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现状及可行性路径研究——以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为例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s and Feasible Path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Courses—Taking Sichu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ae.2024.1491814, PDF, HTML, XML,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龙玉玲: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四川 成都
关键词: 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可行性路径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urriculum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s Feasible Paths
摘要: 本文通过研读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指出思政元素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其次,对所任教高职院校中的老师和学生进行访谈以及问卷调查,了解目前高职英语教学中思政元素融入现状及问题。最后,针对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现状,找到有效将思政元素融入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路径。
Abstract: This article pointed out the necessity of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by studying the “Guiding Outline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English Course Standards (2021 Edition)” issu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Secondly, interviews and questionnaires were conducted o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vocational college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At last, in response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curriculum, the author aims to find the feasible paths that effectively integrat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the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文章引用:龙玉玲. 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现状及可行性路径研究——以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为例[J]. 教育进展, 2024, 14(9): 1410-1416.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91814

1. 课程思政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1],高校为了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要寓价值观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必备内容。

2021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性质是各专业学生必修或限定选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2],明确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能够在日常生活和职场中用英语进行有效沟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 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现状以及问题

2.1. 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制度不健全

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制度不健全,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英语课程思政目标不明确,内容不够清晰,思政内容难以有效地融入英语教学中,思政教学目标难以达成。第二,缺乏系统的思政教育评价机制,思政教育评价机制不健全。因此,对于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情况开展得好与不好、课程思政融入的方式是否恰当、文化育人效果是否达成,学校都没有完整的评价机制进行评价,从而压制了教师开展实施课程思政的积极性,在英语教学中难以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思政育人效果。

2.2. 教师思政素养不高,思政教育能力欠缺

教师思政素养不高,本研究针对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英语教师通过问卷星发放调查问卷,并收回有效问卷30份。经统计,具体情况见图1

图1可见,教师认为在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是有必要的,课程思政和高职英语教学应该起着协同育人的作用。但是从图2中不难看出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基本理念、本质、结构、方法等概念模糊不清,说明教师针对思政教育的理论学习还不够,在思政教育能力方面还有欠缺,不能在课堂教学中准确地使用思政教育的方法,从而导致英语课程思政不能有效开展和实施。

Figure 1. The necess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urriculum

1. 课程思政开展的必要性

Figure 2.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mastery situation

2. 思政理论知识掌握情况

2.3. 教材思政元素匮乏,融入生硬

以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为例,学校使用的教材是《卓越英语综合教程1》,共8个单元,每个单元均由“听力”“口语”“阅读”“基本写作”和“语言指导”五部分组成。每个单元均有单元主题,以下是各单元主题以及可以挖掘的思政元素。

表1可知,依据单元主题进行思政元素挖掘,思政元素主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挂钩,思政元素单一。

Table 1.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 each unit

1. 单元主题思政元素

单元

单元主题

思政元素

Unit 1

Classroom English

自由、民主、和谐

Unit 2

Greeting and Introduction

诚信、友善

Unit 3

Thanks and Regrets

文明、友善

Unit 4

Asking and Directing the Way

文明、和谐、友善

Unit 5

Likes and Dislikes

诚信、友善

Unit 6

Seeing a Doctor

文明、和谐

Unit 7

Weather and Climate

文明、友善

Unit 8

Study and Examination

平等、公正

2.4. 教学模式单一

在传统高职英语教学的中,课堂以教师和课本知识为中心,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育。通过对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的英语教师进行访谈发现,教师教学的重心还放在英语词法、句法和语法的教学上,教学目标倾向于实现知识与能力目标,教学方法以讲授法、练习法为主,教学过程以导入、新授、练习、作业为主,几乎没有第二课堂或拓展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不利于培养学生对于英语的兴趣。没有了对英语的兴趣,长此以往英语的知识和能力目标都难以达成,更何况素质目标和课程思政目标。

3. 思政元素融入高职英语课程可行性路径

3.1. 健全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制度

健全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制度就要明确课程思政的建设目标和内容重点。首先,在高职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本门课程的思政建设目标,即:促使课程思政理念在校内形成广泛共识,全面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的基本健全,立德树人成效的进一步提高。其次,要明确课程思政建设内容,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作为主线,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宪法法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梦等思政元素。最重要的是根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和内容,在校内增加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评价机制,把思政教育落到实处。建立评价机制最重要的是依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和内容,结合高职英语教学特点,构建合理的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且由于课程思政的隐形育人功能,评价一定要多元化,在教师层面上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学生评教、同行听课、课程思政竞赛,在学生层面上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学生自评、学生互评。

3.2. 提升教师思政教育能力,构建课程思政激励机制

首先,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通过认真研读马克思列宁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思政理论材料,关注时事热点、时政论坛等方法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另外,由于高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大部分英语教师还处于苦于提升学生英语知识技能层面,没有时间和精力自己钻研适合本门课程的思政教育方法,从而导致思政教育能力提升受限。因而由学校团委、学工部门等思政教育相关主体引导英语教师深度参与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开发是十分有必要的,形式上可以表现为英语教师和思政教师的结对帮扶活动[3],有效提升英语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

