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探讨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进路。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社会发展各阶段客观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宝贵财富,其融入思政课有助于传承党的优秀传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在实践中,围绕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选材经典红色故事、开展红色主题讲座、情景再现、专题研讨、实地考察和互动体验等方法,有助于使红色文化更生动深刻地融入课堂,提升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以期为推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与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value implication and practical approach of the integration of red cultural resources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d cultural resources are the product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s’ combination of Marxism and the objective reality of every stage of Chines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are the unique and precious wealth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ir integration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essons will help to inherit the Party’s fine tradition, mold the correct world outlook and life outlook, and cultivate students’ ideals, beliefs and morals. In practice, focusing on the history of the CPC’s struggles, selecting materials for classic red stories, carrying out red theme lectures, scene reappearances, special discussions, field visits and interactive experience, etc. will help to make the red culture more vivid and deeply into the classroom and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of the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t is expected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deepening and development of you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1. 前言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正确世界观和积极价值观的青年是我国高职教育的重要使命。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中国革命历史的珍贵遗产,植根于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筚路蓝缕、栉风沐雨血炼就的革命精神。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智慧和崇高的道德情感,其融入思政课教学具有重要育人价值。红色文化的鲜活故事和崇高精神可以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在新时代、新背景下,将红色文化资源所蕴含的精神转化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力量,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勇于做时代的追梦人。为此,本文旨在探讨红色文化如何有机地融入思政课教学,在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内涵和特征基础上,从革命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从而培养出更多有志气、有担当、有情怀的中国青年。
2. 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丰富内涵
红色文化资源,是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革命先驱和英雄人物的事迹、精神和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精神风貌、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规范,党完成历史使命的决心与毅力的彰显。红色文化资源以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为内核,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理论之基,它凝聚着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和英勇奋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等为理论指导,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斗争、伟大建设、伟大改革各个阶段的集中体现。红色文化其核心价值包括革命意志、牺牲精神、自强不息、团结协作的民族精神,包含着中华民族家国情怀、民族大义的显著标志,在中国革命实践中淬练而成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3.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1]
3.1. 红色文化是厚植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精神滋养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历史基础,通过革命时期的红色铸造、建设时期的红色传承,既充满血性和韧劲的革命精神,又体现科学性、时代性、人民性和先进性。正是这种内在的本质特征和内涵,突出了红色文化资源具有传承精神根脉的教育价值,饱含着丰富的精神滋养,是当代大学生继承优良革命传统坚定文化自信最直接的教育资源。以红色文化资源为重要载体,通过深化红色文化的融入,充分利用红色文化的理论属性和社会价值,引导广大学生学习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深入了解党的初心和使命,帮助大学生营养深厚爱国情怀和民族情结,坚定文化定力、自觉有效抑制西方的腐朽文化的侵袭。
3.2. 红色文化是塑造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精神指引
红色文化蕴含着内生的滋养初心、淬炼灵魂的精神瑰宝和价值范式,对坚定学生正确价值取向树立正确人生观的精神武器,具有极其重要的引领作用。以舍生取义、为国效命、还我山河、卫我国权的爱国情怀,激发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用矢志不渝、死生契阔的伟大牺牲精神为国家、为人民敢于战斗,敢于牺牲、敢于奉献;以斩浪劈波、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气概战胜一切困难,勇往直前;以守定不易、百折不回的坚定必胜信心保持拼劲、韧劲、闯劲,勇往直前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不气馁,勇敢迎接挑战。
3.3. 红色文化是坚定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和高尚道德情操的精神支柱
红色文化资源深深地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始终蕴涵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时代的奋进精神,具有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思想底蕴,是坚定当代青年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的精神之钙。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指引着一代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红色文化所传承的革命理想和信仰,将引导学生坚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通过学习红色文化中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只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决心,才能在党的领导下为国家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红色文化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红色文化所弘扬的爱国、忠诚、诚实、正义等价值观,将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和道德选择产生积极影响。红色文化还能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深入了解红色文化中的社会关怀和奉献精神,学生将认识到自己应当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4.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进路
4.1. 抓住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两条主线,传承好红色文化
