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祁术因野生于祁门新安、箬坑等少数乡镇海拔千米左右的山区林地之中,品质优良、药效突出而得名。它是徽州名优特“三祁”(祁术、祁红茶、祁蛇)之一,清末年间以其质地优良远销东南亚各国,作为补品在祁门民间得到广泛应用,但因种群数量少,药农连年采挖,其野生资源趋于濒危。为保护和发展祁术资源,相关专家和企业对祁术种苗繁育、人工种植等进行了多年的研究,经反复探索和试验,获得少量的祁术种子和块茎苗,并用这些种苗进行人工栽培试验,虽然突破了祁术人工种植技术瓶颈,但至今仍没有取得理想的种植成效。本文叙述了祁术种苗繁育过程,取得的研究成果,祁术种苗种植现状,祁术种苗繁育及其人工种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祁术种植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祁术资源保护与发展建议。
Abstract: Qishu is named after its excellent quality and outstanding medicinal effects, which are found in mountainous forests at an altitude of about kilometers in a few towns such as Xin’an and Ruokeng in Qimen. It is one of the famous and unique “Three Qis” (Qishu, Qihong tea, Qishe) in Huizhou.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it was exported to various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for its excellent texture and widely used as a supplement in Qimen folk. However, due to its small population and continuous mining by medicinal farmers, its wild resources tended to be endangered. In order to protect and develop Qishu resources, relevant experts and enterprises have conducted years of research on Qishu seedling breeding, artificial planting, etc. After repeated exploration and experimentation, a small number of Qishu seeds and tuber seedlings have been obtained and used for artificial cultivation experiments. Although the bottleneck of Qishu artificial planting technology has been overcome, ideal planting results have not been achieved so far.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process of Qishu seedling breeding, the research results obtain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Qishu seedling planting, the main problems in Qishu seedling breeding and artificial planting, and proposes suggestion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Qishu resources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Qishu planting.
1. 引言