其次,学校管理层面应该落实思政教育主体责任人。在入职前对新教师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围绕教育部印发的推行课程思政的相关重要文件、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技巧进行,从而增强教师的思政意识,明确教师在课程思政方面的责任与担当。其次,学校应该构建课程思政激励机制,将课程思政与职称晋升、评优评先挂钩。由于课程思政具有隐形育人的功能,所以评价机制只能以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为核心评判点。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核心指标应该包括:是否合理开发了本课程的思政元素,是否解决了课堂教学与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是否达到了学科教学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效果。为避免流于形式,育人效果不能单单以学生的评价进行评判,可以开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活动,让学生根据教师传递的课程思政核心价值观进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等的活动策划设计。

3.3. 集体备课,深挖教材思政元素

由于以单元主题进行思政元素挖掘,思政元素单一,思政育人效果有限,所以根据教材特点、学校课时安排、学生学习基础,可以从其他渠道挖掘思政元素。在《卓越英语综合教程1》中,听、说板块是根据单元主题进行编制,但是读、写、语法三个板块不是完全依照单元主题进行编写,另外,由于学生英语基础薄弱,阅读生难单词多、句型复杂等客观因素,阅读授课课时安排为每单元8课时,所以有必要将阅读单独划分成一个板块进行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由表2可知,依据单元阅读文章进行思政元素挖掘,思政元素主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梦挂钩,思政元素较为丰富,易于找到与课堂教学的契合点,避免生硬融合的状况。

表3可知,集体备课为每个学习单元都找到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的切入点,并且切入方式多样。以集体备课的方式深挖教材思政元素,既避免了思政元素生硬地融入课程教学,也避免了教师在备课时思维局限性,大大提高了备课效率。

此外,由于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集体备课时可以依据“专业知识 + 思政元素”双重教学要求录制教学微视频,发布在线上教学平台,帮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

Table 2.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 reading lessons

2. 阅读课思政元素

单元

单元文章

思政元素

Unit 1

What to Expect from College Life

勇于迎接挑战、承担责任

Unit 2

A Boy and His Apple Tree

学会感恩

Unit 3

Future World

科技进步与创新

Unit 4

British Pubs

文化交流

Unit 5

The Choice Is Yours

懂得取舍

Unit 6

The Big Idea

创新

Unit 7

Asia’s Recovery Highlights China’s Ascendancy

中国的崛起

Unit 8

America’s Decline Will Not Be Easily Reversed

中国的影响力

Table 3.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course teaching

3. 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

单元

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切入点

切入方式

思政元素

Unit 1

话题讨论“初入大学,你最向往什么”。

话题讨论

自由、民主、和谐

Unit 2

角色扮演,录制一段感恩视频送给父母

情景模拟

学会感恩

Unit 3

以时事热点导入,如武汉萝卜快跑无人驾驶出租车,并讨论“你认为未来的世界是怎么样的?”。

课后讨论科技进步与创新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思想如何解决这些社会问题。

结合案例,话题讨论

科技进步与创新

辩证看待问题

Unit 4

课前分小组制作ppt,讲解你认知的或亲身经历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并表明你对此种文化差异的看法。

Presentation (口头报告)

正确看待并尊重文化差异

Unit 5

课前在在线学习平台分享常见的消费陷阱,思考你是否陷入过消费陷阱,有什么共同点,可以如何避免。

在线学习,引发思考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Unit 6

以时事热点话题——医患关系导入主题学习。

时事热点导入,话题讨论

学会管理情绪

Unit 7

分组收集中国在生产、科技等方面的领先数据或成就,谈谈自己的专业如何为国家发展赋能。

资料分享,话题讨论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Unit 8

依托线上学习平台组织举办讲好中国故事的比赛。

竞赛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增强制度自信

3.4. 创新教学模式

由于在传统课堂之中,基本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属于灌输式教学,以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对于学生而言就是乏味的说教,不会产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无法实现课程思政目标。因此,改革教学模式,运用翻转课堂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效结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开发[4],增强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1) 课前线上自主学习,树立思政意识

以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为例,教师使用的线上教学平台主要是超星学习通,教师可以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发布课前任务,学生在学习通上接收任务,并通过教师集体备课录制的教学微视频完成自主学习。因为课前自主学习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最重要的环节之一[5],所以为保障“专业 + 思政”双重教学效果,可以根据任务在超星平台上设置课前作业,将作业与平时成绩挂钩,增强线上教学效果,使学生树立思政意识。

2) 课中合作探究,深化思政理念

通过课前线上学习,学生基本了解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和基础知识,这时教师可以采用师生互动或生生合作的方式深化主题探究,可以采取情景模拟、话题讨论、口头报告等教学方法有效融入思政元素,这种合作探究的方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避免思政教育沦为乏味的说教,深化了学生思政理念。

3) 课后开拓第二课堂,强化思政育人效果

由于课程思政的隐形育人特点,课后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国梦等主流思政元素开拓第二课堂是十分有必要的。为了具象化地检测课程思政与人效果,第二课堂有效开展方式主要为活动和竞赛。以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为例,学校每年都举办英语演讲比赛,2024年的演讲主题为“The Chinese Dragon is good”。通过第二课堂的开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观,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强化思政育人效果。

基金项目

2023年度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校级课题课程思政专项,课题编号:CMSZ202303。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EB/OL].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2024-7-14.
[2] 常红梅.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版)》课程实施部分解读[J]. 中国外语, 2021(5): 16-20.
[3] 胡洪彬. 课程思政: 从理论基础到制度构建[J]. 重庆高教研究, 2019(1): 117-118.
[4] 邓毅婷. 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 林区教学, 2022(2): 92-95.
[5] 刘文文, 周凤仙.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J]. 新教育, 2023(8): 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