在新时代背景下,将红色资源融入高职思政课主渠道[2],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从理论逻辑揭示红色故事的思想内涵深度,从情感体验逻辑领会其深刻的思想内涵。理论逻辑上引导认识到学生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原理的运用,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交融而产生的具有中国共产党标识的一种特色文化。红色文化有丰富的理论内涵[3],紧靠中国革命的历史脉络,从理论的广度和深度中挖掘有着普遍意义的中国革命精神的红色文化经典案例,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受红色精神的内涵,如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体现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不怕牺牲、一往无前的革命风范,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最高民族精神的长征精神,百折不挠探索的改革开放精神。从实践逻辑上,充分挖掘、利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当地的革命先辈故居、革命历史纪念馆、红色遗址遗迹遗存、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背后大多都蕴含着动人的故事,承载着弥足珍贵的革命精神,既是宝贵的教学素材,又是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红色故事背后的红色精神场所,用灵活的串联方式突出典型红色事件及人物红色精神品格弘,从而激发大学生向英雄模范学习的热情,中国梦精神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引导他们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 充分利用情感体验逻辑、发挥好这些宝贵的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校外课堂,让学生走出教室场景、走进故事情境,在体验中明白革命先辈们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自觉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4],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继承红色文化基因,从而提升自身人格修养。
4.2. 突出四史内涵价值,坚定当代大学生的信仰
以讲四史重要历程为载体,突出四史内涵,是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是讲好百年党史。无数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南昌起义、“八七”会议、井冈山会师、湘江战役、遵义会议、长征胜利等故事的背后,隐藏着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先驱者的优秀品格,展示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智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讨好这些红色的故事,把我们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讲清楚,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讲到位,进一步坚定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胜任。
二是讲好改革开放史。深圳经济特区是中国共产党在艰难前进的路上探寻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体现出让人感到无比自豪和自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结合许多生动感人案例把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讲到位,让学生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制度最大的优势,进一步坚定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三是讲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与实践相结合的历史。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理论武器,中国共产党人以忠诚不渝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以不怕牺牲的意志,敢于斗争的精神,始终坚守初心和使命,赢得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赢得了改革开放新局面。通过建党故事、抗日英雄、三大战役、抗美援朝、改革创新、两弹一星,一个个经典故事,帮助大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对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进一步坚定大学生对把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四是讲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在高职的思政教育中,我们要融入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内涵特征、本质。伟大的民族就有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史。实现中华民族做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我们这一代人有这一代人的责任,从中进一步坚定大学生对实现中华民族做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自觉接续担当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责无傍贷。
4.3. 营造校园红色环境,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强化浸润式育人
鲜明的校园文化,对引导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激励其积极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5]。高校文化建设要以红色文化为底色的,不断挖掘专业红色资源,突显学校特色,校园文化要体现“融得进”、“抓得住”、“触得到”,才能营造浓郁的校园红色文化氛围,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浸润式育人效果[5],使大学生在活动参与中提升红色文化素养。一是科学规划统一布置。学校各种宣传阵地“协调配合,动态互补”,充分发挥各场域优势,拓宽红色文化宣传场域,达到红色文化育人效果最优化。学校门口、校内道路、建筑物外、运动区域、休闲生活区域、图书馆,过道走廊、教学场所等要有红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全过程全方位文化建设。二是育人红色载体形式多样。比如,立体大字、红色标语、文化长廊、先烈雕塑、红色经经典语录宣传栏、红色故事、红色书籍借阅室等。三是红色主题活动意义化。结合重大纪念日、历史节点,重大历史事件契机,组织学生开展红色校园文化活动,如观影活动、故事分享会、主题演讲、国旗下主题活动、红色歌曲大合唱、书画比赛等,色专题讲座、红色经典朗诵等活动;邀请校内外红色文化研究专家、革命老兵举办红色文化系列报告会,引导学生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缅怀先烈。四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构建红色平台育人。发挥新媒体网络和平台优势,利用微信、抖音、微博等新媒体,构建互联网红色育人阵地;运用VR数字技术,融合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数字空间,创新红色思政课教育教学场景,再现红色故事、1:1复刻全国各地红色革命场馆,让红色文化更加鲜活呈现出来,虚实融合的回页首情为意、以意促行,增强不同学验式、情境式教学效果。让红色文化红色学习系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历史兴趣。
4.4. 推崇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红色文化素养
红色文化专题研讨是一种深入探讨和交流红色文化相关议题的教学方法,大学生的合作研究和讨论,深化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思维。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兴趣,确定红色文化的专题研讨题目,如“红色经典作品解读”“红色文化与当代价值观”等。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专题进行深入研究。学生小组进行文献调研,收集相关书籍、文章、影像资料等,形成全面的研究基础,确保研讨的深度和广度。学生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讨论、研究选定的专题,可以进行文献分析、案例剖析、问题探讨等,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充分参与并有所收获。在研讨结束后,每个小组可以进行专题展示。通过PPT、演讲、小品、视频等方式,将研究成果生动地呈现给全班,增加研讨的趣味性和参与度。在每个小组展示后,开展现场讨论与互动交流,让其他同学提问、发表意见,促进多角度的思考和交流。通过红色文化专题研讨,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研究和探讨红色文化的相关议题,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分析思考和表达能力。研讨过程中的互动交流和合作合力也有助于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深化对红色文化价值的认识。
4.5. 知行合一,红色文化融入,砥励大学生红色情怀
红色文化实地考察方式是一种知信行统一的社会实践活动,是“行走的思政课”。通过带领学生亲身走访红色文化遗址和景点,使他们深入了解红色历史、感受红色情感,促进红色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教师选择与红色文化相关的历史遗址、纪念馆、革命基地等目的地,提前进行准备工作,了解考察地的历史背景、意义和参观路线。在实地考察前,教师可以进行预热教育,介绍考察地的历史背景和红色文化内涵,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在考察地,可以安排专业导游或工作人员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同时,鼓励学生与导游或工作人员互动交流,提问、讨论,增加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在考察过程中安排学生亲身参与红色文化体验活动,如模拟革命斗争场景、参与纪念仪式等,让学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红色精神。考察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回访反思,分享感受和体会,总结考察收获,加深对红色文化的认知。此外,鼓励学生将考察的感受和体会写成文章、日记、画作等形式,表达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情感。通过红色文化实地考察,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红色历史和情感,加深对红色精神的体验和认知。
5. 结论
红色文化的融入为高职思政课教学增添独特的魅力与内涵。通过传承优秀的革命传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6]。在实践教学中,选材、讲座、情景再现、研讨、实地考察等策略为教学提供了丰富手段,使红色文化真正融入学生的心灵与思想。通过这些实践进路,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还可以激发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热爱和信心,培养出更加优秀、有担当的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