:

(9) 这罐头究竟开不开?(自拟)

(10) 这罐头竟然开不开?(自拟)

(11) 这罐头今天开不开?(自拟)

(12) 我就不信了,这扇门今天开不开?(自拟)

(13) 这罐头在教室开不开?(自拟)

(14) 开什么玩笑,这把锁在他手里开不开?(自拟)

例(9),(11),(13)分别由副词“究竟”、时间名词“今天”和处所名词“在教室”作状语,修饰联合结构“开不开”。例(10),(12),(14)分别由副词“竟然”、时间名词“今天”和处所名词“在他手里”作状语,修饰中补结构“开不开”。

下面举例说明“开不开”能够充当的五种不同句法成分。每种句法成分的用例,处于前一例的“开不开”均为联合结构,表达选择关系,意思是“开还是不开”;后一例为中补结构,意思是“开不了”。

3.1. “开不开”在句中充当主语

(15)“开不开随便你,反正有所求的人又不是我。”(凌淑芬《男佣正传》)

(16) 开不开也没办法。(自拟)

“开不开”的抽象形式是“V不V”,为动词性质,汉语中可以充当主语,但语义上不再指向动作,而是强调动作行为产生的事件或情况,具备名词的基本意义特征,可以理解为“开不开”的一种名物化用法,表述功能由陈述转变为指称,指称性是因其处于主语的语法位置上产生的临时的句法层面上的功能表现。

3.2. “开不开”在句中充当谓语

(17) 明天的研讨会还开不开?(自拟)

(18) 门柄转过去,可是门开不开。(约翰·高尔斯华绥《福尔赛世家三部曲3:出租》)

“开不开”作为典型的动词短语,充当谓语是其主要的句法功能,指向动作行为本身,动词性是其在词汇层面上的固有功能,表述功能的类型为陈述,作谓语时可以受状语修饰。

3.3. “开不开”在句中充当宾语

(19) 他指了指桌上的罐头,问我开不开。(自拟)

(20) 别总说开不开,三岁小孩都能拧开。(自拟)

“开不开”作宾语时与处于主语的语法位置上表现出来的特点相近,都是指向动作行为引起的事件或状况,而非动作本身,在句中既可以充当间接宾语,也可以充当直接宾语。以上两个例句“开不开”单独充当宾语,但由于该短语的动词属性为其词汇层面上的固有特征,所以有时“开不开”后面还可以跟宾语,组成动宾结构短语,由整个动宾结构短语充当句子的宾语,此时“开不开”的动词性尤其显著。

3.4. “开不开”在句中充当定语

(21) 至于开不开的问题,我也不确定,时候来了,就知道了。(自拟)

(22) 人们说,人民公社像一把万能钥匙,把高级合作社在建设大面积园田化中开不开的两把锁打开了。(《人民日报》)

“开不开”作定语时后面一般需要带上虚词“的”,如果删去“的”,可能会造成语感的不通顺,甚至改变原先的语义和句法功能。充当定语的“开不开”的句法功能是修饰和限定对象,此时动词短语“开不开”在句法层面上体现出临时的修饰词性质。

3.5. “开不开”在句中充当补语

(23) 零下十几度的天气,那门冻得还开不开得了?(自拟)

(24) 这罐头盖子紧得开不开。(自拟)

“开不开”充当补语用于对所修饰限定的动词的程度和状态进行补充说明,其在句中作补语的情况有两种:一是单独作补语,此时的“开不开”一般为中补结构,补语所表达的语义程度等级较高,如例(24)就补充陈述了盖子非常紧,处于根本拧不开的状态;二是与别的成分共同充当句子的补语,此时的“开不开”一般为联合结构,补语所表达的语义程度等级较低,语气较为和缓,例(23)的“开不开”就属于该类情况,句中的补语为“开不开得了”,用于询问那扇门在极端恶劣的天气下是否还能打开,包含了“开不了”和“开得了”两种状况供作答人选择,口吻相对松弛,前人对“V不V”结构充当补语的句法功能的研究多只是涉及第二种情况[3] [9] [10]。“开不开”作补语时,标记词“得”一般不能省略。