祁术为祁门野生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习称,它为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1],野生于山区林下,因品质优良、药效突出,产于祁门而得名。祁术在药理、功能上均优于苍术和普通白术,是徽州名优特产“三祁”(祁术、祁红茶、祁蛇)之一,也是安徽地道名贵药材[2]。祁术性温、味甘、微苦、归脾胃经。具有益胃、利湿、止泻、养神、安胎、消除疲劳等功效,对黄胆病、心脏病、溃疡及腹水病人的康复十分有效[3]。祁术药用历史悠久,清末年间,在马来群岛召开的国际土特产会上,曾被评为优良品种。1925年在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上,祁术因品质优异而受到好评,民国时期,药号(药店)在出售祁术时,每株都留有约5寸长的颈,以示与普通白术之区别。在包装盒外面贴有仿单,名曰“天生祁山野白术”,售价500克多达32块银元,为普通白术的5倍价[4]。祁术还是很好的药膳食品原料,民间常用之与芝麻、黄豆或糯米等混合碾粉,制成“祁术糕”食用。
野生祁术仅分布在祁门的新安、箬坑等少数几个乡镇海拔较高的几个山头上,生长缓慢,种群数量少,适生区药农经常采挖,加上自然状态下其结种少,繁殖困难,造成野生种群处于极度濒危状态。为探索其人工栽培技术,自建国以来,祁门民间和相关科研单位就开始探索祁术种苗繁育和种植技术,经过多年摸索和试验研究取得了初步成功,繁殖了少量的祁术苗,积累了一些种苗繁育和种植经验,初步突破了祁术人工种植技术瓶颈。
2. 种苗繁育及人工种植现状
2.1. 种苗繁育
2.1.1. 无性繁育
因野生祁术种群分布区域狭窄,天然状态下开花结种少,繁育相当困难。八十年代以来,祁术适生区药农用野生祁术当年生新枝或1年生根状块茎进行无性育苗试验,经过多年摸索后取得了初步成功,获得了少量无性祁术块茎小苗,解决了祁术种苗繁育的技术问题,并用这些种苗进行了试种。
2018年以来,祁门先后开展了祁术苗组织培养研究,即用3 mm~5 mm祁术茎尖作为外植体,接种于添加了蔗糖、6-BA、IAA的MS固体培养基上,诱导出了愈伤组织,培育出了祁术生根苗,创立了祁术外植体的离体快繁体系[5],完成了祁术工厂化组培繁育技术,培育了约35万株祁术组培苗,并将这些组培苗用于林下种植试验。
2.1.2. 有性繁育
在较高海拔林地环境下,野生祁术生长慢,开花迟,结种少,结实率非常低,种子小,瘦果生命力弱,种子苗培育困难。张慧中等对祁术53个头状果序脱粒测试表明,饱满瘦果的结实率24.4%,发芽率90%,非饱满瘦果的结实率5.4%,非饱满瘦果的发芽率仅6%,且非饱满瘦果长出的幼苗生命力极弱,出苗4天后枯死[6]。
冬季利用大棚培育祁术种子苗,可为祁术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提供较为适宜的温湿度条件,有利于提高祁术种子发芽率和促进幼苗生长,延长幼苗生长期,提高其抗逆性。2018年10月10日和2019年3月20日,技术人员分别开展了温室大棚和野外大田祁术种子育苗试验:1) 在大棚的塑料方盘内放入有机土、有机肥、蛭石和珍珠岩混合基质(比例1:1:1:1),将处理后的纯净祁术种子播于基质上,覆盖0.5 cm厚的有机肥,用50%的百菌清溶液灭菌培养90 d,发芽率为41%,培育190 d后,幼苗长9片叶,高达到11.5 cm,块茎大于0.9 cm时用于林下种植[7]。2) 将处理后的纯净祁术种子,开沟点播到施足基肥,犁耙整平做好的苗床上,种子上盖1 cm厚的有机肥,其上盖一些稻草保湿,播种20 d开始发芽,40 d出苗结束,发芽率为30%,比温室大棚方盘基质育苗低11%。
2.2. 田地种植
2008年至2018年,技术人员和祁术种植户,利用野生祁术块茎,在下述乡镇分别种植了一些祁术,其种植效果均不理想:1) 渚口乡的“黄山药谷”种植了400 m2祁术,因种植地块排水不畅等,种植3年后没有产量而宣告失败。2) 历口祁白术中药材种植场种植了1000 m2的祁术,2年后因管理不到位等原因而没有效益。3) 祁门县祁白术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种植1360 m2祁术,经过3年的精细管理,其中360 m2的地块收祁术鲜块茎5.1 kg,经济效益远低于预期。4) 新安镇一个祁术种植户,将该镇高山野生祁术集中后,种植在自己靠近小河边的田地里,因种植地土壤和光照不适合祁术生长等,种植当年夏季有少量祁术发生根腐病,种植第2年夏季,大部分祁术因块茎腐烂而枯死。
2.3. 林下种植
2019年~2020年,有关单位技术人员用祁术组培苗在祁门县大坦乡深源组海拔660 m,以壳斗科植物为主形成的天然林山场上种植了6.6 ha祁术,当年保存率95%以上,种植1~2年幼苗生长良好,初步掌握了在天然林山场种植祁术的相关技术。
3. 种苗繁育及人工种植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祁术种源濒危,用种子育苗困难
因祁术生长在祁门新安镇、箬坑乡等少数几个乡镇的较高海拔林地下,生长缓慢,开花少,结实率低,饱满种子极少,加上适生区药农采挖,野生祁术种群现仅新安镇的朱坞里组,龙源村的龙坛寺组和箬坑乡的红旗村冯家顶组的海拔680米以上的背风向阳处山谷两边的疏林下有少量分布,加上祁术在林下很少开花,即便有的祁术开花,也会因阳光、土壤养分不足等因素导致其不结种,因而用祁术种子育苗非常困难。
