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传统的高校安全管理工作更偏重于狭义上的安全保卫,它的基本任务是保护全校师生和外来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1]。保卫干部的主要职责任务就是监测校园内的不稳定因素,包括抵制恐怖主义、极端主义,预防各类伤害事故的发生[2]。其本质属于社会治安与安全管理的范畴,即治安、消防、政治、交通等。如今在高速发展下的网络信息社会,由于网络不良信息、自由化观点以及虚拟社会对大学生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非主流意识形态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激烈的碰撞[3]。许多犯罪分子或敌对势力利用网络自由和虚幻的特点,通过网络渗透、鼓动和欺骗不知真相的学生聚集闹事,破坏校园稳定。所以相对而言,学校以及社会各界更倾向于广义上的安全保卫,即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更侧重于对师生思想政治与核心价值观引导,侧重于对师生安全知识的普及和安全教育引导[4]。
通过对78所高校一年以内发生的案件进行调研分析(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网络安全类案件、性骚扰类案件、自杀倾向类案件在高校所占比例较高,尤其是网络安全类案件所占比例已经超过治安和盗窃类案件,高校保卫工作的工作内容已经发生改变,由单纯的安全管理转变为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引导并重。工作内容的改变给女保卫干部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可做的工作内容带来了很大的机遇。
安全保卫工作服务育人的功能日趋强化,安全教育课程的开设、安全技能培训的常态化以及安全文化氛围的创建等工作,都在各个方面充分发挥了保卫工作的教育职能,真正达到预防为主,确保稳定的目的[5]。
2. 目前女保卫干部在高校安全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高校女保卫干部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参与度的基本情况调查》共设置20道题目,主要涉及女保卫干部在保卫处分管的主要工作、在高校发生影响校园安全与稳定案件时参与的程度和承担的角色以及在当前高校安全管理的新形势下,女保卫干部在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中的角色定位。
Figure 1. Cases within one year at 78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图1. 78所高校一年以内发生的案件
目前调查问卷收到了来自全国78所高校的反馈,经统计,大部分学校女性保卫干部在保卫处整体所占的比例在10%~15%左右。通过分析(如图2所示),女保卫干部目前分管的主要工作内容的排序为:处办公室、户籍、安全教育、政保、消防、治安、交通、其他、机房建设。其中主要集中在处办公室、户籍和安全教育,分管处办公室的占48.72%,户籍占46.15%,安全教育的占34.62%。
Figure 2. Role orientation of female security cadres in college security management at present
图2. 当前各高校女保卫干部在高校安全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目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较以前相比,影响安全稳定各类不确定因素更趋于多元复杂,通过分析调查问卷《高校女保卫干部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参与度的基本情况调查》可知:在最近一年内发生过的影响校园安全与稳定的案件中,有自杀倾向类案件、性骚扰案件、网络安全类(诈骗、被盗取个人重要信息、网瘾等)以及意识形态薄弱类案件呈现上升的趋势,其中,高校实验室安全类也一直是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需要保卫干部提高警惕。
女保卫干部在高校发生影响校园安全与稳定案件时,有51.28%的女保卫干部参与此项工作,而在参与并处理这些事件的过程中,女保卫干部承担的主要角色为:针对有自杀倾向类案件及性骚扰案件的心理疏导、接待学生家属来访、意识形态薄弱类案件、网络安全类(诈骗、被盗取个人重要信息、网瘾等)和高校实验室案件类的安全教育工作以及其他有关消防、治安、交通相关类案件的协调监督、信息核查和文字材料的整理等工作[6]。而实际工作中女性在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中参与性很高,高达80%,所以建议高校可以广纳女性保卫干部。
综上可知,当前新形势新时期下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也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女保卫干部在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中也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3. 高校女保卫干部职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3.1. SWOT分析法