通过讨论发现,表示联合结构或者中补结构的“开不开”在句中都可以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和补语这五种句法功能,因其在词汇层面上为谓词性短语,故作谓语的情况较为常见,语义指向动作行为本身,能够受状语修饰。依据“开不开”具体充当的不同句法成分,其动词性会在句法层面上发生相应的转变,临时表现出所处语法位置上的典型属性特征。

4. “开不开”的语用功能

“开不开”的语用功能在言语交际表达上主要体现为三种不同的类型,这与具体的语气语调密切相关,而句类与表达功能密切相关,语用目的又与“开不开”的结构及充当的句法成分之间又表现出一定的关联性。前人多为独立的分散性研究,未能充分建立起“开不开”在语用功能、句类、内部结构和句法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故予以补充。

4.1. “开不开”表示提问功能

“开不开”作为典型的语义正反对举短语,在言语交际中的基本功能是提问功能,用于征求他人意见,获得对方表态,得到问题答案,具有疑问语气,句末语调上扬为升调,表示的句类为疑问句,句末标点符号一般为问号。语义上可以理解作“开还是不开”、“开和不开”与“开不了”,前两个分别对应联合结构的选择关系和兼有关系,即选择结构和并列结构,后一个对应中补结构。多在句子中充当谓语,也可以作补语。

如例(17)的“开不开”就属于该类型,为选择结构,在句中充当谓语,用来询问听话人明天的研讨会是开还是不开,为选择疑问句,希望得到对方确切的回答,疑问语气较为和缓,“不”的发音相对较轻,整个句子的语调逐渐上扬。例(23)的“开不开”与例(17)的特点基本相同,唯一的区别就是其在句中充当补语成分。表示并列结构的“开不开”用于提问功能时,一般作谓语,如例(25)的用法,询问罐头开和不开两种情况是否一样。

(25) 这罐头开不开都一样吗?(自拟)

当疑问的语气加强时,“开不开”的提问功能虚化,属于非真值疑问,即假性疑问,是一种无疑而问,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反问、质问,是一种反驳表达,往往在提问之下已经事先预设了答案,不强制要求听话人做出回应,语气较为强烈。尝试增强例(25)的疑问语气,把句末疑问词“吗”省去,会发现此时的问句提问功能弱化,是无疑而问的非真值疑问句,其实就是相当于反问句,说话人已经预设了答案:罐头开和不开的两种情况造成的影响不一样,言语中夹杂着一种不可置信的感觉,即开和不开怎么会是一样的呢?很可能说话人下一步就会亲自采取行动去证实存在于言语预设中的答案。此时在说到“开不开”时的语速表达上相较于真值疑问句要快速一些。符合这种语用特征的“开不开”有时也可以是中补结构,表达对“开不了”状况的一种质疑和反问,是无疑而问,如例(26)就属于该种情况。

(26) 你在开什么玩笑,这罐头开不开?(自拟)

“开不开”在例(26)中充当谓语,为中补结构,意思是“开不了”,疑问语气程度较深,发出提问的同时已经蕴含了预设好的答案,即这个罐头不可能开不了,实际的语用提问功能虚化,属于无疑而问,是对“罐头开得了”的一种强烈语用表达。

4.2. “开不开”表示警告功能

“开不开”在言语表达中还可以表示警告功能,时常伴随着威胁的口吻,表示命令听话人实施某种行为,语气较为强烈,态度比较强硬,对应的句类为祈使句,句末标点为感叹号,此时的“开不开”一般是中补结构,意思是“开不了”,在句中主要充当谓语成分。

(27) 你再开不开门,我就砸了它!(自拟)

例(27)的“开不开”就属于该类型,为中补结构短语,对听话人提出警告,要求对方快点把门打开,否则就以砸门作为威胁,希望对方能识相一点,表达的情绪强烈,没有商量的余地,语速略快于正常速度,节奏较为急迫,气氛紧张,催促意味明显。