3.2. 种植技术尚待完善
相关单位技术人员重复做了祁术种子苗种植试验,经过多次摸索和研究,初步取得了一些祁术种子苗种植技术,如用大棚方盘装基质培育的祁术苗,栽植在平里镇双凤村海拔240 m的杉木与枫香混交林下生长169 d后,保存率94.6%,平均高和块(球)茎分别为19 cm和1.5 cm × 1.6 cm,每株叶片平均超过15枚,均大于自然状态下2~3年野生祁术苗[7],但仅有祁术种子苗在低海拔杉木与枫香混交林中的种植技术是远远不够,需继续在高海拔天然林中进行祁术种子苗种植技术研究。
3.3. 祁术组培苗易发生根腐病
近年来,一些中药材合作社、种植大户等,陆续引进、试种祁术组培苗,均因祁术组培苗在种植过程中易发生根腐病而没有取得理想的种植效果,如在大坦乡深源组海拔660 m的苦槠等天然林下种植的祁术,到种植第3年的6月高温、干旱季节,(即3年生、4年生的)祁术地下块茎开始腐烂,仅剩第3年生长的块茎,到第4年6月份,第3年生长的块茎又开始腐烂,周而复始,最后导致祁术减产,甚至部分地块颗粒无收(地下块茎全部腐烂)。
4. 发展对策
4.1. 加强祁术种源保护,解决培育祁术种苗用种问题
基于野生祁术种群濒危和当前祁术种植现状,建议对新安镇的朱坞里组和箬坑乡的冯家顶组等地山场上现仅有的野生祁术种群进行严格保护,建立野生祁术种质资源保护区,扩大其种群数量,创造条件让野生祁术开花结果,解决培育祁术种苗用种问题。
4.2. 完善祁术种子苗栽培技术
由祁门县中医药产业中心牵头,组织相关单位开展祁术种子苗在不同海拔,不同坡向,不同树种混交林中种植试验研究,总结和完善祁术种子苗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种植技术,并将这些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并不断改进,以满足祁术产业发展需求。
4.3. 加强祁术根腐病防控技术研究
加强祁术根腐病防控技术研究,确保祁术组培苗人工种植成效。祁术根腐病的主要发病部位为祁术多年生根和茎,发病后根及根茎变褐腐烂,散发臭气,逐渐引起祁术地上部叶片萎篶、枯死,导致祁术种植地块严重减产,发病较重地块没有经营性收益,影响祁术种植者生产积极性。建议相关单位开展祁术根腐病防控技术研究,找出解决祁术发生根腐病的原因和机制,研究内容包括祁术根腐症状(类型)、病原菌种类、传播途径、发病规律、防控办法等,为祁术根腐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4.4. 祁术资源保护与发展建议
祁术组培苗培育和栽培技术基本成熟,为祁术种子苗种植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为更好地保护、开发和利用祁术资源,建议祁门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继续加强祁术种源保护,解决培育祁术种苗用种问题。二是在总结现有祁术组培苗栽培技术的基础上,继续开展林下祁术种子苗栽植试验研究,完善其林下栽培技术。三是加强祁术根腐病防控技术研究,找出祁术发生根腐病的原因和机制,为祁术根腐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祁门祁术种植才能有充足的种源,成熟、全面的栽培技术,祁门祁术产业才会健康发展。
5. 小结
祁门野生祁术仅分布在祁门的新安、箬坑等少数几个乡镇海拔较高的几个山头上,生长缓慢,种群数量少,适生区药农经常采挖,加上自然状态下其结种少,繁殖困难,造成野生种群处于极度濒危状态。近年来,为保护、发展、开发和利用祁术资源,祁门相关单位先后在县内多地进行了试种,积累了一些祁术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但这与祁门祁术种植和产业发展需求相差甚远,为此,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来保护、发展、开发和利用祁术资源,促进祁门县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一是把祁术野生资源保护与人工发展祁术栽培有机结合起来,快速增加祁术资源;二是加强与高校对接,抓好祁术栽培研发,开展技术培训,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才,推进祁术等道地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三是积极探索种子育苗新途径,包括激素催芽、冷冻处理等措施,提高种子发芽率和成苗率,为种植单位提供优质种子苗,扩大人工栽培规模;四是进一步探索祁术主要病害防控技术,摸索高效低成本的生物防控方法,为提升人工栽培产量保驾护航;五是科学管护人工栽培基地,从创造优良生态环境、改良土壤、增施有机肥等入手,提升祁术优质产品的数量和栽培效益。