20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商学院安德鲁斯教授提出了SWOT分析法,它可作为一种企业战略分析方法,通过分析企业内部及外部环境条件[7],从而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战略分析方法,现在已经被广泛地运用于组织战略规划中[8]。SWOT是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简称,其中S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机遇,T代表threat:威胁,其中SW为内部分析,OT为外部分析。查阅大量文献得知,此分析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职业生涯的规划分析中。因此,我们将把此方法用于分析女性保卫干部在新时期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中去。
3.2. SWOT分析法分析女性保卫干部在新时期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
结合当前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现状,相比于男保卫干部,女保卫干部在新时期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优势S (strength)有:
1) 工作敏锐性强。女性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她们比男性具有更高的敏锐度。在维护高校政治保卫的工作中,需要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才能在隐蔽战线工作中抓早抓小抓苗头,将隐患遏制在摇篮里[9]。
2) 女性的思想相较于男性更为柔和、细腻,这使得女保卫干部的工作态度相较于男性更为严谨、周密与规范。安全工作需要以柔克刚,在处理冲突过程中,可以利用女性的柔美气质,轻言细语地化解矛盾;尤其在处理自杀倾向类案件、性骚扰案件和意识形态薄弱类案件中,女保卫干部相较于男保卫干部有更大的优势[10]。
3) 客观务实、工作认真、投入多,甘于奉献。相比于男性,女性不喜欢抽象的东西,她们更习惯于直观地看待事物,因而她们看问题比较客观和实在,实事求是,在工作中表现得务实、高效、脚踏实地、兢兢业业。而且女性对组织具有较强的忠诚度和归属感[11]。她们的踏实和职业稳定性,给组织因为人员变动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与此同时,激烈的职业竞争,让人们忘记彼此性别的差异,伴随着更多女性的脱颖而出,人们发现女性领导者有许多非常优秀的品质,她们的工作能力和聪明智慧不一定是最强的,但她们一定是对工作最投入、最认真负责的。
在新时期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中,相比于男保卫干部,女保卫干部的劣势W (weakness)有:
1) 性别导致的“玻璃天花板效应”[12]。玻璃天花板效应指的是会阻碍某些有资格的人(尤其是女性)在组织中上升到更高的职位,虽然看不到摸不着,是一种无形的、人为的困难,但是实在存在着的,导致女性在职业的选择和晋升过程中被一层玻璃挡着,可望而不可及。2010年全国妇联曾对中国女性社会地位进行调查,调查显示:超过72%的女性对“因性别而不被录用或提拔”歧视有明确认知。高校女保卫干部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她们很难晋升到中高层,但对于男性而言,男保卫干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工作中,所以很多高层的管理职位会偏向男性,可见玻璃天花板效应对高校女保卫干部的影响是极大的。
2) 女性自身的生活环境等因素影响
受传统文化父权制度的影响[13],传统角色分工和社会定位有形或无形地渗入女性意识的深层结构。在心理方面,面临着来自自身的心理障碍,总存在一种认知,觉得在处理危害校园安全事件的过程中,男性比女性有更大的优势。通过此次调查问卷,其中有接近50%比例的女保卫干部持这样的态度。
3) 家庭因素
存在工作家庭冲突,女保卫干部作为高校安全秩序的维系者与各类政策方针的执行者,在很多情况下,女保卫干部角色会与其家庭角色存在极大的冲突。女保卫干部同时作为高校与家庭的支柱,就必须处理来自上级、同事、家庭等各方面社会关系。多种社会关系致使女保卫干部角色与家庭角色产生一定的冲突,进而使得女保卫干部在工作过程中加大了心理负担与生活压力[14],使女性较于男性无法集中精力于工作,从而影响自己的职业生涯管理。目前,国家开放的二胎政策,对职场中的女性来说,无疑又是一大挑战。
当前新形势新时期下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工作内容、服务对象和工作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因此对于目前的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给女保卫干部带来了很大的机遇O (opportunity)。
而当前女保卫干部在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中所面临的威胁T (threat)主要来自以下2个方面。
1) 组织支持度不足[15]。在大部分情况下,我国女保卫干部拥有比男性更加优秀、严谨的工作态度与工作素质。但在一些单位开展的培训中,保卫处对于基层女保卫干部的职业生涯不够重视。也通过此次调查问卷得知:将近50%的女保卫干部没有参加过相关的安全管理工作培训。
2) 受传统文化父权制度的影响,传统角色分工和社会定位有形或无形地渗入女性意识的深层结构,从而导致女保卫干部不管是心理上,还是身体上,都面临着一定的威胁[16]。