4.3. “开不开”表示叙述功能

“开不开”在言语表达中具有叙述功能,此时不是正反问句,不带有任何的疑问语气,不承载任何提问信息,而是客观叙述动作事件、结果或状况,引起话题表达,传递基本信息,句类体现为陈述句,为陈述语气,“不”的发音明显,句末标点为句号。此时的“开不开”结构为联合结构或中补结构,能够在句子中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和补语。正如邵敬敏[11]所说的,“‘X不X’如果作主语或定语,由于只是把肯定和否定两种可能性作为一种话题或情况客观地反映出来,并不承载任何疑问信息,因此不能算是正反问。”

例(15),(16),(18)~(22),(24)就属于该类型,其中的“开不开”表示联合结构的有例(15),(19),(21)三例;剩余的五例均为中补结构,语义上表示“开不了”。要说明的是,例(19)“问我开不开”虽然有“问”的字眼,但是语用表达功能不在于提问,而要说明的重点是叙述他问我的内容是“桌子上的罐头开不开”这件事情,为陈述语气,主要起到向听话人传递信息的功能。“开不开”作补语时一般为中补结构,如例(24)的用法,就是用作程度补语,“开不开”是言语表达的信息重点所在,用以补充说明盖子非常紧。

将上述讨论的“开不开”的三种主要语用功能及其对应的句类、内部结构和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可以得到表1的结果,其中的疑问句的语用功能可细分为真性提问和假性提问,前者一般为选择疑问句,后者为反问句。

Table 1.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agmatic function of “kai bu kai” and the sentence type, internal structure and syntactic components

1. “开不开”的语用功能和句类、内部结构、句法成分的对应关系

语用功能

句类

内部结构

主要句法成分

提问功能

疑问句

联合结构、中补结构

谓语、补语

警告功能

祈使句

中补结构

谓语

叙述功能

陈述句

联合结构、中补结构

主语、谓语、宾语、定语、补语

5. 总结

文章对“开不开”的讨论由内向外拓展,先是分析了“开不开”的内部结构,认为除了前人所说的联合结构外,还可以是中补结构。结构的不同所表达的语义不同,联合结构包含兼有和选择两种关系,对应的意思是“开和不开”与“开或不开”,中补结构表示的意思是“开不了”,这种双结构同形体往往会产生歧义,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才能区别。“开不开”的两种结构在句子中都可以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和补语五种句法成分。研究最后由语言系统内部延伸至语言外部,通过语料分析,发现“开不开”主要表达提问、警告和叙述三种语用功能,对应疑问句、祈使句和陈述句三种不同的句类。在对“开不开”的结构和句法及语用功能作系统性研究的基础上,搭建起它们之间的联系,使其成为一个相互连接的网络。

参考文献

[1] 程书秋. “V不V”及其相关结构[C]//黑龙江省语言学会. 语言学论文选集. 哈尔滨: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10.
[2] 林娟廷. 正反问祈使义句的句法、语用分析[D]: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北京语言大学, 2006.
[3] 赵妍妍.“V不V”格式的多角度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 2011.
[4] 荀恩东, 饶高琦, 肖晓悦, 臧娇娇. 大数据背景下BCC语料库的研制[J]. 语料库语言学, 2016(1): 93-109, 118.
[5] 詹卫东, 郭锐, 谌贻荣.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CCL语料库(规模: 7亿字; 时间: 公元前11世纪-当代) [EB/OL].
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 2023-09-06.
[6] 李子云. “X不X”格式考察[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1): 23-29.
[7] 朱德熙. 语法讲义[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2.
[8] 童世祥. 留学生“V不V”句式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D]: [硕士学位论文]. 石家庄: 河北师范大学, 2021.
[9] 韩健悦. “V不V”和“V不”格式的比较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锦州: 渤海大学, 2014.
[10] 李阳. “V不V”、“V不”和“V吗”比较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长春: 吉林大学, 2017.
[11] 邵敬敏. 现代汉语疑问句研究[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