从以上分析可知,女性在新时期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也正是目前新形势新时期下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内容、服务对象和工作环境的改变,给女性保卫干部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因此,对于高校保卫处,配备一定比例的女性保卫干部是必须的,而且需要对她们的职业生涯做出一定的规划。
4. 高校女保卫干部职业发展角色定位
4.1. 组织公平的三个衡量标准
高等教育领域的性别问题可以看作是高等教育组织内部公平问题的一个方面。组织公平,包括程序公平、互动公平和分配公平[17],是指组织成员在一个组织中应该受到组织的公平对待。
所谓程序公平。指的是高校保卫组织在其成员的选拔、录用、晋升等方面,应该遵守一致性、无偏向性、准确性[18]、可修正性、代表性和道德性的原则。对于许多女性保卫干部来说,在高校女保卫干部的选拔、任用等过程中,她们遭受了程序公平的缺失,因为保卫处工作的特殊性,在选拔人才的时候,出现了偏好男性的性别歧视问题。
互动公平,指的是个人所感受到的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质量,也可称为人际关系公平。在当前社会中,女性凭借自己的力量难以打破组织传统的男性为主导的控制模式。
所谓“公平理论”指的是一个人不仅关心本人的结果与支出,而且还关心别人的结果与支出。即她同时关心个人努力所得到的绝对报酬量和与别人的报酬量之间的关系(相对报酬量)。当一个人感到自己的结果和投入之比和作为比较对象的他人的这项比值相等时,就有了公平感。反之,即两者比值不相等时,就会产生不公平感。在当前社会中,对于同等的工作任务量,往往要付出比男性多几倍的努力,才有可能获得男性、组织或社会的肯定。一旦女性在工作中出现效率较低或失误的情况,则经常被归结为女性能力缺乏。由此女性会感受到严重的不公平感,这种不公平感将有可能抹杀女性潜在的才能,导致她们不愿意尝试新的任务和更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这也将制约组织的长远发展与进步。
4.2. 发挥女性的优势,进一步促进高校保卫工作的改革
当前新形势新时期下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也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女性保卫干部比男性领导者拥有更突出的优势。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帮助更多的高校女性保卫干部发挥自身优势,促进构建和谐校园。
4.2.1. 多元社会背景下为女保卫干部的发展创造宽松、积极的环境
在多元社会中,女性和男性无所谓等级高低之分,他们是平等的。女性的角色不能狭隘地被固着于家庭这个传统的角色上,在当前社会中,她们和男性是一致的,应该与男性一样被视为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国家、地方教育部门以及高校保卫处本身不仅应当配备一定比例的女保卫干部[19],而且要重视女保卫干部的培养和提高,积极吸纳优秀的女性管理人才,努力做到程序公平、互动公平和分配公平,为女保卫干部职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和制度保障。
4.2.2. 加强理论学习,走专业化发展道路
受历史原因的影响,相当一部分的高校工作人员存在着诸如“保卫干部是闲职”、“保卫工作就是保安、门卫”等错误思想。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女性保卫干部不仅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而且女性本身在工作中的作用和优势也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导致自身存在感较低,时间一长,导致女性保卫干部出现“自怨自艾”的消极思想。实践证明,女性在新时期的安全保卫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因而,保卫处应该加大力度去研究如何培养理论水平高、专业素质过硬的女性保卫干部。
通过此次问卷调查得知:在一些单位开展的培训中,高校保卫处对于基层女保卫干部的职业生涯不够重视,其中将近50%的女保卫干部没有参加过相关的安全管理工作培训。因此,高校保卫处应该重视对女性保卫干部的培训,坚持把学习摆在首要位置,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增强思想的前瞻性、眼光的敏锐性和工作的创造性,从而进一步发挥女性保卫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4.2.3. 女保卫干部正确认识自我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应该认识自己独特的禀赋和价值,从而实现自我,真正成为自己。作为高校保卫处的一份子,我们应该抛弃对自我的消极认识,消除对担任保卫处干部职务的各种自身的心理障碍,磨练意志,解放思想,认识自己独特的价值,设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理性面对外界影响,增强自信心。
5. 结语
女性作为保卫干部队伍中的“半边天”,和男性一样在高校保卫工作中具有同等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女性因其本身的优势可在安全教育课程的开设、安全技能培训以及安全文化氛围的创建等岗位的工作上发挥主要作用。高校保卫处要充分认识到女性保卫干部在高校安全保卫工作中所特有的特长和优势,只有充分认识女性保卫干部的特长和优势,积极开拓女性保卫干部的发展途径,抓好干部队伍的素质建设,采取多种措施解决女性保卫干部的后顾之忧,才能更好地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保卫工作,才能在建设和谐校园中充分发挥女性保卫干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